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雯
初讀《百年孤獨》時,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那里有各式各樣的人,有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他們的命運看似不同,實則是在不斷重復(fù)中升華了“孤獨”的深意。
人生而為不同的個體,只是由于血緣親疏和各種社會關(guān)系,才構(gòu)成一個如今在不斷聯(lián)系的群體。但“生而孤獨”的這點不錯,就像故事中的何賽·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在發(fā)現(xiàn)時間的停滯時,精神失常,被家人當(dāng)成瘋子拴在樹下直到死亡。自我的精神世界或渺小或龐大,別人都無法理解,也不愿去理解,這時的你只有自己一位“知己”,失望難過時只能“抱緊”自己,然后慢慢走出困境,別人再多的安慰也不過是自我救贖過程中的“催化劑”罷了。
書中的布恩迪亞家族,亦或是馬孔多創(chuàng)建之初的其他家族都在代代更替中無法擺脫宿命一般的孤獨,這足以表明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想向我們傳達的世事與真理:孤獨不可怕,它是人們存活在這個世界的一般方式。孤獨甚至是偉大的,它讓我們領(lǐng)悟到要努力用自己的雙腳駐足于這個世界,平穩(wěn)而強大地活著。
“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xié)定”“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書中這些領(lǐng)悟人生真諦的感言,深深戳中我的心。
漫漫人生路,孤獨會隨時出現(xiàn),我們該怎么辦呢?是感嘆命運的不公還是任世事無常?我們只做最真實的自己,勇于面對一切。仔細想來,孤獨好像并不是什么殘酷的敵人,它一直不離不棄陪伴我們,并總是提醒我們,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督促我們體驗豐富的人生,讓我們在成功時能夠保持清醒,不迷失自我,在失敗時淡然一笑,走向更遠的未來。
《百年孤獨》,我們的一生都將是孤獨的,或處境無同伴,或心靈無依靠。但孤獨是我們一生的朋友,能夠教會我們成長,帶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編輯:王冠婷)
評點:江蘇無錫江陰市青陽中學(xué) 殷邦來
孤獨的實質(zhì)是一種生存哲學(xué),它意味著冷漠、 消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事實上,你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回報你。對孤獨與成長的思考,在這篇讀后感中得到細致闡釋,具有濃厚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