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軍
北方的冬天來得極早,總是等不到季節(jié)最深的時候,天氣便變得寒冷起來。呼嘯的西北風直穿內(nèi)蒙古高原,一夜間就占據(jù)了整個北方。此刻,北方的冬天真的來了。蒙蒙的塵土飄滿整個北方的上空和每一片屬于北方的土地,給沉寂的北方增添了冬的衣裳和季節(jié)的色彩……
過完節(jié)令冬至,天氣便漸漸地寒冷起來,整個大地像冬眠的蟬蟲和植物,緊緊地收縮著身子,躲進季節(jié)深處。此時,整個大地顯得極為沉靜,寒風來臨的那個清晨所有的花草樹木落盡了葉子和花朵,孤苦伶仃地佇立在瑟瑟的寒風中,經(jīng)歷冬天的寒風雨雪。
冬天,是安靜的,就像黎明到來之前一樣,整個世界安靜得讓人無法猜測。遠處的天空、山脊、高崗、道路,近處的村莊、樹木、行人、車輛,似乎一瞬間被這個冬天凍結。那一刻,我們不禁給自己的身上添加衣服,因為,冬天真的來了……
冬天,多數(shù)的北方人都清閑了下來,那些為生活四處奔波的人帶著一年的收獲陸續(xù)地回家與家人團聚,這些渴盼已久的人們像星星期待夜幕一樣期待著冬天。冬天,天寒地凍的時候他們都已回到自己那個舒適的家,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說笑話、看電視……他們忘記了一年在外的艱辛和勞累,忘記了挫折與磨難,忘記了一切。他們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地暢談屬于他們的快樂,他們的冬天。
冬天,我們滿載著收獲歸來,將一年的收成化作來年的信念和力量,分享給我們的每一個親人,每一個關心和牽掛我們的人。冬天是我們每一個人享受喜悅的時候,忙碌了一年的我們,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真正地安靜下來,分享一年來的收獲,這個時候是我們最幸福、最為舒坦的時候,因為只有冬天這個奢侈的季節(jié),我們才能分享我們收獲的喜悅、美好的生活和一切屬于我們的東西。
冬天,雪是最為迷人的景色,每一場大雪,都會給我們帶來無數(shù)的喜悅。下雪之后,孩子們可以無拘無束地享受這個冬天屬于他們的快樂。落雪之后無聊的孩子們,奔跑在茫茫的雪原上,追捉著、打鬧著,時而不時地玩著各式各樣的游戲。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捕鳥、追野兔……這個時候是孩子們的天下,只有他們會不畏嚴寒,享受屬于他們的冬天之樂。
每一場大雪之后,遼闊的大地上都會沉現(xiàn)出冬天的風景線。無處尋食的鳥群落在村莊的樹杈上成天嗷叫著,等待我們施舍食物或者是與院子的里雞爭搶食物。其實更活躍的應該是那些孩子們,在他們的身上更能讓人找到冬天的氛圍和味道。孩子們的玩法總是出乎我們的想象,他們能夠利用有限的東西玩出更為稀奇的玩法,有時候真叫人哭笑不得、無可奈何。
冬天是富有味道的,每一個冬天我們都能嗅到它的味道。有時候,我們穿著厚厚的冬裝在高原的鄉(xiāng)路或是城市的街道無數(shù)次地徘徊,一把鼻涕一把淚,就是要找到冬天的那種感覺,那種真正的冬天。冬天是富有詩意的,當我們靜下心來仰望冬天的時候,它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一樣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皚皚白雪、蔚藍色的晴空及零星的云朵……錯綜地繪制成一幅美麗而又冗長的冬天的畫卷。
北方的冬天,我們有著無數(shù)的感慨和激昂,我們可以領略雪后的北國風光,我們可以享受北方的豪情和烈酒。北方賦予了我們生命,更賦予了我們永遠生存下去的信念。北方的冬天寒冷與喜悅同在,激情與烈風同時綻放出冬天最為焦灼和美麗的時刻。我們不畏冬天的寒冷和冰凍,我們喜歡北方的這種激情、喜悅、寒冷、烈風交織的季節(jié),喜歡這樣特別的冬天,這樣賦有詩意和激情的冬天……
