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瑛
“寶玉挨打”是《紅樓夢》重要事件,是三十三回之前大大小小矛盾積聚之后的集中爆發(fā),體現(xiàn)了這部偉大小說高超的藝術水平。曹雪芹采用戲劇式手法,巧妙地將挨打前的重重沖突一步步激化升級,引發(fā)挨打的風雨大作,再到打后的余波不斷,在整體緊張的氛圍、同一的時間地點里,讓各色人物悉數(shù)上場,言其言,行其行。忙而有節(jié),又娓娓道來,呈現(xiàn)生活的截面,透出無限的意蘊。
從探究挨打原因,分析嫡庶、父子等矛盾,探討賈政教育方式,品析不同人物語言折射的人物心理,鑒賞形象、敘事結(jié)構等角度解讀這章,從而更好讀懂整本書,都有助于理解《紅樓夢》價值?!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長篇小說的閱讀給出了兩種方式:一是“通讀全書”“整體把握”;二是“從最使自己感動的故事、人物、場景、語言等方面入手”“反復閱讀品味,深入探究”?!皩氂癜ご颉边@章,有不少值得“仔細推敲”的細節(jié)文字,從此入手,品味“感動”處,著手“解決一兩個問題”,也是進入《紅樓夢》閱讀的有效方式。
第三十三回,寶玉挨打前,一般關注的焦點有兩個,一是忠順王府長史官奉命來討要琪官(蔣玉菡)牽出寶玉與之關系親密,二是賈環(huán)密告誣陷寶玉強奸金釧兒未遂導致其投井而死。這兩件事,在敘述上節(jié)奏快,矛盾激烈,容易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兩件事讓賈政從“氣的目瞪口呆”,命寶玉“不許動”到“氣的面如金紙,大喝‘快拿寶玉來”,直接引發(fā)棒打風波。而寶玉出場這段,賈政“見他惶悚,應對不似往日,原本無氣的,這一來倒生了三分氣”,主要因為他見寶玉“垂頭喪氣”,且之前會見賈雨村時“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仍是葳葳蕤蕤”,從內(nèi)容上看,尚未到棒打?qū)用妫瑪⑹錾弦草^平靜。但是,這看似平靜背后,滿含寶玉內(nèi)心的波瀾起伏與不能釋懷,體現(xiàn)他心靈掙扎與經(jīng)歷成長的過程,也是在根本上體現(xiàn)他與賈政觀念不同,與生活的環(huán)境時代背離,而這些潛在的巨大差距在一旦點燃的引線作用下就會轟然迸發(fā),如果結(jié)合全書閱讀,再細看,更有一種無法擺脫的悲涼之霧,籠罩開篇。
結(jié)合《紅樓夢》之前的相關情節(jié)閱讀,看寶玉出場的幾個細節(jié):
便知金釧兒含羞賭氣自盡,心中早又五內(nèi)摧傷。
茫然不知何往,背著手,低頭一面感嘆,一面慢慢的走著,信步來至廳上。
抬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他父親,不覺的倒抽了一口氣,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寶玉素日雖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時一心總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此時也身亡命殞,跟了金釧兒去。如今見了他父親說這些話,究竟不曾聽見,只是怔呵呵的站著。
對于金釧兒投井自盡,寶玉內(nèi)心極度悲傷。前三十二回,寶玉也有悲傷的時候,如和黛玉有爭執(zhí)心意不能明了(二十二回“聽曲悟禪機”,二十八回“黛玉葬花”后,二十九三十回與黛玉起爭執(zhí)),秦鐘突然去世(十六回)等處,主要用到的詞都是“哭”“滴下眼淚”等?!拔鍍?nèi)摧傷”“恨不得此時也身亡命殞”這樣程度的詞,從未用過,即使后來晴雯離世,著墨更多的是寫寶玉的情深不舍、牽掛思念,未有輕生之想,而對黛玉的篤定癡心都是以出家做和尚賭誓。此處,寶玉的悲是極度的痛,是哭無法擺脫的傷,是沒有希望的魂不守舍,茫然自失。而對這樣一個青春女孩生命的消逝,寶玉懷著深深的自責愧疚之情。銜接第三十回情節(jié),寶玉因趁王夫人午睡時和金釧兒調(diào)笑,被王夫人發(fā)現(xiàn),王夫人將金釧兒攆出賈府,才有后來的投井事件。但是,寶玉和金釧兒開玩笑時,并未想到王夫人會如此動怒,更未想到會有悲劇發(fā)生,他以一直對女兒們的關愛、無地位等級之別的方式相處,一任率性真實,脂評多次以“情”冠之,但真情在這樣的家族中、社會下卻屢屢碰壁,還帶來災難,寶玉隱約感到這種沖突巨大,追求的與生存的之間矛盾痛苦,無法改變,所以當他看到父親時,“倒抽了一口氣”,涼徹心扉。
