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多
電影《長沙夜生活》由陳可辛、趙曉時監(jiān)制,張冀編劇、執(zhí)導(dǎo),尹昉、張婧儀、蘇巖主演,張藝興特別出演,廖凡、周冬雨、王櫟鑫友情出演。該片用溫情細膩的敘事手法,將長沙這座鮮活熱辣的城市之中,一眾平凡小人物的故事娓娓道來。
影片聚焦長沙的一個奇妙夜晚,夜貓子景為為在書店邂逅明早將要離開故鄉(xiāng)的何西西,兩人相約搭伴夜游;另一邊,陳清智、梁寶琦、老謝幾個打工仔邊欣賞夜景,邊感嘆打工不易;大排檔老板娘麗姐最后一次掌勺做粉,她決定讓自己的徒弟接手經(jīng)營大排檔;脫口秀演員何岸在酒吧演出時看到父親出現(xiàn)在觀眾席中,何岸因父母離異對父親心懷不滿,演出尷尬不快,兩人不歡而散,但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和包容,令何岸最終理解了父親;夜晚即將過去,一群人在大排檔里嗦粉……邂逅、熱愛、留下、離開、和解、團圓,都發(fā)生在這座城市里,每個人都找到了深愛這里的理由。
《長沙夜生活》于五一期間登陸全國大銀幕,探索“電影+文旅”模式,諸多長沙本土演員、人氣明星的出演,“霸得蠻、耐得煩”的湖南文化,引發(fā)關(guān)注。有學(xué)者認為,“都市+電影”與“現(xiàn)實+詩意”的組合拳,為《長沙夜生活》鑄就了治愈性、情感性、煙火性,令天南海北的影迷在大銀幕上感受長沙霸蠻果敢、開放包容、有夢可依的煙火魅力。
長沙方言賦予這部文旅電影獨特風(fēng)情和“煙火”滋味。該片大量使用長沙方言,為觀眾打開了解長沙真實生活的窗口。尤其是張藝興飾演的脫口秀演員何岸,他懷揣讓長沙話走向世界的夢想,堅持用長沙話表演自己精心打磨的段子。長沙方言包蘊著故事背后的民風(fēng)民俗,令影片平添了幾分人生況味。
何岸的最后一場脫口秀表演,他以兒子的口吻講述自己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缺席,道出了父子間深深的羈絆?!皬男〉酱?,我爸很喜歡拿我去跟別人家的小孩子做比較,很希望我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所以他就成為了別人家孩子的爸爸?!睂?dǎo)演為何岸安排了一場溫情的父子和解。這段笑中帶淚的精彩表演展示了導(dǎo)演的藝術(shù)感受力和演員舉重若輕的表演能力。
作為一部具有鮮明長沙特色的電影,《長沙夜生活》將文旅實景轉(zhuǎn)化為可以身臨其境的感知體驗,展現(xiàn)了長沙地標性的美景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不過,也有網(wǎng)友評論《長沙夜生活》讓人聯(lián)想起城市文化宣傳片。對于欣賞文藝片、人文電影,尤其是“慢電影”的觀眾來說,《長沙夜生活》是撫慰人心的。但對于青睞商業(yè)片的觀眾來說,這個多線索的慢電影還欠缺一些吸引受眾的特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