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駒
一、復(fù)習(xí)引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xué)習(xí)了微型小說《橋》,知道了主人公,是誰呀?
生:老漢。
師:他還有哪些身份?
生:老支書。
生:黨員。
師:對,還有呢?
生:丈夫。
生:父親。
師: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jìn)《橋》,走近老漢,更深入地去感受他的形象。
二、聚焦言行,感悟人物形象
1.小組合作,探究人物
師:先來聚焦第7~23自然段,誰來讀一讀學(xué)習(xí)提示?(出示)
關(guān)注言行,品味形象
(1)小組內(nèi)用喜歡的方式讀第7~23自然段,邊讀邊想:老支書是一個怎樣的人?
(2)用“_____”畫出描寫老支書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在旁邊簡單寫寫你的理解。
(3)小組內(nèi)交流。
(4)派一位代表匯報。
師:開始吧,看哪個小組的收獲最多!
(生小組合作學(xué)習(xí),師巡視、指導(dǎo),相機(jī)激勵、點撥。)
2.匯報交流,品讀人物
師:同學(xué)們真了不起,這么快就有學(xué)習(xí)成果了!剛才,我看到你這個小組的熱情最高,就先請你們組的代表匯報。其他小組認(rèn)真聽,有不同看法的一會兒補(bǔ)充。
生:請大家看第8自然段,“老漢清瘦的臉上……他像一座山”。我從老漢的神態(tài)“不說話”“盯”體會到老漢很威嚴(yán)。
師:是的,把他的威嚴(yán)讀出來吧!
(生讀)
師:好!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體會到老漢很冷靜。上文寫到人們那么慌亂、害怕,可他卻不說話,只是盯著亂哄哄的人們,老漢要用自己的威嚴(yán)與冷靜震住亂哄哄的人們,為逃生贏得時機(jī)。
師: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真會讀書!他的威嚴(yán)、他的冷靜還能從這句話的哪個地方看出來呢?
生:從“他像一座山”可以看出來。
師:這么清瘦的老漢,為什么說他像一座山呢?
生:他是黨支部書記。
生:因為全村人都擁戴他,覺得他能給大家?guī)硐M?,是大家心中的靠山?/p>
師:是的。誰還有補(bǔ)充?
生:請大家看第7自然段,“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在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前,全村人驚慌失措,他卻獨自一人站在唯一能夠逃生的木橋前等待全村人,他確實是大家的靠山。
生:我有補(bǔ)充。從下文的“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說明他一直以來都受到全村人的擁戴,是大家在危險時刻的最大靠山,大家都在等他指揮。
師:那就按你的理解讀一讀。
(生讀)
師:足夠威嚴(yán)了嗎?這山足夠可靠了嗎?
生:不夠。這山太小了,應(yīng)該把氣提上去,讀得飽滿一點。我來試試。
(生讀)
師:夠威嚴(yán),夠可靠!還有誰想讀?
(生紛紛舉手)
師:這么多人想讀,我們一起來吧。
(生齊讀)
師:他用自己的威嚴(yán),用自己的冷靜震住了亂哄哄的人們,為村民贏得了逃生的時機(jī),讀——
(生齊讀)
師:此刻,他就是村民們的靠山,讀——
(生齊讀)
師:我們繼續(xù)匯報,你們組找到了哪些描寫老漢的句子?
生:請看第10自然段寫“老漢沙啞地喊話:‘……黨員排在后邊!”我從老支書的語言感到他是一個堅決果斷、會指揮的人。因為橋窄,兩個人并排過不了,所以要排成一隊。一擠就會亂,就會掉下去,就算不掉下去,也不利于快速逃生。
師:對,情況危急,必須有序,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
(生讀)
師:對這句話,誰還有不同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老漢堅守共產(chǎn)黨員的原則,在危急關(guān)頭首先想到的是群眾,把安全讓給群眾,讓他們順利逃生,自己則負(fù)責(zé)指揮他們撤離。
生:我不明白為什么要求黨員排在后邊。
生:因為黨員和我們少先隊員一樣,要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災(zāi)難面前,要先想到別人,保證別人的安全。
師:說得對!這就是黨員,這就是黨性。在生與死的面前,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你的這種感受放到句子中去讀。
(生讀)
師:對這句話,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呀?
生:用了三個嘆號,每句話都很簡短,最短的只有兩個字,很有力。
師:(出示,句中三個感嘆號變紅色)話很短,清楚、有力、心情急切,讀——
(生齊讀)
師:這話是說出來的嗎?
