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林下靈芝高效輕簡栽培技術

    2023-06-19 02:55:16呂曉東包金亮何忠華葉勇金
    食藥用菌 2023年3期
    關鍵詞:裝袋菌棒靈芝

    呂曉東 包金亮 何忠華 葉勇金

    (1. 磐安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浙江 磐安 322300;2. 磐安縣山之舟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浙江 磐安 322305;3. 雙峰鄉(xiāng)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辦公室,浙江 磐安 322305;4. 衢州市柯城區(qū)珍客來家庭農(nóng)場,浙江 衢州 324000)

    靈芝是我國傳統(tǒng)名貴藥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入上品中藥,應用歷史悠久,功效確切[1]。浙江省靈芝商品性生產(chǎn)始于20 世紀70 年代,以段木熟料栽培為主,2016 年浙江省靈芝產(chǎn)業(yè)總產(chǎn)值約15 億元,約占全國總量30%[1]。浙江省“七山一水兩分田”,耕地的稀缺限制了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發(fā)展,而豐富的林下資源卻給野生菌菇提供了廣闊的生長空間。受基本農(nóng)田劃分和糧食功能區(qū)建設等因素的影響,靈芝栽培從“大田”向“林下”發(fā)展可有效避免其與糧食作物爭地的“菌糧”矛盾。但林下靈芝栽培尚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1 林下靈芝段木栽培存在問題

    1.1 費工費時

    目前,仿野生靈芝栽培本地基本以段木覆土栽培為主,相比代料栽培,段木栽培只能人工裝袋,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單個菌段重量一般達到8~10 kg,搬運上山較費力;需要挖深度和直徑20 cm 以上的坑穴,將菌段放入后再覆土,費工費力。

    1.2 孢子粉收集難度大

    仿野生栽培靈芝在接近野生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受風、雨等氣候條件影響,沒有防護罩或塑料棚膜保護,孢子粉很難收集,一般只能采收子實體。

    1.3 靈芝品質參差不齊

    傳統(tǒng)仿野生栽培靈芝生長時間長達3 個月,期間始終受風雨和病蟲害的侵襲,尤其是在孢子粉彈射后,靈芝子實體抗逆能力下降,極易發(fā)生霉菌感染和蟲蛀現(xiàn)象,輕則形態(tài)不一、品相參差不齊,影響產(chǎn)品銷售價格;重則失去商品價值。

    1.4 栽培效益不佳

    傳統(tǒng)仿野生栽培靈芝,一般每個菌段成本為18~20 元。子實體產(chǎn)量以0.5 kg/段計算,售價40元/kg,產(chǎn)值20 元/段,與成本基本持平,較難盈利。

    因此,仿野生靈芝栽培一般以游客觀賞、采摘體驗或者試驗研究為主,規(guī)?;耘嗟妮^少。

    2 高效輕簡栽培技術特點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磐安縣山之舟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的國家林下經(jīng)濟示范基地開展試驗實踐,總結了一套集林下適用菌株、適栽模式、適宜基質配方及仿野生管護為一體的林下靈芝高效栽培技術,其主要特點如下。

    2.1 模式輕簡

    改變靈芝段木菌段過于笨重,搬運和覆土栽培費工費力的弊端,采取代料菌棒式栽培模式。每個菌棒重約2 kg,搬運輕便。同時采用地表擺放模式,只需要將靈芝菌棒直接擺放于地面即可,快速高效,省工省力。

    2.2 生產(chǎn)高效

    由于為代料栽培,可采用全自動裝袋扎口一體機裝袋,速度可以從段木栽培人工裝袋的100 袋/h提高到1 000 袋/h;采用高效節(jié)能微壓滅菌柜,滅菌時間從常壓滅菌24 h 縮減到10 h;采用專用自動打孔器打孔接種,接種速度可以從500 袋/h 提高到1 000 袋/h;采用恒溫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可從傳統(tǒng)的100 天縮減到35~38 天;清理雜草和小灌木采用背負式割草機,用工可從每天2人1畝(1畝≈667 m2,下同)提高到1 人10 畝;修剪灌木、樹枝采用伸縮式修剪器,用工可從每天2 人1 畝提高到1人10 畝。

