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瀟
“淄博燒烤好吃嗎?”這幾乎是每個知道我來淄博的朋友,都要問上一次的問題。
對比這些年我見過的路邊燒烤,淄博燒烤確實頗具特色。小餅、明火炭爐加蘸料,這是淄博燒烤的靈魂三件套??镜闷に置坝偷娜獯ㄉ险毫?,裹進烙香的小餅里,還得卷上幾根當?shù)禺a(chǎn)的小蔥——一些美食愛好者認為,這種“甜而不辣”的香蔥才是淄博燒烤的點睛之筆。
淄博燒烤躥紅后,吃法上也有了學問。在一位淄博文旅部門官員拍攝的科普視頻里,她將巴掌大的小餅對折成扇形,先在折線部位蘸上蒜蓉辣醬、芝麻鹽和辣椒,重新攤開后,餅中間便有了均勻的調(diào)料,再裹入小蔥和肉串,這種吃法被稱為“一線天”,是不少外地游客“打卡”探店時心照不宣的社交儀式。
從來淄博第一天開始,我就先后探訪了多家燒烤店,也和店里遇到的本地人多次交談。吃燒烤是淄博人的生活日常,拉上親友,一周安排兩到三頓燒烤稀松平常。一位在銀行上班的大哥告訴我,自己在社區(qū)對面的小燒烤店,一年半已經(jīng)“吃掉了”上萬元。不過,這幾位本地人吃燒烤的方法不一,并不講究什么定式和規(guī)矩。這讓我回想起,一位淄博籍好友在我臨出發(fā)時的叮囑:別吃餅,吃肉!
毫無疑問的是,近兩個月來,“爆火”出圈的淄博燒烤,已經(jīng)成為了這座擁有四百七十余萬人口的傳統(tǒng)工業(yè)城市的新名片。不錯的口味、另類的吃法和實惠的價格,或許是淄博燒烤的穩(wěn)定優(yōu)點,但在我看來,坐著馬扎、露天擼串喝酒,與好友或者是陌生人擠在一塊談天說地的氛圍,可能才是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的關鍵。
“來一趟就是得看看熱鬧!”一位本地的網(wǎng)約車女司機告訴我,自己之前送沒在市區(qū)訂到酒店的游客去郊縣住宿,到了縣城,客人看到她推薦的燒烤店顧客少,立馬要求換店。對方還特意強調(diào),一定要去能“坐馬扎”吃燒烤的店。
客流量暴增,讓一些原本就生意火爆的燒烤店就餐更加艱難。
搬遷過六次店址的牧羊村燒烤店,2020年因為歌手薛之謙的推薦,獲得了不少的關注。盡管在本地人的評價里,關于它的味道褒貶不一,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里廣為流傳、展現(xiàn)淄博煙火氣的視頻中,牧羊村的客人碰杯、高歌的鏡頭總是不可或缺。
牧羊村也是許多外地游客來淄博后的第一站。有人專門驅車十幾個小時來這“打卡”,也有人帶著全家老小七八口人,甚至推著輪椅,只為來店里“搓上”一頓燒烤。我在這里蹲守了兩天,發(fā)現(xiàn)盡管“五一小長假”已經(jīng)過去,但牧羊村的客流依舊旺盛。如果你想夜晚最熱鬧時,在這里吃上一頓燒烤,清晨五六點就來排隊才更穩(wěn)妥,這樣你能在上午10點拿到號牌,從下午4點再開始排隊點餐,但千萬別忘了安排一位同伴先去占住一張吃飯的小桌,尤其是搶手的店外露天桌位,不然你會遇上無法上菜的窘境。
“想想辦法”也許是牧羊村燒烤店老板這些天里聽到的重復頻率最高的話。多得是慕名遠道而來、卻排不上號的游客。一個月前,老板的妻子就因客流量過大“連軸轉”,累進了醫(yī)院;現(xiàn)在,他在店里幫忙結賬的兒子也不敢輕易接通同學打來的電話,怕都是來托關系為朋友搶座兒的。中午100桌,晚上160桌,已經(jīng)是牧羊村能接待的最大客流。
人氣“爆棚”的燒烤店往往會形成新的商業(yè)生態(tài),比如兜售鮮花和水果的商販。讓牧羊村老板頭疼的是游走的賣唱團隊,有時客人會向他投訴,聽歌花的錢比吃燒烤還多。燒烤店位于居民區(qū)附近,市場管理者嚴禁帶音響入內(nèi),但賣唱團隊無需設備,四五個人在小桌旁一溜排開,賣力揮動手中的沙錘,配合著嘶吼式的清唱,帶動客人一道拍手吆喝,就成了一場足夠熱鬧的表演。一百元點一首歌,我問一桌剛聽完歌的客人是否覺得價格偏貴,對方卻答:“就是圖個氣氛,給你100塊錢你能唱不?”
