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模擬金題】
很多同學在面臨抉擇時,總是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應(yīng)該遵循內(nèi)心的想法,堅持自己的意愿,還是應(yīng)該聽取別人的想法,接受他人的建議。
請你寫一篇文章,講一講你在“堅持自己的想法”或者“聽取他人的建議”方面的親身經(jīng)歷或所見所感,讓同學們讀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啟發(fā)。
【思路導(dǎo)引】
審題立意方面,考生要明確自己選擇的話題,“堅持自己的想法”或“聽取他人的建議”二選一。也可以辯證看待,如“既堅持自己的想法,又適當聽取別人的建議”,但是這在行文中很難把握。有時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觀點鮮明反而更利于深入探討。
文章內(nèi)容方面,要強調(diào)“堅持自己”或“聽取他人”的過程,點明選擇“堅持”或“聽取”帶來的啟發(fā)意義。行文中可用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氛圍,用心理描寫體現(xiàn)人物思想變化的過程,用對話描寫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用前后對比體現(xiàn)選擇的意義等,讓文章內(nèi)容更加豐富。
素材選擇方面,考生可以選擇興趣愛好類、傳統(tǒng)文化類、歷史文人類等題材,也可以用身邊的人物為寫作對象,便于自己的發(fā)揮。無論是哪種素材,在充分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作,才能深入文章肌理。
【佳作示例一】
堅守內(nèi)心,無畏浪起
湖南省長沙市怡海中學
◎唐瑞儀
又是盛夏,蟬鳴此起彼伏,顯得格外聒噪。窗外枝椏瘋長,卻總也擋不住烈陽。案臺上的畫紙平鋪著,硯臺里盛滿水,倒映著的斑駁光暈,焦灼了我的心:堅持與否?
打小,我便開始學畫,常年浸在畫室里,技藝也算嫻熟。假期開始時,老師便通知我們要進行一項全國賽事,有意愿的同學都能報名。那可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我立即搜尋了大量素材,最終決定畫油畫。
我將想法第一時間告訴老師。然而,平時對我贊許有加的她卻立即否定了這個想法:“不行,這個題目畫油畫太難了,你還是想想別的題材吧!”
我無比失落。原本自信的我,陷入了猶豫之中:我應(yīng)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嗎?可是,如果后悔了怎么辦?難道,我真的畫不出來嗎……
我無以解憂,單憑著對繪畫的熱愛踱步到畫館,企圖找尋一絲靈感。午后,畫館里沒有幾位觀眾,長長的畫廊很安靜。我像穿過山海、越過光陰一般,最后停在一幅陌生的畫前——《九級浪》。我抬頭望去,渾濁的浪花卷起,四濺出乳白的水珠。天,陰沉沉的,厚厚的云層吞噬了一切。畫的右上角有一塊亮斑,在昏暗的天地里顯得那般耀眼。它似乎不只是朝陽,亦是遠方和光。那被浪打翻了的船,好像重新立起,面對周遭洶涌著、否定著、阻撓著的浪濤,堅定不移地駛向希望與美好!
我被震撼到了,為什么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呢?美,本身不可判定,只要存在于世都是獨特的?!皥猿肿约旱南敕?,詮釋自己的美!”我對自己說。于是我匆匆趕回畫室,從塵封已久的桌案下取出顏料和紙。窗外,驕陽依舊,夏意甚濃。窗里,我手執(zhí)五彩的筆,勾勒斑斕的心。沒有掌聲,沒有見證,也沒有人肯定,但沒有關(guān)系!
夏末的一天,老師忽然叫住我:“你的畫很有想法,挺好,繼續(xù)堅持自己?!彼龑⒁粡垙?fù)賽卡遞給我。我揣著紙和畫筆,接過了這沉甸甸的饋禮。
蟬鳴悠長,風過林梢,驕陽正好,彼時年少的我,深深地懂得: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像那翻涌海浪中的船,在“四面楚歌”間,堅定朝著心之所向的遠方前行!
【佳作示例二】
堅守后,會有風吹來
湖南省長沙市怡海中學
◎王翊涵
堅守,是一個人想做自己的基本要素,而它的來源,則是人們對自己想法的堅持,拋開所有紛爭與雜念,以自己內(nèi)心的浩然正氣,無懼無畏地行走于天地之間。
你的堅守,是一個嘆息的背影。貴為楚國王室的你,心懷著天下統(tǒng)一的夢想。你剛正不阿,卻敗在了勾心斗角的朝野。本來,只需一句道歉、一絲阿諛,便可解決所有的麻煩,但你沒有,你堅持著自己的原則而被放逐汨羅。叫天不應(yīng),就寫下《天問》;叫地不靈,就賦上《九歌》。那么多年的企盼,你——屈原,卻用堅守等來了楚國的滅亡。秦王愛才,但你堅守浩氣,抱石投江,只留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風骨。
你的堅守,是一個堅毅的背影。手持使節(jié),便是你內(nèi)心堅定不移的意志。匈奴的背叛,你被流放北海一隅,飲冰食草,持節(jié)牧羊。每隔一年,匈奴就令人來勸降,勸你放棄,勸你改變。而你只是堅持心中的意志,未曾改變。直到十九年后,大漢才有機會將你——蘇武,迎歸故國。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但你嘴角抑制不住地笑,因為在選擇面前,你始終堅守自我。
你的堅守,是一個傲然的背影。歷史的車輪轉(zhuǎn)到清王朝,一切都已搖搖欲墜。作為知識分子的你,又怎能袖手旁觀?在氣焰熏天的慈禧太后眼皮底下,為國家為人民,你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在隨之而來的殺頭重罪之下,友人康有為、梁啟超都勸你逃亡日本,等待時機。面對生與死的選擇,你絲毫沒有猶豫。你——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最終,你倒在了無比深愛的人民面前,只是在獄中的墻壁上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詩句。
屈原的堅守,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學和精神遺產(chǎn);蘇武的堅守,消磨了匈奴的耐心,使?jié)h王朝獲得外交的勝利;譚嗣同的堅守,使無數(shù)心懷天下的青年站了出來,終于建成了繁榮強盛的國家。他們的堅守,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堅守,恰似縷縷清風,影響了后世之人的心靈,他們無愧于自己與世界!
但丁曾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痹诿媾R選擇時,請你堅守。你若確定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那就堅定地遵從內(nèi)心。不要因他人的言語拋棄了本真,最后一無所獲。別害怕,秉承著自己的信念,即使失敗,一種歡欣與釋然也會如同清風般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