比較金釧兒去世后他人表現(xiàn):
(王夫人)“我只說氣他兩天,還叫他上來,誰知他這么氣性大,就投井死了。豈不是我的罪過?!?/p>
(寶釵)“據(jù)我看來,他并不是賭氣投井?!薄耙膊贿^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薄安贿^多賞他幾兩銀子發(fā)送他,也就盡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喚他母親上來,拿幾件簪環(huán)當面賞與,又吩咐請幾眾僧人念經(jīng)超度。他母親磕頭謝了出去。
王夫人、寶釵、金釧兒母親,一個是金釧兒恭敬侍奉多年的主子,一個是在賈府最端莊深得上下人心的小姐,一個是最親的人,她們的表現(xiàn)與寶玉一言不發(fā)流露的真情比,孰輕孰重,一眼分明。而寶玉的痛,又是曹雪芹賦予的,讓他“呼吸領會”,經(jīng)歷感悟,作者的意旨寓于細微。
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我們可能不只需要從大處入手,關注這部小說宏大的框架結(jié)構、復雜的人物關系、龐大的敘事系統(tǒng)等,有的時候,從重要的細節(jié)文字入手,去體會領悟,把前后相關人事草蛇灰線串起來,或許會有更多發(fā)現(xiàn)。實際教學中,教師較容易把大量已有研究結(jié)論告知學生,或以較大的問題設計全局性把握這部“百科全書”式作品的閱讀價值,真正讀作品時,是循著字詞句篇,由感性至理性,從看到至想到,逐漸上升理解的過程。
寶玉見賈雨村這段,曹雪芹略去未寫,但從賈政之語中,可見寶玉去遲了,牽出三十二回寶玉與湘云談論仕途經(jīng)濟以及寶玉對黛玉訴肺腑一事,緣此耽擱,而賈政說寶玉去了也無一點揮灑談吐,仍是因?qū)氂駹繏祺煊裰?;正當寶玉滿懷心事、不知所措時,得知金釧兒事。借賈政語,把一系列事串起來,由賈政眼觀寶玉,見出他在多重事件涌來、看似無關實則一個本質(zhì)沖突內(nèi)核的強壓下內(nèi)心的復雜愁緒,讓讀者體會“怔呵呵”狀態(tài)。十七回秦鐘去世后,寶玉曾“日日思慕感悼,然亦無可如何了”。也是悲痛很深,而當賈珍前來告訴寶玉“老爺就來了”,寶玉“一溜煙就出園來”,后陪賈政游園題對額。比較這兩處,寶玉的悲傷程度、整體狀態(tài)都有不同。所以,此刻賈政見其“應對不似往日”皆有原因。而反常背后包含的各種情感涌動的體會,只有關注細節(jié),關聯(lián)全書相關情節(jié)內(nèi)容,才能發(fā)現(xiàn)無一閑筆的匠心,事件組織剪裁、詳略處理、人物性格發(fā)展等,處理得清楚有序。
寶玉被打,本是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時刻,但只用了本回不到十分之一的筆墨,篇幅很少。主要過程:
賈政喝令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小廝們打了十來下——賈政嫌輕,自己奪過大板咬牙狠命蓋了三四十下——門客奪勸——眾人覓人送信——王夫人趕到,賈政更火上澆油,板子越發(fā)下去又狠又快——小廝松手走開,寶玉已動彈不得——王夫人抱住板子
