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景德鎮(zhèn) 333000)
開光裝飾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傳統(tǒng)陶瓷裝飾表現形式,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和時代發(fā)展背景。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先民就嘗試將開光裝飾運用在陶器上,乃至當今眾多陶瓷藝術作品中也能看見開光裝飾的創(chuàng)新處理應用,其中尤其多見于現代日用陶瓷設計。隨著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蓬勃發(fā)展,當代陶瓷藝術工作者在延續(xù)傳統(tǒng)開光裝飾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開光裝飾也因此實現了更深入的發(fā)展?,F代日用陶瓷設計汲取傳統(tǒng)開光裝飾的精華,并通過對其的傳承與發(fā)揚作為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載體,展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發(fā)展。
“開光”在景德鎮(zhèn)俗稱“開堂子”,是我國傳統(tǒng)陶瓷主要裝飾方法之一。[1]陶瓷開光裝飾屬于一種分區(qū)式陶瓷裝飾表現技法,是指在陶瓷器物的某一部位用線條勾勒出各種形狀的欄框,然在該框內空間進行裝飾。經過開光裝飾處理的陶瓷由于輪廓線的塊面分割,裝飾更多樣化,主體對比更強烈,從而起到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和突出主題的作用。
迄今為止,在陶瓷上進行開光裝飾已經有數千年歷史?!霸缭谛率鲿r代馬家窯文化舞蹈紋盆的裝飾上,就出現了開光趨向的藝術處理。”[2]從新石器時代彩陶開光裝飾開始萌芽到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悠久歷程中,陶瓷開光裝飾在題材內容、切割形式、工藝技術上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直至今天仍然被陶瓷創(chuàng)作者運用、吸收和發(fā)展,成為現代陶瓷中重要的裝飾手法,開拓了陶瓷藝術審美的多元化,為當代陶瓷領域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與此同時,隨著國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日用陶瓷產品中的傳統(tǒng)開光裝飾也讓消費者產生了一定的審美疲勞,更加促使現代陶瓷開光在未來將進一步朝向多元化趨勢發(fā)展。
開光裝飾是歷代制瓷工匠在陶瓷裝飾方面極富新意的創(chuàng)造,借鑒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中開窗藝術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將傳統(tǒng)園林構景中的框景手法運用到陶瓷裝飾中。[3]陶瓷開光主要由光廓形狀、主題紋樣及地子處理三大部分遵循分區(qū)式構圖方式組合而成。伴隨時代更迭,各種文化碰撞下的美學發(fā)展造就了我國當代審美變化,陶瓷開光也緊隨時代步伐,深入融合現代審美觀,創(chuàng)新出眾多符合當下現代審美價值的新型陶瓷開光樣式。
開光裝飾屬于分區(qū)式構圖方式,根據不同形狀的陶瓷器物靈活運用不同形式的構圖手法,例如罐、瓶、盆、碗類造型一般采用橫向帶狀構圖,盤、扁瓶類造型則采用放射式構圖,其中橫向帶狀構圖是陶瓷開光裝飾的常見形式,但無論是何種構圖方式都可概括表現為“單”和“連”兩種基本形式變化手法?!皢巍笔侵缚蓡为毚嬖诘拈_光形式,或以兩個以上等距離間隔式分布的開光形式組成圖案依附器物造型上,卻依舊能體現自身獨立完整的美。“連”是指連體開光,即數個開光的輪廓外形互相連靠在一起,相襯相連相借相依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4]現代日用陶瓷的開光構圖則逐漸開始擺脫傳統(tǒng)陶瓷裝飾適用于造型的原則,大膽使用各種看似無規(guī)律,實則卻自然和諧的曲線型分割線條,使整體畫面更具形式感。
