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艷 高月
(1.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陜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輸血科,陜西 榆林 719000)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主要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fā)區(qū),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2]。食管鱗狀上皮細胞癌(ESCC)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類型,由于其早期癥狀不明顯,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處于晚期,導致死亡率一直比較高[3]。臨床分期是影響食管癌預后的重要因素,其中TNM分期是決定患者是否選擇外科切除術(shù)、行放化療等新輔助治療[4-5]。特別是腫瘤局限于食道壁且無局部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T1-T2、N0)患者多采用手術(shù)切除治療,而進展期食管癌(T3-T4、N1)患者多需要在新輔助化療后再行手術(shù)治療,為此對患者進行TNM分期具有重要價值[6]。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細胞對機體造成的刺激反應(yīng)而生成或水平增加的物質(zhì)也一類腫瘤本身釋放、合成的物質(zhì),其在多種腫瘤疾病的診斷中具有很高的特異性與準確性[7]。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在被認為是特異度較高的腫瘤標志物,多種消化道腫瘤中血清濃度升高[8]。本文具體探討與分析了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與食管癌TNM分期的相關(guān)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診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為食管癌組,選擇同一時期醫(yī)院接受檢查的8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納入標準: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了此次研究;年齡20~75歲;食管癌組患者病情穩(wěn)定;患者知情同意;心臟功能無異常,肝腎功能無異常;無認知功能障礙,能進行正常交流;小學及其以上文化水平。排除標準:入院前3個月存在放化療、外傷、手術(shù)史;妊娠與哺乳期婦女;合并有其他部位腫瘤者;嚴重不配合,中途退出研究者;高凝狀態(tài)疾病患者;應(yīng)用抗凝或促凝藥物進行治療者;免疫、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者。食管癌組中男26例,女54例,平均年齡(56.11±2.18)歲,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21.03±1.48)kg/m2,吸煙34例,飲酒46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53例,平均年齡(56.72±1.82)歲,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21.22±1.48)kg/m2,吸煙36例,飲酒47例。兩組入選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TNM分期 調(diào)查與記錄患者的病理TNM分期,T1:腫瘤只侵及粘膜固有層和粘膜下層;T2:腫瘤侵及肌層;T3:腫瘤侵及食管纖維膜;T4:腫瘤侵及臨近器官。N分期:NO:無區(qū)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頸段食管癌頸部淋巴結(jié)、縱隔及胃周淋巴結(jié));N1:有區(qū)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M分期:MO:無遠處轉(zhuǎn)移;M1:有遠處轉(zhuǎn)移。
1.3血清CEA、CA199表達檢測 抽取所有入選者的空腹靜脈血2~3 mL,2 500 rpm/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后置于-20.0℃冰箱中儲存?zhèn)溆?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血清CEA、CA199含量。血清 CEA 正常參考值為0.0~5.0 ng/ml,CA199正常參考值為 0.01~37.0 U/ml。
2.1TNM分期情況 在食管癌患者中,病理診斷為T1分期34例,T2分期36例,T3分期6例,T4分期4例;N0分期65例,N1分期15例;M0分期67例,M1分期13例。
2.2兩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 兩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食管癌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
2.3不同TNM分期食管癌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 在食管癌患者中,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不同TNM分期食管癌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
2.4相關(guān)性分析 在食管癌組中,Spearsman分析顯示,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與T分期、N分期、M分期都存在正相關(guān)性(P<0.05)。見表3。
表3 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與食管癌TNM分期的相關(guān)性(n=80)
食管癌是目前一種危害性非常大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其中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于我國,可對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食管癌的發(fā)病因素仍未完全闡明,但是涉及的病因比較多,特別是食管癌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男性發(fā)病率顯著高于女性[9]。由于食管癌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多只存在進食梗噎感、胸骨后燒灼感等非特異性癥狀,使得很多患者的早期檢出率比較低,也使得5年生存率在30.0%左右,因此有效提高食管癌的檢出率、進行臨床分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10]。
食管癌患者的主要病理分期方法是TNM分期,雖然準確率比較高,但是其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很難具有普及價值。腫瘤標志物是一類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的物質(zhì),能反應(yīng)惡性腫瘤的特征情況[11]。本文結(jié)果顯示,食管癌組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食管癌患者中,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表明食管癌患者多伴隨有血清CEA、CA199的高表達,且TNM分期越高,CEA、CA199表達水平越高。從機制上分析,CEA屬于一種酸性糖蛋白,也是一類存在于惡性組織的細胞表面的廣譜的腫瘤標志物。CEA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呈現(xiàn)高表達水平。有研究顯示CEA含量與消化道腫瘤轉(zhuǎn)移性、大小、組織學分化都存在相關(guān)性,特別是當消化道腫瘤發(fā)生肝轉(zhuǎn)移時,CEA表達水平會顯著升高[12]。CA199是消化系統(tǒng)敏感性較高的腫瘤標志物,也是一種高分子黏蛋白類癌胚抗原。CA199與多種消化道腫瘤的臨床分期相關(guān),腫瘤分期越高,CA199水平越高,有研究顯示CA199是臨床上診斷胰腺癌常用的腫瘤標志物,屬于黏蛋白型的糖類蛋白腫瘤標志物,在肝癌、膽管癌、胃癌中呈現(xiàn)高表達狀況[13]。
食管癌常規(guī)檢查方法有超聲內(nèi)鏡等、食管鋇餐造影、CT等,有研究顯示CT預測食管癌T、N分期的準確率在65.0%左右,食管鋇餐造影的準確率在75.0%左右[14],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Spearsman分析顯示,食管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表達水平與T分期、N分期、M分期都存在正相關(guān)性(P<0.05)。CEA廣泛存在于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與細胞分化、細胞遷移、細胞轉(zhuǎn)移有密切關(guān)系。當機體處于胚胎時期時,CEA屬可在肝臟、小腸、胰腺部位合成,而在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比較低。當機體發(fā)生惡性腫瘤時,CEA的表達水平顯著升高。CA199屬Ι型糖類抗原,在正常的胰腺、胃、結(jié)腸等組織中可見少量表達,但是在結(jié)腸癌、肝癌、胰腺癌、胃癌患者中均升高。有研究顯示CEA、CA199均可用對消化道腫瘤的良惡性病變有鑒別診斷,隨著腫瘤的進展,TNM 分期越晚,CEA、CA199表達水平及陽性率越高[15]。
綜上,食管癌患者多伴隨有血清CEA和CA199高表達,且CEA、CA199表達水平與食管癌TNM分期存在正相關(guān)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