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零件兒
2013年, 《 悅游》正式創(chuàng)刊。首期封面,我們邀請國際影星張曼玉同游意大利阿馬爾菲海岸,憑借新穎豐富、深度體驗式的旅行內容,為中國讀者揭示“旅行的真諦”。10年來,《悅游》始終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助推高品質、可持續(xù)的旅行方式的培養(yǎng),也見證了一眾本土高端酒店品牌和新興旅行生活方式的崛起,將“中國制造”和“中國之美”帶給讀者與世界。
2013年,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 霍夫曼的作品“大黃鴨”在香港和北京相繼展出,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了公共藝術的獨特魅力,也由此催生了前往這兩個目的地的出游熱情。從現(xiàn)身香港維多利亞、頤和園的“大黃鴨”,到成都太古里“爬墻熊貓”,再到頻頻引發(fā)“打卡”狂潮的各種藝術展覽。十年來,公共藝術已然成為諸多目的地不可或缺的“引流”要素和吸引力所在。
自2014年起,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大幅放寬了中國公民旅游簽證的有效期和申請條件。作為影響中國旅行者目的地選擇的重要因素,簽證政策的放開大大提升了這些熱門目的地的吸引力,尤其免簽、落地簽、十年多次往返簽證,讓我們得以更頻繁、更深入地探索這些地方的人情風土。如今,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更多國家或地區(qū)的對華簽證便利化,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現(xiàn)實,也讓我們的旅行有了更多的選擇與自由。
2014年11月,中國公民當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不容小覷的體量之外,我們的旅行方式也已在近年間升級換代:“買買買”不再是唯一的主題,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成為新的旅行真諦。無論是打卡不同尋常的景觀、一生一次的體驗,還是純粹基于個人喜好展開一段美食、文化、探險主題之旅,或是像當?shù)厝艘粯酉硎苋粘r光甚至漫無目的“閑逛”,都讓我們的旅行有了更豐富的層次和更多彩的底色。從“購物狂”蛻變?yōu)椤奥眯姓摺钡闹袊慰?,正在全球旅游業(yè)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14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創(chuàng)立。近10年來,憑借體量與質量并重的藝術展覽與交易,成為中國本土乃至國際藝術市場最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盛會之一。與此同時,作為目的地的“西岸”,將舊日無人問津的工業(yè)遺跡改造成如今人聲鼎沸的公共空間,讓藝術活動真正融入日常。10年間陸續(xù)落成開放的龍美術館(西岸館)、余德耀美術館、上海攝影藝術中心、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等場館串聯(lián)成線,已成為上海閃亮的濱河藝文生活名片。藝術盛宴在此流動,并以更具互動性、更觸手可及的表達方式“走下神壇”,讓普通觀眾、旅行者得以拓寬審美視野,感受藝術生活。
2015年是在線旅游市場重塑的一年。攜程、去哪兒合并,美團、大眾點評合并,再加上后來合并的同程、藝龍等公司,在線旅游“大玩家”的強強聯(lián)合,讓彼此間的競爭從“價格戰(zhàn)”逐漸回歸到對自身定位、產品、資源、服務的把控和運營能力上。今天,無論是牢牢占據(jù)國內外、全品類、高品質心智的攜程,還是基于本地生活進而打通吃喝玩樂的“新美大”(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的新公司),或是借助內容營銷反向撬動旅游消費的抖音、小紅書等后起新秀,都在不斷挖掘用戶需求,持續(xù)進行新的嘗試。這或許正是“在線”為“旅游”帶來的變革本質。
