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母,我終身難以忘卻。她很博愛,不存欺心,品質(zhì)高潔,一掬慈容。
岳母叫趙桂珍,蒙自人。1943年底,她嫁給了在蒙自帶兵打仗的岳父王心澈;據(jù)說,這樁婚事是經(jīng)二姨爹介紹的,當(dāng)時二姨爹是岳父所在團的團長,岳父在其下任少校營長;岳父岳母成親后,二姨爹和岳父就成了連襟,這在舊時是司空見慣的。岳母36歲就守寡,一手拉扯大瓜藤似的五個娃,1988年春,岳母走完了她勤勞善良簡樸悲痛的一生。
一個從外鄉(xiāng)嫁到異地又遇上自己男人早逝的女人,生活上的艱辛和精神上的折磨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岳母有一雙勤勞的手,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不聲不響地穿好衣服后,走過院壩來到廚房,先燒燃火塘,在三角架上支上滿當(dāng)當(dāng)?shù)囊粔厮倨鹕淼綀@子里,拎起鐵皮水桶打井水澆園子里的菜畦;澆完菜畦,她才回到廚房里做早飯撇油茶,等待兒女們一個個走進廚房吃早餐。這是岳母每天雷打不動的“早課”,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一直到她中風(fēng)半身不遂為止。
岳母家廚房背后有一塊凹凸不平的荒地,有一百見方,經(jīng)過岳母的精心打理,變成了整整齊齊的菜地,菜地里青菜白菜蘿卜辣椒蔥蒜,就成了一家六口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上個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生產(chǎn)隊分得的糧食吃了上頓無下頓,南瓜茄子燉小蔥,照樣能填飽肚子,還不知救活了困難時期的多少人呢。
岳母家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老大穿過的衣衫,老二接著穿;老二穿爛了縫縫補補又讓老三穿。常言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九年后瓜藤似的小娃娃一個個漸漸長大成人。岳母漆黑的頭發(fā)一天天變成了銀灰色,一雙豐滿細(xì)嫩的手指變得粗如蘿卜根,一張笑容可掬的臉龐逐漸爬滿了皺紋。
每天晚上,兒女們睡覺了,她就坐在黃豆大小的燈花下,細(xì)針細(xì)線地為兒女們縫補衣衫,昨天還穿著通風(fēng)漏洞的破衣衫,第二天早上起床穿在身上,就成了“新衣衫”;看見自己身上穿著補好的衣衫,兄妹們臉上綻放著甜蜜的笑容,岳母樂呵呵地看在眼里美在心中,她就像老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崽子,“咯咯”地吆喝著團聚在自己的翅膀下一天天長大。
岳母看著丈夫死后丟給自己的五個娃一天天長大,心中的喜悅寓于言表。一年家鄉(xiāng)鬧饑荒,很多人得了水腫病死了。因為沒有糧食吃再加上缺少葷腥,人的身體無法承受體力的消耗和歲月的熬煎,抵抗疾病的肌能減弱,死亡向著周邊的鄰居襲來。岳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她立馬起身回了一趟老家蒙自,從蒙自親戚家里帶回來許多東西,有大姨媽、二姨媽和舅舅家送的十幾套半新不舊表兄表妹們穿過的舊衣裳,還有幾十斤糧票,在家貧如洗吃了上頓沒下頓,前胸貼著后背的日子里,這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岳母回到家里跟兒女們絮叨,舅舅、大姨媽和二姨媽聽說三妹婿死后,姊妹幾個認(rèn)為岳母趙桂珍吃苦受罪了,姐弟三人都勸岳母留在蒙自老家,把能自食其力的大哥大姐留在清水,帶著最小的幺兒幺女去蒙自生活,岳母聽后,搖著頭說:“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蓖nD稍許后說:“我要把王心澈留下的子女都養(yǎng)大成人,了卻自己的責(zé)任?!苯愕軅兟犃硕家粋€個罵她太傻:“你怎么這樣傻,王心澈都能忍心丟下你不管,投江自殺了,你還牽掛著他家的子女?”岳母接茬說:“他是為去臺灣的弟弟王心志死的,不是……”哽咽著只說了半截話,一場姊妹之爭結(jié)束在沉默中。
岳母在娘家蒙自只呆了半個月,她便匆匆忙忙回到了子女的身邊,繼續(xù)過著吃糠咽菜的生活。
1973年3月的一天,祖父王云漢去世,他生養(yǎng)的三男三女沒有一個人能為他盡孝;祖父是在岳母孫子親戚們的收斂操持下歸山入土的,岳母為死去的丈夫王心澈盡了孝心,這在街坊鄰居心目中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然而更為悲慘的事還在后頭等著岳母呢。三年后的1977年秋天,二祖母周志蓮不幸過世了,她是祖父王云漢娶的二老婆,一生沒有生育過子女,娘家遠(yuǎn)在永北城邊的鳳鳴鄉(xiāng),當(dāng)娘家人趕來吊孝時,提出要二祖母與祖父合葬,這在農(nóng)村是一大忌諱,原因是二祖母沒有生育過子女,又是二房,按家鄉(xiāng)習(xí)俗是不能合冢的。而二祖母娘家來“鬧喪”的幾個侄兒子,死活不同意單獨埋葬二祖母,好說歹說就是不同意,二祖母的遺體一停就是三天,時值秋季,永勝南區(qū)天氣還很炎熱,停棺材的堂屋里漸漸嗅到了尸體的臭味,再加上農(nóng)村死人,街坊鄰居,全家人拖兒帶女,一家子都去蹭吃蹭喝,名曰幫忙,實曰蹭飯。這對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困難時期的岳母家來說,真叫做“雪上加霜”。最終岳母家只得妥協(xié),同意二祖母與祖父合冢,埋葬在村后的山麓下,周家?guī)讉€后輩才離去。
從此,岳母一病不起,臥床數(shù)月,落下了胸悶體虛流虛汗的病。二祖母去世后的第三年,岳母體虛中風(fēng),右邊手足不能動;從此,病魔纏身,起初她每天杵著拐杖在院壩里邁出去幾步,她強忍著巨痛從能邁出十步到二十步再到三十步……逐漸增加邁出的步數(shù),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終于能夠杵著拐杖走動了,還力所能及地幫忙家中看守曬著的稻子,吆吆雞,開開門。
我每次到岳母家去看她,均被她頑強的毅力和熱情質(zhì)樸的話語所打動,她的意志品質(zhì)一直激勵和鞭策著我,讓我克服在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每逢遇到難事,我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岳母杵著拐杖,艱難向前邁步的“嘁唰”聲和拐杖落地的“咚咚”聲;此時,我在想:人的一生是多么的不易??!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不應(yīng)該懈怠,應(yīng)該珍惜時光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悲莫悲于死別,痛莫痛于家難;哀莫哀于親喪,苦莫苦于孀孤。嗚呼,岳母高風(fēng),與日俱長!
責(zé)任編輯:尹曉燕 包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