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晏中
老舍先生曾說:“文章不厭百回改?!睕]有誰一揮筆就能寫出完美無瑕的作品,需要不斷地修改琢磨:如何布局行文?主體部分有哪些內(nèi)容?從哪些方面來說理?如何將理說得深刻……修改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緊扣材料,準確立意
【技法點睛】
寫議論文首先要做到緊扣材料、準確立意。要聯(lián)系材料得出作文立意和觀點“是什么”,然后解釋“為什么”?!笆鞘裁础本褪菍α⒁獾膬?nèi)涵做深入解讀,“為什么”就是對立意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具體寫作時,可以在開頭部分引用文題材料,然后提出問題或表達態(tài)度;也可以引用材料內(nèi)容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述。如果文中不見文題材料,一定是行不通的。
【原文片段】
君可見,優(yōu)質(zhì)視頻創(chuàng)作者李子柒,在一片喧囂中譜寫田園之詩,講好中國故事;君可見,新時代少年王泯燃,在寒冬天氣六次下井救人;君可見,“90后”小伙許凱,開車到偏遠地區(qū)慰問老人、記錄溫暖瞬間……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我們更應當以正能量為舵,揚流量之帆。
【精雕細琢】
君可見,李子柒躬耕田園,創(chuàng)作的視頻“無一個字夸中國好,但講好了中國故事”;君可見,英雄少年王泯燃勇敢無畏,六次倒掛入井救人,在寒冬溫暖了無數(shù)人的心;君可見,“90后”小伙許凱用視頻分享他與留守老人相處的美好時刻,帶動更多人為特殊群體帶去溫暖和歡樂……世間所有美好和溫暖的故事,都需要積極的力量去守護。在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我們更應當以正能量為舵,揚流量之帆。
(選自學生習作《以正能量為舵,揚流量之帆》)
點評:
修改后的文段語言表達緊緊圍繞關鍵詞“正能量”和“流量”,符合“緊扣材料、準確立意”的要求,做到了立意、觀點從文題材料中得出,語言表達為中心觀點服務。
二、合理布局,深入分析
【技法點睛】
作文的結構布局非常重要。合理安排結構布局,能使作文邏輯嚴密,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議論文的常用結構有并列式和層進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引、議、聯(lián)、結)。安排布局時可根據(jù)關鍵詞之間的聯(lián)系是并列、對比、轉(zhuǎn)折還是遞進,對內(nèi)容進行拆分。同時,還應該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或個人實際展開論述,如結合時事熱點談論作文主題的現(xiàn)實意義,體現(xiàn)獨特思考;或者對作文材料中的觀點、現(xiàn)象進行拓展,由此及彼、由個體到群體,進行深入分析。
【原文片段】
寂寞中生長著光明的種子。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大半生都與孤獨為伴,只孜孜不倦地寫詩,這無疑是一條寂寞的文學之路。她為何能堅持?皆因其心中有光明的種子。它在寂寞中生根發(fā)芽,足以消融黑暗。她曾寫下詩句:“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這太陽,便是她心中的光明,是詩的光輝,在她的筆下流淌成文字,也帶給世界一份光明。而這光明是從寂寞中生發(fā)出根芽的。
寂寞能給予光明更璀璨的光輝。泰戈爾有言:“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經(jīng)過寂寞的洗禮,光明會擁有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誡青年:“在很多情況下,舍身也許是所有的犧牲中最輕而易舉的,而從自己風華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來埋頭苦學,做點學問,哪怕只是為了十倍地增強自己的力量,以便為他追求的真理服務,為他心向往之并且引為己任的大事業(yè)服務——這樣的犧牲對于他們中許多人來說幾乎完全做不到……”可不是這樣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話闡述了于寂寞中做學問、尋光明的巨大作用和艱辛程度。這是一種黑暗中的潛行,它難以做到,還會使人倍感孤獨寂寞,但可以給人賦能,使之擁有更多力量開辟光明的未來。
【精雕細琢】
何以言“孕”?寂寞可生光明。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大半生都將自己囿于孤獨之中,只孜孜不倦地寫詩,這無疑是一條寂寞的文學之路。她為何能堅持?皆因其心中有光明的種子。它在寂寞中生根發(fā)芽,足以消融黑暗。她曾寫下詩句:“你無法撲滅一種火——有一種能夠發(fā)火之物,能夠自燃,無需人點——當漫長的黑夜剛過?!边@火光,便是她心中的光明,是詩的光輝,在她的筆下流淌成文字,也帶給世界一份光明。而這光明正是從寂寞中生根發(fā)芽的。
