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和清泉一向是文人喜愛的意象,它們象征著一種安閑恬淡的生活,一份悠然自在的心境,一種綿長動人的情誼,一股蓬勃向上的活力……流水潺潺,時而喧鬧,時而沉靜,時而活潑,時而安詳,下面,我們來欣賞幾首相關(guān)的古詩吧!
門前溪水清清? 遠(yuǎn)離喧囂與紅塵
溪? ?居
〔唐〕裴 度
門徑俯①清溪,茅檐古木②齊。
紅塵③飄不到,時有水禽④啼。
注釋? ①俯:向下。 ②古木:年代久遠(yuǎn)的樹木。? ③紅塵:指世俗社會。 ④水禽:水鳥。
詩意? 門下流過清清的小溪,古樹和茅屋的房檐平齊。這里沒有世俗的熱鬧喧囂,不時有水鳥嘎嘎地鳴啼。
賞析 這首詩中,詩人描繪了自己鄉(xiāng)間別墅的幽雅環(huán)境。首句寫別墅的大環(huán)境:門前有路徑相通,門外有清流一道。一個“俯”字,充滿動感,表現(xiàn)出居舍與清溪的距離和高下。第二句寫別墅的小環(huán)境:茅屋為舍,古樹高大,極為簡樸高潔。第三句既寫出了別墅遠(yuǎn)絕塵囂的妙境,也隱含著詩人飄然出世的逸情。末句寫實(shí),那流動的清溪和不時啼叫的水鳥都讓別墅充滿了生氣。
山下泉水叮咚? 山中靜謐在心中
山下泉
〔唐〕皇甫曾
漾漾①帶山光②,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卻憶山中靜。
注釋? ①漾漾:水波微動的樣子。? ②山光:山的景色。
詩意? 輕波蕩漾的水面映射出四周山色,澄澈的泉水倒映著山間林木的姿影。詩人不理會泉水由山中流到山下在石上激起的喧響,卻獨(dú)自回憶著山中的靜謐,懷念山中的安靜生活。
賞析 這是一首寫泉的小詩,它不是寫山中的泉,而是寫山下的泉。山中泉是涓涓細(xì)流,而山下泉則常常已匯流成小潭,依傍山麓,不免倒映出山光林影。
前兩句寫輕波蕩漾的水面,反射著四周景物的色彩,或是草木之幽綠,或是巖石之沉黑。后兩句轉(zhuǎn)寫聲,泉由山中流到山下,在石上激起喧響,這本是自然之理,然而詩人卻不理會這種喧響,而是懷念起在山中時的安靜,寄托了一時的感興。
耳邊溪水潺湲? 依依惜別情誼深
過分水嶺①
〔唐〕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②便是分頭③處,惜別潺湲④一夜聲。
注釋? ①分水嶺:一般指兩個流域分界的山。這里指位于陜西境內(nèi)的嶓冢(bō? zhǒng)山,它是漢水和嘉陵江的分水嶺。②嶺頭:山頭。③分頭:分別。④潺湲(chán yuán):河水緩緩流動的樣子。這里指溪水流動的聲音。
詩意? 溪水奔流,看上去無情卻有情,進(jìn)入山中三天,溪水總是伴著我前行。登上嶺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聽到流水一夜潺湲作響,如同深情的惜別之聲。
賞析 詩人在入山三日,與溪水相伴的旅程中,與溪水的情感與日俱增,因此當(dāng)?shù)巧蠋X頭,就要與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不由得涌起依依惜別之情。但詩人不從自己這方面來寫,而是從溪水方面來寫,寫它徹夜潺湲,用它的“惜別”進(jìn)一步表現(xiàn)它的“有情”。這首詩語言樸素,但立意新穎,構(gòu)思巧妙,頗有情趣。
門前溝水淙淙? 日夜奔流不停歇
溝水詩
〔明〕劉 溥
門前一溝水①,日夜向東流。
借問②歸何處?滄溟③是住頭④。
注釋? ①溝水:小溝里的水。 ②借問:請問。 ③滄溟:海水彌漫的樣子,這里指大海。 ④住頭:停留的地方。
詩意? 門前一溝淙淙流水,不知疲倦地日夜流向東方。請問它究竟流到哪里呢?遙遠(yuǎn)的大海就是它停留的地方。
賞析 明代太醫(yī)劉溥八歲時,看到門前水溝里的溪水嘩嘩地流著,于是即興吟唱出這首詩。詩人由近及遠(yuǎn),由小到大,寫出了溝水不舍晝夜,不停地流向大海的情景。詩句雖然簡短,卻寓意深刻,表現(xiàn)了一種不屈不撓、積極進(jìn)取的精神,還有一種不達(dá)目的決不罷休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