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9世紀(jì)英國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非法測繪及影響
    ——以河流水系為中心

    2023-04-29 15:31:42霍仁龍
    歷史地理研究 2023年3期
    關(guān)鍵詞:阿薩姆丹巴東南地區(qū)

    霍仁龍

    (1.四川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學(xué)院,四川成都610065;2.四川大學(xué)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四川成都 610065)

    近代帝國主義在世界范圍內(nèi)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地圖測繪活動。一方面填補(bǔ)了世界地圖上的空白,提高了西方國家對世界地理事物的認(rèn)知水平;另一方面也為帝國主義在殖民地的領(lǐng)土擴(kuò)張?zhí)峁┝素S富的情報(1)J. P. Sharp, Geographies of Postcolonialism: Spaces of Power and Represent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9;[英] 丹尼爾·克萊頓: 《批判性的帝國和殖民地理學(xué)》,[英] 凱·安德森等主編,李蕾蕾等譯: 《文化地理學(xué)手冊》,商務(wù)印書館2009年版,第535—561頁。,重新塑造了被殖民地區(qū)的政治與地理界線(2)M. H. Edney, Mapping an Empire: the Geographical Construction of British India, 1765-1843,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D. V. Zou, M. S. Kumar, Mapping a colonial borderland: objectifying the geo-body of India’s Northeas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11, Vol.70, No.1;[美] 通猜·威尼差恭著,袁劍譯: 《圖繪暹羅: 一部國家地緣機(jī)體的歷史》,譯林出版社2016年版。,形成了一種殖民主義的權(quán)力

    話語(3)[美] 愛德華·W. 薩義德著,王宇根譯: 《東方學(xu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宋念申: 《地圖帝國主義: 空間、殖民與地球規(guī)治》,《社會學(xué)評論》2022年第1期;趙光銳: 《論20世紀(jì)上半葉英帝國的西藏知識生產(chǎn)機(jī)制》,《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21年第4期。。

    19世紀(jì),英國不斷派遣軍事調(diào)查隊、測量員、間諜和邊疆官員等到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4)本文所研究的西藏東南地區(qū)主要指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以下及其主要支流: 察隅河、丹巴河、西巴霞曲流域,面積稍大于今天被印度非法占領(lǐng)的地區(qū)。進(jìn)行非法測繪活動,其中,河流水系是重要的測繪內(nèi)容之一。至19世紀(jì)末期,英國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認(rèn)知逐漸清晰,地圖中的空白不斷被填補(bǔ),形成了相對較為完善的地理認(rèn)知體系。此外,英國對西藏東南地區(qū)的測繪活動也為20世紀(jì)初期“新外線”和“麥克馬洪線”等非法邊界線的炮制提供了情報基礎(chǔ)(5)[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著,梁俊艷譯: 《中印涉藏關(guān)系史: 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 1904—1914》,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2017年版,第371—372頁。,影響深遠(yuǎn)。

    國外學(xué)術(shù)界多將英國在中國西藏的地圖測繪和調(diào)查活動看作是探險和“發(fā)現(xiàn)”未知世界的過程(6)G. Sandberg, The Exploration of Tibet: Its History and Particular from 1623 to 1904, London: W. Thacker &Co., 1904;[美] 約翰·麥格雷格著,向紅笳譯: 《西藏探險》,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瑞士] 米歇爾·泰勒著,耿昇譯: 《發(fā)現(xiàn)西藏》第2版,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英] 彼得·霍普柯克著,向紅笳等譯: 《闖入世界屋脊的人》,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L. Petech, China and the European travellers to Tibet, 1860-1880, T’ong Pao(通報), 1976, Vol.LXII.,尤其是印度本土間諜班智達(dá)在西藏的秘密測繪活動引起了較多的關(guān)注(7)D. Waller, The Pundits: British Exploration of Tibet and Central Asia,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8; J. Stewart, Spying for the Raj: The Pundits and the Mapping of the Himalaya,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2006; R. Dean, Mapping the Great Game: Explorers, Spies &Maps in Nineteenth-century Asia, Oxford &Philadelphia: Casemate, 2019.,部分研究也關(guān)注到英國利用地圖測繪等為手段蠶食中國領(lǐng)土的歷史事實(8)[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著,梁俊艷譯: 《中印涉藏關(guān)系史: 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 1904—1914》;D. V. Zou, M. S. Kumar, Mapping a colonial borderland: objectifying the geo-body of India’s northeas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11, Vol.70, No.1.。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梳理了中國及西方國家在西藏的地圖測繪史(9)黃盛璋: 《中國地圖有關(guān)中印邊界的畫法的分析研究》,中國科學(xué)院地理研究所: 《邊界歷史地理研究論叢》,第1—6頁;房建昌: 《清代西藏的行政區(qū)劃及歷史地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2期;《清代西藏歷史地圖的編纂、史料及方法》,《歷史地理》第24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4—354頁;孔令偉: 《欽差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清代西藏地圖測繪與世界地理知識之傳播》,《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21年第92本第3分;趙光銳: 《界劃西藏: 20世紀(jì)40年代英國有關(guān)西藏地圖的“政治規(guī)范”》,《史林》2022年第4期;陳發(fā)虎、王亞軍、丁林等: 《1949年以前青藏高原探險和科學(xué)考察活動情況》,《地理學(xué)報》2022年第7期。,尤其關(guān)注地圖中邊界線畫法的演變過程(10)牛汝辰: 《地圖測繪與中國疆域變遷》,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版;戴超武: 《中國和印度有關(guān)地圖邊界畫法的交涉及其意義(1950—1962)》,《中共黨史研究》2017年第5期。。但國內(nèi)外學(xué)術(shù)界對19世紀(jì)英國在西藏東南地區(qū)的地圖測繪過程,尤其是對河流水系這一自然地理事物的測繪過程及其影響的研究還較為薄弱。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主要利用英屬印度測量局檔案、近代英國所繪西藏東南地區(qū)地圖資料、調(diào)查報告等,以河流水系,即雅魯藏布江下游主河道及三條最大的支流察隅河、丹巴河、西巴霞曲為中心,研究19世紀(jì)英國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進(jìn)行非法測繪的時空過程、階段性特征,及其對這一地區(qū)地理知識體系初步形成和英國殖民侵略等的影響。

    一、英國早期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

    地理認(rèn)知(1824年前)

    西藏東南地區(qū)主要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形北高南低,雅魯藏布江由東流折向南流后縱貫整個地區(qū),成為這一地區(qū)最大的河流。雅魯藏布江流至印度阿薩姆地區(q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丹巴河(Dibang)、察隅河(在印度稱為“魯希特河”,Lohit)、西巴霞曲(英文文獻(xiàn)中稱為“蘇班西里河”,Subansiri)三條主要支流先后匯入布拉馬普特拉河,構(gòu)成了西藏東南地區(qū)的主要河流水系,也成為近代英國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和印度阿薩姆地區(qū)測繪的重要內(nèi)容。(11)J. T. Walker, The hydrography of south-east Tibet,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8, Vol.10, No.9.

