楊漫
[摘? ? ? ? ? ?要]? 傳統(tǒng)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教學模式所采用的評價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這樣的評價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無法全面、客觀地評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而形成性評價則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因此,以形成性評價為基礎,探討構建高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的方法,希望有效提高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較強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關? ? 鍵? ?詞]? 形成性評價;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3)16-0021-04
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相比,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進行聯(lián)合,使二者相互交融。開展形成性評價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形成性評價收集有關教學方面的反饋信息,以此來調整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運用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實際效果。而且教師與學生可以運用形成性評價展開良好互動,使學生可以精確發(fā)現(xiàn)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性評價的開展和應用手段種類多樣,學生在形成性評價中存在著客體和主體雙重身份。現(xiàn)如今,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于英語知識掌握和學習的各項需要,因此,可以借助形成性評價來改革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教學模式推動下實現(xiàn)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掌握。
一、形成性評價
(一)概念界定
形成性評價是美國學者Scriven提出的概念,他把評價分為形成性和終結性兩種。形成性評價指的是對學生在投入學習后取得的成績、具體的表現(xiàn),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表達以及學習策略等多個方面做出來的綜合性和長久性的評價。其目的是通過容納不同的評價主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不足。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教學中通過使用形成性評價,可以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提高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能力。在非英語專業(yè)教學中使用形成性評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一是評價方式多元。形成性評價使用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如可以對課堂活動進行記錄、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座談和訪談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二是評價全程跟蹤性。形成性評價在非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會在課上和課下得以體現(xiàn),能夠在不同的教學階段精準化體現(xiàn)實際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三是學生主體參與。過去的教學評價主要以教師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則要求學生也納入評價當中來。
(二)基于形成性評價的高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建設的意義
首先,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增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形成性評價是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社會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專業(yè)學習需求設置的綜合化的專業(yè)評定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手段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納入形成性評價當中,以此對現(xiàn)有的教學情況進行改進,學生也能在課前、課后有效、積極吸收英語知識,根據(jù)評價結果,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課堂地位也在形成性評價的運用后得到較好的提升,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既能了解到自身的學習狀況,又能增強競爭意識。讓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可以憑借評價內容,在課堂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
其次,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改進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以形成性評價為中心構建教學模式主要是面向學生、服務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合理化和針對性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最終也會反作用于學生,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掌握更加優(yōu)良的學習辦法。而且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時教師通過使用形成性評價,能將學生的潛能最大化激發(fā)出來,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英語當中。過去的評價方式以考試這類終結性評價為主,對學生的評價過于片面,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也難以解決。因此,利用形成性評價,使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也能納入學習當中,最終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穩(wěn)步提升。
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指導,使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主要是在教學完成之后進行考試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無法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而且考察評價的結果過于單一。因此,使用形成性評價可以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情況開展多元的分析和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進行合理化和有效化的指導。
二、基于形成性評價的高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構建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
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形成性評價除了包括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和具體的應用技能之外,還應當涉及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同時在評價主體中,既要有教師,又要有學生,使評價主體具備全面性。在具體開展評價時也應當遵循全面性的原則。例如,運用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方式,構建學習檔案,記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日常中學習英語的情況。
(二)實踐性原則
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在運用形成性評價時,需要注意這些評價的方法、內容以及目標,使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既可以通過這些評價手段將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又可以讓教師根據(jù)最終的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向,以確保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同時形成性評價當中涉及的理念和方式應當符合實際情況,能夠落實到實踐當中。
