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尚瓊瓊,季鵬,張偉萍
(三門峽市中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1,心內科2,河南 三門峽 472100)
冠心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群,患者在發(fā)病后的特征為心肌發(fā)生缺血反應,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心絞痛,病史慢長,心絞痛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1-3]。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變患者病情發(fā)展至終末期的具體體現(xiàn),是導致心血管病變患者發(fā)生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冠心病患者中,合并心力衰竭的風險較高,一旦冠心病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其病情加重,心功能受損嚴重,預后變差,心源性猝死風險增高[4,5]。曲美他嗪、美托洛爾是臨床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時常用的兩種藥物,均可發(fā)揮抗心衰作用[6]。本研究旨在探討曲美他嗪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2022 年8 月我院治療的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jīng)冠脈血管造影檢查、心電圖檢查、心功能檢測、癥狀觀察,確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美國紐約心臟學會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②年齡已滿60 周歲;③神志保持清醒,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律失常;②合并腦血管疾病;③在精神、意識、認知等層面存在障礙;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⑤既往有心臟外科手術史;⑥既往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具有過敏史。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30 例。對照組:年齡60~83 歲,平均年齡(71.59±8.31)歲;男16 例,女14 例;心功能分級中Ⅲ級17 例、Ⅳ級13 例。研究組:年齡60~84 歲,平均年齡(71.82±8.14)歲;男15 例,女15 例;心功能分級中Ⅲ級18 例、Ⅳ級1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中針對冠心病給予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J20160685,規(guī)格:100 mg/片)、單硝酸異山梨酯(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039、規(guī)格:20 mg/片、20 mg/次)、阿托伐他?。ㄝx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規(guī)格:20 mg/片)治療,其中阿司匹林經(jīng)口服給藥,1 次/d,100 mg/次;單硝酸異山梨酯經(jīng)口服給藥,2 次/d,20 mg/次;阿托伐他汀經(jīng)口服給藥,1 次/d,20 mg/次。在此基礎上,針對心力衰竭,對照組治療時應用曲美他嗪(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534,規(guī)格:20 mg/片),曲美他嗪經(jīng)口服給藥,3 次/d,20 mg/次。研究組治療時應用曲美他嗪+美托洛爾(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169,規(guī)格:25 mg/片),曲美他嗪給藥方法與對照組一致,美托洛爾經(jīng)口服給藥,2 次/d,12.5 mg/次。兩組療程均為8 周。
①臨床療效:如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心功能改善幅度≥2 級,即顯效;如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緩解,心功能改善幅度≥1 級,即顯效;如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未緩解,心功能未改善,即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血液比黏度計檢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③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分別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硝酸還原酶法測定血管內皮素-1、內皮源性一氧化氮。④心肌損傷指標:采用比色法測定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脫氫酶。⑤心功能指標: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采用美國GE 公司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測定Tei 指數(shù)、左心射血分數(shù)。⑥生活質量評分:選擇WHO 制訂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該量表主要涵蓋了4 個維度,如生理、心理、環(huán)境、社會關系,每個維度0~100 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應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中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研究組用藥后發(fā)生1 例頭暈、1 例皮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對照組用藥后發(fā)生1 例惡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51,P=0.554)。
治療后,兩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中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mPa·s]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mPa·s]
組別 例數(shù)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血漿黏度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10.54±1.79 7.81±1.24 12.89±1.57 9.24±1.03 2.45±0.39 2.03±0.36研究組 30 10.38±1.85 6.20±1.17 12.65±1.64 8.15±0.92 2.41±0.40 1.67±0.34 t 值 0.340 5.173 0.579 4.323 0.392 3.982 P 值 0.735 0.000 0.565 0.000 0.696 0.000
治療后,兩組血管內皮素-1 低于治療前,內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中血管內皮素-1 水平低于對照組,內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血管內皮素-1(ng/L)內皮源性一氧化氮(n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94.47±10.64 72.89±9.27 415.28±62.09 602.71±73.84研究組 30 94.02±10.75 57.48±8.36 416.97±61.26 821.65±95.43 t 值 0.163 6.762 0.106 9.938 P 值 0.871 0.000 0.916 0.000