    1824—1826年,英國通過第一次緬甸戰(zhàn)爭和《楊達(dá)波條約》(Treaty of Yandaboo)從緬甸手中奪取了新的領(lǐng)土阿薩姆(12)C. U. Aitchison, A Collection of Treaties, Engagements, and Sanads Relating to India and Neighbouring Countries, Vol.1, Calcutta: 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 India, 1892, p.198.,使得英印東北部與中國西藏有了直接接壤的地區(qū)。在第一次緬甸戰(zhàn)爭之前,英國還未能到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進(jìn)行實地測繪,其對這一地區(qū)的地理認(rèn)知主要來自康熙《皇輿全覽圖》在國外的轉(zhuǎn)繪與傳播。

    法國傳教士在清康熙年間主持編繪的《皇輿全覽圖》,是我國首次利用西方現(xiàn)代測繪技術(shù)繪制的全國性地圖。(13)翁文灝: 《清初測繪地圖考》,《地學(xué)雜志》1930年第3期;[法] 杜赫德著,葛劍雄譯: 《測繪中國地圖紀(jì)事》,《歷史地理》第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212頁;馮寶琳: 《康熙〈皇輿全覽圖〉的測繪考略》,《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1期;白鴻葉、李孝聰: 《康熙朝〈皇輿全覽圖〉》,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版??滴跷迨?1714),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和理藩院主事勝住被派往西藏進(jìn)行測繪活動,從青海西寧進(jìn)入西藏,到達(dá)拉薩,進(jìn)而到達(dá)岡底斯山和恒河源。但這次測繪活動遇到策妄阿拉布坦叛亂,測繪隊伍被迫返回。根據(jù)喇嘛的測繪結(jié)果,傳教士編制了《皇輿全覽圖》中的西藏部分。(14)白鴻葉、李孝聰: 《康熙朝〈皇輿全覽圖〉》,第52頁;孔令偉: 《欽差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清代西藏地圖測繪與世界地理知識之傳播》,《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21年第92本第3分。18世紀(jì)30年代,巴黎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出版的《中華帝國全志》(15)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Containing a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Chronological, Political and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Chiese-Tartary, Corea and Thibet, London: J. Watts, 1736.,第一卷所附“中國、中國韃靼與西藏總圖”,即1734年由唐維爾(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主要依據(jù)康熙《皇輿全覽圖》改繪(以下簡稱“唐氏地圖”),成為18世紀(jì)西方世界了解中國西藏地方的重要參考(16)韓昭慶: 《康熙〈皇輿全覽圖〉與西方對中國歷史疆域認(rèn)知的成見》,《清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5年第6期。。

    唐氏地圖中雅魯藏布江由西北流向東南方向,最后流入阿瓦王朝(Awa),這也導(dǎo)致后世許多西方地理學(xué)者認(rèn)為雅魯藏布江的下游為伊洛瓦底江。(17)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3, 1815-1830, Dehra Dun: The Office of the Geodetic Branch, Survey of India, 1954, p.57.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怂拱姹镜目滴酢痘瘦浫[圖》(以下簡稱“??怂沟貓D”)中,中文標(biāo)注雅魯藏布江流入姓煙縣昂河。

    唐氏地圖分別采用以北京為零度經(jīng)線和巴黎為零度經(jīng)線的經(jīng)緯度系統(tǒng),研究時需要以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為零度經(jīng)線換算度數(shù)。在唐氏地圖中,雅魯藏布江在21°W附近消失。據(jù)韓昭慶研究,《皇輿全覽圖》以北京太和殿為大地原點(diǎn),即中央經(jīng)線所在地的0°經(jīng)線(116°23′27″E),在其東為東經(jīng),其西為西經(jīng)。(18)韓昭慶: 《康熙〈皇輿全覽圖〉與西方對中國歷史疆域認(rèn)知的成見》,《清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5年第6期。故唐氏地圖中雅魯藏布江消失的地方應(yīng)位于95°23′27″E附近。雅魯藏布江在中印邊界傳統(tǒng)習(xí)慣線附近的實測經(jīng)度約為95°21′36″E(19)經(jīng)度實測數(shù)據(jù)來自天地圖,https://map.tianditu.gov.cn/。,與唐氏地圖繪制情形較為相似。所以,雖然唐氏地圖中雅魯藏布江下游標(biāo)注為流入緬甸,但經(jīng)度卻顯示其下游應(yīng)流入布拉馬普特拉河。

    雅魯藏布江以東,唐氏地圖中繪有更布河(Kenpu),自北向南流。福克斯地圖中將這一河流標(biāo)注為“噶哥布藏布必拉”,“必拉”為滿語,河流之意。(20)萬依主編: 《故宮辭典》,文匯出版社1996年版,第547頁。唐氏地圖中更布河消失處的經(jīng)度換算約為96°23′27″E,察隅河在由南流折向西流處實測經(jīng)度約為96°55′12″E,這與唐氏地圖中的更布河較為相似,故其應(yīng)為察隅河。

    唐氏地圖中將雅魯藏布江西部的河流標(biāo)注為烏姆曲(Omchu),烏姆曲的西部支流標(biāo)注為“Lopra Kachu”。在??怂沟貓D中,這一河流標(biāo)注為“母母撮必拉”,西部支流標(biāo)注為“羅普拉喀初必拉”。唐氏地圖中烏姆曲消失處經(jīng)度可換算為94°23′27″E,與西巴霞曲在中印邊界傳統(tǒng)習(xí)慣線處的實測經(jīng)度94°15′36″E較為相似,故地圖中的烏姆曲應(yīng)為西巴霞曲,而地圖中西巴霞曲的西部支流應(yīng)為坎拉河。

    總的來說,18世紀(jì)初期的康熙《皇輿全覽圖》已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河流水系進(jìn)行了初步繪制,唐氏地圖中雅魯藏布江下游雖標(biāo)繪注入緬甸,但推算其經(jīng)度卻發(fā)現(xiàn)與其流入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位置相似。察隅河、西巴霞曲等主要支流的地理位置和大體流向也都進(jìn)行了標(biāo)繪,形成了西方世界認(rèn)識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地理知識的基礎(chǔ)。英屬印度測量局也認(rèn)為“第一幅基于系統(tǒng)勘測的西藏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圖是1733年唐維爾所繪”(21)按: 這里指1733年唐維爾所繪法文版地圖。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1, 18th Century, p.70.。

    1765年,英國著名地理學(xué)家瑞納爾(J. Rennell)對布拉馬普特拉河進(jìn)行了測量,并提出布拉馬普特拉河與雅魯藏布江是同一條河流的觀點(diǎn)。(22)J. Rennell, An account of the Ganges and Burrampooter River,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Vol.71, 1781. Memoir of a Mogul Empire, London: M. Brown, 1788.在此之前,西方國家多將該河繪制成一條500英里長的、自北向南流的小河流。(23)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1, 18th Century, p.78.在1788年瑞納爾所繪《最新權(quán)威印度斯坦或莫臥兒帝國地圖》(24)J. Rennell, A map of Hindoostan, or the Mogul Empire: from the latest authorities, 1788.哈佛大學(xué)圖書館藏。和1801年阿羅史密斯(A. Arrowsmith)所繪《亞洲地圖》(25)A. Arrowsmith, Asia, 1801. 大衛(wèi)·拉姆齊地圖網(wǎng)站藏。中,阿薩姆地區(qū)位于印度版圖以外,雅魯藏布江的走向基本承襲了唐氏地圖的畫法,其下游走向則主要依據(jù)瑞納爾的觀點(diǎn),連接布拉馬普特拉河。西巴霞曲和察隅河的走向亦與唐氏地圖相似,但兩圖都誤將察隅河下游繪制為流向緬甸。

    除地圖外,這一時期英國對印度或阿薩姆地區(qū)的地理類論著中也多提到阿薩姆北部山區(qū)的河流水系。1820年,W. 漢密爾頓(W. Hamilton)在《印度斯坦及周邊國家的地理、統(tǒng)計與歷史描述》中,認(rèn)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為雅魯藏布江的下游,雅魯藏布江從源頭一直向東流,在96°E附近轉(zhuǎn)向南方,出現(xiàn)在阿薩姆地區(qū)。(26)W. Hamilton. Geographical, Statistical, and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Hindostan, and the Adjacent Countries, Vol.2, London: John Murray, 1820, p.14.但F. 漢密爾頓(F. Hamilton)在同年發(fā)表的《阿薩姆記》中通過對長期居住在阿薩姆地區(qū)的或是逃難到孟加拉的阿薩姆人進(jìn)行訪談等,仍認(rèn)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為魯希特河,從北向南流,并在布拉馬昆德(Brahmakunda)流出山區(qū),到達(dá)阿薩姆平原。(27)F. Hamilton. An account of Asam, with some notices concerning the neighbouring territories, Annals of Oriental Literature, 1820, Vol.1, pp.259-260.

