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萱
被媽媽管教是不自由的,店中的貓也是不自由的。真正的自由,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愿我們不要像籠中貓一樣被束縛,擁有一雙有力的翅膀,展翅翱翔。
我常在放學后去一家貓店寫作業(yè)。這不僅能暫時脫離媽媽的管控,還能減輕我一天的疲乏。
同往常一樣,我拖著沉重的包踏進店門,老板親切地看著我,將我安頓在等候區(qū)。我挑了個不顯眼的位置,放下包便開始寫作業(yè)。這時,一團東西跌跌撞撞地竄到我腳底,還在發(fā)抖。我向下望,是一只奶牛貓。再仔細看——這不是“船長”嗎?
“船長——你又跑哪去了?”女店員拿著食盆急匆匆地尋找“船長”。
“阿姨,船長在這兒?!蔽移届o地叫住她。
“船長”的左眼是壞的,脖子上掛了個鈴鐺。第一次見到它時,我不禁心生憐憫,自此,對它的印象便深刻起來。同時,它也是店里為數(shù)不多的“放養(yǎng)”貓,每次見它,尾巴上都難免粘著幾片枯葉。
寫完作業(yè),離回家還有些時間。我站起身,開始在店中閑逛。“喵——喵——”我聽到了之前從未聽到過的叫聲,聽上去是一只新來的小貓。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我終于找到了它:一只可愛的白色小貓。細看還挺秀氣,一身干凈的白毛,粉嫩的耳朵,小巧的粉鼻子,還有那一雙清澈的異瞳:一只藍,一只黃。它體形小,仿佛一只手就能抓住。但被關(guān)在籠中的它,眼神中多了一份無奈。突然,小貓尖叫起來:“喵——”我嚇了一跳,連連后退。店員拿了藥,打開籠子喂給它。它不肯吃,前腳拼盡全力向外伸,可是還是無用功,被店員按回籠內(nèi)。小貓無助地望向天空,輕輕地趴下,將前腳揣起來。
它是不自由的。
準確來說,無論是“船長”還是這只小貓,都是不自由的。它們被這家店“囚禁”,如同籠中鳥一般,無論如何也飛不走。腦子里“自由”又在唱歌。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自由的含義。我深知,被媽媽管教是不自由的,店中的貓也是不自由的。真正的自由,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愿我們不要像籠中貓一樣被束縛,擁有一雙有力的翅膀,展翅翱翔。
(指導老師:陳治勇)
寫作小紙條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那段時間恰好去了家周邊唯一一家賣貓的店??吹降曛斜换\所囚禁的貓,我想到了自己當前不自由的處境,見貓思己,想通過這篇文章表達自己對自由的渴望與向往。整篇文章我用了首尾呼應的手法,開頭與結(jié)尾都寫了媽媽對我的管控,突出我極其想要自由,點明了全文主題。其次,我通過對比兩只貓的狀況——“船長”的自由與籠中貓的被管控,點出了兩只貓的不同處境,抒發(fā)自己對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