整個過程都從賈政暴怒而打的角度入手,給人沖擊感,而寶玉此時基本沒有任何描寫。按照賈政所言,寶玉是“逆子”“干的勾當”不可饒,“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所以必須動板,可是這樣一個“頑劣異?!钡摹盎焓滥酢保煌创驎性鯓拥谋憩F(xiàn),作者一字未寫,留了空白。試想:如果寫寶玉的疼痛喊叫,會是什么效果;如果寫寶玉的憤怒反抗,突出他的叛逆,合不合適;如果是寫賈環(huán)或其他賈府公子被打,他們會是什么表現(xiàn)……比較各種方式,只有不寫,才是最好的表達。也許曹雪芹一開始寫了寶玉的表情、心理,但增刪之后,選擇讓賈政一人暴怒痛打,唯其如此,我們才會為只能承笞撻的寶玉更加心痛,才會看到他所追求的在他所處的環(huán)境時代下,是多么不被認可與接受。當然,賈政動板的理由,又是不堪一擊,正如脂評語“跳出樊籠,一場笑話”。
前文賈政送長史官后看到賈環(huán)帶著小廝亂跑,賈政喝令小廝“快打,快打”,賈環(huán)見了“唬的骨軟筋酥,忙低頭站住”,當賈政質(zhì)問時,賈環(huán)見父親盛怒,便馬上轉(zhuǎn)移話題,引出金釧兒事誣告寶玉,其人品之劣躍然紙上,作者花較多篇幅細致描繪,有意讓讀者去體會這一個庶出公子在長期身份觀念下形成的性格特征,與寶玉形成鮮明對比?;啬俊笆肿沩耥裥哟缴?不肖種種大承笞撻”,也用對比法,將之前數(shù)回或隱或顯的這一矛盾聚焦?!靶哟缴唷币幦淮蟛?,“大承笞撻”卻無力改變。
寶玉挨打作為全書重要事件,如果就這樣由賈政一人完成最激烈的沖突,匆匆而過,似乎不夠有渲染力,不夠突出主角寶玉在整個事件中的成長過程。所以,曹雪芹以高妙的方式背面敷粉,不露痕跡地告訴讀者寶玉挨打的狀態(tài)和心理。三十四回,寶玉被抬回房后有多處細節(jié):
“只是下半截疼的很”。
(褪中衣時)寶玉略動一動,便咬著牙叫“噯喲”,襲人連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來。
只見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寬的僵痕高了起來。
寶玉默默的躺在床上,無奈臀上作痛,如針挑刀挖一般,更又熱如火炙,略展轉(zhuǎn)時,禁不住“噯喲”之聲。
怎奈下半截疼痛難忍,支持不住,便“噯喲”一聲,仍就倒下。
可見,之前賈政的幾十大板確實重,寶玉當時又是忍受了極大的身體之痛。把寶玉的痛放在襲人、黛玉等人面前正面描寫,既符合情理,又更惹人心疼。只有在姐姐妹妹面前,寶玉的真情流露,毫不掩飾,才更貼合人物形象,而他的真情流露,也將襲人、寶釵、黛玉的真情、性格展露無疑。
寶玉挨打時的心理及對笞撻的態(tài)度,通過在與三個人物相處中體現(xiàn):
(與襲人)說道:“不過為那些事,問他做什么!”
(與寶釵)心中自思:“我不過挨了幾下打,他們一個個就有這些憐惜悲感之態(tài)露出……我便一時死了,得他們?nèi)绱?,一生事業(yè)縱然盡付東流,亦無足嘆惜?!?/p>
(與黛玉)長嘆一聲,道:“你放心,別說這樣話。就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幾句話的共同意思,都是絕不悔改。不同之處,是表達方式,體現(xiàn)與三人的感情親疏。對黛玉說的,是心底最強音,既是對挨打回應,也是對黛玉回應,表明挨打事件,讓寶玉更加堅定自己追求的人生道路。承笞撻,不是默默接受,而是毅然決絕。
三十五回,寶玉見到玉釧兒,想起她姐姐金釧兒便滿懷傷心、慚愧,一心想和玉釧兒說話,后哄她喝蓮葉羹,湯潑自己手上卻問她燙哪兒,真心關懷。四十三回,眾人為鳳姐慶生,寶玉去郊外虔誠祭奠金釧兒,“不了情暫撮土為香”,都可以看出寶玉堅決不變的真情。
在整本書教學時,我們可嘗試將“寶玉挨打”這幕改編為戲劇形式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以此為教學情境,集中展示沖突與人物形象。其中,對話、表情、場景等是容易借鑒的,但是如何將小說中有意略去或含蓄蘊藉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戲劇的有效呈現(xiàn),是困難的,比如寶玉被打時的狀態(tài)和心理,出場時的內(nèi)心情緒,都不像賈環(huán)告密、賈政棒打這些情節(jié)來得直觀顯性,奪人眼目。小說語言的耐人尋味,敘述方式的伏脈千里,情節(jié)的取舍異殊,都不是隨意能用另一種文學形式轉(zhuǎn)換的。所以,當我們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無論任務是什么,創(chuàng)新的同時,始終應立足于文本本身重要的價值。不能被替代轉(zhuǎn)化的,往往是獨一無二的。當然,也可以在新穎嘗試中,比較體會,見出高下,深化認識??傊?,精讀的內(nèi)容需“認真閱讀”“靜下心來”“反復閱讀”。