小雪節(jié)令的第二天,天空突然變得壓抑起來。密密麻麻的云團錯綜復雜地堆積在一起,遮住整個初冬的天空,找不到一點關于陽光的影子。呼嘯而過的西北風,像一把利劍一樣插進了冬天的心臟,整個北方,掀起了陣陣的寒意。
隔著窗戶的風颼颼作響,落了葉子的樹在狂風的席卷中擺動著,像一位英勇的士兵被征服一樣,毫無還手之力,任憑狂風擺弄。一陣又一陣的寒風怒吼著,聽起來讓人有種心驚膽戰(zhàn)的感覺。不一會兒的工夫,零星的雪花開始漫天飛舞。
雪,越下越大。整個世界都被大雪攏在懷里。剛一會兒的工夫,大地上白茫茫的一片,遠遠地望去,整個世界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襯衫一樣,白得放光,白得刺眼。
一場讓人渴望已久的雪,終于來了。我們像迎接親人一樣,迎來了入冬的第一場雪。雪后,人們聚集在一起,徜徉在雪地里,那種別樣的美,叫人無從說出口,只能靜靜地享受。
初冬的雪地上,霎時間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的風景線。三五成群的孩子們,你追我趕,打起了雪仗。有人有模有樣地當起了指揮官,隨著一聲令下,所有的孩子們向對方開火了。他們不顧對面打過來的“糖衣炮彈”,一個勁地向前沖,即使有雪塊砸在了頭上,他們依舊奮不顧身地向前沖,遠遠地看上去,還真有點打仗的樣子。這些無憂無慮的孩子們,像初冬的風一樣馳騁在雪地上,臉上露出了絲絲的笑意。
遠處的大人們也聚集在了一起,他們也利用閑暇之時出來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氣,緩解一下工作的壓力。有的人耐不住白雪的誘惑,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有的人抓起了大把的雪拋灑向天空,發(fā)出了陣陣呼喊,他們喊出了冬天的美,喊出了生活的幸福;還有的人躺在了雪地里,靜靜地閉上眼睛,像躺在母親的懷抱里一樣,安逸地享受著冬日的時光。
爭先恐后的孩子們,把各式各樣的雪人堆滿了大地。這些站立在雪地里的雪人,表情各異,樣子可愛。有的把雪人堆成了窈窕淑女,有的堆成了瀟灑的帥哥,有的堆成了長著胡子的老人……個個形態(tài)各異,神采飛揚。這些形態(tài)不一的雪人,體現(xiàn)出了孩子心靈深處的美,那種美純潔得像此刻的雪,潔白、神圣。
偶爾,有人不小心重重地摔在雪地里,這時不遠處的人們,紛紛上前把他扶起來。在滿含淚水的眼眶里,我們讀懂了人間真情,有這些熱心人的幫助,這個冬天真不冷。
雪,這些圣潔的精靈們,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落在樹梢上,一會兒落在屋頂上,像童真的孩子們一樣,四處奔跑著、嬉戲著??粗唤屓讼肫鹈珴蓶|的《沁園春·雪》中所描寫的那種磅礴的氣勢。蒼茫無比的雪,把人帶到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一個雪的世界里。
入冬的雪,把握住了節(jié)令,把最美的禮物獻給了冬天和人們。雪后的世界,遠遠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看上去像一幅壯美的畫卷一樣,起起伏伏、溝溝壑壑。這幅壯美無比的畫卷將永遠留在我們心間。
入冬的雪,美不勝收,勝收的不僅僅是冬天,還有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心就像這圣潔的雪一樣,純潔、干凈、充滿靈氣與芳香。
望著窗外皚皚的白雪,我不禁走入一個壯美無比的冬天……