    通過采用專業(yè)設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能耗、用工,還規(guī)避了裝袋時間長、原料酸變的弊端。恒溫培養(yǎng)縮短菌絲培養(yǎng)時間,實現(xiàn)提早上市,可填補靈芝非產(chǎn)季的市場空白。

    2.3 靈芝鮮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部分消費者尤其是中高端客戶群體對商品外觀、內在品質等有更多的消費訴求。6~7 成熟的新鮮靈芝,色澤艷麗、邊緣有黃色嫩邊,狀似如意,觀賞性較強,雅稱“金邊如意”靈芝,寓意較佳;苦味稍淡,口感更符合大眾口味。滿足了客戶多種需求的同時,不用收集孢子粉,縮短了靈芝生長期,規(guī)避了老熟靈芝病蟲害多、色澤灰暗、品質不佳而致效益不好的弊端。

    2.4 效益提升

    試驗顯示(表1),采用輕簡化的代料地擺栽培靈芝模式,與段木覆土栽培模式相比,鮮采靈芝,每畝林地產(chǎn)靈芝個數(shù)相同,投入成本降低4 500 元,人工費減少2 000 元,利潤提高6 500 元。

    表1 不同模式仿野生栽培靈芝對比試驗的成本與效益

    3 高效輕簡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多次栽培試驗結果表明,適合林下栽培的菌株有赤芝119、赤芝203、泰山赤芝、紫芝等(圖1)。

    圖1 適合林下栽培的靈芝品種(從左到右依次為赤芝119、赤芝203、泰山赤芝、紫芝)

    3.2 培養(yǎng)基配方

    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為土豆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原種和栽培種培養(yǎng)基配方為雜木屑81%、麥麩18%、石膏1%。

    栽培料配方:木屑78%、麥麩20%、草木灰1%、石膏1%。

    3.3 原材料準備

    段木栽培要選擇殼斗科樹種的木材,直徑8~20 cm,截成20 cm 木段,而代料栽培只需選擇殼斗科樹種干燥、無霉變、顆粒直徑0.3~0.5 cm 的木屑,避免使用含有油脂、芳香類物質的木屑,更易于獲得且利于緩解“菌林”矛盾。

    3.4 裝袋

    原料按配方比例稱重后,攪拌機中依次加入麩皮、石膏、木屑,干拌5 min 后,再加水攪拌5~10 min,確保培養(yǎng)料混合均勻??刂婆囵B(yǎng)料含水量58%~60%,pH 自然。

    拌料完成,含水量檢測合格后立即裝袋。裝袋采用規(guī)格為15 cm×55 cm、厚0.05~0.07 mm 的聚乙烯筒袋。采用自動化裝袋扎口一體機,確保料棒松緊一致、重量相同、扎口緊實,裝袋后重量2 kg/袋,直徑9 cm,長度40~42 cm。

    由于目前尚無段木料段的自動裝袋機,代料栽培機械裝袋較段木栽培省工、高效。

    3.5 滅菌、冷卻

    裝袋后將料袋置于滅菌架上,移入滅菌器內進行高溫高壓滅菌,在溫度為 121±1 ℃、壓力0.15±0.01 MPa 條件下,保持2.5~3.5 h。或采用微壓滅菌柜,100 ℃保持10 h。滅菌結束,待滅菌鍋內壓力回零后,打開滅菌鍋門,將料袋移至冷卻室冷卻。

    3.6 接種

    料袋的料溫降至25 ℃左右時,采用氣霧劑對料袋表面消毒,2 h 后送入接種室,嚴格按無菌操作規(guī)程進行接種。

    采用打孔方式接種,用專用自動打孔器在料袋一側打3~4 個孔,孔徑1.5~2 cm,孔距10~15 cm(圖2)。用接種工具將掰成塊狀的菌種放入孔內,菌種塊以填滿孔穴并高出0.5 cm 為宜。一般一袋500 g 的菌種可接25~30 袋。而段木栽培,采取開口方式接種,須將菌種較大量地均勻撒播在木段的兩頭,然后扎緊袋口,一般一袋500 g 的菌種僅可接2~3 袋。