寶玉挨打,眾人紛紛登場:
王夫人勸阻——賈母勸阻——王熙鳳吩咐抬寶玉回房——薛姨媽攜寶釵、香菱看望——焙茗告知襲人挨打緣由——寶釵探病——黛玉探病——襲人向王夫人進言——晴雯送舊帕,黛玉題詩——寶釵、薛蟠兄妹沖突
記敘有條不紊,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眾多人物圍繞挨打之事說了該說的話,做了各自能做之事,在緊湊的時間銜接和場景變化中,刻畫了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
在整本書教學時,面對繁復的多重枝節(jié),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網(wǎng)狀結(jié)構,理清脈絡層次,有助于讀懂小說。在此基礎上,抓住細節(jié)關鍵,品讀人物形象,感悟豐富意蘊。比如,寶釵對寶玉的關心,在她探病時情急之下真情流露;在聽襲人轉(zhuǎn)述焙茗的話得知此事與哥哥薛蟠有關后,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以及看到寶玉對自己的體貼后,言語表達得周全得體;回到家中,對薛蟠有意規(guī)勸,又由薛蟠之口指出寶釵對寶玉的真實心意。寶釵形象生動立體。
比較閱讀,品味不同人物不同語言,也有助于深入文本。三十三回中,王夫人和賈母的勸阻,各有不同。王夫人勸阻:第一步,先哭,承認寶玉有錯該打,但老太太不自在了事大,搬出賈母權威,向賈政施壓。結(jié)果賈政更生氣。第二步,又哭,看夫妻情分,承認應該管束,但打死寶玉自己這輩子就沒有依靠,以死相護。從自己入手。賈政松口,淚如雨下,勸阻起了作用。第三步,繼續(xù)哭,哭去世的賈珠,勾起賈政對去世兒子的悲傷,勸阻成功。
賈母勸阻:首先,不說大道理,說要打“先打死我”,直接用自己保護寶玉,而且是居高臨下命令式口吻。賈政見母親生氣,只好陪笑。接下來,賈母嚴厲指責賈政,說自己兒子不孝順,矛頭指向賈政。賈政一聽母親責罵,忙跪下含淚解釋。然后,賈母步步緊逼,直接搬出賈政父親,挑明不允許賈政打?qū)氂?。賈政陪笑,立下承諾。此時,賈母意圖已很明顯,不只勸阻,而且為保護寶玉以后安全。最后,賈母繼續(xù)緊逼,說要收拾包裹回老家。賈政忙苦苦叩求認罪。本來打?qū)氂袷琴Z政覺得寶玉不對,此時卻叩頭認罪自己打得不對。從賈政由父親到兒子的角色轉(zhuǎn)化中,可見出賈府森嚴的等級觀念和賈母在賈府的絕對權威。
由于身份、地位、關系、出場時間等不同,王夫人、賈母的勸阻都極力為寶玉,但方式、程度、意圖有所不同。她們都從各自角度,步步為營。品讀二人語言,可以見出曹雪芹描摹人物、繪出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非凡筆力。既恰到好處處理了各式矛盾沖突,又為下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整部小說人物形象完整塑造、主題的揭示做足了功夫。
總之,《紅樓夢》閱讀是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有意義的過程,有助于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與經(jīng)驗,以科學正確的方法、踏實細致的態(tài)度、勇于探索發(fā)現(xiàn)的主動投入,才能真正走進經(jīng)典,讀出有價值的思考,讀懂小說意旨,獲得啟示,豐富精神世界,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