    總之,19世紀(jì)20年代以前,西方國家關(guān)于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地理認(rèn)知主要源于唐維爾轉(zhuǎn)繪的康熙《皇輿全覽圖》及其在西方世界的流傳。18世紀(jì)后期,英國地理學(xué)家通過對布拉馬普特拉河測量與研究,正式提出雅魯藏布江下游流入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觀點(diǎn),并得到了西方地理學(xué)界普遍認(rèn)可,使西方國家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認(rèn)識更進(jìn)一步。(28)J. F. Michell,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India (A Topographic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Report), Calcutta: The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 1883, p.iii.

    二、 19世紀(jì)前期英國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非法測繪及認(rèn)知演變

    地圖測繪是帝國主義對新領(lǐng)土進(jìn)行軍事征服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前提。(29)R. Dean, Mapping the Great Game: Explorers, Spies &Maps in Nineteenth-century Asia, p.72.1824—1826年,英國與緬甸發(fā)生了第一次緬甸戰(zhàn)爭,在進(jìn)行軍事行動的同時,英國還派遣調(diào)查隊對阿薩姆及其周邊地區(qū)進(jìn)行詳細(xì)測量。西藏東南地區(qū)緊鄰阿薩姆,且作為阿薩姆主要河流的發(fā)源或流經(jīng)地,自然也成為這次測量活動的重點(diǎn)關(guān)注對象。英國這一時期的測量活動獲得了阿薩姆和西藏東南地區(qū)南緣豐富的地理知識,一定程度上填補(bǔ)了英國在這一地區(qū)“不完全的知識”(30)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也為英國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情報支持(31)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3, 1815-1830, pp.52-53.。

    (一) 非法測繪活動

    1824年,印度稅務(wù)調(diào)查局派遣貝德福德(Captain Bedford)和威爾科特斯(R. Wilcox)組成針對阿薩姆及周邊地區(qū)的調(diào)查隊,“利用每一次可行的探險進(jìn)入阿薩姆”(32)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3, 1815-1830, pp.52-53.。調(diào)查隊的任務(wù)主要有兩項: 一是尋找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二是配合英國的軍事行動,對新占領(lǐng)的阿薩姆及其周邊地區(qū)進(jìn)行全面調(diào)查。調(diào)查隊所攜帶的測量設(shè)備包括: 六分儀、指南針、伍拉斯通測溫氣壓表(Woollaston’s thermometric barometer)和普通氣壓表等(33)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1. 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qū)

    1826年,貝德福德到達(dá)巴昔卡(Pasial/Pasighat)(34)巴昔卡位于中印邊界傳統(tǒng)習(xí)慣線中方一側(cè)。Map of the countries shewing the sources of the Irawadi river and eastern branches of the Brahmaputra, 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當(dāng)?shù)冂蟀腿?英國稱其為“阿波爾人”)拒絕其繼續(xù)前進(jìn),貝德福德在巴昔卡停留兩天后只能返回(35)J. F. Michell,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India (A Topographic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Report), p.53.。此后,威爾科特斯應(yīng)門布村(Membu,位于巴昔卡東北部8英里左右)的邀請溯底杭河(36)底杭河,Dihong/Dihang,英國對雅魯藏布江下游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段的稱謂。而上,對底杭河下游進(jìn)行了測量,但當(dāng)?shù)厝送瑯泳芙^威爾科特斯繼續(xù)向山地前進(jìn)(37)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J. F. Michell,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India (A Topographic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Report), pp.54-55.??傊?此次測量活動最遠(yuǎn)只到達(dá)巴昔卡附近,未能深入山區(qū)。

    2. 察隅河流域

    阿薩姆本地人和印度教傳說都認(rèn)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位于薩地亞(Sadiya)往東三四日程的布拉馬昆德。(38)B. C. Allen, Assam District Gazetteers, Vol.8, Lakhimpur, Calcutta: City Press, 1905, p.5.1825年,布爾頓(Lieutenant Burlton)受命測量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但其到達(dá)27°49′N,95°52′E附近便無法繼續(xù)前行。(39)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威爾科特斯沿察隅河—魯希特河進(jìn)行了三次測量活動。在第一次測量活動中,威爾科特斯發(fā)現(xiàn)了昆德(Kund,即“布拉馬昆德”)所在地。他認(rèn)為昆德只是魯希特河從山地流到平原的位置,并非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在第二次測量活動中,威爾科特斯從昆德出發(fā),經(jīng)過兩日路程到達(dá)迪加羅米什米人(Digaro/Tain Mishmis)(40)米什米人,Mishmi,英國對中國僜人等山地部族的稱謂。所在地區(qū),并得到兩位部落首領(lǐng)的幫助。通過對米什米頭人的訪談,威爾科特斯了解了魯希特河上游察隅河的大體走向,此次測量活動最遠(yuǎn)到達(dá)特同村(Thethong)。(41)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在第三次測量活動中,威爾科特斯成功勸說迪加羅米什米人讓其通過村莊到米久(Mezho/Miju)米什米人所在區(qū)域,并最遠(yuǎn)到達(dá)察隅河由南流折向西流轉(zhuǎn)彎處的金沙村(Jingsha)。(42)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A. Mackenzi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Hill Tribes of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Bengal, Calcutta: Home Department Press, 1884, pp.47-48.

    3. 丹巴河流域

    貝德福德沿丹巴河而上,最遠(yuǎn)到達(dá)丹巴河與中印邊界傳統(tǒng)習(xí)慣線交匯處的尼雜木哈特(Nizamghat)。(43)尼雜木哈特的位置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于1960年所繪的《中國西南邊疆圖》。貝德福德發(fā)現(xiàn)5個米什米人聚落,共有80戶、500人左右。(44)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4. 西巴霞曲流域

    威爾科特斯訪問了西巴霞曲流域的米里人(Miri,中國珞巴人的一支)地區(qū)。當(dāng)?shù)厝烁嬖V威爾科特斯,西巴霞曲的源頭叫坎拉河(Kamla),有三個分支,主要源頭發(fā)源于北部或東北部的雪山。威爾科特斯認(rèn)為西巴霞曲就是唐維爾和瑞納爾地圖中標(biāo)繪的烏姆曲。但由于當(dāng)?shù)厝说姆磳?威爾科特斯未能深入山區(qū)。(45)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貝德福德和威爾科特斯等人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南緣的活動是英國第一次有計劃、在軍隊保護(hù)下進(jìn)行的非法測繪活動,測繪范圍西起西巴霞曲流域,東到察隅河流域,此次測繪活動及繪制的地圖,大大提高了英國對這一地區(qū)的地理認(rèn)知水平。