    圖2 料棒剛接種(左)與菌絲滿袋(右)

    3.7 發(fā)菌培養(yǎng)

    在暗光條件下,空氣相對濕度65%~70%,適時適量通風,控制溫度為22~25 ℃,恒溫培養(yǎng),35~38 天菌絲發(fā)滿。發(fā)菌培養(yǎng)期間,檢查菌絲生長情況并清理雜菌污染的料袋。

    3.8 林地條件及林地整理

    用于靈芝栽培的林地,要求道路通暢,地勢平緩,水源充足,針、闊及混交林均可,林分郁閉度以0.6~0.9 為宜??諝?、水、林地土壤應符合GB 5749、GB 15618 的要求。

    用背負式小型割草機清除林下地表雜草和小灌木;人工清理石塊。用伸縮式修剪器修剪樹干2 m 以下的枝丫,以便通行和操作管理。

    3.9 栽培管理

    (1)出芝方式。一般林下栽培采用覆土出芝(圖3),即在林下建畦,沿山體等高線挖栽培溝,溝寬10~23 cm,溝深10 cm,將培養(yǎng)好的菌棒(段),剝去聚乙烯筒袋,平放在溝內并覆2~3 cm 厚土層。而輕簡化栽培采用地擺出芝(圖4),即不需在林下挖溝建畦,直接將培養(yǎng)好的菌棒,與山體等高線垂直,兩袋平行、緊靠平放于地面形成一排,兩個菌棒的接種口朝側面對靠,利于保濕和出芝。每排長度依山勢而定,排間留50~60 cm 的操作道。每畝林地可以擺放5 000~6 000 袋。沿山體縱向開好排水溝,防止雨水沖刷菌棒。地擺出芝,不需脫袋和覆土操作,較覆土出芝更為省時省力。

    圖3 林下覆土栽培之挖溝建畦和擺放覆土

    圖4 林下地擺方式及出芝

    (2)環(huán)境管理。待氣溫穩(wěn)定在15~20 ℃時,即可將培養(yǎng)好的靈芝菌棒移至林下栽培。林下環(huán)境相對潮濕,正常情況下依靠自然降雨和林地土壤的水分即可。如遇長期無降雨、濕度過低、土壤發(fā)白時,應噴水增濕。一般在地擺或覆土后10~20 天開始出芝。

    做好病蟲及鳥獸侵害的防治措施。發(fā)生蟲害時,應選用在國家登記的可在食用菌生產(chǎn)上使用且符合《綠色食品—農(nóng)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要求的農(nóng)藥進行防治。出芝期間不得向菇體噴灑任何農(nóng)藥。

    3.10 采收儲存

    常規(guī)靈芝產(chǎn)品當子實體芝蓋平展呈黃褐色,并有少量孢子粉開始彈射時,即可采收(圖5)。也可根據(jù)市場需要,在芝蓋邊緣還有一圈金邊,孢子粉尚未彈射時采收,采用禮盒包裝進行銷售,如磐安縣山之舟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的“林下金邊如意靈芝”獲評“國際森博會金獎”,受消費者青睞。

    圖5 常規(guī)靈芝(左)和禮品靈芝(右)的采摘適期標準

    鮮芝采收時,用剪刀平剪即可,注意要留下長度為2~3 cm 的芝柄,以利于第二潮靈芝從芝柄的剪口處長出。采收后及時進行采后處理,去除雜質,揀出傷、殘、病芝,按等級分揀歸類,盛放于塑料淺筐內。鮮品在溫度2~4 ℃條件下,可以儲存15~20 天。

