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養(yǎng)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惫P者所在學校提出的“智趣課堂”是著眼于開發(fā)學生智力、生成學生智慧,情趣與理趣相互交融的課堂,是以智啟智、以趣激趣的課堂,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發(fā)展的課堂,最終指向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中,一些教師過于關注語法知識的講解,機械性的操練痕跡較為明顯,沒有創(chuàng)設合理、真實的情境,沒有設計適切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學習英語語法比較枯燥。這是因為教師忽略了語言的意義和語法結構的表意功能。筆者根據小學英語課堂的現(xiàn)狀,結合自己的實踐探索,闡述了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英語“智趣課堂”中開展語法教學的策略。
筆者所在學校近期進行了單元整體教學的研究,筆者執(zhí)教的是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Summer holiday plans”中的“Grammar time&Fun time”部分。根據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和小標題,筆者提煉出第二課時的小標題為“Making our plans accurately”,以下是具體的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帶領學生回顧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Getting to know others plans efficiently”和課后作業(yè)之一“Retell ‘Story tim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nd supplementary materials”,揭示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即“Talk about plans”“Make our plans”“Show our plans accurately”。
接著,筆者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根據文本、補充的材料和語言支架“I think/guess…”
“Maybe…will…”,描述課文中一個孩子的暑假計劃,并盡可能將計劃描述具體。學生紛紛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描述了文中孩子的暑假計劃,如“I think Mike will go to visit Big Ben, The London Eye and Tower Bridge. He will have a meaningful holiday. Maybe Su Hai and her family will go shopping, eat nice food, enjoy the fair night at Victoria Harbour…”。
第二課時依舊圍繞“計劃”展開。在上課伊始,筆者延續(xù)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了課文中孩子的計劃,并在后續(x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嘗試自己制訂計劃,實現(xiàn)了課時與課時之間的銜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大腦中的知識脈絡越發(fā)完整、邏輯越發(fā)清晰,為語言輸出做好了鋪墊。
第二課時的學習是基于第一課時的,描述環(huán)節(jié)不僅檢查了學生對第一課時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為學生思考、提煉語法結構和運用語法知識做好鋪墊。
二、依托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
在第二課時中,筆者設計了三個維度的項目式探究活動,其中,第一個維度的項目式探究活動分為如下四個步驟。一是“Think and say”。筆者先詢問學生“You can make the childrens plans more complete.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ir plans. But what aspects of the plans do they talk about? Can you give me some key words?”,然后板書Where、What、How long、How、Who等詞,完成了思維導圖的第一層(圖1)。
二是“Think and ask”。筆者先對學生說“Look, these
aspects make up the mind map.”,
并總結正確制訂計劃的要點,然后問學生“We can make plan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when we want to know about others plans, how can we ask?”。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提問思路,如“Where will you go?”“How will you go to…?”“What will you do there?”“Will you go to…with…?”
“Will you do…?”等。在學生說完后,筆者問學生“What kind of these sentences can we use? How should we use WH-questions and general questions?”,并讓學生自由交流、討論。
三是“Read and summarize”。在這一部分,筆者要求學生根據情境中的句型,思考、提煉一般將來時的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的句型結構。
四是“Play a game”和“Lets
chant”。在這一部分,筆者先帶領學生玩游戲,然后讓學生誦讀句子,最后總結正確制訂計劃的要點,即“We should make sure that the sentence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完成思維導圖的第二層。
第二個維度的項目式探究活動為“Look and guess”。在這一活動中,筆者要求學生根據空缺的思維導圖猜測筆者的暑假計劃,用一般疑問句或特殊疑問句向筆者提問并獲取信息,將思維導圖補充完整。
在上述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通過復述課文,總結歸納了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談論計劃,并提煉了關鍵詞,即特殊疑問詞,完成了思維導圖的第一個層次。接著,學生根據關鍵詞,思考如何詢問他人的暑假計劃,可以運用哪些句型進行詢問等,筆者則根據學生的問題板書相應內容,完成了思維導圖的第二個層次。最后,學生從筆者板書的問句中思考一般將來時的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的用法,并通過游戲、誦讀的形式進行鞏固,從而產生了探究語法的興趣。
在第一個維度的活動中,筆者并沒有直接出示句型讓學生總結語法,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歸納、提煉,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主動了解語法項目的意義、規(guī)則和結構,明確并體會語法項目在何時用、為何用和怎么用,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筆者在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板書了語法要點,既注重趣味性,又注重邏輯性,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彰顯了“智趣課堂”的核心價值。
第三個維度的項目式探究活動步驟如下。一是“Watch and tick”。筆者先問學生“What kind of my plan did I show you? What other kinds of plans can we make?”。有學生回答“We can make study plans.”,還有學生回答“We can make sports plans.”。接著,筆者讓學生觀看視頻,在書上勾選出視頻里提及的暑假活動。
二是“Discuss and classify”。
筆者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將勾選的活動進行分類。學生將活動分為以下五類:Outdoor activities、Tour、Study、Charity、
Housework,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每個類別的其他活動,隨后總結正確制訂計劃的要點,即“We can make different kinds of the plans.”。根據上述內容,正確制訂計劃的三個維度如圖2所示。
三、聚焦語用,關注項目學習
成果
語言運用環(huán)節(jié)分為以下三個步驟。一是“Make your plan”。學生需選擇并制訂一種暑假計劃,用一般將來時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描述,制訂的暑假計劃不少于六句話。
二是“Do a survey”。學生需在小組里詢問其他組員的計劃,使用如“Where will you go this summer holiday?”“Who will go with you?”“How will you get there?”“How long will you stay there?”“Will you take photos?”等句式。
三是“Show in class”。學生需認真傾聽他人的回答,繼續(xù)補充問題,制訂自己的暑假計劃,并在完成后向全班同學展示。
在上述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要探究正確制訂計劃的要點,即做到語法正確,從不同的方面制訂不同種類的計劃。學生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選擇一種計劃,并運用一般將來時的語法結構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描述。在制訂計劃后,學生需在小組內互相提問彼此的暑假計劃,完成組內問答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語言運用。學生在描述自己的暑假計劃時,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連接詞,如and、after that、first、next、then等,使表述更有條理和邏輯性。學生還需展示自己制訂的暑假計劃,在展示完畢后對同學的暑假計劃進行評價,并說一說自己的
想法。
四、基于話題,提煉語言學習
主題
在學生評價結束后,筆者提問學生“Today we learn how to make our plans accurately.Do you often make plans? Why do you make plans?”。有的學生說“Plans make our life more colorful and meaningful.”,有的學生說“We can do things in an organized way.”,還有的學生說“We can have clear goals.”。在學生回答環(huán)節(jié)結束后,筆者總結“Making plans is meaningful to us.We can do things step by step.”。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從了解教材文本中人物的計劃到了解教師和同學的計劃,再到制訂自己的計劃,層層遞進,始終在真實的情境中習得并運用語言知識。在學生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筆者還引導學生進行了思考,揭示了學習主題的意義,即制訂計劃能使我們確定目標、做事情更有條理,有助于我們合理地安排時間,進而提高效率。在第二課時中,學生只是初步地思考了制訂計劃的意義,通過之后的第三、第四課時的學習,學生會更加深入地探究主題意義,進而提高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結語
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語法活動,讓學生體會所學語法條目的表意功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真正習得語言、運用語言,讓核心素養(yǎng)在“智趣課堂”中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單位:如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