聽奶奶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美麗的天宮中。有一位善良又懂事的女孩子,她的父母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她,她去了遠在天宮那邊的姑姑家,幫姑姑照料家里的小孩子。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她的衣物也一天天變得陳舊,于是她想向姑姑索取一條褲子,換下自己那條破舊了的褲子,但是姑姑一直沒有答應她,她傷心地哭了。為了生存她忍受了一切,依然辛苦地為姑姑家做事情,料理家務,但是姑姑家里的孩子卻一天天地長大,不需要她的照料和看護了,于是姑姑就將她趕出了家門外。自此開始,她每天都傷心地哭,可是一切都無濟于事,后來她悄悄地離開了天宮,來到了人間,化成了一種鳥,就成了現(xiàn)在的“姑姑褲”(“姑姑褲”是后來的化名,又叫布谷鳥)。
布谷鳥是我們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鳥,布谷鳥是我們現(xiàn)在人的叫法,在鄉(xiāng)下我們依然把這種鳥叫作“姑姑褲”。奶奶說:“她之所以現(xiàn)在依然被叫作‘姑姑褲’是因為她一直都很受冤屈,她只想向姑姑索取回曾經(jīng)想要得到的那條褲子。于是她天天叫,她每天叫喚的聲音就是“姑姑褲”。你們要是不信??!改天她要是再叫的時候你們就仔細地聽,聽她的叫聲看像不像。”
小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孫子常常坐在奶奶的周圍聽奶奶講故事,那個時候一直單純地認為除了人間,還真的有天宮。我們時常對奶奶講給我們的那個關于天宮的故事,充滿了好奇和幻想。有時候為了證實那個關于布谷鳥的故事,證實那種鳥叫聲,我們跟著布谷鳥要跑上好幾里地,說起來也真是夠傻的。我們怎么會追上一只長著翅膀的鳥呢?后來我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很清楚地記得,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種種捕鳥的方法。那年冬天,我們幾個在家沒事的孩子,整天想著捕鳥的好方法,終于有一天,我們用一種最簡單的方法捕到了一只布谷鳥和幾只麻雀。說起來也真是無聊,我們把布谷鳥的腿拴上大人們捻好的細麻繩。讓她使勁地飛,每次飛到相當?shù)母叨?,我們就用拴好的細麻繩將她拉回起飛的地方。最后,把布谷鳥的兩只腿拉得血淋淋的,也不愿意放手,最后還想著將煮熟了吃掉。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時常將布谷鳥帶回家里,奶奶說:“放了吧!怪可憐的,她是好的,不糟蹋地里的糧食?!庇谑俏覀兙蛯⑿列量嗫嗖秮淼牟脊萨B,用雙手用力地推上天空,讓她自由地飛去。奶奶站在一邊笑了,遮著手望著布谷鳥飛去的影子,而我們卻好奇地望著,什么也不想,只是四處張望,看看天空有沒有更多的鳥群飛過。
時間不經(jīng)意就過去了,我們依然在這塊土地上生長著,就像從前一樣,只是缺少了童年的那種歡樂,那種天真的幻想。所有的一切就像白天與黑夜之間的隔閡,短暫卻又是那么的漫長。時間搶走了我們童年的歡樂時光,也讓給我們講故事的奶奶一天天地老去,讓我們對奶奶的故事產(chǎn)生了懷疑,失去了原有的那種迷戀和向往,那種離奇的幻想和憧憬。
奶奶說,每天早上,對面樹杈上的布谷鳥比我醒來得還要早,尤其是在冬天。她們找不到吃食,就靠近庭院和院子里的雞搶食吃。有的時候,她在樹杈上的叫聲叫得真是讓人感到可憐,即使她來到院子里搶食我們也不想把她趕走。有時候我們故意將一些碎散的米粒兒撒在院子里,讓這些在冬天找不到食物的布谷鳥來吃。
而今奶奶老了,奶奶不像從前一樣再給我們講關于布谷鳥的故事了,但她時常還給小院里撒些碎散的米粒兒。又是一年冬天了,我還和從前一樣看見,許多布谷鳥落在小院對面的樹杈上,不時地叫著。我經(jīng)??粗@樣的風景,在院子里,不時地為這樣的風景久久佇立,也為奶奶曾經(jīng)講給我們的故事幻想不已。