開光裝飾的外輪廓形式豐富多樣,總體概括為幾何形和自然形兩大類。幾何形主要包括方形、長方形、正圓形、橢圓形、半圓形、梯形、菱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自然形主要有花形、蓮瓣形、如意型、菱花形、海棠形、瓜果形、桃形、葉形等。其中自然形象的開光外形多為具有象征意義的簡潔外輪廓,因此可以說開光外輪廓形式主要以各種形態(tài)的幾何形為主。[5]
現代日用陶瓷開光裝飾較之傳統(tǒng)開光裝飾的對稱美、秩序美、完整美,則更加注重個性美,融合了時代性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現代開光在繼承傳統(tǒng)幾何形開光輪廓的基礎上,敢于將傳統(tǒng)開光的光廓形狀全部打散和解構,再進行重新組合,創(chuàng)造出了眾多新穎獨特的不規(guī)則式輪廓形態(tài),顯得更加千變萬化,紛呈異彩。
從傳統(tǒng)開光裝飾內的裝飾畫面題材上看,通常采取繪畫性紋飾,并且主要以效仿中國畫形式為主,具體表現為人物、山水、花卉、瓜果、蟲草、松竹梅、走獸、麒麟、祥龍、文字等常見裝飾?,F代開光裝飾畫面題材則在具備基本繪畫性審美功能外,融合時代發(fā)展特性,勇于將商標、會徽等具有標識性的圖案設計融入進陶瓷開光中,為開光裝飾增添了具有實際內涵的象征價值。
開光的藝術效果由不同的地子對比襯托而產生,簡單概括為素地、色地和紋飾地三種。素地是指在開光外不加任何修飾,為觀者創(chuàng)造恰到好處的中式留白之美,從而帶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色地是指將含有顏色的釉料運用于開光外的瓷器表面,借用開光內外的色彩對比之美,提高作品的視覺沖擊力;紋飾地則是運用釉上或釉下等陶瓷工藝技法在開光外側進行繪畫裝飾,增添作品細節(jié),豐富畫面層次感。
隨著人類審美的日漸提高和工藝技術的發(fā)展,現代陶瓷開光逐漸不再局限于在光面平滑的瓷器表面進行繪畫裝飾,開始注重各種材質的綜合運用,增強不同陶瓷肌理的質感對比之美,逐漸衍生出肌理地。例如,個別陶藝家會借助編織物、紐扣、蕾絲、朽木等材料,依靠一定的技巧手法運用于陶瓷表面以獲得某種特定的肌理效果作為地子,營造隨意感和手工感,豐富了陶瓷開光的表現形式及藝術內涵。
現代日用陶瓷中的開光裝飾一改傳統(tǒng)陶瓷開光的固有理念,模糊了輪廓線、主題紋飾和地子圖案的界限,使得整體分割方式更加自由開放。
如圖1 是英國WEDGWOOD 韋奇伍德的《花間舞蝶》餐具系列,作品雖然存在明顯的曲形輪廓線分割,但卻擺脫了傳統(tǒng)開光規(guī)矩且封閉式的外輪廓形狀,表現為曲型花瓣狀或葉紋狀等,再在分割線內外飾以花卉蟲草等自然元素,眨眼間甚至難以分清主題紋飾和地子圖案,但整體效果和諧自然,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味?,F代日用陶瓷中的開光除了通過自由且開放式的曲線進行創(chuàng)新分割,還會大膽將畫風截然不同的裝飾圖案或造型不統(tǒng)一的器物以混搭方式重新組合在同件作品當中進行呈現。如圖2 是意大利Seletti 的《中西合璧》不規(guī)則骨瓷餐盤系列,該系列原型來自于中國和歐洲的古典器物,通過一半中式一半西式的拼接融合造就了獨特的現代日用陶瓷工藝品,而盤子上的兩種裝飾圖案交接自然產生的直線恰好也形成了現代日用陶瓷的新型開光切割形式。如圖3 是該品牌同系列的1.0 經典款《如花似玉》花瓶設計,作品的裝飾花紋由經典東方纏枝菊花紋和歐洲宮廷洛可可風格的花卉裝飾二者相結合,造型上將明代青花罐與宋代瓜棱瓶進行拼接融合,創(chuàng)新的不規(guī)則瓶口設計為整件作品增添了不少靈動感。
圖1 英國WEDGWOOD 韋奇伍德《花間舞蝶》餐具系列
圖2 意大利Seletti《中西合璧》餐盤系列
圖3 意大利Seletti《如花似玉》花瓶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開光裝飾多以花鳥蟲草、飛禽走獸、民間文化故事和吉祥圖案等作為描繪對象,主要起到美化陶瓷的目的?,F代日用陶瓷設計在保留早期傳統(tǒng)陶瓷開光裝飾的美觀功能上,做出了大膽創(chuàng)新,除了具備基本繪畫性審美價值,還兼具了品牌價值,起到了一定的推廣傳播目的。例如,部分陶瓷商會有意識地將其品牌商標作為陶瓷裝飾圖案融入到開光中,甚至是國宴瓷設計乃至盛大國際賽事的指定用瓷也會巧妙地將會徽標志與陶瓷開光進行有機結合。