這樣的熱鬧,即便是吃不上燒烤的游客,也能找到參與方式。市場的管理者在燒烤城入口制作了“最佳觀摩路線”的提示牌,游客能在平臺上找到向下俯拍的機位,用鏡頭記錄獨屬于淄博的人間煙火,在將這些內(nèi)容發(fā)布到社交網(wǎng)站后,他們或許還能收獲一場新的熱鬧討論。
天眼查截至4月27日的數(shù)據(jù)顯示,淄博4月新增燒烤相關企業(yè)三百七十余家,僅4月20日一天,就新增注冊三十余家,目前淄博市擁有燒烤相關企業(yè)超三千家。
還有人正在跑步入場,在淄博張店區(qū)和周村區(qū)走訪時,我看到好幾家燒烤店正在緊急裝修準備開業(yè)。一位淄博本地的B站“up主”近期更新視頻時表示,自己之前學車的駕?,F(xiàn)在也已經(jīng)搖身一變,掛上了燒烤美食城的新招牌。
除了牧羊村燒烤店,八大局便民市場是我光顧次數(shù)最多的淄博“網(wǎng)紅”景點。
今年五一假期,據(jù)百度地圖發(fā)布的景區(qū)排隊榜單顯示,淄博張店區(qū)的八大局便民市場成功擊敗了故宮、長城等一眾知名景區(qū)。現(xiàn)在,在百度百科上,八大局也已經(jīng)成為排在首位的淄博著名景點。
我第一次來八大局時已是深夜,晚上11點,街面上僅有零星幾家店鋪還沒拉上卷閘門。一個整理鋪面的鴨頭店店員告訴我,自家的店鋪在4月中旬開業(yè),剛好趕上五一人流。夜色下的街道冷清,人煙寥寥,我初時擔心這座城市的人氣在小長假后會轉瞬即逝,這類新開張的店鋪將淪為流量高位的接盤俠,但白天的再次到訪,很快沖散了我的顧慮。
盡管八大局市場入口處的電子屏已經(jīng)不再顯示進入人次,但在這個工作日的上午,你能輕易感受到這里火熱的人氣。幾輛旅游大巴停在門口,還有從臨近城市趕來的“夕陽紅”旅行團,僅兩個車道寬的街面上擠滿了來往的游客,手里都提著剛買的當?shù)匦〕?,還有不少人捧著有“淄博”貼紙的大可樂和竹筒奶茶。
白日里,這條街上滿是被流量沖刷過的痕跡。臨街的不少檔口門頭都拉上了紅底黃字的條幅,原本賣饅頭、賣牛羊肉的店鋪幾乎都改行賣起了熱門的炒鍋餅、紫米餅和牛奶棒。一家掛有“菠蘿王子”條幅的水果店吸引了我,因為站在路邊招徠顧客的店員將頭發(fā)染成了菠蘿造型,但當我走近,才發(fā)現(xiàn)被條幅遮住一半的舊招牌顯示,這原是一間家電維修的鋪面。
八大局便民市場并非從來如此,至少在兩個月前,這里還是周邊市民日常光顧的菜市場,但現(xiàn)在,一家牛奶鋪的店員告訴我:市場里買不到一顆菜。
“網(wǎng)紅”成了這個市場最醒目的新標簽,在南門賣手抓餅、雞蛋餅的面食鋪子把“原創(chuàng)網(wǎng)紅店”的橫幅掛在了門頭,想要買到她家的招牌紫米餅,還必須往前多走10米、進到院子里排隊取號,再回到店前買餅。
