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醴
清晨,手握一片落葉,這微小之物:葉片泛黃,葉柄彎曲,展現(xiàn)出一幅滄桑的相貌;葉脈清晰,葉香洋溢,充斥著一種淡雅香氣;葉肉干枯,葉色暗淡,籠罩著一股悲涼氣息。落葉雖小,卻是大自然的饋贈,細(xì)看其一生卻是“艱”且“堅”,深念大自然的情。
有位詩人說,雪花是天堂寫給人間的信,于穿梭中溝通了塵世與天堂。我說,落葉是大自然寫給人間的信,于飛舞間溝通了大自然與人間。一片樹葉從發(fā)芽時泛著淺綠,到成長時透著濃綠,到落下時顯著枯黃。從開始到結(jié)束,有困苦、有冷暖交替、有風(fēng)雨交加,這一生是艱難的。不論如何,它終究挺了過來,因為它念情,記住大自然曾給自己來到世間的機(jī)會,是以日夜回饋這種情:竭力長得更寬大。要知道此情來自一片葉,來自大自然,其情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滴水,放在顯微鏡下看,就是一個大世界。我想,樹葉亦是如此奇妙,且不需用顯微鏡。我將樹葉捧在手中,細(xì)數(shù)其間脈絡(luò):一條、兩條……仿佛有一條條馬路橫貫其中,它在盡情地釋放著,從一點向四周發(fā)散。忽然有一天它發(fā)現(xiàn),自己遍體的色素如黃昏的天空一般,隨秋風(fēng)起舞。
我相信,落葉并非無情之物,所以它甘愿化作春泥。作為一片葉子,它無言、無悔,雖已失去原有的光芒,但它也曾年輕過、輝煌過、旺盛過。它的一生是堅強(qiáng)的。
葉子撲簌簌地落下是為了明年再一次驕傲地掛上枝頭。落下,是暮年的到來,但也一定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落葉在空中盤旋,飄飛,跌落,宣告一段使命的結(jié)束,彰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我撿拾起來,仔細(xì)端詳這微小的,卻不是毫無意義的事物,它身上蘊含著艱難、蘊含著堅強(qiáng)、蘊含著感恩、蘊含著奉獻(xiàn)……讓我們重新認(rèn)識落葉吧,一起感受物微情濃。
教師評語
作者開篇用排比式的描寫引出所寫的微物——落葉。另辟蹊徑的選材讓人眼前一亮,達(dá)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用“艱”與“堅”的諧音概括落葉一生的命運與品格。中間兩個自然段的描寫,緊緊圍繞這“艱”“堅”二字,讓人們感受這微物承載的濃情。結(jié)尾進(jìn)行了感情的升華和主題的深化,讓人掩卷而思,讓人情不自禁跟著作者去賞落葉之美麗,思落葉之風(fēng)骨。在這里,作者是個小畫家,更是個睿智的哲學(xu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