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或許都有一段養(yǎng)育動物的經(jīng)歷,每個孩子可能都在植物的世界里投下童年的背影。本刊從2023年第1期起,邀請嶺南本土兒童文學作家何騰江老師一起開設《探索·鳥趣》專欄,陸續(xù)推出12期以觀鳥為主題的散文。
《探索·鳥趣》專欄選擇的野鳥均為嶺南地區(qū)常見鳥類。作者用深情的筆觸,給小讀者書寫了一本嶺南版的“觀鳥筆記”,讓小讀者在字里行間看見野鳥在嶺南的天空翻飛。作者還寄語小讀者,希望從觀鳥入門,繼而觀察自然萬物,一起了解大地上的事情,共同誦讀大自然的贊歌。
“像潛水的小個子那樣透過浪花瞥了一眼,看見有人張望,就又鉆入了水底……”
莎士比亞筆下的小??,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似乎是在跟岸上的人玩游戲。我見過的小??,大抵也有這樣的習性,遠遠看見它在湖里優(yōu)哉游哉,趕到岸邊的時候,它便潛入水里,再也找不著影兒;就在轉(zhuǎn)身欲離開時,它又在另一片水域探出頭來……
小??有著“眼白”似的小眼睛,“趴”在水面上,宛如浮沉的葫蘆,所以被人稱為“水葫蘆”。
“水葫蘆”,倒是很專業(yè)的稱謂。而小??在水面游弋時,像極了水鴨子,時常聽到有人見到它時,喊:“看,那里有一只水鴨子?!?/p>
其實,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而小??的嘴卻是尖尖的,僅憑一點,就能區(qū)別出來了??墒?,還是有人愿意稱它為“水鴨子”,甚至是“小黃鴨”。
小??“趴”在水面,翹起蓬松的尾羽,轉(zhuǎn)動有點呆萌的眼睛,你實在猜不透它眼里的內(nèi)容,似乎有點狡黠,又有點警覺。
這么一看,少時在靈界水庫里見到的“水鴨子”,原來是小??。這么一錯,居然錯了好多年。
從每年的二月下旬開始,小??開始脫下沉悶的“冬裝”,逐步換上明麗的“春裝”。這樣的“換裝”習性,與大樹換裝,與季節(jié)輪回,何曾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大自然的神奇,有時候就寫意在一片鳥羽上,又或者藏匿于一片樹葉間。
到了三月下旬,小??的“換裝”基本完成,像一棵大樹,經(jīng)歷了冬的光禿禿后,此時已是春的綠蔥蔥。這時候的小??,也出落成一只黑紅色的“美鳥兒”,頸部呈現(xiàn)出一圈暗紅色,像鑲著一片金屬光澤;喙的基部還有顯眼的亮黃綠色的斑點,仿佛是被人抹上了熒光漆。與秋冬時節(jié)平淡的棕色或淺黃色的羽色相比,春夏時節(jié)的小??,像一個待嫁的姑娘,炫目而帶有光環(huán)。
沒錯,這時候便是小??的繁殖期。要是稍加留意,站在湖岸邊,總能聽到一陣陣嘶鳴聲。那并不是昆蟲的鳴叫聲,而是行蹤隱秘的小??在宣示領地的示威聲。
“一山不容二虎”。其實,在小??的世界里,有時候“一湖也不容二鳥”。于是,這片小小的湖面,有時候也會彌漫著看不見的硝煙,動不動就發(fā)生戰(zhàn)爭。
有點意思的是,小??在打架前,有時候也像人類一樣,先動口,制造一點聲勢,或為壯膽,或為嚇唬。
聲勢并不奏效的時候,就發(fā)動進攻了。只見一只小??沖過去,動嘴是必然的。用尖嘴拼命地啄對手,有時候嘴與嘴還咬在一起,翅膀拍打著水面,水花亂濺。
在湖水里打架,簡直就是亂戰(zhàn)。水花四濺的時候,根本分不清彼此。水花聲、嘶鳴聲,一聲緊過一聲……“躲”在岸邊不遠處的我,盯著水面,似乎也分不出誰輸誰贏。
不一會兒,只見一只小??落荒而逃,另一只小??得意地揚著頭,盡顯贏者風姿。這種粗短矮小的小游禽,也不是好惹的鳥呀。
確立了自己的領地后,小??很快就會覓得伴侶,然后一起營巢。它們以湖為家,臨水而居,一邊是湖水,一邊是草叢,或蘆葦。它們將巢安在隱秘的草叢里,那里是漂浮的平臺。水草搭起來的巢,并不精致,漏風漏雨的樣子。小??將蛋下在上面,一個繁殖期就能產(chǎn)卵4~8枚,鳥蛋呈白色,有點像雞蛋。
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小??伏在蛋上面,兢兢業(yè)業(yè)地孵蛋。一段時間后,小??許是餓了,要外出覓食,于是就將水草蓋在蛋上面,將蛋隱藏好,以躲避捕食者。
蛋上面已蓋了一層又一層水草,但小??似乎還是不放心,警覺地左瞧瞧,右望望,待確認安全了,才悄然從巢上鉆進水里……
小??的雛鳥一般會在春天的末尾出殼。一只只像條紋薄荷的雛鳥,吵鬧著,向父母索要食物。小??夫婦一個負責外出捕食,一個負責照看幼崽。要是遇上險情,雛鳥就躲在父母的翅膀下,由父母掩護著,逃離舊巢,再也不會回來。
自然課堂
“小黃鴨”的名字,顯然是鴨科鳥類的名字,而小??卻是??科,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來。畢竟,??科的鳥類并不多,一只手都能數(shù)得過來,比如小??、赤頸??、鳳頭??、角??、黑頸??。
小??有“換羽”的習性。換羽前后,“判若兩鳥”。尤其換上“冬裝”的小??,它的喉部和前頸偏紅,頭頂及頸背呈灰褐色,且具有明顯的黃色嘴斑。這時候的小??,跟靈界村的鴨子就極為相近,“小黃鴨”的名字,倒也不是“空穴來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