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紅宇
從諾曼·萊布雷希特的《永恒的日記》中讀到的那些音樂小故事,常令人莞爾。比如,在一場音樂會上,兩名小提琴手互相指責(zé)對方拉走音,打得不可開交。這一天是1777年2月22日,數(shù)字預(yù)示著一場打到“對影成三人”的爭斗注定會發(fā)生。
原來音樂家吵架,不僅動手也動口,有時還會動筆。雖然老約翰·施特勞斯與約瑟夫·蘭納共同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chǔ),他們的友情之舞卻未能跳到曲終。一次排練時,施特勞斯抄起大提琴猛打,蘭納也拿起大提琴狠砸,現(xiàn)場一片狼藉。事后,施特勞斯寫了一首《和解圓舞曲》向蘭納道歉,蘭納卻以一首《絕交圓舞曲》與他徹底了斷。
二百多年過去了,如今的音樂家們吵起架來很少再會讓樂器受傷。畢竟,脾氣誠可貴,樂器價更高。大家與其斗氣,不如斗琴。
德國女子四重奏組合“完美女郎沙龍樂團”只要一登上舞臺,就會用手中的樂器吵個不停。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當(dāng)四個女人和四把樂器吵到一起,這臺大戲堪比宮斗,高冷的古典音樂也因此變成熱鬧的斗法。她們每年都會舉辦超過120場音樂會,在世界各地吵架的同時,也將音樂和笑聲留在了那里。
來自克羅地亞的大提琴組合“提琴雙杰”(2CELLOS),名字里的“LL”就像一對勢同水火的琴弓,難怪“雙杰”一言不合就斗琴:在音樂廳里斗,在海盜船上斗,在邁克爾·杰克遜的《犯罪高手》里斗,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里斗,直斗得汗珠四濺,弓毛飛舞,直斗出10億流媒體播放量,千萬級粉絲量以及百萬演出門票銷售量……
可斗琴傷感情,斗感情傷琴。因此,幽默鋼琴大師維托·埔柱深信,“微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在與薩漢四手聯(lián)彈《第二匈牙利狂想曲》時,埔柱與他上演了一場“你起我落,你追我躲”的文明吵架,每一個音符都是戰(zhàn)鼓與戰(zhàn)書,勝者最終得到了一個微笑。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若音樂家夫妻吵架,“如鼓琴瑟”將變成如“斗”琴瑟。俄羅斯小提琴家伊古德斯曼曾邀請美女小提琴家盧薩達共同演奏一首自創(chuàng)作品,表現(xiàn)一對夫婦在用小提琴斗氣。如果將這段二重奏,配上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臺詞會更有趣:倆人在琴弦上你來我往地拌嘴,逐漸暴躁,試探和好,最后甜甜蜜蜜地“濤聲依舊”了。
讓更多、更年輕的聽眾接觸古典音樂,是俄羅斯小提琴家伊古德斯曼的夢想。他的劇場秀總是將古典音樂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示給聽眾??赐辍胺驄D斗琴”,有網(wǎng)友留言說“不多說了,我去練琴了。”若伊古德斯曼看到,定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