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單位: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環(huán)球時報在線(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獲獎情況:講好中國故事金獎
項目背景:
2021年,是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這50年,是中國積極踐行多邊主義、全面參與和支持聯合國事業(yè)的50年。當下,國際格局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深刻變局,各國利益休戚相關,全球性威脅和挑戰(zhàn)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在此背景下,由環(huán)球網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外大使云對話”高端對話系列活動應運而生,旨在搭建搭建多邊對話平臺,探索“疫”后全球治理新出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項目調研:
“中外大使云對話”系列活動以“全球治理的未來”為主題,邀請俄羅斯、埃及等六國駐華大使與我駐相關國大使,就“一帶一路”倡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疫苗合作等重要國際議題,以“云對話”形式進行實時交流。
項目前期,環(huán)球網將方案設想交付外交領域專家進行咨詢,并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相關領導以及五位前中國駐外大使的交流探討并聽取建議,根據國際雙邊外交關系形勢,完成對話內容的議題規(guī)劃。同時,國別甄選在外交部新聞司指導下完成。項目以國際事務中與中國有密切合作、具備國際影響力以及可就多邊與雙邊合作展開深度交流等為標準精選了6個國別,并在對談前與大使做了多次充分溝通,為“云對話”輸出觀點的正面性與鮮明性提供保障。
項目策劃:
本次“中外大使云對話”活動及視頻節(jié)目由環(huán)球網提出創(chuàng)意策劃,聯合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共同制作推出,邀請湖北衛(wèi)視“長江新聞號”與《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參與拍攝?;顒右灾型怆p重視角,就雙邊關系、多邊合作等熱點議題進行深入對話。
在中宣部、外交部和人民日報社的指導下,項目選定了一批國際或區(qū)域大國參與此次云對話,六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埃及、巴基斯坦、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和馬來西亞。這些國家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合作,具有較大的國際或地區(qū)能量,能夠就聯合國、雙邊合作以及互相關切的問題展開深度交流。
通過精細周密的前期策劃、中期充分溝通以及后期的精心編輯,這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云對話”得以呈現。在進一步做好國際傳播工作的過程中,“中外大使云對話”有效利用現有科技手段、媒體技術,通過整合大使高端資源,聚焦社交媒體平臺和視頻分享網站,通過精心的議題設置以及傳播渠道規(guī)劃,打造了構建中國話語權和中國敘事體系的成功案例,在國內國際輿論場形成傳播高潮。
項目執(zhí)行:
本次“中外大使云對話”緊密圍繞獲黨中央批準的主題“全球治理的未來”,以中外雙重視角,就“一帶一路”倡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疫苗合作、南海問題、涉疆問題等具體話題,引導中外大使從多邊主義視角共話全球治理議題,向世界充分展示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項目涉及中外大使,環(huán)球網在拍攝、網絡、語言等各方面做足預案。為了能夠讓觀眾有現場感,環(huán)球網將采訪地點定在了各大使館,于使館內搭建了臨時“采訪間”。每次對話前,環(huán)球網都會提前到大使館踩點,就活動場地、設備、網絡情況、物料擺放位置等進行前期勘察和設計;正式拍攝前,環(huán)球網也會至少提前3個小時到達場地,同步測試Zoom線上會議系統、同聲傳譯系統及架設拍攝設備等。針對部分駐外使館網絡不暢的問題 ,同步協調人民日報、央視等駐外機構,為使館提供專業(yè)設備,保障對話順利錄制。
項目評估:
在媒體融合大背景下,本次活動一方面通過時下流行的可視化模式,綜合利用傳統媒體和新興社交媒體,提升內容的傳播力和互動性,一方面積極服務于國際傳播大局,提供免責版權視頻供各外宣媒體進行二次編采播出,進一步擴大相關話題在國際社會中的討論度和影響力。
中外大使“雙向傳播”效應顯著,彰顯新時代公共外交內涵。中外大使作為參與者,為“云對話”提供了權威的傳播素材;作為在國際社會有影響力的發(fā)聲主體,吸引了大量討論和轉發(fā)。
發(fā)掘傳統媒體產品經典模式,通過互聯網渠道擴大傳播效應,做強融媒創(chuàng)新實踐。目前,六期節(jié)目在環(huán)球網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投放發(fā)布完畢。截至10月27日,微博話題標簽閱讀量突破500萬次,抖音平臺視頻觀看量超過1億次,快手平臺觀看量超過7000萬次;同時,中央網信辦安排國內媒體進行全網推送,人民網、環(huán)球時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中青網、光明網、北青網等國內主流媒體紛紛轉載,覆蓋受眾超過3億人次。
運用環(huán)球系媒體矩陣優(yōu)勢,實現海外落地效果最大化。在中宣部動員下,眾多中央外宣媒體海外平臺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集中推送,為國際主要媒體轉發(fā)奠定了渠道基礎。活動內容在環(huán)球網官方TikTok賬號播放量近1000萬次;同時,經《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Facebook、Twitter、YouTube多渠道推廣,累計受眾逾9000萬人次。另一方面,包括世界新聞網、美國先鋒晚報、亞利桑那共和報、financialcontent.com等超過200家外媒轉載,觸達北美、東南亞、南亞等大部分國家,受眾人數超過1.5億。