2015年,皇家加勒比旗下超級游輪“海洋量子號”來到上海,開啟首個中國母港航季。其后幾年間,皇家加勒比“海洋贊禮號”、“海洋光譜號”,歌詩達“威尼斯號”,公主郵輪“盛世公主號”,諾唯真郵輪“喜悅號”,星夢郵輪“云頂夢號”,“世界夢號”等巨輪陸續(xù)進入中國,共同開啟“大船時代”,把世界上最好玩兒的游輪帶到中國母港。甲板跳傘、懸臂觀景臺、機器人酒吧……這些更大、更新、更夢幻、更具未來感的超級游輪,讓我們在家門口就感受到游輪旅行超乎想象的魅力。2017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游輪市場,更有無數(shù)旅行者將超級游輪列入了“一生必去”的打卡清單中。而今,全球郵輪業(yè)已然重啟,中國郵輪業(yè)也有了復蘇信號,維京游輪“招商伊敦號”已率先開啟上海至日本的環(huán)線之旅,今秋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也將帶你巡游香港,重溫郵輪度假的悠然自得。
2016年,萬豪國際集團正式宣布完成對喜達屋酒店與度假村集團的并購,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自此誕生。其他酒店集團也在不斷豐富奢華酒店矩陣與版圖:雅高收購費爾蒙、萊佛士和瑞士酒店,洲際酒店集團則在2018年、2019年分別收購麗晶、六善兩大奢華品牌。在中國這個奢華酒店的“兵家必爭之地”,消費觀念成熟的年輕高端旅行者對傳統(tǒng)酒店提出更高要求,作為后起之秀的瑰麗酒店集團將藝術表達、當?shù)匚幕?、社區(qū)友好有機融合,此前便攜北京瑰麗酒店帶來新氣象。拓展與梳理品牌矩陣之外,如何挖掘和滿足新一代旅行者需求,已是奢華酒店集團今時今日共同的新命題。
2016年,共享經濟在旅游賽道的典型代表Airbnb首次實現(xiàn)盈利,其估值更一度超過了300億美元。同年,滴滴出行和Uber中國宣布合并,途家、小豬短租等平臺先后獲得多家資本注入,而包括摩拜、ofo在內的數(shù)十家共享單車企業(yè)的“混戰(zhàn)”,代表了共享經濟的爆發(fā)式增長。我們的旅行方式也因此有了更多元、更個性化的選擇。時至今日,隨著資本逐漸退場,行業(yè)紅利消退,共享經濟也需要從“租賃經濟”回歸產品本質: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特色服務、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鏈接——而我們已經看到,在與共享經濟的激烈競爭中,這些可貴的要素已經在傳統(tǒng)酒店、定制旅行等行業(yè)埋下了革新的種子。
2016年,米其林發(fā)布了其在中國內地的首個餐廳指南《上海米其林指南》,次年,美團點評發(fā)布《黑珍珠餐廳指南》。盡管在評選標準上見仁見智,“國際視角”和“中國味蕾”的比拼也難解難分,但這些榜單的出現(xiàn)都讓我們更加關注美食在旅行中的意義:不只是為旅程加分的點綴,美食本身便可成為旅行的目的。
2017年,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產品用戶規(guī)模激增,短視頻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無處不在。因其簡單、直白、碎片化、短平快,短視頻大大降低了內容消費的門檻,而更強的體驗感、趣味性和互動性則能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種草”。吃播帶火一家店、沉浸式逛街帶火一條路、趣味科普帶火一座公園……此后的疫情背景下,旅行博主尤其是海外博主的短視頻更一度成為了我們感受旅行、對接世界的出口,給予我們精神慰藉。如今,在我們選擇酒店、餐廳、目的地時,以短視頻為代表的內容營銷已經無處不在,其中既有專業(yè)博主制作精美的vlog,也不乏普通人真實可感的體驗。短視頻中,有的豐富多彩,也有的千篇一律,但無論如何,它都給了我們一個看世界的新角度。
2017年,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提出?!秶亦l(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2018 -2022)》和《關于促進鄉(xiāng)村旅游轉型升級發(fā)展行動方案(2018~2020)》陸續(xù)出臺,進一步助推了國內民宿的規(guī)?;l(fā)展。尤其規(guī)劃中提及的城郊融合類村莊和特色保護類村莊,成為民宿興起的重要陣地。而今,民宿行業(yè)正日趨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而地理的便利、類型的多元和服務的多樣,都使得民宿成為傳統(tǒng)酒店之外旅行者不可或缺的住宿選擇。
2017年,中國政府宣布停止商業(yè)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旨在進一步打擊以象牙為代表的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貿易。在中國政府、WWF、野生救援等動物保護組織的努力下,中國旅行者的環(huán)境保護和動物保護意識飛速提升,有責任感的旅行,我們一直在行動。
