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
“年畫”是指春節(jié)期間張貼于大門上的“桃符”,是我國傳統(tǒng)民俗之一,具有驅邪鎮(zhèn)宅、祈福納祥之意。后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需求的多樣化,“年畫”的題材和使用場景也不斷豐富,不僅形成了尊師拜祖、節(jié)慶婚嫁、祈福納祥、戲文故事等豐富題材,而且文化內涵豐富、文化趣味性強、制作工藝精美、色彩艷麗,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符號。源于明代雕版印刷工藝的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作為我國四大年畫之一,在題材方面大多描繪的是蘇州本地百姓生活景象和經(jīng)濟繁榮情況,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方面將傳統(tǒng)繪畫構圖與西方透視法相結合,在色彩方面對比強烈、裝飾性強,并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深刻反映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對于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色彩特征的研究,對于促進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及其他藝術領域的色彩運用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1]。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元素,還是一種精神象征,代表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思想觀念。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成因、演變和發(fā)展,主要受地理環(huán)境、地域文化、制作工藝等因素的影響,具體如下。
相對于四川綿竹、天津楊柳青、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而言,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成因與其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具有緊密關系。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源于坐落于太湖之濱的江南水鄉(xiāng)“蘇州”,整個城市地勢平坦、海拔較低,并且城內河道密布如織,房屋臨水而建,形成了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的城市風貌。另外,蘇州氣候溫潤、土地肥沃、水系發(fā)達、物產(chǎn)豐富,其社會生產(chǎn)活動繁榮、生產(chǎn)力先進發(fā)達、百姓生活富庶、民俗活動豐富多彩、節(jié)慶氛圍濃厚,這極大影響了人們對于自然色彩的感知能力、審美水平和使用習慣。在這種風和日麗、物產(chǎn)豐富的地理環(huán)境中生活,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更為旺盛,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更為細膩,因此這種地理環(huán)境下發(fā)展起來的桃花塢木版年畫,其色彩搭配也深受蘇州溫潤氣候和水資源豐富的地理影響,形成了色彩豐富多元、細膩精致、艷麗且溫和的特點[2]。
具有2500余年悠久歷史的蘇州古城,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悠久的歷史傳承中不僅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姑蘇文化。一方面蘇州自古作為南方富庶之地,在物質基礎得以滿足的前提下,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漸旺盛,不僅產(chǎn)生了眾多歷史文化名人,形成了名譽古今的吳門畫派,產(chǎn)生了木版年畫、絲綢、刺繡、緙絲、玉雕、核雕、蘇州園林等眾多工藝美術門類,讓蘇州古城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
另一方面是蘇州是“吳儂軟語”的發(fā)源地和主要使用地區(qū),在溫婉軟糯的“吳儂軟語”以及清新脫俗的吳歌和昆曲的影響下,讓長期生活于此的蘇州人也逐漸養(yǎng)成了細膩、耐心、堅韌的性格,這些都對于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細膩精致的藝術風格、色彩選用和表現(xiàn)特點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3]。比如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在充分吸收吳門畫派題材、構圖和色彩特點的基礎上,又從西方繪畫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桃花塢木版年畫特有的色彩使用風格和色彩表現(xiàn)特點。