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閣巫
小時候住在我家西院的鄰居特別無賴。他家四個兒子,小四比我大一歲,吃我的餅干時總是一邊往嘴里塞一邊往兜里揣。偏偏我媽是個熱心腸,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有點什么都愿意和鄰居分享。鄰居女主人蠻橫無理,戰(zhàn)斗力爆表,人送外號“二踢腳”。但由于我媽的單方面付出,“二踢腳”很長時間內都不曾點過火。
事情壞在她家的母雞不懂事,總是丟蛋?!霸摬皇窍碌侥慵伊税??”她沒事就拿話敲打我媽??晌覌寷]撿到她的雞蛋,總不至于拿自己家的雞蛋去填補吧?漸漸地,“二踢腳”就翻臉無義起來。
最常罵我家的話就是:秸稈絕戶。那時人們重男輕女,我媽生了兩個姑娘,她便捉住這個痛處罵。我媽不愿和她犯話,只得自己窩火。
一次次的找茬謾罵,我媽一次次忍讓,直到鄰居的大兒子趁我家沒人時打碎了我家所有的玻璃。
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我雖然才六七歲,卻知道去我奶家搬救兵??上г诩业闹挥形夷遣攀甙藲q的姑姑,我急得要死,她卻在那慢吞吞地洗她那盆衣服。
等我回到家,仗已經打完了,我爸沒打過“二踢腳”的老公和二兒子,我媽沒打過“二踢腳”。我妹在一旁哇哇大哭,說大波子打我,大波子打我,那哭訴聲和眼淚至今忘不了。
“二踢腳”獲勝后越發(fā)囂張。有一天我媽鏟地剛回家,就聽見她沖著我家開罵。我媽終于發(fā)了火,過去就是一板磚,虧她跑得快,磚頭鑲在了她家的門板上。我們回家聽說這事,以為這下結了仇,誰知從那以后我們的惡鄰居然歇菜了。鄰居都說我媽是人善被人欺。真發(fā)了狠,惡人也害怕。
后來的情況就像兩國交兵一樣,戰(zhàn)敗國主動撤退,鄰居家把堆在我家園子邊上的稻草垛挪走,正搬時我媽喊了一聲:別動。大伙圍過來一看,原來草垛里有一大窩雞蛋——正是他們家來鬧我們的起源。我媽如果不喊,再挪一點那窩蛋就全滾下來打了。后來鄰居家依然打遍天下的范兒,但說起我媽,也會評價說:海林媳婦是好人吶!
每回憶起那場“戰(zhàn)爭”我都憤恨無比,后悔要是我不去奶奶家找人就好了,就不會當了這場戰(zhàn)爭的逃兵,又想著等我長大了要帶一車人回去,把他們打得滿地找牙,我一定要打得大波子痛哭。可是,12歲時我家在鎮(zhèn)上蓋了新房,晚上我和我媽、妹妹抱著被子過去,月光透過窗照進來,那么寧靜平和,我媽回憶起那段鄰里往事,還牽掛著那家人過得怎么樣。我想,她根本不是“二踢腳”的仇人,她像一捧水,把怨氣都澆熄了。她是溫柔又明亮的、如水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