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聰
早就聽說綏寧縣有一勝景叫牛角巖,乃一自然奇觀。因?yàn)榫包c(diǎn)目前還沒有開發(fā),處于原生態(tài)的狀態(tài),所以知道的人甚少。
前幾天,正逢五一放假,沒地方可去,于是我在網(wǎng)上搜索附近的景點(diǎn),沒想到搜到的第一景點(diǎn)就是牛角巖??茨切┑竭^的人在網(wǎng)上的留言,對牛角巖可謂贊不絕口,都說是一處絕佳的自然景觀,可與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奇山怪石媲美,評價甚高。于是乎,我騎上心愛的小摩托,用高德地圖導(dǎo)航,正式出發(fā)前往牛角巖。
據(jù)網(wǎng)上介紹,牛角巖坐落在綏寧縣楓木團(tuán)苗族侗族鄉(xiāng)白巖水村紅竹坪境內(nèi),距縣城僅22公里。從綏寧縣城到牛角巖的公路彎道非常多,如蛇形般蜿蜒,但路況非常好,不到半個小時,我就到達(dá)目的地。
停下車,站在紅竹坪向北眺望,只見路旁的山上有一巖壁,十分搶眼。巖壁距公路直線距離不到300米,高聳突兀,甚是壯觀。據(jù)網(wǎng)上的介紹,此石壁高30多米,長約100米,厚1至2米不等,石壁聳立在半山腰,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宛如天造地設(shè)的一堵城墻。我左顧右盼,終于在停車的路旁看到一條山路,通往山中,甚喜!沿著山澗而行,有一條小溪,溪水潺潺,流水清澈見底,溪中有好些鴨和鵝在水中嬉戲??吹轿易呓嗊h(yuǎn)遠(yuǎn)地逃離,鵝卻伸直脖子,對著我“呱呱”直叫,也許,我侵犯了它的領(lǐng)地,它在表示強(qiáng)烈抗議,并誓死捍衛(wèi)。走了二百來米,看到新修的一道水壩,山邊還修了長長的水渠。水壩之上,雜草、雜木叢生,我走了十多米,沒有看到路的蹤跡,無奈只好原路返回。
來到公路旁的一戶人家,我詢問去牛角巖的路如何走。村民是個50多歲的男子,淳樸、客氣。他熱心地告訴我:“沿著小溪的路原本是可以通往牛角巖的,只因現(xiàn)在走的人少了,路生死了、走不通了。你沿著公路前往開一公里,到路碑20公里的地方,會有一個亭子,修了一條4米寬的土路,可以開車直接到達(dá)牛角巖,大概兩公里的山路。”村民很是好客,留我先休息下,喝口水再走,還說中午可以在他家吃中飯,只是沒什么好招待的。我連忙說:“吃飯就不必了,謝謝你的好意!下次有機(jī)會我一定到你家里做客。”說罷,我笑著離開村民家,開車前往牛角巖而去。
果不其然,到達(dá)路碑20公里處,有一個亭子,還有一條毛馬路,直通山腰。馬路總體來說,還算寬敞,只是路面有很多溝壑,凹凸不平,可能是無人維護(hù),下雨沖刷造成的。說是兩公里,我卻開了十多分鐘,馬路盡頭有一個比較寬敞的土坪,可以停十多輛車,邊上有一棟簡易的木屋,備有木凳,供人避雨休息之用。木屋旁停了一輛吉利牌越野車,掛的是外省的牌照。
“想不到還有外省的游客慕名前來這里,看來,我們這些本地人真的太不識貨了?!蔽冶陡袘M愧!
