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吳婷
(1.西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消化內科,陜西 西安 710018;2.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陜西 安康 7250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為臨床上的常見危重疾病,現主要是手術治療[1]。模塊化護理干預是指對急診管理進行分類管理,運用循證醫(yī)學與科學化措施,明確每個模塊的護理要求,細化管理方法與措施,然后針對性的制訂與實施護理制度、護理措施與考核標準[2]。本文具體探討模塊化護理干預在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急救護理效果的提升作用,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進行急診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隨機分為模塊組與對照組,各42例。模塊組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齡(45.98±2.34)歲,平均體質指數(22.94±1.89)kg/m2,平均出血量(389.20±17.33)mL,發(fā)病到急診時間(15.24±0.58)h;對照組中男21例,女21例,平均年齡(45.44±2.13)歲,平均體質指數(22.19±1.44)kg/m2,平均出血量(389.40±19.23)mL,發(fā)病到急診時間(15.42±1.11)h。納入標準:發(fā)病到急診時間≦36 h;具有完整病歷資料;所有患者的疾病診斷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經胃鏡證實;患者或患者家屬知情同意;無意識障礙;本研究得到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血液系統原發(fā)性疾病者;嚴重的心理或認知障礙無法完成本研究者;合并肝癌、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及嚴重肝衰竭;妊娠與哺乳期婦女;合并傳染性疾病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日常護理,禁食、快速開放靜脈通道,加強基礎護理、病情觀察與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模塊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予模塊化護理干預:(1)模塊化護理干預是將復雜的系統分解為若干模塊,以較少模塊實現多樣化的功能要求,然后給予針對性護理。在圍手術期給予急診護理流程干預,(2)建立模塊化護理小組,由急診科醫(yī)生與護士、消化內科醫(yī)生與護士等自發(fā)組成,組長由眾人推舉產生(工齡≧10年,職稱為副高及其以上),每周進行流程總結會議,組長具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進行反饋整改等。(3)制定模塊方案:在實施模塊化護理干預前后分別調查患者一般資料與病情狀況,制訂患者護理改進流程圖,讓患者充分了解護理與預后的關系,改變原有觀念與護理模式。(4)強調心理護理:小組積極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專業(yè)的健康教育,及時對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知識與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護理人員積極安撫患者,在精神上給予支持,不斷鼓勵患者,從而使患者更加信任醫(yī)院搶救工作,以增強其機體抗病能力。兩組護理觀察時間為7 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療效情況;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護理前后,比較兩組患者肝功能[谷丙轉氨酶(ALT)與谷草轉氨酶(AST)]情況;觀察與計算兩組的中位生存時間。
2.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 護理后,模塊組的總有效率95.2%(顯效32例、有效8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的76.2%(顯效20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χ2=6.222,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模塊組護理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8%(感染、電解質紊亂各1例)低于對照組的26.2%(感染、電解質紊亂各4例、肝性腦病3例)(χ2=7.372,P<0.05)。
2.3兩組患者肝功能狀況對比 護理后,兩組的血清ALT與AST含量低于護理前(P<0.05),且模塊組的血清ALT與AS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血清ALT與AST含量對比
2.4兩組患者生存情況對比 所有患者隨訪到2022年2月1日,平均隨訪時間(25.10±1.39)個月,模塊組的中位生存時間(23.15±0.32)月長于對照組的(19.82±1.15)月(t=9.812,P<0.0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急診中多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能促使患者死亡率明顯下降[3]。但是患者的病情變化比較快。也比較復雜,在診治與護理過程需要及時動態(tài)調整醫(yī)護方案,為此需要加強護理干預。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與護理觀念的進步,模塊化護理已成為護理模式中的新代表[4]。本文結果顯示,模塊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模塊組護理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模塊化護理干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護理的應用能提升急救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主要在于模塊化護理干預在護理服務中可通過了解患者的個性狀況,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讓患者很好地參與自身管理,對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促進疾病康復[5]。
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便血、嘔血,并出現失血性休克或低血壓,若沒有進行及時干預,則患者就很可能會因為窒息或休克而導致死亡[6]。模塊化護理干預主要以患者病情為單位與基礎,是將復雜的模塊分解為小模塊,從而達到護理的多樣化與功能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因素復雜多樣,模塊化護理干預能較好地暴露目前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得護理管理工作更有條理性,利于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提高護理效率[7]。本文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的血清ALT與AST含量低于護理前(P<0.05),且模塊組的血清ALT與AS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模塊化護理干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護理的應用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模塊組的中位生存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主要在于模塊化護理干預能讓指導患者如何觀察病情,使得患者很好地參與自身病情的護理管理,能夠有效消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誘發(fā)因素,有利于肝細胞修復、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復[8]。
綜上,模塊化護理干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護理的應用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