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特有的制作工藝也是影響其色彩表現(xiàn)和色彩應用的重要因素。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藝和繡像圖,其制作流程主要由創(chuàng)作(畫)、刻版(刻)、印刷(印)三道工序,與其他年畫制作工藝不同,桃花塢木版年畫采用的是沒骨法印刷,色彩亦分干、濕、濃、淡,套印刷次數(shù)繁多,因此色彩更為真實細膩、過渡更為巧妙自然、畫面效果更逼真,再加上“掃銀”“描金”“敷粉”等工序,讓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更為細膩雅致、富麗堂皇[4]??傊K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一版一色的套印技術,先墨線后色彩的著色方式,讓年畫的色彩對比更強烈,歡快、濃烈的藝術風格更為顯著,其畫面的藝術美感和裝飾性也更強。
蘇州桃花塢木版的色彩主要是以中國傳統(tǒng)五行色為基調進行色彩搭配和印刷,再加上其特有的調色方法,讓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更加鮮活、豐富多變,給人以對比強烈鮮明、歡樂明快的視覺感受。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采用一色一版、多版套色印刷的工藝,相對于其他木版年畫,所采用的色版更為豐富多樣,主要有紅、黃、藍、綠、紫、淡墨等基色以及各種組合色,形成了更為豐富多彩的用色特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用色,少則五六色,多則十幾色,在主題表現(xiàn)、人物形象刻畫等方面具有更強的表現(xiàn)力[5]。比如清雍正二十年的《姑蘇閶門圖》采用墨版套色敷彩,以墨色線稿為基礎,再敷以青、綠、紅、赭石、黑、白等豐富多樣的色彩,與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的用色方法如出一轍,具有傳統(tǒng)文人畫的構圖和色彩特點,生動詳細地記錄了過年時節(jié)閶門附近的熱鬧民俗生活景象。而《水滸梁山一百單八將》《薛丁山征西》等年畫不僅人物眾多,而且在人物服裝、形象刻畫方面,運用了大紅色、桃紅色、黃色、青色、綠色、黑色、白色等多達十幾種,讓每一個角色形象都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對比色由于具有強烈的色彩差異,而給人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較為強烈和鮮明,因此在繪畫、年畫、刺繡、服裝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桃花塢木版年畫善用紅色與綠色、黃色紫色等對比色,對于藝術形式氛圍烘托、主題表現(xiàn)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比色、補色關系配合,構成了張力十足、色彩艷麗、視覺表現(xiàn)直觀的獨特視覺美感。比如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代表作“一團和氣”(圖1),不僅具有構圖飽滿、寓意吉祥的特點,而且采用大面積的紅色與綠色對比色,再輔以黃色、桃紅色進行點綴,讓吉祥寓意的主題更加凸顯,達到了鮮亮奪目、視覺沖擊力強的視覺效果。
圖1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一團和氣》
相對于其他年畫,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還具有鮮活艷麗之特點,其色彩取之自然而又不與生活中的人物、動物、花草、鳥獸、魚蟲的本色吻合,而是圍繞著內容主題和節(jié)日喜慶歡樂的氛圍,經(jīng)過主觀、隨意、概括、象征等藝術手法處理之后所形成了火紅、熱烈、莊重、新鮮、活潑的色彩特點,不僅僅具有裝飾性,而且賦予了色彩以意念內涵,讓色彩仿佛具有生命而鮮活艷麗。另外,桃花塢木版年畫的顏料均取自自然,并在色彩調配的過程中,加入了能令顏料具有黏性和厚度的骨膠,以確保色彩均勻、平整,更是讓桃花塢年畫的色彩顯得異常鮮亮而富有生命力。比如桃花塢木版年畫中《和氣致祥》《天官賜?!贰度f寶祥瑞》《花開富貴》《福壽雙全》《八仙慶壽》《金雞報曉》等祈福迎祥題材年畫的色彩不僅富有裝飾性和樸實感,而且用色大膽艷麗、色彩純度高,給人以歡樂明快的視覺感受和平安幸福的心理暗示。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選擇,最主要是根據(jù)年畫主題內容以及年畫的用途進行色彩的選擇。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主要有《和氣致祥》《萬寶祥瑞》《福壽雙全》《金雞報曉》等祈福迎祥題材;《門神》《姜太公》《鐘馗》《張?zhí)鞄煛贰稄埾伞返闰寖幢苄邦}材;《蘇州火車開往吳淞》《姑蘇報恩寺進香圖》《十美踢球圖》《春牛圖》《黃貓銜鼠》等;《楊家將》《西廂記》《白蛇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定軍山》《三笑煙緣》《戰(zhàn)北原》等戲曲故事題材。不同故事題材的年畫所選擇的顏色具有顯著的差別,其中祈福迎祥、驅兇避邪類題材的年畫,大多選擇紅色、桃紅色、紫色等暖色,顏色較為鮮艷,視覺沖擊力強,而時事風俗題材、時事新聞等描繪場景和事件故事的題材年畫,所選用的色彩較為素雅[6]。比如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開富貴》(圖2),以黃色為背景,整個畫面大紅色和桃紅色占據(jù)了畫面的大部分,不僅“花朵”采用大紅色填色,而且花瓶上的裝飾物、背景中的仙桃、石榴以及裝飾線條也都使用大紅色,整幅畫面處處洋溢著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