街面上最多的網(wǎng)紅小食是“炒鍋餅”,算得上是“一步一攤”,游客們常常一買就是一大摞。但部分淄博本地人對它并不熟悉,一位當?shù)氐氖克緳C告訴我,自己這二十多年來都沒吃過這個。當然,他也抵不過“網(wǎng)紅食物”帶來的誘惑,看到游客大排長龍,他決定要“買一些嘗嘗”。
八大局走紅后,帶火的“網(wǎng)紅”不僅僅是特色食品。開在市場主干道上的衢州鴨頭店里的“鴨頭小哥”伊揚,因為長相帥氣、擁有健美的肌肉線條,與其應對顧客時的“社恐”表現(xiàn)形成反差,一舉成為八大局的“新晉頂流”,引來不少游客在店鋪前聚集、拍照。
但這種追捧并未助長店鋪的銷量。5月3日,伊揚在自己的直播中落淚,因為在客流量一天18萬的八大局市場,他的店鋪單日營業(yè)額從原本的一萬多元跌至六千元。
我第一次去八大局時,伊揚的店鋪已經(jīng)暫停營業(yè)。兩天后,5月10日,他在消失多日后首次露面。上午,他戴上帽子、口罩,穿著短袖在攤位忙碌,一邊賣貨一邊抖音直播。有時,他會回過身悄悄對手機鏡頭說:“她們問我是不是(鴨頭小哥),我不說話?!本嚯x賬號開始直播不過25天,伊揚已經(jīng)擁有了66萬抖音粉絲。
店鋪中午短暫歇業(yè)后,下午2點半卷閘門再次拉開,鴨頭小哥沒了蹤影。有人推測,他一定是躲在門后。見不到“鴨頭小哥”的人并不愿散去,而是推搡著向前,涌動的人群里一個女聲突然高喊:“快出來見老婆!”
“沒見過男的嗎!怎么這么不害臊?!闭驹谌顺鼻邦^、穿著桃紅色防曬服的大姐語氣嚴厲道。大姐是住在附近的本地人,原是想買點鴨頭回去,但現(xiàn)在,被裹進人群的她頗有些憤憤不平:“這些人不買,就是來蹭流量的!”
我也擠在人群里,身旁一部又一部手機被舉起,鏡頭瞄準了鴨頭小哥。一位中年女性將手機放上支架高舉過頭頂,我瞄了眼屏幕發(fā)現(xiàn),她正在直播,而直播間里僅有一個觀眾。
在八大局和牧羊村,與“流量”勾連的現(xiàn)實故事并不罕見,這些地方也真實地上演過“流量奇跡”——一位原本只有一千多個粉絲的抖音博主,4月更新了一條顧客在牧羊村燒烤店“嗨唱”的視頻,獲得了百萬點贊,一夜之間漲了幾萬粉絲。
這座曾因傳統(tǒng)工業(yè)制造聞名的三線城市,在各式各樣的鏡頭的“圍追堵截”下,變得時髦又活潑。舉著相機走在淄博街頭,你甚至會得到某些特殊優(yōu)待。一位大叔在我拍攝八大局市場招牌時,主動湊過來沖著鏡頭比了一個“耶”,并鼓動我:“拍一個,發(fā)抖音上去!”另一位戴著發(fā)箍的光頭大哥邀請我給他拍了段視頻,態(tài)度熱忱又強硬地叮囑我“要發(fā)抖音”,末了還加上了我的微信好友,要我一定把視頻轉給他。
活躍在熱門景點的游客或者本地人好像并不懼怕無處不在的鏡頭,因為帶著相機和收音麥克風,我還會被頻繁地問道:是在拍探店嗎?是自媒體嗎?抖音賬號是多少?