如圖4 是美國著名連鎖咖啡公司星巴克熱銷的一款陶瓷馬克杯,產品整體色調運用了星巴克經典的墨綠配色,開光內的主題紋飾是嵌入式的圓形金屬銘牌,表現的是星巴克的品牌商標——古希臘神話中女海妖塞壬形象,地子搭配豎條紋浮雕肌理效果增強了陶瓷紋理質感。這一開光設計突破了傳統(tǒng)陶瓷開光題材的審美價值,蘊含了企業(yè)的品牌文化,并在發(fā)展了企業(yè)周邊衍生品市場之余,為星巴克品牌推廣起到了良好的傳播目的。如圖5 是何炳欽為建國70 周年人民大會堂所創(chuàng)作的宴用瓷設計,作品采用的是單體開光的裝飾構圖,開光內的主題紋飾直接采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地子部分排列著二方連續(xù)形式的傳統(tǒng)纏枝蓮紋飾,但與傳統(tǒng)陶瓷開光裝飾必有分割性質的輪廓線所不同的是,作者特在開光左右兩側與地子紋樣留出了相等的間距,用留白手法取代了傳統(tǒng)開光中明顯的線狀分割線,在部分陶瓷器皿中甚至沒有添加地子圖案,因此更加突出了會徽作為開光裝飾的存在感,而且使此套作品是國宴用瓷的主題更加明確,為陶瓷開光裝飾賦予了能具有象征意義的價值屬性。
圖4 星巴克墨綠色條紋女神銘牌馬克杯
圖5 何炳欽建國70 周年國宴瓷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型陶瓷材料不斷被開發(fā)和綜合利用,開光裝飾在現代日用陶瓷中的運用也變得愈發(fā)豐富多樣。從最早新石器時代在彩陶上進行簡單的紅底黑彩裝飾發(fā)展到如今釉上裝飾、釉下裝飾、鏤空裝飾、玲瓏裝飾和綜合裝飾等等,給予了陶瓷創(chuàng)作者更加自由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讓現代日用陶瓷產品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
《飲流齋說瓷》記載:"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鏤花,而兩面洞透者謂之玲瓏瓷。"[6]縱觀傳統(tǒng)玲瓏瓷大多與青花紋樣搭配存在,如青花飾陶瓷邊紋,玲瓏則飾陶瓷主紋,但兩者實際并無緊密聯系。但在現代日用陶瓷中對此做出了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如圖6 是大英博物館推出的安德森貓玲瓏咖啡杯,產品主題紋飾由兩層裝飾構成,外圍是環(huán)形等間隔玲瓏樣式,中心將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蓋爾·安德森貓以玲瓏工藝形式設計在畫面正中央,在其身后再巧妙飾以放射狀陶瓷花紋樣式,通過多層次的裝飾技法達到了玲瓏與貼花工藝的完美融合,充滿了濃郁的現代日用陶瓷氣息。再者,如圖7 是迪士尼與格沵GERM 合作推出的聯名款米奇系列紋章馬克杯,產品采用了綜合裝飾的表現手法,杯蓋的立體米老鼠裝飾采用不銹鋼工藝,杯身的主題紋樣是嵌入式刻有迪士尼IP 米老鼠形象的圓形金屬銘牌,背景圖案是由繪有米老鼠的帶狀紋樣,以貼花工藝裝飾于陶瓷開光旁。陶瓷和金屬材質的結合方式豐富了現代日用陶瓷的表現力和視覺感,創(chuàng)造出了意想不到的視覺和肌理效果,并表現出了獨特的藝術張力。
圖6 大英博物館安德森貓玲瓏咖啡杯
圖7 迪士尼與格沵GERM 聯名米奇系列紋章馬克杯
陶瓷開光裝飾起源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窗戶形式,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人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發(fā)展至今實現了許多創(chuàng)新性突破,這是符合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的必然產物。但就當前來看,現代日用陶瓷上的開光裝飾雖然呈現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依舊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因此,在未來更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下,需要更多優(yōu)秀的當代陶瓷設計師巧妙運用開光裝飾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以傳統(tǒng)為根基,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傳承傳統(tǒng)陶瓷開光裝飾中的優(yōu)秀成分,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揚光大,使現代開光裝飾在陶瓷設計中煥發(fā)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