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娟
(甘肅省榆中縣清水驛鄉(xiāng)衛(wèi)生院護理部 甘肅榆中 730109)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慢性支氣管肺炎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2022 年,我國慢性支氣管肺炎發(fā)病率約為5%,60 歲以上的患病率為15%~20%[1]。慢性支氣管肺炎病程較長,遷延難愈,易反復,患者在發(fā)病后會伴有一定程度的咳嗽、哮喘、咳痰、呼吸受限等臨床不適癥狀,很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或是抵觸、抗拒等情緒,使患者的幸福感下降,引起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huán)[2]。因此,要持續(xù)提高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強化患者對自身所患病癥的認知。
護理干預是慢性支氣管肺炎臨床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干預措施,有著一定程度的輔助作用。但由于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患者的依從性相對較弱,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局限較大,對全方位的護理把控不足。鑒于此,本研究選取在我院就診的90 例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以期提升療效。為進一步探究在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護理中開展綜合護理干預的具體應用成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以我院2021 年10 月~2022 年10 月治療的90例慢性支氣管肺炎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摸球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 例。
研究組男性23 例,女性22 例;年齡61~89 歲,平均(72.49±2.51)歲。
對照組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齡60~87 歲,平均(71.10±2.40)歲。
上述納入患者均經X 線、呼吸功能測定確診,且對比其臨床相關病歷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1)年患病時間超過90 天,連續(xù)病發(fā)至少2 年者;(2)自我意志清晰、主觀意識較強、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者;(3)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1)伴有肺結核、肺癌及自身免疫病者;(2)配合度低,依從性極差者;(3)研究途中可能退出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首先予以患者感染控制治療,并提供止咳化痰的藥物及氣霧劑,以增強局部抗炎、痰稀釋效果。叮囑吸煙患者戒煙,多鍛煉運動,強健體質,增加機體免疫力。
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1)環(huán)境干預:患者所住病房需定期進行通風換氣,確保房內空氣新鮮,室內光線需柔和、適宜,不可過強影響患者睡眠質量。(2)健康宣教: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向老年患者及其監(jiān)護人普及慢性支氣管肺炎臨床相關知識,如發(fā)病誘因、不適表現(xiàn)、治療措施及預后注意事宜等,使其感到安心。(3)情緒調節(jié):由于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及代謝能力減弱,各器官功能逐漸退化,在這種患病狀態(tài)下往往內心會承受較大負擔,情緒還會變得不穩(wěn)定。因此,護理人員要學會傾聽,多與患者接觸、交流,對患者的疑問、顧慮進行解答,減少患者壓力,調適消極情緒,同時幫助患者構建益于治療、加速康復的情緒狀態(tài)與治療信心。(4)用藥護理:護理人員需遵醫(yī)囑為患者提供消炎、化痰、止咳等藥物治療,并實時監(jiān)控患者用藥后應激反應及具體效果。對于部分痰液較多的患者要規(guī)避應用中樞性止咳藥物(如福爾可定、雙氫可待因),防止出現(xiàn)呼吸阻塞、病情加劇的情況。(5)呼吸道護理:采用叩背法、吸痰器輔助法來協(xié)助咳嗽、排痰艱難的患者快速排痰,防止痰液在患者體內蓄積而造成窒息或呼吸道阻塞情況。(6)生活干預: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患者的日常飲食要以少鹽、少油為主,偏向食用高熱、高蛋白、多纖維素、易消化飲食,如魚、肉類、奶、蛋類,嚴禁食用各種煙熏、辛辣、腌制、刺激、油炸、寒涼的食物,做好營養(yǎng)搭配與能力補充,按時就餐,不可多飲多食。此外,患者還要進行肢體康復鍛煉(如騎行、打太極等2 次/天,30 分鐘/次)與肺功能恢復訓練(如縮唇呼吸法3 組/ 天,15 分鐘/組;腹式呼吸法1~2 次/天,5~15 分鐘/次或30分鐘/次,視情況而定)。①縮唇呼吸法:患者需使用鼻腔進行正常吸氣,2 秒后,再使用口腔進行緩慢呼氣,注意呼氣過程中雙唇需始終呈現(xiàn)“吹笛狀”,并發(fā)出hu 音,有助于排出患者肺內氣體,減緩呼吸受限情況。②腹式呼吸法:用鼻用口吸氣過程中要盡可能把腹部向外擴張,保證胸部不動;用口呼氣過程中需將腹部盡可能向內收縮,同樣胸部需維持不動,呼吸節(jié)奏要緩慢、深長,同時需保證在15 秒左右完成1 呼1吸動作,深吸氣3~5 秒,屏息1秒,慢呼氣3~5 秒,屏息1 秒。另外,在肢體康復訓練時要注意運動適量,強度不可過大。
(1)評估對比兩組肺功能(肺活量VC、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肺總量TLC、最大通氣量MVV)情況。(2)評估對比兩組生命質量情況。應用臨床自制生命質量調查問卷,包括活動能力、日常生活、情感功能、家庭支持、健康感覺等多個維度,分值高,則生命質量佳。
