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惟妙惟肖的詩作: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在孩提時代就是膾炙人口的古詩,總是把我?guī)Щ氐轿业耐?。那是讓我啟蒙,給我啟迪,在母親的引導(dǎo)下,對繪畫迷戀的開端。
還記得,在我4歲的一天,我拿著水彩筆在紙上繞來繞去,這是每個孩子都有過的過去,那時的我什么都畫不出來,我問媽媽,熊貓怎么畫?寶塔怎么畫?媽媽拿過筆,線條在飛舞,寥寥幾筆,一個黑白相間的大熊貓,一座古樸典雅的八層寶塔躍然紙上。這一舉動,對于一個只有4歲,愛繪畫而又畫不出來的我來說,無疑是一件特別神奇的事情。從那時起我就經(jīng)常纏著媽媽,讓她畫這畫那,媽媽總能不加思索地將畫躍然紙上,那時媽媽就成了我心目中最崇拜的“大畫家”。我的母親就這樣在不經(jīng)意間,在我的心中埋下了對繪畫濃厚興趣的種子。
那個年代的孩子,無論被誰問起:“你長大想當什么呀?”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回答:“要當科學家。”也就是從那時起,任何人問到我這個問題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想當大畫家?!蔽以诶L畫的藝術(shù)道路上,幸運地感受到母親始終如一給予我的理解與支持。
記得小學時期,我的一個同學喜歡畫漫畫,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地步??墒撬母改刚J為,繪畫是沒有好前途的。于是,她自己畫的整整兩大本漫畫被她的母親付之一炬,藝術(shù)的種子就這樣消失在萌芽里。
其實,在那個年代,我那并沒有從事美術(shù)專業(yè)工作的母親,也有著同樣的擔心。然而,她自己對繪畫的理解,讓她坦然面對了我對繪畫的癡迷,并給我報了美術(shù)啟蒙班。
當今社會,這樣重視對孩子幼童早期藝術(shù)教育的母親,已經(jīng)是比比皆是了。難能可貴的是,我的母親一以貫之地將我對繪畫的熱愛支持到底!
在都江堰長大的我,初中時,都江堰的繪畫教學,已經(jīng)滿足不了我對繪畫藝術(shù)的渴望了,我想去五六十公里以外的成都,找老師學習繪畫。那時候,母親的工廠效益不好,收入銳減,職工面臨下崗,但是,我的父母依然咬牙堅持,支持我去成都參加價格不菲的繪畫班。
從那時起,每個周末和寒暑假,我就一個人奔波于都江堰和成都之間,那些年,求學路上的困難,都是對我繪畫生涯的歷練。它沒有擋住我對繪畫的堅持和熱愛,反而讓我愈發(fā)彌堅。我知道,那是因為母親堅實的肩膀在支撐。
正因為如此,才能讓我之后,在大多數(shù)大學同學轉(zhuǎn)行棄筆的氛圍中,依然揮筆不止。
大學畢業(yè)后,我成為了教師,有了家庭和女兒,女兒的出生,讓一個母親的幸福感籠罩著我,女兒對《灰姑娘》、芭比娃娃等故事的熱愛,重新喚回了我兒時的公主夢。我的畫筆很長一段時間呈現(xiàn)著婚紗與水晶鞋。當有人問到,我為什么會如此熱烈地鐘情于這樣題材的時候,我說,或許每個女孩兒都有過公主夢。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夢”逐漸在現(xiàn)實中清醒過來。
工作之后,我仍然堅持追求著自我的每一個進步。先后跟隨吳緒經(jīng)老師和方政和老師繼續(xù)深造研修,去進一步研究工筆藝術(shù)中那古往今來的哲思之美,從而形成了我現(xiàn)在表現(xiàn)女性剛?cè)岵乃囆g(shù)題材。
這么多年,繪畫于我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幸福生活的原動力。
憶往昔,我的繪畫生涯,有一個理解與支持我的母親,并且與我同行,我可以自豪,可以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