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旸
“咳咳咳!感冒真難受?!彼勺觾哼吙冗呎f。
“怎么又咳了,按時吃藥了嗎?”媽媽焦急地問。
“吃了,還喝光了枇杷膏?!彼勺觾翰脩玫卣f。
“什么時候喝光的?怎么不早說!枇杷膏止咳效果很好,我再去買一瓶,順便買點兒枇杷。你在家好好休息吧?!眿寢屪テ鹗謾C急匆匆地出了門。
“咳咳咳,好難受!神奇碗,給我講個故事吧?!彼勺觾簡≈ぷ雍魡局衿嫱?。
“好!”神奇碗看到松子兒憔悴的樣子,皺了皺眉,“想聽什么故事?媽媽去買枇杷膏,咱們就說枇杷好不好?”神奇碗問。
“好。”松子兒拍著手說。
“那我們就先從枇杷膏說起。中成藥里的‘枇杷’制劑通常是以枇杷葉入藥的,枇杷膏就是其中的一種。中醫(yī)認為枇杷葉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對肺熱引起的咳嗽和胃熱引起的嘔吐有很好的效果。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認為枇杷葉里的苦杏仁苷等成分具有祛痰、平喘、鎮(zhèn)咳的作用。”神奇碗說。
“那還買什么枇杷膏?我去樓下水果攤,把商販扔掉的枇杷葉全都撿回來煮水喝不就行了!”松子兒甕聲甕氣地說。
“不行。枇杷的鮮葉中含有氰(qíng)化物,有毒,不能食用。枇杷的老葉也要經(jīng)過炮制才可入藥,還必須刷去葉背的厚絨毛,否則就會刺激呼吸道粘膜,加劇患者咳嗽的癥狀。”神奇碗說,“要想潤肺,還要將它用煉蜜炒制,做成蜜炙枇杷葉才行。”
“枇杷葉的藥用價值還挺高!”松子兒驚訝地說。
“不光枇杷葉藥效顯著,中醫(yī)認為枇杷全身都是寶,枇杷果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枇杷花可以疏風止咳、通鼻竅,就連枇杷核都能消水腫?!鄙衿嫱胝J真地說。
“枇杷還真是個寶!但不知怎么回事,每次聽到它的名字,我都有點‘跳戲’。”松子兒嘆了一口氣。
“跳什么戲?”神奇碗不解地問。
“說起枇杷,我就想到樂器琵琶,可能是受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詩句的影響太深了。”松子兒捏著不通氣的鼻子說。
“那可真是歪打正著。不瞞你說,枇杷與琵琶還真有點聯(lián)系。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到枇杷時,引用了《本草衍義》中的說法:‘其葉形似琵琶,故名?!J為枇杷因葉像琵琶而得名?!?/p>
“這個名字的由來還真有趣?!彼勺觾盒χf。
“枇杷的趣事還有不少呢。”神奇碗附和著。
“快給我講講?!彼勺觾捍叽俚馈?/p>
“你一定聽過這首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鄙衿嫱胝f。
“當然,這首詩叫《惠州一絕》,是蘇軾寫的,這首詩告訴我們——荔枝很好吃?!彼勺觾赫f。
“不只荔枝,這首詩還提到了枇杷?!鄙衿嫱胝f。
“?。俊彼勺觾后@訝地張大了嘴巴。
“這首詩還可以引出一場有趣的爭論,你可要聽好哦。這個爭論與枇杷的名字有關(guān)。一派以蘇軾為代表,認為盧橘就是枇杷。蘇軾在與劉景文同賞枇杷后,留下了‘綠暗初迎夏,紅殘不及春。魏花非老伴,盧橘是鄉(xiāng)人’的詩句。一派則以李時珍為代表,認為盧橘不是枇杷。李時珍引用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盧橘夏熟,枇杷橪(rǎn)柿’,認為盧橘是金橘的別稱,和枇杷不一樣?!?/p>
“嘿嘿,還好蘇軾與李時珍沒有生在同一朝代,要不他倆還得爭辯一番?!彼勺觾盒χf,“枇杷的原產(chǎn)地是中國嗎?”
“是,但這個原產(chǎn)地是我們好不容易才奪回來的!”神奇碗說。
“原產(chǎn)地還要奪?”松子兒不解地問。
“當時國際上認為枇杷的原產(chǎn)地為日本,稱枇杷為‘日本山楂’。”神奇碗說。
“這也太不嚴謹了!”松子兒生氣地說。
“我國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林順權(quán)教授為了糾正這一說法,用很長的時間寫論文、做調(diào)研。1998 年,他論證枇杷原產(chǎn)于中國的論文《枇杷:植物學和園藝學》被專業(yè)書刊收錄。2006年,日本也承認了枇杷原產(chǎn)中國的事實,‘中國枇杷’ 由此得到了認可?!鄙衿嫱胝f。
“聽到這里我就放心了,看來世界上還真需要像林爺爺一樣肯鉆研的人?!彼勺觾焊袊@著,“沒想到不起眼的枇杷竟然有這么多故事?,F(xiàn)在,我有點兒困了……” 他揉著眼睛打著哈欠說。
“困了就睡吧,睡眠有助于恢復(fù)健康。”神奇碗摸著松子兒的頭,溫柔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