另外,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用色是對中華民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chǎn)實踐中所形成的偉大色彩觀念的充分體現(xiàn)。因此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選擇也必須要與各時期人們審美觀念水平以及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相一致。特別是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印刷技術的發(fā)展以及顏料制作技藝的提升,使得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選擇研究的類別以及其純度、明度也有較大的區(qū)別。特別是桃花塢年畫早期作品的顏色大多是選用煤炭、朱砂等礦物顏料,以及花青、藤黃、草綠等植物研究,色彩細膩卻純度相對較低。而隨著現(xiàn)代印刷技術和電腦提純技術的發(fā)展,桃花塢年畫所選用的色彩種類也更加豐富,色彩的純度和明度控制能力也更加隨心所欲,可以創(chuàng)作出色彩更加豐富的年畫作品。
勞動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符合大眾審美的色彩組合和搭配規(guī)律,如“軟靠硬,色不楞;分青綠,人品細;文相軟,武相硬;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這傳統(tǒng)的色彩組合規(guī)律對于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色彩搭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發(fā)展和演變歷程之中,其色彩搭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紅黃配:紅黃兩色的組合應用是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最為常見的顏色搭配方式,其基本原則上是按照中國傳統(tǒng)五行色的色相環(huán)為依據(jù),即以黃色為中心,青、紅、白、黑四色順序環(huán)繞,并代表夏天的“火”紅色與代表三伏天的“土”黃色組合,是最明亮、最喜慶的[7]。比如《玉堂富貴》《蠶花茂盛》《劉海戲金蟾》等桃花塢木版年畫作品之中,都喜歡使用紅黃配的色彩搭配方式,讓富貴、吉祥的寓意更加凸顯,色彩沖擊力更強、畫面層次更豐富。
紅綠配:紅色與綠色作為對比色,在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也經(jīng)常見到,但是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紅與翠綠的色彩組合方式,而是采用桃紅色與粉綠色的搭配方式,比如《隋唐英雄大會賈家樓前本》,在角色戲劇臉譜、頭飾、服裝等部位以大面積的紅色與綠色相組合,形成鮮明對比的同時,極大豐富了畫面的層次感,提高了畫面的視覺表現(xiàn)力,同時也為整個年畫畫面增添了些許趣味性。
紫綠配:綠色與紫色同屬于中性色,同時色相上又是屬于對比色,兩者的組合搭配屬于撞色搭配,可謂是吸睛又好看[8]。另外紫色、綠色是僅次于紅色的吉祥顏色,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制作和色彩搭配中也占據(jù)著主要地位。比如《玉堂富貴·蓮生貴子》年畫以黃色為背景(圖3),其中三位女性的服裝分別以紫色、桃紅和綠色為主,鮮明的紫綠色彩對比讓人物的形象更為鮮明,年畫畫面更具民俗味。
圖3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玉堂富貴·蓮生貴子》
綜上所述,色彩作為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畫面視覺美感的提升以及情感的表達都具有重要作用。歷經(jīng)千百年傳承和發(fā)展的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程式化的設色方法,不僅使其色彩特征趨于穩(wěn)定,而且形成了具有蘇州地域特征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色彩審美趣味,對于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作為現(xiàn)代年畫藝術研究和藝術創(chuàng)作者,必須要從桃花塢的色彩特征和色彩表現(xiàn)方式中汲取營養(yǎng)并靈活運用,才能設計創(chuàng)作出兼具視覺美感和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