此外,環(huán)球網積極發(fā)揮媒體渠道優(yōu)勢,在10月25日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日當日,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投放活動信息,進一步擴大活動在美國本土的影響力,向全球觀眾展現新中國恢宏的世界胸懷與堅定的大國擔當。
項目亮點:
1.打造利用重磅級外交名人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范式。
首先,項目匯聚了來自歐亞非的6個具備國際與區(qū)域影響力的國家的駐華大使,搭建出中外6組重磅級外交人物的“同時空”交流場景,并以6集系列節(jié)目的形式一次性探討了中國與該六國的雙邊關系進展、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等重大議題,在其同類策劃中規(guī)??涨?、嘉賓重量級空前、敘事高度空前。
其次,大使作為國家外交形象的符號,其言行在國際社會中具備天然的傳播影響力。本項目將重磅級外交名人作為發(fā)聲主體與觀點來源,借中外12位大使之口,傳遞了有力的、權威的、堅定的聲音。
受邀大使們積極稱贊項目組織形式是疫情時代國際交流的最優(yōu)解。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 · 哈克表示,“云對話”不僅形式新穎,并且能與老朋友進行線上對話,正是“巴鐵”友誼的體現。大使們在云端互聯,共話國際議題以及雙邊關切,打造出近年來國際傳播及公共外交的新典范。
2.順應國際輿論熱點,傳遞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責任大國形象。
首先,項目圍繞黨中央批示的“全球治理的未來”主題,將反對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倡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論調設為出發(fā)點引導12位對話者,為凸顯全球疫情局勢之下一個有責任擔當的大國形象鋪墊了基調。從效果來看,大使們充分肯定了“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在全球治理方面給世界帶來新的經驗和啟示。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 · 拿督 · 努西爾萬表示,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對維和行動貢獻最大的國家,在聯合國和多邊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對全人類至關重要的問題上,中國正發(fā)揮著合法的領導作用。
其次,根據雙邊關系的特色設計每個國家的具體對話議題,充分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疫苗合作、疫情溯源工作政治化不可取、南海問題、涉疆人權問題、冬奧等議題,展示出國際合作伙伴眼中的中國形象的多個側面,匯聚成立體、具體、全面的中國。
最后,雙視角的設計具備了向中外受眾傳播的天然優(yōu)勢。通過中外大使的堅定發(fā)言,雙向印證了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雙向共識了中國與各國人民一道為解決全人類問題作出巨大貢獻的主張。潛移默化中節(jié)目向中外受眾宣介了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項目借“中國重返聯合國50周年”官方紀念日的宣傳節(jié)點,通過設計對話內容傳遞了中國在參與國際事務中的貢獻,反映了中國發(fā)展道路、中國方法與中國智慧對世界的積極意義。
3.融媒創(chuàng)新實驗積極做強命運共同體宣傳聲量。
首先,項目成功利用大使“朋友圈”,借助使館官方渠道與大使個人發(fā)聲平臺傳播中國主張。中國駐外大使館官網、外方駐華使館官網及其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平臺均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活動信息。所有參與此次活動的使館均以不同形式為活動后續(xù)傳播工作提供了支持,其矩陣化效果在國內尚屬首例。
其次,組成融媒體矩陣,強力推動話題“出圈”。國內方面,六期節(jié)目在環(huán)球網微博、微信、學習強國、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投放。截至10月27日,微博話題標簽閱讀量突破500萬次,抖音平臺視頻觀看量超過1億次,快手平臺觀看量超過7000萬次;同時,人民網、環(huán)球時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中青網、光明網、北青網等國內主流媒體紛紛轉載,覆蓋受眾超過3億人次。國際方面,包括CGTN在內的中央外宣媒體海外平臺對本次活動進行了推送,為國際主要媒體轉發(fā)奠定了渠道基礎。環(huán)球網官方TikTok賬號播放量近1000萬次;經《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Facebook、Twitter、YouTube多渠道推廣,累計受眾逾9000萬人次。
同時,項目提供免責版權視頻,供各外宣媒體進行二次編采,進一步擴大相關話題在國際社會中的討論度和影響力。包括世界新聞網、美國先鋒晚報、亞利桑那共和報等超過200家外媒轉載,觸達北美、東南亞、南亞等大部分國家,受眾人數超過1.5億。10月25日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日當日,項目在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投放活動信息,進一步擴大在美國影響力,向全球觀眾展現中國胸懷與大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