第二次造訪八大局兩天后,我第三次來到這里。衢州鴨頭店外人潮依舊洶涌,但門口多了兩名中年保安,正一左一右維持秩序、疏導游客?!安痪S持秩序行嗎?人家的店還能做生意嗎?”一名保安指了指旁邊賣炒鍋餅和蜂蜜槽子糕的店鋪。
對于突如其來的“走紅”,這座魯中小城的適應速度其實遠超我的想象。
今年3月初,即將引爆流量的第一批大學生“旅游特種兵”到訪淄博時,水晶街夜市上手作鋪老板還覺得納悶,為什么總有大學生來詢問淄博的冰箱貼,“那時候哪有(賣這個的)啊”。但五一前夕,他已經(jīng)拿到了一批請朋友設計、緊急打版制作的淄博小烤爐造型的冰箱貼。
一位在小紅書上開設賬號的雜貨鋪老板,3月末還在猶豫自己是要做冰箱貼還是明信片,一個月后,她制作的“進淄趕烤”系列手繪冰箱貼和發(fā)卡已經(jīng)掛上了貨架。為了招徠游客,店里還新增了免費的“打卡”蓋章業(yè)務。
除開冰箱貼這種旅行愛好者青睞收集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外,包含這座城市走紅元素的其他事物,在今天的淄博街頭也是隨處可見:帶有城市故事的創(chuàng)意路牌,印著“淄博”“燒烤”等字樣的文化衫、帆布包、發(fā)箍、折扇,還有各式各樣烤串公仔,陶瓷耳釘……
在海岱樓負一層的文創(chuàng)商店里最擁擠的柜臺,我第一次見到淄博的琉璃產(chǎn)品。造型精巧的彩色公雞、小鹿和金魚,正吸引著游客拿起把玩。此外,還有“淄博燒烤”主題的琉璃擺件,半卷的小餅裹上小蔥和肉串,頗有幾分生動意趣。人群擁擠,我靠著眼疾手快,才在一盤彩色琉璃糖果中搶下三枚自己鐘意的。
隨著燒烤名聲大噪,以琉璃、陶瓷為代表的部分淄博特色產(chǎn)業(yè)開始走入更多人的視野。不少淄博人發(fā)現(xiàn),只出現(xiàn)在自己兒時記憶里、逐漸被年輕一代遺忘的琉璃制品,被越來越多游客捧在手心上發(fā)上了抖音和小紅書。
距離市區(qū)50公里外的博山區(qū)陶瓷琉璃大觀園,五一期間也要和八大局一樣限流,游客需排隊入場。這家開業(yè)多年的批發(fā)市場,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市面上甚至流傳著“三十年存貨被買空”的說法。
開設在張店區(qū)的陶瓷琉璃博物館對面展館里的一家陶瓷店,在五一前緊急上架了2000套本地產(chǎn)的“淄博燒烤一人食”餐具。我還在店里購買了一套旅行茶具,茶杯的蓋子做成了狐貍造型。“(這是)蒲松齡筆下的狐貍嘛!”店鋪老板熱情介紹道。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也是最近才得知蒲松齡是淄博人。
嚴格來說,本次最受游客關注淄博市府所在的張店區(qū),旅游資源并不豐富。淄博旅游“打卡三件套”——八大局、牧羊村和海岱樓,前兩處更類似是被網(wǎng)絡流量加持而生的“人造景點”。不過,逐漸走入人們視野的特色文創(chuàng)紀念品,從另一視角為我們揭露了些許這座百年工業(yè)城市的真實樣貌。
在本地人的回憶里,作為曾占據(jù)山東經(jīng)濟發(fā)展“C位”的“魯C”(淄博車牌由魯C開頭),淄博擁有雄厚的工業(yè)底蘊,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一度在省內(nèi)領先。建筑陶瓷行業(yè)是其傳統(tǒng)舊產(chǎn)能的代表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化工、醫(yī)藥、紡織等高耗能、高污染的產(chǎn)業(yè)。
