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蕓慶
摘 要:在教育事業(yè)中除了要教授文化知識,還要重視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理想信念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從小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立行動的方向,對人的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小學班主任要突出學生的理想信念啟蒙教育,以榜樣示范、主題引領和家校協(xié)同強化學生的目標意識,激發(fā)學生的行動意識,深化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認同。
關鍵詞:小學生;理想信念;啟蒙教育;班級實踐
引言
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又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首要內容。班主任在班級活動中要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p>
1家校社有機融通,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實效
每一處的紅色足跡都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學校對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學校應整合、鏈接、打通校內外的育人場所,家校社三位一體,形成立體化的教育合力已成為共識。為充分發(fā)揮實踐育人的功能,學校應將英雄榜樣教育校本課程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豐富學生社會實踐的體驗形式,將現(xiàn)場研學與探究式學習相結合,增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達到涵養(yǎng)精神品質的實效。
英雄榜樣教育不僅需要學生從書本里走出來,從學校里走出來,更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自主體驗和感悟,在實地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深度思考———體會特定時代的文化與歷史,在真實情境的社會實踐中體驗和感悟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理解革命故事及其背后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因此,學校以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為中心,以理想信念教育為目標,以紅色故事、英雄榜樣為“鏈接”,以研學任務單為驅動,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資源與力量,引導學生在行走中體悟,在探究中思考,在實踐中深化。以“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研學”為例,首先教師應讓學生了解本次活動的背景和意義,研學過程中強化教師引導、家長參與和同伴互助,以“任務驅動”“協(xié)同規(guī)劃”“融合探究”“交流分享”四個環(huán)節(jié)推進研學任務的落實。教師精心設計研學任務單,指引學生從思想上、內容上和行為上做好研學前期準備,包括研學任務資料的收集及活動中遵循的社會規(guī)則。在研學探究過程中,家長參與、指導學生的研究內容,協(xié)同規(guī)劃研學任務,學生與同伴互助探究,完成研學任務清單,經歷“資料收集、知識儲備—清單學習、問題梳理—交流分享、反思提升”的學習流程。研學結束后,教師以班會形式組織主題交流,深化學生的實踐感悟和體會,以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實效,促使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學思結合。
2建立理想信念教育評估制度和考核機制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幫助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教師理想信念教育水平的提升最終需要落實在課堂上,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根基才是目的。教師們積極用心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結合當下“盲盒”熱潮,開創(chuàng)“理想信念知識魔盒”游戲,吸引學生抽盲盒答題,調動學生思政知識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利用“劇本殺”進行學黨史活動,學生收集黨史故事,自主設計劇本,利用主題班會時間帶領全班同學在破案的過程中一起沉浸式體驗革命先輩們曾親身經歷的故事,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將理想信念教育與學生學習實際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
3弘揚優(yōu)秀榜樣模范作用
在全社會開展弘揚優(yōu)秀榜樣模范的事跡,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對社會的認知程度有限,要針對他們的年齡進行分析,選取相關的人物事跡,比如學生榜樣,可以邀請德才兼?zhèn)涞脑谛Iㄆ谂e辦學習交流活動,分享他們學習和為人處事的經驗,用榜樣示范去啟發(fā)學生們的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進一步突出榜樣模范作用。同時,積累社會上一些優(yōu)秀模范的優(yōu)秀事跡,比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戰(zhàn)士雷鋒,還有近期為抗擊新冠疫情而鞠躬盡瘁的鐘南山院士。這些都是學生看得見、學得到的優(yōu)秀榜樣人物。此外,也可以拿出反面教材予以警示,揭示一些由于理想信念動搖而誤入歧途的深刻教訓。通過正反兩方面的事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讓小學生自身進行鑒別,通過觀察和分析具有良好行為的榜樣,就能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應該確立怎樣的信念。
4用主題教育樹立理想信念
與時俱進,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根據最新的時政要求開展主題隊會活動,引導學生把握時代脈搏,深化理想信念。比如,“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系列主題隊會,結合小學生形象直觀的思維特點,聯(lián)系生活經驗,把“中國夢”的教育內涵轉化為兒童化的具體表達,綜合運用正面教育、實踐體驗、社會觀察等方式,通過集體隊會、少先隊活動課程、雛鷹假日小隊等活動載體,發(fā)揮文化產品、電視媒體、新媒體的積極作用,重點開展好講述中國故事、體驗中國發(fā)展、討論中國現(xiàn)象、暢想中國未來和“中國夢好少年”的爭章活動,增進小學生對“中國夢”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引導學生們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煉意志,為實現(xiàn)“中國夢”做好全面的準備。
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在德育內容的呈現(xiàn)上要注重創(chuàng)新,不能局限于書本和單一地講解??梢越柚恍┕适滦缘膬热?,更加深刻地傳達愛國主義的思想和意義,來感化和點醒學生。故事是快速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愛國主義教育中運用故事,能夠很好地感染學生,讓其形象地理解較為復雜的情感內容。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一些相應的歷史事件,來渲染故事情節(jié)的沖突與高潮。學生在教師的敘述下,熱情高漲,情緒隨著故事的進展起伏。最后,再對故事中所蘊含的情感和精神信念進行總結,從而呼應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
結語
總之,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班主任一定要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鑄魂這個關鍵,讓堅定的理想信念成為指引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盞明燈。
參考文獻:
[1]譚婷,張鳳.依托地方紅色文化加強小學理想信念教育——以重慶市江津區(qū)為例[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9,21(01).
[2]張慧,向丹.當代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