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縱使歲月變遷,但不變的是那曾系在奶奶腰間被煙熏得微黃的有些年頭的竹籮筐。
雞鳴聲將清晨的寧靜打破,人人都辛勤勞作去了;而我則守在爺爺身旁,看著爺爺用細長的竹條熟練地編織成精美的竹籮筐。爺爺問我:“小妹,你知道竹子還有別的叫法嗎?竹子又叫‘不秋草',象征頑強的生命力。”我說:“爺爺,那你就像竹子一樣嗎?”爺爺說:“不,你奶奶才像,你看……”這時奶奶在腰間系上爺爺編織好的竹籮筐,步行前往山上。
小時候,很多人見到我總是問:“你奶奶在家嗎?”我那時候還不懂,只知道好多人都認識奶奶。直到長大些,爸媽告訴我,奶奶是“赤腳醫(yī)生”。媽媽解釋說:“奶奶會系著竹籮筐尋找各種草藥,名聲傳遍周圍的村子。在當時,交通不便,缺少醫(yī)療條件。奶奶尋找的草藥對人們有很大的幫助。”
太陽落山了,逆光中我看見奶奶滿載而歸……剛回到家,疲憊不堪的奶奶著急地扒拉了幾口飯,又拿上竹籮筐匆匆地走了。我趕緊小跑跟上,伴隨著奶奶手中昏暗的手電筒光,我們來到了王婆婆家。
原來王婆婆懷孕的兒媳婦想吃河螺,疼愛兒媳婦的王婆婆獨自帶上竹籮筐到河邊拾螺去了。結(jié)果沒成想在一塊濕滑的石頭上摔了,扭傷了腳,幸好被過路的行人背了回來。奶奶趕緊查看了傷勢,把草藥剁碎,再用燒熱的芭蕉葉包裹著敷在王婆婆紅腫的腳上。
奶奶腰間的竹籮筐里不僅有草藥,還有別樣的驚喜?!澳隳棠痰闹窕j筐好像是個百寶箱,什么都有?!贝謇锏男』锇閭兛偸沁@么說。記憶中香甜的野果、受傷的小鳥、會飛的竹蜻蜓、美麗的野花、會發(fā)光的石英石……都出自這小小的竹籮筐。每天我都盼著奶奶和竹籮筐歸來,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草藥少了,但驚喜從不缺席。
長大后,竹籮筐漸漸淡出我的生活。由于學業(yè)繁忙,我回家的時間少了。有一次我回來,奶奶對我說:“小妹,吃飽了去看竹籮筐里奶奶又給你放了什么,你都好久沒來奶奶家了。”一瞬間我熱淚盈眶,陪伴我長大的竹籮筐,我怎么能忘記呢?
村子里印在墻上的那句“先富幫后富,共走小康路”早已褪了色,公路也建好了,在離村子不遠處的村委會已開了一家小診所。奶奶竹籮筐中的草藥更少了。
后來,奶奶腰間系的竹籮筐也放下了。
竹籮筐掛在墻上,它裝滿了奶奶的故事??吹剿?,我就會想起奶奶對我的疼愛,想起奶奶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竹籮筐也見證了農(nóng)村醫(yī)療條件的改善和山村的巨大變化。
指導教師:李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