2018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正式實施,離島旅客每人每年免稅購物限額增至3萬元,且不限購買次數(shù),2020年,限額進一步提高至10萬元,加上疫情背景下國人海外免稅消費需求的回流,助力離島免稅迅猛增長。而隨著出境旅行的逐步放開,如何在品牌數(shù)量、購物體驗、消費環(huán)境上與香港、韓國、日本等“免稅購物天堂”比肩,借此帶動旅游業(yè),仍是海南離島免稅要面對的挑戰(zhàn)。
這一年,根植于偏遠山區(qū)秘境中的松贊、康騰、諾爾丹等一眾新穎的住宿選擇進入我們的視野,“野奢”的旅行方式在國內興起。在注重營地選址、基礎設施、服務體驗和生態(tài)平衡的同時,這些營地和酒店對自然和文化遺產不遺余力的挖掘,更讓“野奢”不止于度假體驗上的極致享受,而被賦予更多精神內涵。無論是以自然教育為主題的康騰系列營地,分享藏族文化與自然美景的松贊,或完美還原牧民生活的諾爾丹營地,泱泱中華文明的印記都無處不在,這或許正是中式“野奢”的要義。
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農歷新春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近600歲高齡的北京故宮,首次在夜間免費對公眾開放。而近年來故宮的各種新嘗試,其實從未停止:從爆款頻出的故宮文創(chuàng)IP到屢獲好評的故宮App,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到綜藝《國家寶藏》再到動漫《故宮回聲》,對故宮,我們有了更多了解,也因此多了一訪再訪的理由。作為目的地的故宮,吸引力不僅來自厚重歷史和珍貴藏品,更來自敢于不斷推陳出新的文化自信。
2019年,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北京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二座超級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城市的砝碼因此更添一籌,許多航司也有了開辟更多進出京新航線的新機會。大興國際機場擁有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單體航站樓,且好吃好逛程度不輸商場,因此甫一運營就吸引了無數(shù)慕名而來的游客,成為旅行者到訪北京新的“第一站”。如今,大興國際機場即將迎來更多國際及地區(qū)航線的恢復,讓我們得以前往更多目的地。
2020
自2020年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chuàng)全球旅游業(yè)。意愿下降和出行受限,使中國旅行者從出國游轉向國內游,短途游、自駕游、戶外游等成為旅行者的首選,至今仍是安全出游的主流選擇?!霸坡糜巍币搽S之興起,原本這是疫情背景下的無奈之舉:景區(qū)、博物館、藝術館通過AR、VR、直播等方式,幫助足不出戶的旅行者“身臨其境”,在線上“完成”游覽。而今,“云旅游”則更多作為去目的地前的預覽與補充,豐富著我們的旅行體驗。
2020年,華夏航空、東方航空、海南航空、南方航空等航司先后推出不同版本的“隨心飛”套餐產品,以鼓勵旅行者購買和出行。2021年,各航司“隨心飛”產品陸續(xù)下架。盡管只是階段性的歷史產物,但“隨心飛”背后的分時段、分場景飛行通票需求,的確切中了部分旅行者的剛需。
2020年,一段不足10秒的視頻,讓“甜野男孩”丁真紅遍全網,也讓他的家鄉(xiāng)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成功“出圈”。從此前的“不倒翁小姐姐”,到“甜野男孩”丁真,再到“最美縣長”賀嬌龍,有越來越多不為人知的目的地,正借助微博、抖音等公共渠道,將最能展現(xiàn)本地氣質的IP、代言人呈現(xiàn)在旅行者的面前,在他們心中種下一片草原。
疫情背景倒逼旅游業(yè)加速線上轉型,直播成為眾多從業(yè)者首選的切入口。從旅行KOL的“探店直播”,到OTA、旅企BOSS的專業(yè)帶貨,再到公園、動物園的云互動、云投喂,目的地的慢直播乃至堪稱全民在線狂歡的直播演唱會,直播為旅行者提供了“看世界”的新角度,也為從業(yè)者打開了內容營銷的新通道。
2021年,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等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國家公園的設立,無疑是我國自然生態(tài)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的一個里程碑,而這些國家公園的全新玩法——在充分參與生態(tài)保護的前提下進行觀光、游歷、體驗,更讓我們拭目以待。
