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掛釉
前兩天,有個朋友問我:“你認為什么樣的父親是一名合格的父親?”
我對此頗有心得。我認為,一個合格父親的首要衡量標準是,他一定在自己孩子心里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為孩子看人識人的標準。
在這一點上,我可以拍著胸脯毫不謙虛地說:“我就是這么一位父親。”
我女兒在對別人做出判斷時都會拿我作為標桿,比如,“比我爸都黑”“比我爸都胖”“比我爸都慢”……
真的“猛父”,敢于直面孩子的夸贊,敢于正視孩子的重擊。
我女兒得了腸胃炎,惡心,但吐不出來,干嘔,憋得難受。我見她小臉蠟黃、沒精打采的樣子,很是心疼,想著醫(yī)生說不吃東西也不行,就問她:“閨女,你想吃點兒什么?”
她想了想說:“想吃你做的丸子。”
我心中頓時涌起巨大的使命感,因為我完全沒有想到孩子生病時最希望吃的是我做的食物,這無疑是對我廚藝最大的贊賞了。
然后她說:“吃完應該就能吐出來了。”
我女兒現(xiàn)在說話越來越深邃了。
學校留了項作業(yè):寫一段話,講講上網(wǎng)課期間的日常生活和收獲。
我跟女兒交流,她說日常生活好寫,但網(wǎng)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她得好好想想。
她問:“什么算收獲?”
我說:“學到的知識、習得的技能,都算?!?/p>
她想了想,說:“打哈欠不張嘴?!?/p>
實際上,在家上網(wǎng)課期間,我女兒真的學習到了一項新技能: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假裝網(wǎng)絡掉線。
我問她怎么弄的,她說,在老師點名的那一刻,整個人馬上保持當前姿勢靜止不動,然后手繞過攝像頭拍攝范圍,從后面突然將攝像頭堵住,另一只手操作鼠標關掉Wi-Fi再打開。
我問她這都跟誰學的,我兒子插話說:“她自主研發(fā)的。”
我女兒前幾天學會發(fā)微信朋友圈之后,興致很高,每天拿一些舊照片來回發(fā),發(fā)完就喊我愛人給她回復。
昨天她又跑到客廳,找出一張舊照片,邊讓我愛人看著她,邊編寫文字,并且囑咐我愛人,發(fā)出后要馬上給她回復。
我愛人說:“沒有人會讓別人盯著自己發(fā)微信朋友圈吧,就像沒人愿意別人盯著自己寫東西。再說,你天天都發(fā),我也沒什么可說的了啊?!?/p>
她不太服氣,說:“你跟我爸學學!”
看來我在她心里還是有一點兒才氣的,身上有值得她學習的東西,從小事上也能看出她對老父親文字能力的肯定。
她繼續(xù)說:“我每天寫作業(yè)的時候,爸爸都能一直在邊上盯著我寫,而且天天都有話說。”
老師留的語文作業(yè)是找一首寫童趣的詩,我女兒想了半天,說:“沒學過。”
我愛人非常氣憤:“白學了,都白學了!當時背那么熟,現(xiàn)在張嘴就說沒學過!”
我勸解愛人說:“耐心點兒,別急,孩子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了,可能都在記憶深處。咱們啟發(fā)她一下,她馬上就能想起來。你耐心點兒,孩子就會給你正向回饋?!?/p>
我女兒玩命點頭。
我微笑地看著她說:“小娃撐小艇……”
我女兒說:“大娃撐大艇?!?h3>賞金獵人
我和女兒在超市等我愛人結賬時,我隨便看了看自己微信公眾號的后臺數(shù)據(jù),我女兒也湊過來看。突然,她指著我被讀者打賞的數(shù)字喊:“媽媽,我爸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懸賞100塊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