站在木屋旁,牛角巖可以說近在咫尺,比公路上看到更加雄偉壯觀。沿著砂石路前行,兩旁綠樹如蔭,大概走了五十米,就到了巖壁之下。從下往上看,巖壁幾乎呈九十度的直角矗立,一眼望不到頭。整個巖壁如斧劈刀削般,蔚為壯觀,令人頭昏目眩。
穿過巖壁,視線一下豁然開朗,幾棟飛檐翹角的建筑物映入眼簾,讓人備感意外。誰也想不到,在這曲徑通幽之處,竟然還藏有一座寺廟。拾級而上,路旁立有一塊石碑,寫有“綏寧縣文物保護(hù)單位觀音堂”幾個大字。寺廟左為石壁,右為石山,后倚崇山峻嶺,前臨峽谷深澗。整個寺廟古松掩映,樹木婆娑,真乃一處絕佳勝地!寺廟前后共有三進(jìn),正殿的正面是觀音坐蓮臺的雕塑,兩側(cè)是十八羅漢。尤其是寺廟門口張貼的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為“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下聯(lián)為“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
在寺廟中瀏覽,心靜之余,我不由得想起了幾句古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或許,這正是此刻我身處觀音堂最真實(shí)的心靈感悟。
佛經(jīng)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實(shí),人生不過百年,我們又何必糾結(jié)于一時的功過、榮辱和得失呢?這一切,無非就是徒增煩惱而已。
在寺廟里偶遇一位僧人,六十五歲,廣西人。他告訴我,到綏寧出家已有二十多年,之前一直都是在綏寧縣寶鼎山歸元寺,今年才來到觀音堂,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他說,觀音堂是一個好地方,不僅風(fēng)景優(yōu)美,而且是一處修行勝境。自從第一次來到這里,他就被深深吸引,從而決定在此長住修行。寺廟中還有一老者,村里特意派來給僧人做伴的,姓王,是當(dāng)?shù)厝?,七十六歲,負(fù)責(zé)給僧人做飯和做一些寺廟的雜事,寺廟做飯的柴火也都是老者砍的。想不到七十多歲的老人,還體力這么好,讓我驚訝。
當(dāng)我說要到后山去看將軍石、神鞭石、仙人橋、洞子、瀑布時,老者說:“牛角巖有三絕,分別是奇山、怪石、秘洞。這些景點(diǎn)分散,也只有一些小路,有些景點(diǎn)連小路都沒有,你根本找不到。這樣,還是我給你帶路吧,你也難得來一趟,昨天有幾個外省的游客慕名前來,也是我?guī)У穆?。?/p>
我說那都不好意思。這樣,我給你開一點(diǎn)工資,你幫我?guī)??!澳墙^對不行,要收你的錢,我就不去了?!崩险咭豢诨亟^。
別看老者七十多歲,走起路來那是健步如飛。在老者的帶領(lǐng)下,我們翻過寺廟后一道石壁,只見一棵古松之下有一巨石,巍然屹立,高約10米,酷似一尊觀音塑像。老者告訴我,這就是觀音堂命名的由來。
沿山脊而上,一路都是茂林修竹,還有各式各樣不知名的小花。走了不到1公里,往左拐幾十米,忽見一山洞穿,形如石拱,老人說這就是仙人橋。此真乃自然奇觀,也不知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才能形成。
沿著半山腰上的一條盤山小路繼續(xù)走,一會可見兩塊巨石聳立,大者高約40米,小者高約30余米,如一對情侶垂首低語、傾訴衷腸,老者說這就是情侶巖。