    (二) 地理認(rèn)知演變

    威爾科特斯等人完成對阿薩姆及周邊地區(qū)的測量后,于1828年繪制了一幅比例尺為1英寸比4英里的阿薩姆地區(qū)地圖。(46)《印度測量局歷史記錄》第3卷給出了1828年地圖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部分“1828年上布拉馬普特拉河地圖”。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3, 1815-1830.1832年,在威爾科特斯公開發(fā)表的調(diào)查報告中,附錄了一幅在1828年地圖基礎(chǔ)上改繪的地圖——“伊洛瓦底江源頭和布拉馬普特拉河?xùn)|部支流地區(qū)圖”(以下簡稱“威氏地圖”)(47)Map of the countries shewing the sources of the Irawadi river and the eastern branches of the Brahmaputra, 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Vol.17, 1832.,本文即以1832年修改之后的地圖為對象,研究這一時期英國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地理認(rèn)知演變。

    威氏地圖的地理范圍包括21°N—32°N,90°E—100°E,除阿薩姆地區(qū)外,還包括了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南緣。威氏地圖的圖說中詳細(xì)闡述了地圖的繪制過程及數(shù)據(jù)來源:“阿薩姆地圖是一幅最近在測量局長辦公室繪制的大比例尺地圖的縮略圖,這幅地圖來自威爾科特斯自己的調(diào)查和貝德福德(Bedford)、約翰斯(Jones)和拜丁福爾德(Beddingfeld)的調(diào)查活動。”此外,還有費(fèi)舍(Fisher)、伍德(Wood)、布坎南(Buchannan)等人進(jìn)行實地調(diào)查、測量與訪談等的貢獻(xiàn)。所以,威氏地圖是19世紀(jì)30年代前英國對這一地區(qū)地理認(rèn)知的一次總結(jié),具有一定代表性,成為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關(guān)于這一地區(qū)地圖繪制的基礎(chǔ)。(48)R. H. Phillimo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5, 1844-1861, p.311.與前述唐維爾、瑞納爾等人的地圖相比,威氏地圖的主要貢獻(xiàn)是理清了雅魯藏布江及各主要支流的下游流向和主次關(guān)系,具有以下四個特點(diǎn)。

    第一,在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qū),威氏地圖將該河段標(biāo)注為“底杭河”,流入阿薩姆平原后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Lohit or Brahmaputra)。威爾科特斯認(rèn)為雅魯藏布江不可能從伊洛瓦底江出海,延續(xù)了瑞納爾關(guān)于雅魯藏布江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是一條河流的觀點(diǎn)。(49)R. Wilcox, Memoir of a survey of Asam and th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executed in 1825-6-7-8, Asiatic Researches, 1832, Vol.17.

    第二,在察隅河—魯希特河流域,這一時期的測量活動證實了察隅河下游為魯希特河,改變了以往所認(rèn)為的察隅河下游為伊洛瓦底江,以及魯希特河的源頭為布拉馬昆德的觀點(diǎn)。(50)W. Hamilton, The East-India Gazetteer (2nd ed.), Vol.1, London: WM. H. Allen and Co., 1828, p.67.威爾科特斯雖然最遠(yuǎn)只到達(dá)察隅河由南流折向西流處,但通過對當(dāng)?shù)厝说脑L談,他在地圖中將察隅河河道繪制到28.5°N以北,對察隅河沿岸一些重要地點(diǎn)的位置和名稱等也有標(biāo)注,如瓦弄(Oalong)、日馬(Riuma)等。

    第三,底杭河與察隅河之間的地區(qū)增加了丹巴河這一重要支流。但因他未對丹巴河中上游進(jìn)行測量,故中上游標(biāo)注“推測的河道”。

    第四,底杭河以西繪制出西巴霞曲的走向,改變了以往地圖中烏姆曲的稱謂,標(biāo)注為“蘇班西里河”(Suban Shiri)。西巴霞曲的主要支流克魯河和坎拉河走向也被相對準(zhǔn)確地繪制出來。

    1828年W. 漢密爾頓(W. Hamilton)所著的《東印度地名志》一書中,仍堅持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為察隅河—魯希特河,認(rèn)為其源頭可能與怒江(Loukiang)和伊洛瓦底江(Irawady)的源頭相似。漢密爾頓認(rèn)為一些地理學(xué)家所主張的底杭河或西部的河流(指西巴霞曲)與雅魯藏布江是一條河流的觀點(diǎn)是不可信的,因為底杭河的尺寸太小,河道狹窄,且可通航的河道有限。(51)W. Hamilton, The East-India Gazetteer (2nd ed.), Vol.1, pp.67-68, 286, 511.1841年,羅賓遜(W. Robinson)雖然認(rèn)同底杭河為雅魯藏布江的下游,但他同時也懷疑,底杭河的河道才100碼寬,與雅魯藏布江這一大江下游應(yīng)有的尺寸不相符。(52)W. Robinson, A Descriptive Account of Asam, Calcutta: Ostell and Lepage, British Library, 1841.

    1858年出版的《東印度公司治下領(lǐng)土地名志》一書中仍將察隅河—魯希特河看作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起源于喜馬拉雅山約28°30′N,97°20′E,向西流后匯入丹巴河和底杭河等,但同時,該書也認(rèn)為底杭河即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最遠(yuǎn)的源頭。(53)E. Thornton, A Gazetteer of the Territories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nd of the Native States on the Continent of India, Delhi: Low Price Publications, 1858, pp.143-144.

    總之,在19世紀(jì)前期,英國通過對阿薩姆及周邊地區(qū)的大規(guī)模測量,基本確定了西藏東南地區(qū)南緣主要河流的河道流向和主次關(guān)系。雅魯藏布江與底杭河或布拉馬普特拉河的關(guān)系問題雖然得到主流地理學(xué)家的認(rèn)同,但仍存在一定爭議。

    三、 19世紀(jì)中后期英國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

    非法測繪及認(rèn)知演變

    19世紀(jì),英、俄兩國在亞洲內(nèi)陸進(jìn)行了激烈的“大博弈”。俄國為了侵略中國西藏,在19世紀(jì)中后期先后派遣了13支考察隊,以“科學(xué)考察”為名,大肆搜集西藏情報。(54)詳見鄧銳齡、馮智主編: 《西藏通史·清代卷》上冊,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15年版,第460—478頁。隨著俄國的擴(kuò)張,英國更加迫切地想了解中國西藏的地理環(huán)境,以對抗來自俄國的壓力,“對這些地區(qū)進(jìn)行探險及制圖是十分重要的”(55)[美] 約翰·麥格雷格著,向紅笳譯: 《西藏探險》,第242頁。,“這些地區(qū)”指中國的西藏和新疆。

    1876年,英國借馬嘉理在云南被殺事件,強(qiáng)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煙臺條約》,另議專條規(guī)定英國可“由內(nèi)地四川等處入藏,以抵印度”(56)王鐵崖編: 《中外舊約章匯編》第1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版,第350頁。。按照列強(qiáng)“機(jī)會均等”的原則,俄、美、法等國也同樣具有這一權(quán)利,形成了一個帝國主義在西藏游歷和探險的高潮。(57)周偉洲: 《19世紀(jì)西方探險家、傳教士在我國藏區(qū)的活動》,《唐代吐蕃與近代西藏史論稿》,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190頁。

    從英印東北邊疆地區(qū)的局勢來看,19世紀(jì)中后期,阿薩姆地區(qū)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受周邊山地部族的“侵?jǐn)_”,矛盾不斷激化,印度迫切希望突破“內(nèi)線”的束縛,向北部山區(qū)擴(kuò)張。(58)J. F. Michell,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India, Calcutta: The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 1883, pp.iv, 4.加之此時印度測量局已經(jīng)完成了對印度次大陸的測量工作,開始將測量目標(biāo)轉(zhuǎn)向西藏高原(59)Matthew H. Edney, Mapping an Empire: The Geographical Construction of British India, 1765-1843.,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成為這一時期英國進(jìn)行地理測繪和情報搜集的重點(diǎn)地區(qū)。

    (一) 班智達(dá)的非法測繪活動

    19世紀(jì)中后期,為了獲得更多西藏情報,同時避免英國人在西藏調(diào)查時受到阻撓或可能有生命危險,印度大三角測量局(the 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 of India)的蒙哥馬利(T. G. Montgomerie)在印度北部的臺拉登(Dehra Dun)對印度本地人進(jìn)行測量訓(xùn)練,并利用這些人與西藏人具有相似的外貌和宗教信仰,讓其以到西藏朝圣等名義對西藏進(jìn)行非法和秘密測量,這些人被稱為“班智達(dá)”(Pundit)。這些班智達(dá)在19世紀(jì)中后期對中亞、西藏等地區(qū)進(jìn)行了細(xì)致的調(diào)查與測量,獲取了大量情報。(60)D. Waller, The Pundits: British Exploration of Tibet and Central Asia.

