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華,崔紅云,李琳琳
(周口市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河南 周口 466000)
隨著維持性血液透析 (MHD)治療技術的進步,終末期腎臟?。‥SRD)患者的生存期不斷延長,但MHD 治療引起的并發(fā)癥也困擾著臨床醫(yī)師與患者。已有研究表明,MHD 患者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微炎癥-動脈粥樣硬化(MIA)綜合征”[1]。大約30%~50%的MHD 患者存在明顯的微炎癥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CRP、IL-6 異常升高[2]。持續(xù)的微炎癥狀態(tài)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營養(yǎng)不良,并增加心血管病變風險[3-4]。近年來國內(nèi)外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開展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本研究分析HFHD 對患者心功能、營養(yǎng)狀況以及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以期為改善MHD 并發(fā)癥提供更多的臨床循證依據(jù)?,F(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6 月至2021 年5 月收治的MHD 患者120 例,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規(guī)律透析時間>6 m;(3)每周規(guī)律透析3次,每次4 h;(4)透析時血流量≥250 mL/min,超濾基本達到干體重;(5)病情穩(wěn)定;(6)自愿參加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急性感染、出血、創(chuàng)傷等;(2)合并惡性腫瘤;(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唬?)合并嚴重心、腦、肝疾??;(5)有酗酒史、藥物濫用史;(6)合并精神障礙性疾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0 例,對照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觀察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CTA2000 透析器,超濾系數(shù)42 mL/mmHg·h。對照組采用尼普洛130 G 透析器,超濾系數(shù)15.3 mL/mmHg·h。兩組透析液均選擇碳酸氫鹽緩沖液,流速控制在500 mL/min;均應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常規(guī)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降壓藥、鈣劑、活性維生素D 等。所有患者每周透析治療3 次,試驗觀察時間為6 個月。
1.3 檢測方法 (1)采集所用患者治療前2 d 和治療后6 個月空腹靜脈血2 mL 加入含枸櫞酸鈉抗凝劑管混勻,采用日本希森美康XS-900i 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及其試劑檢測血紅蛋白(Hb)含量。(2)采集所用患者治療前2 天和治療后6 個月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處理分離血清;同時囑所有患者留取24 h 尿量送檢。采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DXC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測定外周血清中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24 h 尿蛋白定量 (UAER)、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鐵蛋白(SF);采用羅氏e411 型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測定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ɑ)、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水平。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6 個月后評估下列指標:采用心血管功能測量儀(AZN-E30)測定患者心功能,包括心率(HR)、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數(shù)(SI)、心輸出量(CO)、心臟指數(shù)(CI)。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獨立樣本t 檢驗。不同時點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內(nèi)不同時點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腎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BUN、Scr、UAER 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Ccr 比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2.2 心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心功能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HR 比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2.3 營養(yǎng)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營養(yǎng)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Hb、ALB 比治療前升高,且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營養(yǎng)指標比較
2.4 炎癥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hs-CRP、TNF-α、IL-6 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比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MHD 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比正常人群增加8 倍[5]。心血管疾病是導致45%~60%的MHD 患者死亡的主因[6]。MHD 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水鈉潴留、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腎素一血管緊張素增高、內(nèi)皮素分泌增多等,均可導致血壓異常升高,增加MHD 患者的心臟壓力負荷,導致左心室肥厚,進而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等[5]。另一項研究指出,ESRD 患者肌酐清除率<40 mL/min 時,即可出現(xiàn)血脂代謝紊亂[7]。隨著病程進展,腎功能更加惡化,脂代謝紊亂更嚴重,從而增加心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脂代謝紊亂因其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以及影響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機制,可能進一步影響MHD 患者血壓水平[8]。HFHD 具有很高的擴散性能以及水力學通透性,可顯著提高中分子物質(zhì)的清除率,有助于改善脂代謝紊亂;同時由于HFHD 清除較多的中、大分子毒素以及大量的溶質(zhì)及水分,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從而更好地調(diào)節(jié)心率與血壓[9]。HFHD 還可通過降低iPTH水平而改善心功能[1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FHD 治療6 個月后,觀察組患者HR 比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證實HFHD 對改善心功能具有積極作用;但SV、SI、CO、CI 等指標變化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有關。
Hb、ALB 是反映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其直接反映患者身體機能與疾病預后。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Hb、ALB 水平高于治療前(Hb 83.53±17.62 g/L 升至96.81±15.29 g/L、ALB32.10±5.72 g/L 升至37.04±4.24 g/L),且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HFHD 能夠改善患者營養(yǎng)和機體免疫狀態(tài),與已有研究結(jié)論一致[11]。HFHD 較高的擴散性以及水力學通透性,可高效清除水分,從而使Hb以及血細胞比容明顯升高;此外,常規(guī)透析僅可通過彌散方式清除毒素,而HFHD 具有多種毒素清除方式,通過彌散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通過對流方式清除低分子蛋白,通過吸附方式清除中大分子毒素[11]。分析認為,由于抑制蛋白合成與加速蛋白分解的毒素被充分清除,可能明顯增加ALB 的合成[12],從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
已有研究表明,炎癥因子是導致MHD 患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微炎癥-動脈粥樣硬化(MIA)綜合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持續(xù)的微炎癥狀態(tài)可通過多種機制引起營養(yǎng)不良與心血管病變,影響著MHD 患者的長期生存率[3-4]。IL-6 是參與急性期免疫應答的重要細胞因子,IL-6 指標異常升高可促進淋巴細胞增殖與分化,提高淋巴細胞活性,調(diào)節(jié)急性期蛋白、白蛋白的合成。血清IL-6 水平異常升高能夠預測MHD 患者及非MHD 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及全因死亡率[13]。TNF-α、CRP 水平與動脈硬化的發(fā)病密切相關,是評估MHD 微炎癥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IL-6、TNFα、hs-CRP 水平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表明HFHD 治療能夠改善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LFHD 治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血液循環(huán)中的水溶性小分子毒素,包括尿素與肌酐等,而對于大量中分子毒素,單純應用LFHD 治療無法徹底清除。HFHD 透析膜孔徑大,具有極佳的擴散性能與水力學通透性,對溶質(zhì)吸附力強,能夠更加徹底清除血液中的炎癥因子[15]。此外,HFHD 采用的透析膜為高分子合成膜,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夠減少血膜反應,減弱補體與白細胞的激活,這也有助于改善機體炎癥反應[16]。
綜上所述,HFHD 能夠有效改善MHD 患者腎臟功能和心血管功能,提升營養(yǎng)狀態(tài)及調(diào)整微炎癥狀態(tài),是較理想的透析方式。由于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關于HFHD 治療對患者的長期影響,還有待以后研究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