生:不是,是喊。
師:好,請你簡短有力地喊。
(生齊讀)
師:讓整隊人都聽到,喊——
(生齊讀)
師:體現(xiàn)出老支書堅持黨性的句子還有什么?
生:請看第11、12自然段,……“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老支書堅決、果斷地以“可以退黨”化解矛盾,起到了震懾的作用,維持了排隊過橋的秩序。
師:說得真好!還找到哪些描寫老支書的句子呢?
生:第15自然段寫“老漢突然沖上前……老漢兇得像只豹子”。這里有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描寫,我從“沖”“揪”“吼”“兇”感受到老支書堅持黨性,是個鐵面無私的人。
師:鐵面無私?他的無私體現(xiàn)在哪兒?
生:從下文可以知道,被揪出來的小伙子是他的兒子。
師:把自己的兒子揪出來,確實是鐵面無私呀!
生:從“你還算是個黨員嗎”看出他是一個堅持黨性的人。他要求同樣是黨員的兒子要把安全讓給其他人,自己墊后,確保大家安全過橋。
師:同學(xué)們,假如是你,你會不會把自己的兒子從隊伍里揪出來?
生:會,因為已經(jīng)說了,黨員排在后邊,他們都是黨員,得把安全讓給群眾。
生:會,因為如果讓兒子過了橋,其他人會覺得不公平,也會沖上去,就會發(fā)生危險。
師:嗯,老支書說到做到,他堅守原則,堅持黨性。繼續(xù)。
生:不會,因為那是自己的兒子,總得給兒子留條生路。
師:可老漢是怎么做的?讀——
(生齊讀)
師: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這時候,心里想些什么呢?
生:我可是您的兒子呀,為什么不讓我走,反而讓我排到后面去?難道不想讓我活下來嗎?
生:我是您的兒子呀,您怎能不管我的死活,讓我排到后面去呢?
師:老支書是真的冷血,是真的不愛自己的兒子嗎?
生:不是的。
師:找出句子來說明。
生:請看第20自然段:“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這一推一吼,說明老支書是很愛他的兒子的,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兒子,推兒子先上橋。
師:剛才,老漢從隊伍里揪出自己的兒子,吼他,不讓他過橋。現(xiàn)在又吼著推他上橋,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在老漢心中,人民群眾的利益永遠(yuǎn)排在第一位,而他兒子的利益又比他大。
師:哦,原來是這樣!還有補(bǔ)充嗎?
生:因為在那個緊急時刻,不能把兒子放在第一位,要把群眾放在第一位。
生:在親人和群眾面前,老漢想著的是群眾,要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但是,在自己和兒子之間,他又把希望讓給兒子。他是一個好黨員,也是一個好父親。
(眾鼓掌)
師:是呀!走,意味著生;留,意味著死。在群眾和兒子面前,他選擇的是——
生:(齊)群眾。
師:但是,在自己和兒子之間,他選擇的是——
生:(齊)兒子。
師:這是一位黨員,一位父親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呀。
師:可是,他和兒子都沒有走過這座橋,永遠(yuǎn)留在了那片白茫茫的世界中。老漢似乎想要喊什么,如果有機(jī)會,老漢會喊什么呢?
生:兒子呀,請原諒父親,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我的責(zé)任是保護(hù)好群眾。
生:兒子,對不起!我們是黨員,得時刻記住入黨誓言,得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呀!
3.動情悟法,小結(jié)提升
師:這是一位黨員父親的情懷,在生與死的面前,首先想到的是群眾,在自己與兒子之間,想著的又是兒子。在對群眾的大愛中,深藏著對兒子濃濃的父愛。優(yōu)秀的作家,優(yōu)秀的小說,總會通過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讓我們讀到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
三、聚焦環(huán)境,體會描寫作用
師:作者把老支書安排在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里出場呢?默讀課文,找出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讀一讀,看看帶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生:請看第1、2自然段,我從“像潑。像倒”體會到雨很大,從“咆哮”“野馬”“狂奔”體會到洪水非常兇猛。
生:從第3~6自然段體會到洪水來得非常突然,讓村民們措手不及。帶給我一種很恐怖的感覺。
師:確實是的。繼續(xù)匯報。
生:請大家看第14自然段,“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形勢越來越危急,水已經(jīng)漫到了人們的腰部,快要吞沒人們了。
師:還有嗎?
