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心怡
我的青春,總是兩點一線,奔波于相隔數(shù)十公里的家與學(xué)校之間,每天的生活都大同小異。青春,就在日復(fù)一日的重復(fù)中緩緩逝去。
這一天,我和往常一樣耐著性子熬到放學(xué),踏上回家的班車后,卻沒有放假回家的欣喜,只是呆呆地看著車窗外飛速向后掠去的景物。猛地,一道金色的光出現(xiàn)在眼前,將我從迷蒙中喚醒。
是落日!火紅的太陽正慢慢接近地平線,那紅霞好似在天邊燃起的一大片火。在校園里有時也能看到夕陽,只是和眼前的夕陽不同,校園里的夕陽掩映在周遭樓房的縫隙之間,時隱時現(xiàn)。
光很亮,打在車窗玻璃上,投射出了車內(nèi)的景象,那畫面很近又很遠(yuǎn)??看暗耐瑢W(xué)手中捧著課本,眼神專注而寧靜,全身心地投入在書本中。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同學(xué),手中的筆桿快速地晃動著,陽光下,筆桿投射出的光影在我僅能看見的一小片紙上有節(jié)奏地律動著。車?yán)锸职察o,那落筆的“嗒嗒”聲便顯得格外清楚。一下一下,不急不緩,不輕不重,但似乎又狠狠地捶擊在我的心頭。
過了一分鐘,又好像過了一百分鐘,他拉開放在腳邊的書包的拉鏈,換了個本子,繼續(xù)寫著。我看見拉開的書包里,和我一樣裝滿了東西。最為顯眼的是一疊紙——被夾好的、貼了一個又一個標(biāo)簽的、分門別類整理好的試卷,上面用各種顏色的筆密密麻麻寫滿了標(biāo)注。而我的試卷呢,上面只有紅色這一種顏色,標(biāo)注的內(nèi)容也是在訂正錯題時寫上去的。鬼使神差地,我從書包里艱難地抽出被壓皺的試卷,上面凌亂的紅色字跡刺痛了我的雙眼。
我有些恍惚,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試卷被擠壓出的折痕,往日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
似乎,在我早早躺在宿舍床上時,隔壁床的燈還亮著;在我不情不愿從床上爬起時,有人收拾好東西已經(jīng)準(zhǔn)備出發(fā);在我一次次發(fā)呆時,有人埋頭做了一道又一道題……
明明是同樣的路,但過了岔路口,有人下車,有人等下一站,還有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何方,人們選擇的路不同,通往的方向也不同。有人走向廣闊天空,亦有人駐足原地。聚散離合,幾十年之后,會是誰仰視誰,誰眺望誰?
桑榆非晚,檸月如風(fēng)。重復(fù)的日子過得飛快,我意識到自己應(yīng)該腳踏實地去奮斗,而不是在蹉跎中渾渾噩噩度過青春,不能碌碌無為,而是要讓青春在心底開出不朽的花。
只要有積極有為的青春精神,人在哪里都會絢爛的,一如這燦爛的落日……
【江蘇蘇州外國語學(xué)校高一(3)班】
◆點評
在該生眼中、筆下,“青春”被具象為“顯眼的”那“一疊紙”,因其代表著一種踏實、勤奮的態(tài)度,一種積極有為的青春精神;反觀自己,卻是一日日“耐著性子熬到放學(xué)”。那一輪落日的光輝映出兩位同學(xué)的身影,他們的專注、投入與孜孜以求,將“我”從“渾渾噩噩”中喚醒過來,讓“我”下定決心“要讓青春在心底開出不朽的花”。同時,回憶的介入使作文虛實結(jié)合、巧妙對比,突出心理描寫和細(xì)節(jié)描寫,從而收到蘊藉含蓄的效果,給讀者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