在八大局四公里外、還維持著日常本色的和平便民市場里,我遇到了一位河南籍店主,閑聊時,他說起自己早年來淄博發(fā)展,看中的正是這座城市工業(yè)底子帶來的消費能力,“這里好賺錢!”一位出租車司機,還同我講起本地知名企業(yè)齊魯石化的逸聞,“最厲害的時候,兩口子都在齊魯石化上班,一年能賺30萬元。(齊魯石化職工的)姑娘都不外嫁?!?/p>
但年長的本地人,也能準確記起淄博從高位下墜的時刻。2017年前后,“查環(huán)保,平了一萬多家企業(yè)”,一位在齊盛湖公園散步的國企退休員工與我聊起過往,他用手指了指晴朗的天空:“以前,淄博就沒有這種藍天。”
在官方記錄中,“十三五”以來,淄博累計關?!吧y污”企業(yè)1.04萬家,化工園區(qū)由28個減少到6個,化工企業(yè)從1135家減少到524家,建陶產(chǎn)能由8.27億平方米壓減到2.46億平方米。
企業(yè)關停、人才流失,喧囂的老工業(yè)基地歸于寂靜,轉型的陣痛也讓本地人心有戚戚。但和短暫停留的游客不同,那段歲月的榮光依舊是很多淄博人的共同記憶。說起山東鋁廠、新華制藥這些淄博知名企業(yè),這位國企老員工的臉上難掩驕傲。
從博山返回張店的路上,出租車司機得知我想看看淄博的工業(yè)區(qū),還特意把車開到了“財富陶瓷城”,在那里,連片的陶瓷展銷廳頗為壯觀。“可別小看我們淄博的瓷磚。每年都有瓷磚展會,特別盛大!”
“現(xiàn)在的淄博已經(jīng)不是我認識的淄博了,外地車太多了?!闭f起最近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擁堵,跑了十年出租車的司機有些唏噓,但他很快又感嘆道:“不過,人來了就有機會?!?p>
在熱門話題頻繁更迭的流量時代,一座三線工業(yè)城市能持續(xù)走紅兩個月,并接連引發(fā)新的話題討論,實在是難能可貴。但或許只有來到淄博,你才能理解為什么游客們愿意將目光停留在這里。
在本地人心里,“為淄博的榮譽而戰(zhàn)”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身在淄博,你很容易感受到一種全民參與的待客熱情:商業(yè)中心會為訂不上酒店的外地游客免費提供臨時夜宿;本地車會讓外地車先行,車主還會免費接送游客;本地人在燒烤店會給游客讓座;在路邊小店購買一包濕巾會獲贈印有“淄博燒烤”的一次性圍裙;一輛廢品回收的三輪車還在車頭貼上了“足斤足兩,淄博信仰”的條幅。
在張店區(qū)的熱門景點陶瓷琉璃博物館參觀時,我被兩名游客的驚嘆聲吸引,順著她們手指的方向看去,自助飲料販賣冰箱上貼著在售商品的價格:娃哈哈礦泉水1.5元,可樂、雪碧3元,果粒橙3元……或許是被其他知名景區(qū)上浮的高物價壓迫已久,在淄博熱鬧的人潮中,平實的價格讓人分外驚喜。人均幾十元一頓的特色燒烤或博山菜、2元一個的火燒,哪怕是火到代購圈的炒鍋餅,一大盒的價格也不會超過10元。
熱門景區(qū)酒店翻倍漲價的問題,在淄博你也不需過分憂心。我入住的全國連鎖酒店,房價比起其在同類城市雖有所上漲,但并不算離譜。早在4月下旬,淄博市就發(fā)布了賓館酒店限價通知,以3月1日至3月31日的平均實際成交價格為基準線,單價上浮超過50%的,按哄抬價格行為查處。
我在社交平臺瀏覽相關資料時發(fā)現(xiàn),一位蘇州游客預定了五一期間的淄博酒店,兩天后接到電話,被告知因為政府的限價規(guī)定,將退還他近一半的費用。
在旅游旺季用行政手段平抑物價,展現(xiàn)了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在面對忽然涌入的巨大流量時,高超的應對技巧和極強的行動力。