生:請看第17、18自然段,“木橋開始發(fā)抖……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橋快要塌了,可老漢和小伙子還沒有走,我擔(dān)心他們會被洪水吞沒。
師:讀得認(rèn)真,找得準(zhǔn)確。我們一起讀。(出示)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dāng)。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jīng)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生齊讀)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些句子都很短,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生:環(huán)境很惡劣,氣氛很緊張。
師:真會發(fā)現(xiàn),語句短促,氣氛緊張。我們一起合作讀。來,先聽音樂,進(jìn)入情境,有感受了再讀。(配有山洪暴發(fā)聲的音樂)
師:這一處又一處的環(huán)境描寫,你覺得對表現(xiàn)老支書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呢?
生:營造了緊張的氣氛,突出了人物形象。
生:洪水越急,人們就越慌亂,求生的欲望就越強(qiáng)。但是老支書臨危不亂,心系群眾,寧可犧牲兒子,到最后關(guān)頭,又把生的希望留給兒子,這樣他的形象就更高大,同時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四、聚焦情節(jié),體會設(shè)計妙處
師:同學(xué)們,我們來看課文,橋塌了,老漢父子犧牲了。有人說,小說到這里完整了,可以結(jié)束了,可是作者談歌還在后面寫道——(出示)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生齊讀)
師:她丈夫是——
生:(齊)老支書。
師:她兒子是——
生:(齊)小伙子。
師:小說直到最后才點明老支書和小伙子的關(guān)系,有什么好處呢?我可以在開頭就說:“在一個小村莊里,住著一百多號人,老支書和兒子都是黨員?!币部梢栽谥虚g說:“老漢沖上前,揪出他的兒子,吼道。”
生:這樣的情節(jié)才會讓人感到出乎意料。
師:你未來寫作會這樣安排嗎?
生:會。
師:有設(shè)計才有藝術(shù)色彩,能夠影響文章的品質(zhì)。
生:讓老漢不徇私情的形象刻入我們的心中,達(dá)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一下子,那個老漢的形象就高高地聳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了。
生:設(shè)置懸念,讓人覺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達(dá)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生:在后面點明老支書和小伙子的關(guān)系,更加突出了老漢不徇私情的形象,直擊讀者的內(nèi)心。
師:能說出這么一番有水平的話,說明你的語文水平特別高!所以,巧妙地安排情節(jié)確實非常重要。
師:當(dāng)我們讀過真相后,再讀結(jié)尾,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齊讀)
師:在他所有言行的背后,都是他那偉大而神圣的靈魂。
五、聚焦題目,深化小說主旨
師:同學(xué)們,回到課文中,再看題目——《橋》。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是為了表現(xiàn)老支書的形象,可是為什么以“橋”為題呢?
生:因為“橋”是村民逃生的唯一通道,是文章的線索。
師:我聽懂了,以線索為題。這橋,給了村民們生的機(jī)會,是一座生命之橋。(板書:生命)
生:老支書忠于職守,舍己為人,把生的機(jī)會讓給群眾,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村民架起了不朽的生命之橋。
師:他帶給了群眾生的希望,這是第二重含義——希望之橋。(板書:希望)還有哪一重含義呢?
生:還是黨員和群眾之間的心靈之橋。
師:心靈之橋,講得非常好!為什么這樣說呢?
生:因為老支書和兒子都是黨員,這橋連接了他們和群眾之間的心靈。
師:僅僅是他們和群眾之間的心靈之橋嗎?
生:不,老支書是黨員的代表,是所有黨員和群眾之間的心靈之橋。
師:對,在全中國有九千多萬黨員,老支書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老支書堅持黨性,我們千千萬萬的黨員也堅持黨性。這黨員和群眾之間就連接起了一座心靈之橋。
六、回歸生活,培植家國情懷
師:同學(xué)們,你們的身邊有沒有像老支書這樣的人呢?
生:有,疫情期間,醫(yī)護(hù)人員為了救治病人而不顧自身的安危;黨員志愿者去發(fā)放物資,去路口測溫。
生:還有消防員、快遞小哥、軍人、老師。
師:課上到這里就快結(jié)束了,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請你用今天學(xué)到的讀小說的方法讀懂他們;如果你被他們的言行打動了,請用今天學(xué)會的方法把他們記錄下來。下課!
(作者單位:廣東信宜市教育城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