(三)開放性原則
形成性評價與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有著非常多的不同之處,需要教師運用形成性評價建設相應的評價指標,同時根據(jù)教學安排把教師和學生納入評價主體當中。整個形成性評價具備較強個性化、開放性,會在開展評價時實現(xiàn)動態(tài)化的調整。同時對學生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學實踐的質量,通過形成性評價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情況,并使教師根據(jù)評價結果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改善教學方式和教學計劃,讓教學過程更加合理。
三、基于形成性評價的高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構建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充足的理論支持
目前在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教學當中針對學生開展系統(tǒng)化的形成性評價缺少相應的評價體系和指導原則,部分教師主要是按照形成性評價的理論和概念,摸索的運用寫作、口語以及聽力針對學生開展評價和測試,但無法真正在學生實際學習過程中應用形成性評價,最終使評價結果過于片面。而且,教師很少會在形成性評價當中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策略。有的教師甚至對形成性評價本身的概念和相關的理論認知水平并不高,對于形成性評價屬于工具,還是屬于教學過程仍然存在著爭議。另外,形成性評價的內容缺少相應的數(shù)據(jù)支持,致使形成性評價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偟膩砜矗咝7怯⒄Z專業(yè)構建英語教學模式時應用形成性評價缺少扎實的理論作為支持。
(二)形成性評價應用存在著偏離的情況
部分高校教師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開展形成性評價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來進行的,由于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定量分析存在著不足之處,導致在開展形成性評價時沒有辦法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化的評價。而且形成性評價體系在構建時,教師所采用的方法存在著使用不當?shù)那闆r。由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與高校英語教師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因此一些教師會在線上布置英語主題任務和作業(yè),并在線下對這些作業(yè)情況進行考查。這樣的方式雖然能節(jié)省時間,同時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率,但教師只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成果,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的思維、狀態(tài)以及過程無法了解,自然也就無法對這部分進行評價,在開展分析時也難以量化,最終使評價結果無法正確且全面評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三)開展形成性評價缺少動力
盡管我國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加大對形成性評價的關注程度,并對這方面開展積極研究,但是,最終的開展效果并不好,沒有對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發(fā)揮積極作用。這主要是當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缺少政策作為支撐,部分教師在開展過程中缺少方向和動力。而且高校英語教師的教育任務和科研任務相對比較繁重,形成性評價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都需要精心設計和安排,高校英語教師很少會有時間和精力投入這方面來,導致形成性評價實施效果不佳。而且,教師也缺少隨時考核和評價的觀念,形成性評價的開展浮于表面,基本上成為輔助性的手段,獲取的反饋效果自然相對較低。
四、基于形成性評價的高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構建形成性評價標準,明確評價目標
首先,加大形成性評價應用資源和政策支持。學校和教育部門要讓高校英語教師具備先進的形成性評價理念,強化對形成性評價的重視程度,就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同時給予合理的資源配置,讓更多的教師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形成性評價的相關標準和方法制定當中,也可以讓部分高校英語教師投入有關形成性評價在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研究中,促使教師合理應用形成性評價,讓形成性評價真正能在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發(fā)揮出作用。
其次,教師需要扭轉自身的評價理念,要合理調整評價標準,增強有關情感、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狀態(tài)等各方面的評價指標,同時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關注,根據(j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階段性和個性化的英語學習計劃,保證考核的評價指標要符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注意的是評價標準必須明確,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評價標準明確未來的學習方向,提高對形成性評價本身的重視程度。
最后,要明確在形成性評價的引領下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訂應當分為總體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目標以及教育目標三個層次。目前非英語專業(yè)教學英語時,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這四項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例如,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的邏輯能力和細致觀察的能力,對英語當中文章的大致含義和具體的論點或情節(jié)有基本的把握,同時能夠與他人開展簡單的英語對話,并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完成英語作文等。這些目標都需要與形成性評價充分結合,進而才能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貫徹和落實形成性評價。
(二)使用多元化形成性評價方法
英語教師在面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應采用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方法。當前開展形成性評價主要有非測試性和測試性兩種,前者主要是要求教師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構建的學情檔案狀況等進行關注,后者則是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單元測試、階段性測試。在開展具體的評價之前,教師可以事先通知學生評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或者教師和學生可以對評價要求共同制定,使學生也能參與到評價標準的制定當中。總的來看,教師需要掌握以下幾種形成性評價方法:一是單元性評價方法。教師向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講述完某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后,對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情況通過單元性測試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按照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所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合理劃分單元內容,細化評價形式。二是觀察評價法。主要是指教師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合理觀察,尤其是在講解某一英語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問題時對學生的語言、行動、狀態(tài)等展開合理化的分析,認識和了解學生對教材的運用和理解情況,直觀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合理化記錄,并將其納入教學評價內容當中。三是問卷調查評價法。該評價方法指的是教師需要根據(j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設計問卷,通過該調查結果教師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和不解進行了解,并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指導。