不止于限價,淄博市政府在城市走紅后,還快速增開了燒烤專列和公交專線、免費開放207家單位的廁所和停車場、網(wǎng)紅景點提供免費寄存行李、文旅局局長在車站迎接旅客……在牧羊村燒烤店的入口處,還新立了一塊電子大屏,循環(huán)播放淄博文旅宣傳片。
但籠罩淄博街頭的“好客山東”溫暖氛圍,并非只源自政府機關的努力。在我的視角看來,接棒政府的市民力量,同樣是助力淄博形象起飛的關鍵所在。
在本地人心里,“為淄博的榮譽而戰(zhàn)”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身在淄博,你很容易感受到一種全民參與的待客熱情:商業(yè)中心會為訂不上酒店的外地游客免費提供臨時夜宿;本地車會讓外地車先行,車主還會免費接送游客;本地人在燒烤店會給游客讓座;在路邊小店購買一包濕巾會獲贈印有“淄博燒烤”的一次性圍裙;一輛廢品回收的三輪車還在車頭貼上了“足斤足兩,淄博信仰”的條幅。
在一家沒能排上隊的熱門燒烤店,我和朋友實在眼饞爐子上噴香冒油的烤串,試探性詢問一對本地情侶,能不能轉賣給我們兩串嘗嘗味道,對方卻豪爽地遞來一把:“隨便吃,沒關系!”
我們還在八大局附近的大排檔遇上一群吃宵夜的淄博年輕人,他們熱情招呼我和同伴坐下,擔心我們訂不到酒店,還為我們介紹干凈、便宜的民宿,又嘰嘰喳喳推薦起淄博年輕人常去的咖啡館和酒吧。一位戴眼鏡的男生告訴我,這類好客行為已經(jīng)成了他們生活的日常:“我們470萬淄博人現(xiàn)在都是服務員?!?/p>
我的本地朋友則告訴我,五一小長假期間,就連放假的中小學生都會穿上黃色的志愿者背心,去各熱門地段充當志愿者,為外地游客提供引導服務。
和淄博當?shù)氐穆糜螣岢币粯樱P于這座城市的網(wǎng)絡討論同樣紅火。但隨著五一人潮的散去,關于“淄博還能火多久”的爭論,也被擺上臺面。人們開始質(zhì)疑,這種超負荷運作的全民接待模式,是否能長期持續(xù);一場狂歡式的走紅,是否能承托起這座城市亟待轉型的時代命運?
作為一個匆匆過客,我無法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但淄博上下其心、全民聯(lián)動的故事,或許為那些正在努力穿越歷史周期的中國小城提供了一個樣本。在激烈的網(wǎng)絡爭論中,一位淄博基層干部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拔易钕矚g的一句話是:歷史不會給淄博第二次機會?!彼谥跎先缡菍懙?。
字里行間的熱忱,讓我想起了離開前拜訪的淄博海月龍宮燒烤城——這座位于張店、周村交界的海月龍宮物流港,可以容納萬人的燒烤城,為了迎接五一到來的游客,在20天內(nèi)拔地而起,里面設有主會場和副會場,還建有為音樂節(jié)演出服務的大型舞臺。這里將是今后一年一度“淄博燒烤節(jié)”的舉辦地,此前就因網(wǎng)友調(diào)侃其擁有全球第一的“燒烤指揮部”而走紅。
我抵達燒烤城時,已近傍晚,一些店家的燒烤臺已經(jīng)坐得半滿,每家店鋪外都有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巡邏。隨著夜色漸濃,越來越多的游客經(jīng)過安檢進入燒烤城,商家們忙活著穿肉串、上碳,寬敞的空間逐漸被鼎沸的人聲和濃郁的食物香氣填滿。與這場人間煙火一墻之隔的,是一大片青翠的麥田,綠茸茸的麥穗擠在一起,晚風吹起,便搖擺成了生動的綠浪,在暮色中,如漣漪般向著遠處彌漫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