    班智達(dá)在西藏進(jìn)行秘密測量時,一般會攜帶以下工具: 九英寸的六分儀,用來進(jìn)行緯度觀察;西藏茶碗,用來裝置水銀槽;棱鏡羅盤,用來測量遠(yuǎn)處山峰的方位;小型羅盤,用來測量一般道路的方位;念珠,用來計步;轉(zhuǎn)經(jīng)筒,用來藏匿野外工作記錄;無液氣壓計和沸點(diǎn)溫度計,用來測量海拔。(61)J. T. Walker, Four year’s journeyings through Great Tibet, by one of the Trans-Himalayan explorer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5, Vol.7, No.2.

    1. 南姆·辛格在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活動

    南姆·辛格(Nem Singh,代號G. M. N)是一位錫金僧人,受過很好的教育,略懂一些英語,在大吉嶺的公共事務(wù)部(Public Works Department)做苦力監(jiān)工,時不時為大吉嶺法庭做翻譯。1878年8月,在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xùn)后,南姆在金塔普的陪同下從大吉嶺出發(fā)到西藏執(zhí)行秘密任務(wù),其目的是測量澤當(dāng)以下的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qū)。

    南姆先到拉薩,從拉薩南行到達(dá)澤當(dāng),順雅魯藏布江東行,最遠(yuǎn)到達(dá)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后的甲拉西登(Gyala Sindong,位于今墨脫縣加熱薩鄉(xiāng)(62)中國地圖出版社編: 《西藏·墨脫縣》,中國地圖出版社2016年版,第104頁。)附近,并被當(dāng)?shù)厝烁嬷鹏敳夭冀詈髸傲魅胍粋€被英國統(tǒng)治的地區(qū)”(63)H. J. Harman, Report on the exploration of Nem Singh in Eastern Tibet, 1878-79, S. G. Burrard,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8, Part 1, Exploration in Tibe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1865-1879, Dehra Dun: The Office of the Trigonometrical Survey, 1915, pp.211-212.。

    南姆在對雅魯藏布江流域進(jìn)行秘密測量后,印度大三角測量局對其測量過程進(jìn)行了記錄,并依據(jù)其測量結(jié)果繪制了《西藏雅魯藏布江南部低地地區(qū)推測圖》。(64)Conjectural sketch of the country to the south of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Great Tsan-Po River of Tibet, S. G. Burrard,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8, Part 1, Exploration in Tibe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1865-1879.從該圖中可以看出,雅魯藏布江河道自澤當(dāng)始,至甲拉西登,包括大拐彎處,都已被南姆測量完畢并繪制成圖。

    印度測量局認(rèn)為,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雅魯藏布江不可能流向西巴霞曲,而只能流向底杭河。(65)D. Waller, The Pundits: British Exploration of Tibet and Central Asia, p.212.然而由于南姆并未能沿雅魯藏布江而下,以證明雅魯藏布江的下游就是底杭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故雅魯藏布江下游之謎仍未能完全解開。(66)R. Gordon, Report on the Irrawaddy River, D. Waller, The Pundits: British Exploration of Tibet and Central Asia, p.225.

    2. 金塔普在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活動

    金塔普(Kintup,代號K.P.)是一名錫金裁縫,曾于1878—1879年隨南姆到達(dá)甲拉西登測量。由于金塔普不識字,不能進(jìn)行文字記錄,所以印度大三角測量局的哈曼(67)哈曼(Captain Henry John Harman),1872年起負(fù)責(zé)大三角測量局工作,1877—1978年負(fù)責(zé)米里山區(qū)(Miri hill)的測量,1878年負(fù)責(zé)印度測量局大吉嶺分部。曾測量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流量,以證明其是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決定派一名中國喇嘛和金塔普一起進(jìn)行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測量工作。這次測量工作的計劃是從甲拉西登繼續(xù)沿雅魯藏布江南下,最后到達(dá)阿薩姆。如果這一計劃行不通,哈曼還設(shè)計了一個靈活的辦法: 讓金塔普準(zhǔn)備大量做了記號的圓木,順江放下,并通知哈曼在底杭河注入阿薩姆的出口處攔截,如果發(fā)現(xiàn)一根圓木,則證明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68)H. R. Thuillier, General Report on the Operation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Department Administered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During 1886-87, Calcutta: The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 1888, p.lxxxix.

    1880年金塔普和喇嘛離開大吉嶺,經(jīng)江孜到達(dá)拉薩,8月底到達(dá)澤當(dāng),1881年3月到達(dá)甲拉西登,后因未能找到可以去南方的路,只能返回。在東久宗(Tongjuk Dzong),喇嘛將金塔普偷偷賣給了宗本作奴隸,直到1882年3月金塔普才成功逃脫。而后金塔普決定實施哈曼的第二方案。金塔普制作了500根圓木,在白馬崗的背崩(Bipung)每天放50根圓木到雅魯藏布江里。但因哈曼已經(jīng)離開了印度,導(dǎo)致這一計劃也未能成功。(69)關(guān)于金塔普的測量過程可參見[英] F. M. 貝利著,春雨譯: 《無護(hù)照西藏之行》,西藏社會科學(xué)院資料情報研究所1983年版,第4—7頁。

    在放了圓木后,金塔普再次嘗試順雅魯藏布江南下,最遠(yuǎn)到達(dá)甲拉西登以南100英里左右的岸來特(Onlonw/Onlet)。在岸來特,因珞巴人不允許來自北方的人通過他們的領(lǐng)地,金塔普被迫按原路返回。1884年11月,金塔普回到大吉嶺。因金塔普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測量訓(xùn)練,他回到印度兩年后才由印度測量局的人將他的測量結(jié)果記錄下來。(70)H. C. B. Tanner, Kintup’s Narrative of a journey from Darjeeling to Gyala Sindong (Gyala and Sendam), Tsari and the Lower Tsang-po, 1880-1884, S. G. Burrard,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8, Part 2, Exploration in Tibe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1879-1892, pp.329-338.

