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石片
貼著水面在飛
魚兒探出水面
以為來了一只鳥
薄薄的石片
貼著水面在飛
烏龜骨碌著小眼睛
把它認成一只鳥
薄薄的石片
飛起來就是一只鳥
只是這只鳥很奇怪
渾身沒有長一根羽毛
(選自《春天和我們躲貓貓》,青島出版社2017年版)
小燈泡亮起來
薄薄的石片飛起來還像什么?
牽手閱讀
兒童詩人王宜振爺爺說過“詩人要有第三只眼”,這第三只眼就是“心眼”,睜開這第三只眼,你就能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悟,詩情也就隨之而來?!按蛩边@個游戲,很多孩子都玩過。薄薄的石片,被我們用力擲出,貼著水面飛過,這時,一塊普普通通的石片在詩人的眼里變了,變成了一只鳥。飛掠而過的石片是普通人看得見的物象,飛翔的鳥兒是詩人用心聯(lián)想到的意象,兩者之間在動態(tài)方面有神似之處,這種聯(lián)想通過魚兒和烏龜?shù)慕嵌日f出來,也引發(fā)了讀者無窮的想象,讓我們覺得有趣又好玩。
經(jīng)常讀詩的孩子,想象力特別豐富,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這些能力能讓我們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