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霞
夏日燦爛的陽光帶來了強烈的紫外線,愛美人士們都想盡一切辦法來抵抗陽光的進攻,防曬美白產(chǎn)品自然成為必選方法之一。適當防曬對于皮膚保護是有益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不恰當?shù)淖龇?,是必須避免的?/p>
錯誤一:防曬用品每日一次 一般的防曬用品防汗作用為30分鐘,防水作用為80分鐘。如長時間在陽光下,應(yīng)按照具體防曬產(chǎn)品說明書再次涂抹。另外,防曬霜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應(yīng)在出門前半小時抹上防曬霜。油性肌膚宜選擇滲透力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干性肌膚宜選擇乳性的潔面用品和霜狀的防曬用品。
錯誤二:日光浴可健身 過量的紫外線照射會干擾皮膚內(nèi)成膠質(zhì)纖維的產(chǎn)生,以致皮膚喪失彈性,使皮膚過早出現(xiàn)皺紋。同時,過量日曬還能破壞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促進腫瘤細胞生長。追求日光浴而忘了防曬,紫外線會在體內(nèi)積累。如果年復(fù)一年地在夏天的烈日下暴曬,患皮膚癌的危險性就會逐年增加。因此,人們不宜為達到健美目的而過度日曬。
錯誤三:氣溫高時紫外線才會非常強烈 事實上紫外線強烈與否與氣溫高低關(guān)系不大。比如人們在爬山時,越往上山風(fēng)越?jīng)觯@時紫外線也就越強。每往上1000米,紫外線就增強10%。在大海上也是同樣道理,海風(fēng)讓你感覺涼爽,而此時紫外線已達到極強程度。
錯誤四:曬黑了就不用作防護了 皮膚曬黑之后更需要防護。皮膚增厚和黑色素的產(chǎn)生是皮膚自我保護的表現(xiàn),但黑色素只能吸收部分紫外線B,卻不能吸收紫外線A。因此,夏日到戶外,在太陽與皮膚之間營造一道隔離屏障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由于開始不注意防曬,皮膚被曬黑,此時往往認為再涂防曬霜已經(jīng)沒有用處了。其實當皮膚有變黑、干燥、脫皮和缺水的現(xiàn)象時,就表示肌膚已經(jīng)被曬傷了,更需要防曬品的呵護,同時配合使用一些曬后修護類產(chǎn)品,效果會更好。
錯誤五:淺色服裝抵抗紫外線 有些人認為淺色服裝抵抗紫外線,而深色服裝吸收紫外線。而科研人員的觀點恰恰相反,他們研究測試后認為,深色服裝的防曬效果勝于淺色服裝。專家說,過去人們在夏季首選白色及其他淺色服裝,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淺色服裝對紫外線的抵抗作用很差,使人患上皮膚癌的概率增加。專家特別提醒,對白得耀眼的棉質(zhì)服裝更應(yīng)當心,因為這種布料往往含有過量熒光增白劑,會將地面的紫外線反射到人的臉部及其他裸露部位。需要提醒人們注意的是,防曬服裝只能起到防止部分紫外線的作用,如果認為穿上防曬服裝就可以在烈日下無所顧忌,就大錯特錯了。美國癌癥協(xié)會的研究資料表明,長時間持續(xù)暴曬肯定會增加皮膚癌的危險。
錯誤六:秀發(fā)不需要防曬 紫外線會破壞秀發(fā)的蛋白質(zhì),令其變得脆弱,此外,頭發(fā)亦會因此失去水分和彈性,甚至褪色變黃。所以,為秀發(fā)的健康著想,盡量不要把頭發(fā)露在帽子外,而且出門前要使用具有保護作用的美發(fā)用品,曬后要為秀發(fā)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
錯誤七:陰天不用防曬 陰天時人們常感覺不到有陽光,其原因是太陽被云層遮住了,而陽光中的紅外線會被云層吸收。在沒有了紅外線的情況下,那種被大家所熟悉的熱感覺就不見了,使人們不覺得有太陽在照射。這讓人產(chǎn)生錯覺,以為陰天時沒有陽光,但實際上陽光還是存在的,只是皮膚不易感覺出來而已。更有人誤以為云層也能吸收紫外線,但事實是云層雖能降低紫外線的強度,卻不能吸收紫外線,陽光中的紫外線在陰天并沒有消失。所以,即使陰天見不到太陽,仍然要涂防曬用品。
錯誤八:室內(nèi)不用防曬 由于陽光為光線,有散射、反射、折射的特性,所以陽光能間接進入室內(nèi)。雖然窗戶玻璃可以阻擋中波紫外線,但長波紫外線仍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nèi)。長波紫外線對人體一樣有害。日光燈也可放出中波紫外線,雖然沒有陽光那么多,但也是紫外線。因此,白天處于室內(nèi)有窗子的地方時,如不拉上厚重的窗簾,仍然需要擦防曬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