再往前走,猛一抬頭,只見一根古樹干矗立在眼前。撩開樹枝,走近細(xì)看,卻是一石沖天,驀然回首如春筍拔地,亦似牛角刺天。老人告訴我,這就是牛角巖。還有很多其它怪狀的巨石,石壁上有洞,洞門藤蔓纏掛、青草叢生,無法攀登,因此也不知石洞深淺。老人告訴我,關(guān)于這些石洞,還有個傳說。相傳古代有36位好漢藏匿洞中,好打富濟(jì)貧。石倉有個財(cái)主叫沈仲全,家道殷實(shí),但從不露富。一日,有兩位好漢來到沈家探聽虛實(shí)。見院中有一皓首老翁在做事,故向前叩問:“大伯,請問沈老爺在家嗎?”老翁答道:“他不在家。二位有何貴干?”“我們手頭不方便,欲向其借點(diǎn)錢糧度災(zāi)荒。既然沈老爺不在那就算了。改日再來。”天快黑了,沈留來人吃過晚飯,每人送一個火把,一根竹棍,并囑咐他們夜行小心。其實(shí)沈很有心計(jì),事先將拐棍竹節(jié)打通,里面裝上石灰,走一步戳一下,地上便留下石灰印。次日,沈沿灰印找到了洞門。他揮刀將掛在洞口石壁上的巨藤砍斷,36人被困死洞中。此后,冤魂未散,春末至秋初青黃不接的日子,晚上,可見36人打著火把在通往石倉的山路上行走。紅竹坪也就有了“三十六人洞”的傳說。老人說,這個傳說,綏寧舊縣志《古跡》部分就有記載,是可以考證的。
之后,我們又來到對面山上,只見一塊巨石,石壁中斷,形如城門,門口左右各有一石,如同把門將軍。老人說,這就是鐵城墻。
下山來到山谷,有一條小溪。沿溪而下,在起伏跌宕的溝谷中有7個小瀑布,尤以谷底的第一個瀑布最大,高約20余米。站在溪旁,可見一股清泉從懸崖絕壁的樹叢中飛瀉而下,濺在石壁上幻化成一團(tuán)團(tuán)白色云霧,與石壁上的青苔輝映成趣,煞是好看。
把這些景點(diǎn)游完,足足用了三個多小時,當(dāng)我們再次回到觀音堂時,遠(yuǎn)遠(yuǎn)看到又來了一撥人,大概有六七個人的樣子。老者告訴我,等會還要給他們帶一段路,指一下方向,讓他們也能找到景點(diǎn),不然就白來了,劃不來。他還說,過幾天要在小路沿線立一些指路牌,給游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方便。還有,他說村里現(xiàn)在已籌了錢,今年準(zhǔn)備把這段毛馬路修成水泥路,到時車子就好開了。
我問他,你天天帶路,又不收錢,圖啥?他笑著說,反正也沒事,就當(dāng)鍛煉身體,再說天天待在寺廟里,也無聊。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給別人提供一些幫助,我覺得非常開心。
聽聞老者所言,忽然間覺得有股暖流涌上心頭。是啊,這個世界,其實(sh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利己主義者、拜金主義者,還是有很多人值得我們效仿,值得我們尊重,值得我們敬佩!
告別老者下山時,忽然接到好友胡紹軍打來的電話,問我在哪兒,說晚上請我喝酒。一起聚的,還有生躍、民開、于戈、匡勇、文勝、小華、明苗、田堅(jiān)、薛建、勝華、文清、生平、漢武、民汝、建勇等一大幫子好友。
我問他,五一放假這么多天,為何不出去旅游一下。
“這樣的假期出去旅游?活受罪吧!除了堵車、看人、排隊(duì)、高消費(fèi),還能有什么收獲?還不如在家,兄弟聚聚,喝酒聊天,自在快活!”
“你知道白巖水的牛角巖么?我今天在這里游玩,還碰到好些外省來的人,這里的景致,絕對讓你驚嘆!”要知道,好友紹軍可是縣融媒體中心的主任記者,綏寧的山山水水哪里沒去過?
“這個地方我聽說過,聽說風(fēng)景很美,可一直沒去過?!焙糜训幕卮穑屛乙馔?。
“那好,明天我做向?qū)В瑤銈儊砼=菐r游玩,也不枉虛度五一。今晚,我們就不醉不歸,好好暢飲一番?!?/p>
“好!”好友爽快地應(yīng)允。
掛斷電話,開著心愛的小摩托,我一路哼著小曲,屁顛屁顛地朝縣城趕去。
——選自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