    根據(jù)金塔普的測量結(jié)果,1887年大三角測量局繪制了《坦納上校關(guān)于雅魯藏布江河道報告地圖: 來自1886—87年K.P所提供信息》(71)Sketch map to illustrate colonel Tanner’s memorandum on the course of the Sangpo from information supplied by K. P in 1886-87, H. R. Thuillier, General Report on the Operation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Department Administered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during 1886-87.,在《印度測量局檔案》中也附有一幅印度測量局繪制的《根據(jù)金塔普在1880—84年搜集到的情報所繪雅魯藏布江河道圖》(72)Sketch map illustrating the course of the Tsang-po from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 Kinthup in 1880-84, S. G. Burrard,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8, Part 2, Exploration in Tibe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1879-1892.,兩幅地圖關(guān)于雅魯藏布江河道走向的信息基本相同。金塔普不識字,沒有筆記記錄,所以他的測量結(jié)果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在這兩幅地圖中,雖然甲拉西登以下的雅魯藏布江兩岸標(biāo)注了大量村落地名,但河道仍然用虛線表示。直到20世紀(jì)初期英國對這一地區(qū)再次進(jìn)行非法測量時,才證實金塔普對地名、距離的描述基本都是正確的。(73)H. R. Thuillier, General Report on the Operation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Department Administered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during 1886-87, p.lxxxix; J. A. Field, The history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pper Dihong,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913, Vol.41, No.3.

    3. 克桑在察隅河流域的活動

    克?!ば粮?Kishen Singh,代號A—K)來自庫瑪翁地區(qū)。1878—1882年,克桑到西藏的秘密測量活動的主要任務(wù)是從南向北縱穿西藏,跨越昆侖山,進(jìn)入蒙古并進(jìn)行測量,回來時則要選擇與原路平行的其他道路,以測量更多區(qū)域。印度測量局局長沃克(J. T. Walker)特別指示克桑要避免到中國內(nèi)地,因為這些地方的地理情況已經(jīng)測量過。(74)③ J. T. Walker, Four year’s journeyings through Great Tibet, by one of the Trans-Himalayan explorer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5, Vol.7, No.2.

    克桑于1878年4月從大吉嶺出發(fā),9月到達(dá)拉薩,在拉薩停留了一年時間。1879年9月,克桑加入一支由100人組成的商隊前往蒙古,穿過羌塘高原,到達(dá)青海,最遠(yuǎn)到達(dá)甘肅敦煌附近。在返回途中,克桑取道康區(qū),經(jīng)德格,于1882年2月到達(dá)打箭爐,接受了傳教士比特(Bishop Biet)的建議,經(jīng)里塘、巴塘,到達(dá)察隅河流域。在察隅地區(qū),克桑測量了察隅河的東部支流桑曲,南部最遠(yuǎn)到達(dá)沙馬村(Sama)。在沙馬村,克桑被告知如果他沿察隅河到阿薩姆,會被米什米人殺掉。③1882年7月9日,克桑沿察隅河的西部支流貢日嘎布曲(Rong Thod Chu)而上,穿過冰川和阿扎公拉(Ata Gang La),到達(dá)今八宿縣,對所經(jīng)地區(qū)進(jìn)行了詳細(xì)測量。因天花流行,沿帕隆藏布到工布再到拉薩的道路被封閉,克桑只能沿冷曲而北,至洛隆宗,從洛隆宗經(jīng)工布,于10月8日到達(dá)澤當(dāng),經(jīng)過江孜,在1882年11月12日回到大吉嶺。

    克桑的整個測量活動持續(xù)了4年半的時間,總行程達(dá)到2 800英里,其中有1 700英里是以前未進(jìn)行過科學(xué)測量的。1884年,印度測量局大三角分部根據(jù)克桑的測量結(jié)果,繪制了《1879—1882年間A—K在西藏和蒙古的探險修正圖》(75)Revised sketch map illustrating the explorations of Kishen Singh in Great Tibet and Mongolia in 1879-1882, S. G. Burrard, Record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Vol.8, Part 2, Exploration in Tibe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1879-1892.,包括三幅分圖,詳細(xì)描繪了克桑的行程路線及其測量結(jié)果??松5谝淮螌Σ煊绾拥膬蓷l主要支流,即桑曲中下游和貢日嘎布曲進(jìn)行了測量,繪制出了相對準(zhǔn)確的河道走向,最南端測量到沙馬村。此外,克桑的測量路線還進(jìn)一步證明了雅魯藏布江不可能越過察隅河而流向伊洛瓦底江。它只能向南流,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是同一條河(76)J. T. Walker, The hydrography of south-east Tibet,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8, Vol.10, No.9.。

    (二) 薩地亞助理政務(wù)官尼達(dá)姆的非法測繪活動

    1882年,英國設(shè)置了薩地亞助理政務(wù)官(Assistant Political Officer at Sadiya)一職,以發(fā)展與喜馬拉雅山南麓山地部族的關(guān)系,確保印度東北邊疆的穩(wěn)定。1882—1905年,尼達(dá)姆(J. F. Needham)擔(dān)任第一任助理政務(wù)官,其間取得了被印度政府頗為贊賞的“成績”,如《1928年薩地亞邊疆區(qū)地名志》就如此評價:“尼達(dá)姆先生通過他的遠(yuǎn)征與發(fā)現(xiàn),獲得了一種國際聲譽(yù),他在1882—1905年間的工作為當(dāng)代阿薩姆東北邊疆的局勢奠定了基礎(chǔ)。”(77)R. Reid, History of the Frontier Areas Bordering on Assam from 1883-1941, Delhi: Eastern Publishing House, 1942, p.181.尼達(dá)姆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非法測繪活動主要集中在察隅河流域。

    1885年12月—1886年1月,尼達(dá)姆對察隅地區(qū)進(jìn)行了非法調(diào)查,此次調(diào)查的目的是: 探查察隅河—魯希特河的源頭、發(fā)展與米什米人和西藏人的關(guān)系。1885年12月12日,尼達(dá)姆在沒有軍隊保護(hù)的情況下,帶著三個邊境警察從薩地亞出發(fā),溯察隅河而上,在距離日馬(Rima)一英里的地方被西藏官員阻攔,被迫返回。(78)G. L. S. Ward, Military Report on the Mishmi Country, Simla: The Government Central Printing Office, 1901, p.11.

    尼達(dá)姆測量了察隅河—魯希特河從薩地亞到日馬的部分河段(79)Mr. J. F. Needham’s journey along the Lohit Brahmaputra, between Sadiya in Upper Assam and Rima in South-Eastern Tibet,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Supplementary Papers, 1889, Vol.2; R. Reid, History of the Frontier Areas Bordering on Assam from 1883-1941, p.185.,在“魯希特—布拉馬普特拉河草圖”中(80)Sketch map of the Lohit Brahmaputra, Mr. J. F. Needham’s journey along the Lohit Brahmaputra, between Sadiya in Upper Assam and Rima in South-Eastern Tibet,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Supplementary Papers, 1889, Vol.2.,這一河段被準(zhǔn)確繪出。尼達(dá)姆的地圖中還首次標(biāo)繪出西藏人和米什米人的分界,為英國利用部族分界線作為中印邊界提供了所謂依據(jù)。(81)[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著,梁俊艷譯: 《中印涉藏關(guān)系史: 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 1904—1914》,第426頁。

    尼達(dá)姆的測量與班智達(dá)克桑的測量對接,證明了克桑地圖中關(guān)于察隅河流向的正確性,完成了對于察隅河下游的完整測量。(82)Mr. J. F. Needham’s journey to the Zayul Chu,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6, Vol.4.尼達(dá)姆在報告中說:“我非常自豪且滿意地解決了一個重大的地理問題。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支流,從薩地亞一直到距日馬一英里左右的地方,我非常自信地確定,在這之間不存在與雅魯藏布江相似的河流,所以雅魯藏布江一定在薩地亞以西注入布拉馬普特拉河,據(jù)我看來只有底杭河?!?83)R. Reid, History of the Frontier Areas Bordering on Assam from 1883-1941, p.185.