(三)引入多元形成性評價主體
在開展形成性評價時,應當引入多元主體。面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其培養(yǎng)的重點放在了聽、說、讀、寫這幾項技能上,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中主要是以教師單方面向學生講授為主,評價也基本上是由教師作為評價主體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除了教師對學生開展評價之外,還要求把學生納入評價主體當中,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共同開展評價。教師對學生開展評價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及時對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并調整,同時可以給學生開展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指導,使學生及時改進,讓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課堂活動參與狀況、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等。學生也要參與到評價當中,率先開展自我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再根據(jù)教師的評價內容合理化和有效提升英語學習質量,使學生有效強化自身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積累英語詞匯情況、課內外英語學習情況、課外閱讀量、聽力練習情況、英語競賽、口語交際等活動參與情況等。學生還應當通過相互評價的方式,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學習的實際狀況。
(四)改進形成性評價考核內容
在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時應當對評價考核內容進行改進,其考核不能直接照搬英語專業(yè)的考核內容。而是更應關注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際,考慮到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應用英語是為了在今后的職場中提高競爭力,并能夠把英語應用于職業(yè)生涯當中,因此,考核的內容需要和學生的專業(yè)相吻合,既要對學生的交際技能和語言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察,又要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進行綜合考察。此外,教師還要應用開卷和閉卷、口語和聽力等方式來開展形成性評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取更全面的考核結果,根據(j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重點解決與把握,最終可以有效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在課堂當中開展形成性評價時,需要具體按照不同專業(yè)的實際情況,如寫作課上,針對文學類專業(y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開展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評價方面。要對文學專業(yè)學生所寫的英語作文思想內容、詞匯、句法的運用、語句的邏輯銜接以及寫作規(guī)范等進行全面評價。二是讓學生自我進行評價。要求文學專業(yè)的學生說出此次在英語寫作中的具體收獲以及存在的缺點等。三是進行學生互評?;ピu的內容包括文學專業(yè)學生在寫作前、寫作中以及寫作后的狀態(tài),并針對被評價的學生提出具體建議??傊⒄Z教師通過對形成性評價的考核內容進行優(yōu)化,使學生能夠按照考核的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五)基于形成性評價構建學生學習檔案
教師要在對學生開展形成性評價建立教學模式之前建立起學生的專屬學習檔案袋,檔案袋包括學生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果以及自主學習時間,并在課堂上留心觀察和動態(tài)化地追蹤,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更好地記錄和了解。在構建教學模式時,教師要盡可能使學生學習檔案的記錄內容涉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例如,學生可以上報自己學習英語的時間、在學習時存在的問題以及參與的學習活動等,課程結束后,教師根據(jù)檔案袋當中的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開展分析,并作出合理化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記錄的內容和信息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案,學生成為形成性評價的共同參與者。例如,在對醫(yī)學類專業(yè)構建形成性評價的學習檔案時,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專門收集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情況和英語教學任務來設置檔案材料,共同確定活動主題和目標要求,教師根據(jù)醫(yī)學生所學專業(yè)和未來的學習方向制訂教學計劃以及英語學習評價表。評價表的內容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能明確聽到的醫(yī)學類專有名詞的意思。二是對教師提供的醫(yī)學類英語短文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聲音洪亮、態(tài)度大方。三是交際能力,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團隊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四是具備收集資料的能力,可以從書籍、報刊、新媒體等多個途徑找到有關于醫(yī)學方面的原始英文資料,并能夠對信息內容展開歸納和整理。總而言之,學習檔案的設計、材料的放入都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參與,確保形成性評價的真實、客觀,還能保證形成性評價落實的可行性。
總之,形成性評價對于高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既可以讓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又可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應用形成性評價構建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時要注意重新構建具體的評價標準、掌握具體的評價方法、將學生納入評價主體當中、改進現(xiàn)有的形成性評價考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元新桃.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3(10):45-47.
[2]趙海永.形成性評價在中學英語詞匯測評中的應用[J].英語學習,2023(2):4-9.
[3]周玲.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數(shù)據(jù),2023(2):200-201.
[4]陳玫.英語寫作SPOC教學形成性評價與CSE量表的對接途徑[J].武夷學院學報,2023,42(1):32-37.
[5]胡明蓓.形成性評價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2(36):58-60.
[6]胡立剛.初中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35):61-62.
[7]佟顯峰.形成性評價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2(49):102-105.
[8]李泉.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英語形成性評價[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2(12):54-56.
[9]黃青青.形成性評價指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為例[J].海外英語,2022(22):159-161.
[10]胡丹,魏冉.基于建構主義的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22(33):119-122.
[11]李玉婕.智慧教育時代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體系構建策略探析[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19(4):60-62,66.
[12]孫昕昕.形成性評價對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教學的影響探析[J].海外英語,2021(23):252-25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