疫情背景下,出行半徑的限制讓度假選擇更加本地化、周邊化。與此同時,我們對自然的向往、對社交的需求、對健康的追求也愈發(fā)強烈。綜合滿足這些渴望的“精致露營”從2020年萌芽,在2021年掀起熱潮。相比專業(yè)的“硬核露營”,“說走就走”的精致露營對技能門檻要求更低,種類繁多、方便攜帶、易用性強的露營裝備,讓此前僅限于小眾圈層的露營即使是“小白”也能迅速上手;而相比傳統(tǒng)的“休閑露營”,“把家搬到大自然中”的精致露營更具氛圍感、儀式感,也更加個性化、風格化,自然而然成為新的旅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那些設施完備甚至可以拎包入住的營地、五花八門又深諳社交流量密碼的活動、讓人“始于顏值忠于實用”的琳瑯裝備,則是這股風潮背后不可或缺的堅實推力。誠然,過去一段時間旅游行業(yè)經歷了前所未見的變局,但只要我們對遠方的向往還在,諸如精致露營這樣的新玩法就會不斷涌現(xiàn),為這個行業(yè)注入生機。
2021年,我國高鐵運營里程已突破4萬公里,穩(wěn)居世界第一。途經多個風景名勝區(qū)的合福高鐵、一路美食美景不停歇的成貴高鐵、當今世界營運里程最長的京廣高鐵、貫通西部地區(qū)的蘭新高鐵、閉環(huán)串聯(lián)海南全島景點的環(huán)島高鐵……縱橫交錯、疾速奔馳的高鐵,已然改變了我們的旅行?!俺l(fā)夕至”“N小時高鐵圈”,讓高鐵成為“說走就走”的絕佳選擇,一些曾養(yǎng)在深閨無人識的小眾目的地,也因為高鐵的觸達成功進入了旅行者的視野,各地頻頻加開的跨省旅游專列,更讓我們看到了高鐵旅行更加定制化、個性化的未來。
2021年,青普、既下山、黃河宿集等本土精品、特色酒店和度假村,頻頻進入我們的視野,它們的崛起,既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大勢所趨,更是本土運營者對在地自然、文化的充分了解,對新一代旅行者個性化需求的深入挖掘使然。無論是獨到的選址,對得天獨厚自然、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還是通過書店、咖啡館、藝術館、雜貨鋪、文創(chuàng)工坊等業(yè)態(tài)營造出的度假感和氛圍感,都最大程度地豐富著旅行者的體驗,吸引他們口耳相傳、頻頻到訪。這些本土酒店、度假村的成功向我們證明了,“體驗”或許才是旅游行業(yè)撬動新一代旅行者、復蘇并重新走向繁盛的法寶。
元宇宙在2022年成為大熱的話題,它更似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高級映射”,帶來更豐富的沉浸式體驗。這一年,《悅游》也推出虛擬編輯YOYO,在難以出國旅行的日子里,代替我們從虛擬世界中抵達新西蘭和加拿大,為中國旅行者帶來一手報道,喚醒旅途中的時光記憶。
于2022年2月舉辦的北京冬奧會,掀起了大眾對冰雪運動前所未有的熱情。無論是滑雪、滑冰、冰球、冰壺等運動項目,還是冰車、雪圈、雪地摩托等休閑項目,都把我們與冰雪的距離拉得更近。崇禮、北大壺、松花湖、長白山等雪場的火爆,則見證了冰雪運動在全國范圍內的升溫。從登山到“跑馬”,從露營到滑雪,深度體驗式的主題旅行已成為中國旅行者鐘愛的新選擇。
2021年,第一屆中國大地藝術節(jié)“藝術在浮梁2021”在江西浮梁縣寒溪村落地,成為“大地藝術節(jié)”中國計劃開展地域型藝術探索的一次實踐。2022年,匯聚134組藝術家、73件藝術作品的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jié)舉辦,進一步嘗試通過藝術重新挖掘鄉(xiāng)村的價值。作為近年來南海最“出圈”的事件,大地藝術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鄉(xiāng)村變身藝術空間的可能性和文化藝術對旅行者的號召力和吸引力,而正式展期后的日?;\營,或許將為南海這個目的地帶來更長久、深刻的改變。
疫情3年后的首個春節(jié),國內旅游業(yè)迎來業(yè)績全線反彈。文旅部數(shù)據(jù)顯示,兔年春節(jié)假期,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 ;實現(xiàn)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出境游也隨之重啟,兔年春節(jié)假期出境人次較2022年春節(jié)同期增長117.8%。疫情背景下生活態(tài)度和消費理念的轉變,更讓今天的中國旅行者有了不同以往的出行主張。對旅行體驗的追求,讓舒適、慢節(jié)奏、深度游、極致體驗、特色目的地成為新的出境游關鍵詞。而旅行者基于個人興趣、個性特征的個性化需求,也將在出境游選擇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