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1925年8月,毛澤東獨立橘子洲頭,憶起與同學們品談國事、暢游湘江的美好往事,揮筆寫下這首《沁園春·長沙》。毛澤東一生入讀了13所學校,結(jié)交了眾多“同學少年”。交朋友,他有原則:不談金錢,不談男女問題,不談家庭瑣事。成為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后,毛澤東打破了歲月的無情、思想的藩籬,與昔日同學重新架起友誼之橋。
1902年,9歲的毛澤東進入韶山?jīng)_南岸私塾啟蒙。他和私塾同學都是鄉(xiāng)鄰,他們調(diào)皮貪玩、抗議塾師體罰、偷看小說、憧憬外面的世界,在最純真的年代里,他們一起成長,建立了純潔的感情。
讀私塾時,學生們要自己帶中飯,有同學家里窮沒有帶飯,毛澤東寧愿吃不飽肚子,也要把自己的飯菜分一半給同學。當毛澤東尋求到了理想,走上新的征途時,他沒有忘記仍困居在家鄉(xiāng)一隅的同學們。他在家鄉(xiāng)播下革命的火種、建立起韶山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為鄉(xiāng)親們,為留在家鄉(xiāng)的同學指明新的方向。樸實的私塾同學亦是毛澤東有力的后盾。在韶山開展農(nóng)民運動時,同學鐘志申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被敵人通緝時,同學張有成、郭梓閣兄弟不顧自身安危掩護他脫離危險……
1910年,17歲的毛澤東考入湘鄉(xiāng)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簡稱東山高?。┳x書,開始接受新式教育,此后他入學湘鄉(xiāng)駐省中學堂、公立高級商業(yè)學校、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以及他就讀時間最長、對他影響最大的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這些學校匯聚了來自湖南省各地追求進步的青年學子們,風華正茂的他們譜寫了一曲曲激昂的奮進之歌。
毛澤東“求友之心甚熱”,他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都可以尋求到真正的朋友。即便是在排外思想嚴重,令他感到頗為壓抑的東山高小,他還是結(jié)交到了蕭三等幾個親密的好友。結(jié)交朋友,毛澤東有選擇、有原則:“不談金錢,不談男女之間問題,不談家庭瑣事?!睆?912年6月到1920年11月間,毛澤東的書信共39封,其中寫給同學、朋友的信達34封。這些信無一例外都蘊含著兩個信息:一是交流對學習的看法;二是交流對時事、學業(yè)的感想和對未來的籌劃。
上井岡山后,毛澤東與同學們的聯(lián)系長時間中斷。當他成為黨和國家的領(lǐng)袖時,昔年私塾同學大多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毛澤東打破歲月的無情、思想的藩籬,用一封封長信重新架起友誼之橋。他曾在給同學周世釗的信中叮囑道:“如有其他窮師友,因生活困難,日子難過的事,請告我,應即援助?!?/p>
此時與老同學的交往,不僅是同學情的延續(xù),還為毛澤東了解鄉(xiāng)情提供了渠道。1950年初,湖南省永明縣人民政府亂征糧,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毛澤東的同學王汝霖寫信向他反映了這個情況。5月7日,毛澤東親筆回信予以回應:“政府已有令糾正,不知結(jié)果究竟如何?”
毛澤東關(guān)心舊交學友,但從不把個人情感帶入公事中。東山高小的同學毛森品曾兩次寫信給毛澤東,請求幫忙介紹工作,毛澤東稱“不宜由弟推薦”。毛澤東“戀親,但不為親循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這是他處理親情關(guān)系的“三原則”。他的交友之道為世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