冬天了,偶爾在樹杈上看到奶奶故事里的布谷鳥,不僅僅感覺到這是一種美麗的風景,更是一種深沉的感動。我也說不清楚,每次都會因為這樣的風景而感動,或許是因為奶奶的故事,或許是因為落在樹杈上鳴叫的布谷鳥……
大雪節(jié)令過后便到了殺豬的季節(jié),每家每戶的圈里都圈著肥肥胖胖的“年豬”,看著便叫人眼饞。年關臨近,殺年豬便成了風靡一時的大事。主人們早早地在一周前就計劃好了殺豬的日子,也邀請好了親朋好友,等日子一到,便磨刀宰豬來慶祝一年的好日子。
殺豬那天,主家早早地燒上了滿滿的一大鍋開水,以備豬殺后用。殺豬絕對是個技術活,沒有一手操刀的好本事絕對是上不了臺面的。持刀宰豬的人一般為有經(jīng)驗的年長者,有講究的人家,為避免殺生,都是從村外請屠夫來幫忙。
屠夫的技術那是一個好,只見幫手們把豬按倒后,屠夫眼睛一斜,一刀便插了進去,隨著撕心裂肺的嚎叫聲,豬便倒在地上,鮮血直流,圍觀的人們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豬被宰倒后,屋里屋外形成了一幅幅熱熱鬧鬧的景象。
屋子里,婦女們早已經(jīng)開始著手做殺豬菜的準備,有的燒水,有的洗菜,有的切菜;無聊的孩子們,里里外外地亂跑,有時還能為大人們提提熱水,跑跑小腿。
屋外,有經(jīng)驗的屠夫在豬后腿大動脈處,用刀劃開一個小口子,把梃杖從小口插進去,擦著皮肉之間來回穿插幾次,再用打氣筒打氣,最后把整個豬吹得鼓鼓的,再把充滿氣的肥豬抬到開水鍋前,開始褪毛,有的澆水,有的拔毛,錯綜地形成了寒冬里一道暖暖的風景線。
褪豬毛的男人們個個都是頂尖的好手,他們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便把整頭豬清理得一干二凈。沖洗干凈的豬在幾個年輕后生的幫助下,一股氣便被高高地懸吊在空中。有經(jīng)驗的人還要再清洗上幾遍,之后由技術更好的人,手持鋒利的解肉刀,開膛破肚。
豬肚破開后,不一會兒的工夫,便把內(nèi)臟清理了出來,清理出內(nèi)臟后,男人們各自分工,有的清洗,有的卸肉。此時,最無奈的是前來圍觀的人,看著新鮮的年豬肉和白花花的豬油,感覺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吃到嘴里。豬肉被卸下來后直接就抬進了廚房。
在廚房待命的婦女們,都手持菜刀,看到肉被抬進來之后開始切肉,主家不斷地叮囑多切瘦肉。這些切好的肉,都是用來做最后的殺豬菜的。殺豬菜的做法很是講究,每個地方的做法也都大不一樣,有的地方把菜和肉燴在一起,有的則是單獨做開。
家里來的親戚大都是奔著殺豬菜來的。除了親戚之外,還有很多沒有吃過殺豬菜的朋友。時過不久,廚房里傳來濃濃的殺豬菜的香味,收拾好碗筷,一盆盆熱氣騰騰的殺豬菜便端了上來,調(diào)皮的孩子們早已是迫不及待,看著殺豬菜,蜂擁而上,一時間一盆菜便被一搶而空。
大人們則不像孩子,他們都細嚼慢咽,一邊吃一邊嘮嘮家長里短,說說年后的打算,談談將來的計劃,溫馨而愜意,看著一盆盆可口的飯菜,不由自主地想多吃幾碗。飯后,男人們開始喝酒,在爐火的暖意中,男人們敞開了肚子一杯接著一杯地喝,直到最后酩酊大醉。
殺年豬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俗,以前殺了豬,把多數(shù)的肉都要賣掉,而如今生活好了,主家從來都不賣肉,吃不完的肉都分給了親朋好友。眼下又到了殺豬季,看著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不禁讓人想起了童年殺年豬時的情景。短短的十多年時間,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變化滿是幸福,滿是美好。
——選自西部散文學會微信公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