    除察隅河外,尼達(dá)姆也對丹巴河的部分支流進(jìn)行了測量。丹巴河的東部支流因通河(Ithun)流域分布著貝貝吉亞米什米人(Bebejiyas)。1899年,貝貝吉亞米什米人劫掠了薩地亞東北方向16英里處的一座村莊,其中3人被殺、3人被擄走。1899年12月,英國對貝貝吉亞米什米人進(jìn)行了軍事遠(yuǎn)征,尼達(dá)姆任政務(wù)官。遠(yuǎn)征軍到達(dá)丹巴河的尼雜木哈特,燒毀了因通河沿岸的部分村莊。在遠(yuǎn)征軍到達(dá)的地方,尼達(dá)姆測量了808平方英里的地區(qū)。(84)G. L. S. Ward, Military Report on the Mishmi Country, pp.13, 15-16.

    (三) 地理認(rèn)知演變

    1878年,印度測量局派哈曼對底杭河、魯希特河、丹巴河和西巴霞曲的徑流量進(jìn)行了測量,“以明確每條河流的徑流量大小,另外,也可以為這一有趣且重要的地理問題(即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流向)提供證據(jù)”(85)J. T. Walker, General Report on the Operation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1877-78, Calcutta: 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 1879, pp.16-17.。據(jù)測量結(jié)果,底杭河的徑流量遠(yuǎn)遠(yuǎn)大于其他三條河流,這也增加了底杭河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可信度。1881年,在印度統(tǒng)計局長的亨特(W. W. Hunter)主編的《印度帝國地名志》中,認(rèn)為雖然雅魯藏布江與布拉馬普特拉河還未被實地探查證明為同一條河,但一般都已認(rèn)可兩條河為上下游關(guān)系。(86)W. W. Hunter, The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Vol.3, London: Trubner &Co., 1885, pp.93-95.

    1887年和1888年,沃克(1878—1883年任印度測量局長)發(fā)表了兩篇文章: 《西藏的怒江(潞江)是伊洛瓦底江或薩爾溫江的源頭嗎》(87)J. T. Walker, The Lu River of Tibet: Is it the source of the Irawadi or the Salwi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7, Vol.9, No.6.和《西藏東南部的水文學(xué)》(88)J. T. Walker, The hydrography of south-east Tibet,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8, Vol.10, No.9.,結(jié)合英國測量員、間諜班智達(dá)、邊疆地方官員等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測量結(jié)果,系統(tǒng)論述和概括了此時英國對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認(rèn)識。沃克的兩篇文章都附有地圖,《西藏東南部與周邊地區(qū)地圖》和《西藏東南部水系圖》,因1888年沃克對這一地區(qū)的河流水系較1887年的文章有了新的認(rèn)識,故兩者有沖突處以1888年的論述為準(zhǔn)。

    1. 雅魯藏布江與底杭河的關(guān)系

    受唐維爾地圖的影響,許多西方地理學(xué)家仍然堅持雅魯藏布江下游是伊洛瓦底江,如在1885年,戈登(R. Gordon)主要依據(jù)三個理由堅持這一觀點(diǎn)。一是伊洛瓦底江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且徑流量大;二是根據(jù)中國方面的記載與唐維爾的地圖;三是來自阿薩姆人的證據(jù),即當(dāng)?shù)厝苏J(rèn)為沒有河流連接雅魯藏布江與布拉馬普特拉河。(89)R. Gordon, The Irawadi Rive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5, Vol.7, No.5.

    而沃克在文章中著重介紹了金塔普對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測量活動,認(rèn)為雖然金塔普當(dāng)時缺少測量設(shè)備,也不能進(jìn)行文字記錄,但在這一地區(qū)停留了足夠長的時間,使得他對地點(diǎn)之間的距離與方位記憶深刻,能令印度大三角測量局繪制出相對可靠的地圖。沃克認(rèn)為,在班智達(dá)對察隅河、雅魯藏布江進(jìn)行大規(guī)模的測量后,可以確定雅魯藏布江的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

    2. 魯希特河的源頭問題

    沃克認(rèn)為,班智達(dá)對察隅河及其北部地區(qū)的測量進(jìn)一步證明了雅魯藏布江不可能流入伊洛瓦底江。戈登則認(rèn)為沙馬和布拉馬昆德之間的地區(qū)尚未被實地測量,雅魯藏布江有可能流經(jīng)這一地區(qū),并最終匯入察隅河,流入伊洛瓦底江。1885—1886年尼達(dá)姆的測量結(jié)果證實了察隅河為魯希特河的源頭,解決了戈登提出的問題(90)J. T. Walker, The Lu River of Tibet: Is it the source of the Irawadi or the Salwi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7, Vol.9, No.6.,也證明了在怒江以西的西藏地區(qū)沒有河流可能成為伊洛瓦底江的源頭(91)實際上,伊洛瓦底江發(fā)源于察隅縣伯舒拉嶺南部,注入云南貢山縣,再向西流入緬甸的克欽邦,成為伊洛瓦底江的東部源頭恩梅開江。。沃克認(rèn)為班智達(dá)A—K調(diào)查所得的貢日嘎布曲和桑曲分別是察隅河的西部和東部源頭,而察隅河又是魯希特河的源頭,基本上廓清了察隅河的主要源頭和中下游河道的走向。

    3. 丹巴河的源頭問題

    沃克將英國對丹巴河下游的測量與唐維爾的地圖相結(jié)合,認(rèn)為丹巴河上游是唐氏地圖中的更布河。進(jìn)而他根據(jù)山地部族的描述,認(rèn)為在察隅河的源頭附近有一條稱為“Kala-pani”(意為“黑水”)的河流,向西匯入底杭河。恰帕隆藏布(Nagong Chu)發(fā)源于同一地區(qū),有同樣的流向,其含義也為“黑水”,故沃克將帕隆藏布視為丹巴河的東部支流,兩條河流在匯合后流入布拉馬普特拉河。

    尼達(dá)姆在讀了沃克的研究后,并不認(rèn)同沃克關(guān)于丹巴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北部的看法。他提出,居住在丹巴河沿岸的米什米人多次說他們在去喜馬拉雅山脈以北的西藏聚落時,會路過丹巴河的源頭,證明丹巴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南坡,并不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部。(92)J. F. Needham, The hydrography of south-estern Tibet: the Dibong Rive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Monthly Record of Geography, 1889, Vol.11, No.7.

    4. 西巴霞曲

    沃克地圖中繪制出了西巴霞曲的兩條主要支流,即坎拉河(Kamla)和克魯河(Khru),因未對西巴霞曲的源頭進(jìn)行測量,故錯將坎拉河作為西巴霞曲的源頭,發(fā)源于澤當(dāng)南部的澤古錯(Tigu tso)。

    1900年,由英國皇家地理學(xué)會繪制的“西藏及其周邊區(qū)域地圖: 基于最新信息”(93)Tibet and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compiled from the latest information, 1900.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修正版,借鑒了沃克地圖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繪制方法,將雅魯藏布江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繪制為一條河流,但仍將雅魯藏布江下游,即甲拉西登以下至格邦(Kebang)用雙虛曲線表示。此次關(guān)于丹巴河的繪制方法,修正了沃克所認(rèn)為的丹巴河源頭為更布河的看法,僅保留帕隆藏布作為丹巴河的源頭;關(guān)于察隅河,完整繪制出了察隅河中下游河道的走向,并將察隅河的兩條上游支流桑曲和貢日嘎布曲的具體走向繪制出來,因桑曲的上游還未被實地測量,故用虛線繪制;關(guān)于西巴霞曲,仍沿用沃克的繪制方式,將坎拉河作為西巴霞曲的源頭,發(fā)源于澤古錯,上游用虛線表示。