治療后,兩組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脫氫酶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心肌損傷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心肌損傷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肌鈣蛋白I(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U/L)乳酸脫氫酶(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0.89±0.21 0.68±0.19 49.78±3.25 46.39±2.94 269.81±14.97 250.16±12.45研究組 30 0.88±0.23 0.50±0.16 49.51±3.37 43.20±2.39 268.73±14.81 235.59±10.62 t 值 0.176 3.969 0.316 4.611 0.281 4.877 P 值 0.861 0.000 0.753 0.000 0.780 0.000
治療后,兩組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水平和Tei指數(shù)均低于治療前,左心射血分數(shù)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水平、Tei 指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左心射血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5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ng/ml)Tei 指數(shù) 左心射血分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451.42±42.43 393.26±31.65 0.59±0.15 0.44±0.11 47.64±3.87 53.17±4.52研究組 30 450.07±43.91 358.49±27.84 0.58±0.14 0.32±0.10 47.89±3.74 59.36±5.28 t 值 0.121 4.518 0.267 4.421 0.254 4.878 P 值 0.904 0.000 0.790 0.000 0.800 0.000
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6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 心理 環(huán)境 社會關系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74.21±5.30 82.93±6.85 73.64±5.27 82.40±6.13 74.52±5.19 83.27±6.30 74.39±5.02 83.14±6.54研究組 30 74.68±5.12 89.75±6.48 73.91±5.19 89.07±6.02 74.80±5.24 90.14±6.15 74.75±5.08 89.96±6.27 t 值 0.349 3.962 0.200 4.252 0.208 4.274 0.276 4.123 P 值 0.728 0.000 0.842 0.000 0.836 0.000 0.783 0.000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曲美他嗪治療基礎之上給予美托洛爾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療有效率,分析其原因為曲美他嗪和美托洛爾聯(lián)合治療能夠明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起到良好的藥物協(xié)同作用。此外,研究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曲美他嗪治療基礎之上給予美托洛爾,不會增加不良反應風險,用藥安全性得以保證。
治療后,兩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中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美托洛爾聯(lián)合曲美他嗪能夠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更好,可能是因為曲美他嗪與美托洛爾的藥物作用機制不同,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發(fā)揮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促進血液流動。
治療后,兩組血管內皮素-1 低于治療前,內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中血管內皮素-1 水平低于對照組,內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美托洛爾聯(lián)合曲美他嗪能夠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可能是因為曲美他嗪主要作用于細胞內的磷酸和三磷酸腺苷,可有效抑制游離脂肪酸發(fā)生氧化反應,從而刺激細胞內合成三磷酸腺苷,保護心肌細胞,同時美托洛爾能夠抑制心肌收縮,延長心肌舒張,二者協(xié)同能夠促進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
治療后,兩組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脫氫酶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美托洛爾聯(lián)合曲美他嗪能夠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可能是因為曲美他嗪能夠減輕心肌損傷[7,8],而美托洛爾作為β 受體阻滯劑,在用藥后主要作用于β 受體,對β 受體活性可起到高度選擇性地抑制作用,能夠抑制心肌收縮,且二者協(xié)同能夠增加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的改善。
治療后,兩組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水平和Tei指數(shù)均低于治療前,左心射血分數(shù)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N 末端B 型利鈉肽前體水平、Tei 指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左心射血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美托洛爾聯(lián)合曲美他嗪能夠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究其原因為:曲美他嗪與美托洛爾的藥物作用機制不同,曲美他嗪可通過減少細胞內氫離子、鈣離子、鈉離子的超載,提高對乳酸的利用效率,抑制細胞酮體生成,為代謝性心肌細胞提供保護作用,對心肌缺血缺氧反應進行改善[9]。美托洛爾可以延長心肌舒張期,使冠脈血流阻力降低,促使心肌血供恢復,避免心肌細胞和心功能因心肌缺血反應而持續(xù)受損,且美托洛爾還可作用于房室結的興奮性傳導過程中,抑制房室結興奮性傳導,避免心率過度加快,有利于降低心律失常發(fā)生風險。
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曲美他嗪聯(lián)合美托洛爾可切實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究其原因為:曲美他嗪與美托洛爾聯(lián)合用藥后對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良好,減輕了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心肌及心功能損傷,從而進一步減輕了病情對于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因此患者生活質量較好。
綜上所述,曲美他嗪與美托洛爾聯(lián)合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心功能,減輕心肌損傷、血管內皮損傷,提升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未增多,用藥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