護理干預前,兩組肺功能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肺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肺部功能()
表1 對比兩組肺部功能()
組別(n=45)研究組 對照組 t PVC(L)干預前 1.02±0.34 1.06±0.48 0.175 >0.05干預后 2.81±0.23 2.15±0.53 3.204 <0.05 FEV1(L)干預前 1.87±0.35 2.12±0.43 0.720 >0.05干預后 1.96±0.46 2.53±0.34 3.843 <0.05干預前 2.11±0.34 2.21±0.52 0.741 >0.05干預后 3.53±0.16 3.13±0.20 3.863 <0.05 MVV(L/min)TLC(L)干預前 61.22±4.45 61.51±4.73 7.320 >0.05干預后 72.25±2.40 62.31±2.28 8.153 <0.05
護理干預前,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各項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分)
表2 對比兩組生命質量評分(,分)
注:與護理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n=45)活動能力 日常生活 情感功能 家庭支持 健康感覺研究組干預前 59.24±2.29 57.43±2.62 61.39±2.21 53.49±2.62 52.44±2.50干預后 94.54±1.53#*91.38±1.44#*93.25±1.71#*90.34±1.42#*95.26±1.09#*對照組干預前 59.26±2.19 57.73±2.72 61.31±2.19 53.19±2.21 52.35±2.62干預后 77.52±1.40#80.46±1.34#82.78±1.42#79.26±1.34#73.05±1.63#
慢性支氣管肺炎指的是發(fā)生在患者氣管、支氣管上皮黏膜與周圍組織的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因其在老年患者中最為常見,故叫作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3]。該病癥男性多于女性,且有著顯著的季節(jié)性特點,臨床主要不適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部分還會伴有氣喘或呼吸受限情況[4]。一般來說,患者由于長期被疾病折磨,會產生焦慮、恐懼或是抵觸、抗拒等不良情緒,使病情反復,甚至引發(fā)臨床并發(fā)癥,危及患者健康、安全[5]。在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治療中配以適宜的護理干預,對于把控患者病情進展有著關鍵作用。
臨床常用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一般側重于疾病護理或工作完成度,護理操作單一化。例如,在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缺乏一定的積極主動性,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或語言灌輸,并沒有將患者是否真正了解、掌握當作護理工作的重點,部分患者感覺就醫(yī)、護理體驗不佳,會降低護理工作滿意度。針對常規(guī)護理干預中的不足,在臨床將綜合護理干預引進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患者的實踐護理工作中,嚴格依照患者的實時病情狀況予以科學、合理、有效的全方位綜合護理干預。綜合護理指的是以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規(guī)劃、工作落實、護理評價等幾項護理程序為臨床護理工作框架的系統(tǒng)化護理模式,各環(huán)節(jié)相互聯(lián)系、相互協(xié)調,保證護理服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6]。如通過健康宣教,向患者科普有關慢性支氣管肺炎的醫(yī)學保健知識,糾正患者或其家屬對疾病的錯誤認知,讓患者在身體恢復的同時獲得全程的健康教育;日常干預可使患者的生活作息、飲食、運動獲得改善,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作出正確規(guī)律的安排;心理指導能實時關注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及時予以其安慰、鼓勵、關愛等,并通過針對性調節(jié)來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情緒;呼吸道護理能幫助患者正確咳痰、呼吸,有助于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復,促進患者盡快痊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研究組VC、FEV1、TLC、MVV 等肺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活動能力、日常生活、情感功能、家庭支持、健康感覺等各項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與張美珠[7]實驗研究結果一致性較高。由此可見,綜合護理作為一種系統(tǒng)、持續(xù)、多方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可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護理成效,防止患者病情加重。
綜上所述,對臨床老年慢性支氣管肺炎患者予以全面、持續(xù)性綜合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與服務質量,強化診療質量,改善預后結局,加速患者康復。同時,可以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與患者及其監(jiān)護人的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