何以言“育”?寂寞可增光亮。泰戈爾有言:“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經(jīng)過寂寞的洗禮,光明會擁有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告誡青年,要想十倍地增強自己力量,為自己追求的真理服務,為自己心向往之并且引為己任的大事業(yè)服務,就要“從自己風華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來埋頭苦學,做點學問”,但許多人“幾乎完全做不到”。為什么?因為做學問是一種黑暗中的潛行,它使人孤獨寂寞、難以忍受,但也可以給人賦能,使之擁有更多力量開辟光明的未來。
(選自學生習作《堅守寂寞,孕育光明》)
點評:
原文片段的兩個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的關聯(lián)度不高,未能形成嚴謹合理的論證結構。修改部分首先對中心論點中的“孕育”進行切割;然后分別沿著“孕”和“育”的思路,對兩個分論點進行深度提煉;再以設問句的形式錨定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關聯(lián),“孕”與“生”、“育”與“增”,邏輯嚴密、巧妙點題。同時,原文段引用的名言“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強調(diào)的是思想、眼界、格局等對人立身處世態(tài)度的影響,這與“寂寞可生光明”的觀點是不一致的,甚至與標題中的“堅守寂寞”相悖。修改后的文段則換用狄金森的另一句名言,保持了與觀點的一致性。
三、巧用方法,凸顯文采
【技法點睛】
作文有了立意和結構,還需要增添一些文采。我們可以引用背過的詩文,或選取詩文中的意象,使作文變得更有畫面感;可以在緊扣觀點的前提下,引用名言對文中的關鍵詞進行解釋;還可以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氣勢,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句子優(yōu)美生動……
【原文片段】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自幼聰穎好學,在儒家經(jīng)典和軍事戰(zhàn)術上有很高的造詣。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挫折和失敗,但始終保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忠誠的信仰。他曾經(jīng)因為對抗奸臣秦檜而被誣陷,但并沒有放棄收復河山的信念。最終,他被當時的皇帝下令賜死,但他的名字卻在中國人的心中永遠銘刻。他的精神力量是歷久彌新的,他的光芒永遠不會消失!
【精雕細琢】
是你嗎,岳武穆?“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你用詩歌記錄下自己的無限豪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你用怒吼對待主和派的屈辱投降;“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你用寬闊的脊背擔負起精忠報國的重任,用挺拔的姿態(tài)直起了民族的腰桿!你悲壯的故事,被后人傳頌千年,始終在歷史星空中閃耀著光芒;又猶如一陣花香,飄動在你我的身旁,在時間之風的吹動下,飄向遠方。
(選自學生習作《風過有痕,記憶永存》)
點評:
原文片段是平實的大白話,淡而無味。修改后,以第二人稱的視角進行敘述,增加了親切感,并且運用排比、引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了作文的文采與抒情效果。
四、首尾呼應,升華主題
【技法點睛】
議論文的結尾段十分重要,最好能重申中心論點,做到首尾呼應,升華主題。具體寫作時,可以引用名言,在豐富作文文化底蘊的同時,增強說服力;可以采用詰問、設問、反問作結,發(fā)人深思;也可以發(fā)出感召、呼告,有力收束全文,增強感染力。
【原文片段】
時代在不斷變遷,人才也在不斷更替,新的一代人更應不斷追逐、迎頭趕上,最終實現(xiàn)超越。
【精雕細琢】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當不斷奮進,追逐英雄、成為英雄、超越英雄!
(選自學生習作《追逐·并肩·超越》)
點評:
本段是議論文的最后一段,原文語言簡潔,但略顯平淡。修改后的結尾化用詩句,有力地收束全文,并以呼告的形式照應開頭,再次點明中心論點:青年當追逐英雄、成為英雄、超越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