    3.11 干制

    靈芝子實體采收后,先經(jīng)陽光曝曬,再烘干。烘干溫度宜掌握30 ℃后緩慢升溫,最高溫度不能超過55 ℃,升溫期間結合通風排濕。干品含水量宜13%~15%,呈黃褐色,芝蓋平整無皺褶,氣味濃郁。

    4 技術優(yōu)勢

    林下靈芝仿野生代料地擺栽培的主要優(yōu)勢是成本低、品質優(yōu)、效益高。

    4.1 菌林共育增效益

    浙江省林地面積大,利用林木枝條和間伐材栽培靈芝,可以促進林下經(jīng)濟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以一畝林地為例,可栽培代料靈芝5 000 袋,產(chǎn)值3 萬元,利潤1.4 萬元。林下空間為靈芝提供生長環(huán)境,靈芝菌渣還林撫育林木,相互促進,互利雙贏[2]。且不與糧爭地,助推農(nóng)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4.2 仿生栽培提品質

    靈芝自然生長于深林中,經(jīng)人工馴化形成產(chǎn)業(yè)化栽培。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返璞歸真,既保留了品種的優(yōu)良優(yōu)點,又汲取天地之精華、山林之靈氣,內在品質更接近野生[3],據(jù)檢測,其靈芝多糖含量和浸出物含量分別是大棚栽培的1.69 倍和3.59 倍。葉美鳳等[4]也認為靈芝的有效成分積累受栽培環(huán)境的影響,林下比大棚更接近野生環(huán)境。

    4.3 林下菌菇添新景

    仿野生栽培的靈芝,遍布林間,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用靈芝仙草之美、生態(tài)環(huán)境之美來發(fā)展休閑產(chǎn)業(yè)[5],可吸引消費者觀賞、采摘、品嘗,成為獨具特色的農(nóng)旅目的地。

    4.4 資源利用護生態(tài)

    林下的雜草、灌木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影響林木的健康生長。通過在林下種植靈芝,及時清理林下灌木和林木枝丫,可促進林木健康生長;靈芝菌渣還林作肥,還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和肥力,是典型的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模式[6]。

    5 發(fā)展展望

    在“糧食優(yōu)先”的大背景下,林下仿野生栽培代料靈芝不與糧爭地,利用木屑、竹木屑[7]栽培可解決傳統(tǒng)段木栽培與林木互爭資源的“菌林”矛盾,達到“林菌”產(chǎn)業(yè)共同發(fā)展、相互促進的雙贏效果。利用靈芝獨特的外形及“白娘子盜靈芝仙草”的凄美傳說,發(fā)展休閑農(nóng)旅產(chǎn)業(yè),帶動農(nóng)民實現(xiàn)共同富裕,非常適合在“山多田少、林地資源豐富”的省份及地區(qū)推廣應用,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顯著。

    猜你喜歡
    裝袋菌棒靈芝
    污泥廢菌棒衍生固體燃料研制研究
    春天來了
    新型液動食用菌裝袋機的設計要點與應用*
    中國食用菌(2020年9期)2020-11-11 04:55:40
    一株“靈芝”——一位貧困婦女的脫貧自述
    當代陜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30
    香菇注水時間怎樣掌握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貯藏技術
    菌草靈芝栽培技術
    香菇菌棒開放接種新技術
    灰樹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食藥用菌(2016年6期)2016-03-01 03:24:28
    靈芝霜下秀
    中華手工(2014年11期)2014-12-03 02:31:53
    云南省| 五大连池市| 泾川县| 全南县| 绥江县| 祁连县| 延寿县| 永泰县| 榆林市| 陆良县| 皋兰县| 遂川县| 富源县| 徐州市| 会东县| 大同县| 洞头县| 鲁山县| 泸水县| 天气| 敦化市| 昭通市| 商水县| 拉萨市| 阿拉善右旗| 宣城市| 南安市| 明光市| 尉氏县| 芒康县| 许昌县| 乳山市| 无锡市| 伊宁市| 临江市| 大丰市| 拜城县| 保山市| 泰来县| 新野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