    總之,到19世紀(jì)末,英國通過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非法測繪活動,基本構(gòu)建了對這一地區(qū)河流水系的地理知識體系,但關(guān)于雅魯藏布江與底杭河的關(guān)系、丹巴河和西巴霞曲的源頭等問題,直到1911—1913年間英國對這片區(qū)域進(jìn)行大規(guī)模非法軍事行動時才最終通過實地測量得到解決。(94)參見[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著,梁俊艷譯: 《中印涉藏關(guān)系史: 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 1904—1914》,第262—270頁。

    19世紀(jì)英國在中國西藏所進(jìn)行的地理測繪活動本身即具有侵略性質(zhì),是其建構(gòu)殖民主義權(quán)力話語、重塑被殖民地區(qū)的政治與地理界線的重要手段。(95)D. V. Zou, M. S. Kumar, Mapping a colonial borderland: objectifying the geo-body of India’s Northeas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11, Vol.70, No.1.20世紀(jì)初期,英印發(fā)動了第二次侵藏戰(zhàn)爭,企圖將西藏變?yōu)楸Wo(hù)英印東北邊疆的“緩沖國”,以削減俄國南向擴(kuò)張的影響。加之,中國也加強(qiáng)了對西南邊疆地區(qū)的管控,英國認(rèn)為位于喜馬拉雅山腳的“外線”“從戰(zhàn)略上來說是不牢靠的”,將“外線”向中國一側(cè)推移,將英國的影響擴(kuò)大到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qū),最終炮制“一條自然的與更加安全的邊界”是當(dāng)務(wù)之急。(96)Government of India to the Marquess of Crewe, Simla, 1911-09-21, IOR, L/P&S/20/FO/87-3.

    1910年10月,印度總督明托(Minto)認(rèn)為:“中國人在日馬的活動和我們與東北邊疆地區(qū)相鄰部族區(qū)域的未來關(guān)系問題導(dǎo)致了區(qū)域性的焦慮。對于中國人的前進(jìn),軍事當(dāng)局認(rèn)為現(xiàn)在的觀點(diǎn)是不健全的策略。”故而提出所謂的“新外線”(new external boundary),“我們傾向于認(rèn)為最好的政策是將外線擴(kuò)展到可能必要的地方,以保證在外線以內(nèi)或以外沒有除我們之外的其他國家力量與部族之間發(fā)生關(guān)系或交流,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確保一個緩沖區(qū)”(97)Government of India to Viscount Morley, 1910-10-23, IOR, L/P&S/20/FO/87-2.。19世紀(jì)英國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非法測繪結(jié)果則為“新外線”的走向提供了重要情報。

    1906年,英國皇家地理學(xué)會再次出版了《西藏及其周邊區(qū)域地圖》修正版。1913年10月23日,正在召開西姆拉會議的麥克馬洪在《備忘錄》中明確寫道,將1906年由英國皇家地理學(xué)會繪制的《西藏及其周邊區(qū)域地圖》用在西姆拉會議,并將復(fù)本交與了中國與西藏地方代表(98)A. H. McMahon, Memorandum, 1913-10-23, IOR, L/P&S/10/342.,并以此為基礎(chǔ)標(biāo)注出多條邊界線,最終形成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的走向(99)[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著,梁俊艷譯: 《中印涉藏關(guān)系史: 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 1904—1914》,第408—409頁。。

    結(jié) 論

    近代帝國主義在世界范圍內(nèi)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地圖測繪活動,是其殖民擴(kuò)張的先導(dǎo)??陀^上,帝國主義的這一行為也促進(jìn)了西方人對世界地理的認(rèn)知,填補(bǔ)了世界地圖中的空白。19世紀(jì),英國派遣測量隊、間諜、邊疆官員、探險家等在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非法測繪活動,其中,河流水系是其測繪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為英國進(jìn)一步蠶食中國領(lǐng)土、單方面劃分中印邊界線等提供了情報基礎(chǔ)。

    英國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非法測繪與認(rèn)知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19世紀(jì)20年代之前,英國對中國西藏東南地區(qū)的地理認(rèn)知主要來自康熙《皇輿全覽圖》的改繪及其在西方的傳播,對雅魯藏布江、察隅河、西巴霞曲等河流的基本走向有了相對準(zhǔn)確的繪制。18世紀(jì)中后期英國地理學(xué)家瑞納爾在對布拉馬普特拉河進(jìn)行測量與研究后,提出雅魯藏布江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是一條河流的觀點(diǎn)。第二階段為19世紀(jì)前期,英國派遣測量隊在阿薩姆及西藏東南地區(qū)南緣的測量活動,基本確定了雅魯藏布江、察隅河、丹巴河和西巴霞曲的主次關(guān)系及下游河道的流向問題,奠定了此后相關(guān)地圖中關(guān)于這一地區(qū)河流水系繪制的基礎(chǔ)。第三階段為19世紀(jì)后期,通過間諜班智達(dá)、英印邊疆官員的測量活動,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地區(qū)、察隅河的上游至下游、丹巴河的中下游、西巴霞曲的中下游地區(qū)均被較為準(zhǔn)確地繪制在地圖上,這一地區(qū)的河流水系知識不斷得到完善。西藏東南地區(qū)河流水系的豐富知識也為1910年“新外線”和1914年“麥克馬洪線”的炮制提供了情報基礎(chǔ),成為殖民主義侵略擴(kuò)張的工具。

    猜你喜歡
    阿薩姆丹巴東南地區(qū)
    石頭村里杏花開(節(jié)選)
    青海湖(2022年10期)2022-06-05 12:47:33
    第18屆中國東南地區(qū)數(shù)學(xué)奧林匹克(高一)
    東喜馬拉雅地域民族資料梳理
    三峽論壇(2020年6期)2020-12-15 06:50:15
    第16屆中國東南地區(qū)數(shù)學(xué)奧林匹克
    丹巴甲居藏寨建筑馬克筆表現(xiàn)技法研究
    第17屆中國東南地區(qū)數(shù)學(xué)奧林匹克
    第15屆中國東南地區(qū)數(shù)學(xué)奧林匹克
    大帽子
    1300萬阿薩姆人不被視為印度公民
    丹巴古碉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亚洲,欧美,日韩|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婷婷亚洲欧美|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91av网一区二区|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or卡值多少钱|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av卡一久久|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老司机福利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6这里有精品|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亚洲不卡免费看|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看黄色毛片网站|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国产av在哪里看|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色视频www国产|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av在线老鸭窝|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av专区在线播放|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av在线亚洲专区|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91av网一区二区|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v观看视频| 在线播放无遮挡|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日本熟妇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ponron亚洲| 国产高潮美女av|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不卡一级毛片|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免费av观看视频|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在线观看片|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深夜a级毛片|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亚洲av成人av|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日韩中字成人|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av免费观看日本|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www.色视频.com|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a级黄色片| av免费观看日本|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在线观看片|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 看黄色毛片网站|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精品日产1卡2卡|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一夜夜www| 51国产日韩欧美|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搞女人的毛片|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婷婷亚洲欧美|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激情 狠狠 欧美|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久久草成人影院|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嫩草影院入口|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成人二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欧美,日韩|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简卡轻食公司|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久久久色成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在线播放无遮挡|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中国国产av一级|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亚洲图色成人|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亚洲av熟女|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亚洲性久久影院|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av不卡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赤兔流量卡办理|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人在逋|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中国美女看黄片|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亚洲最大成人av|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成人二区视频|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中国美女看黄片|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久久精品影院6|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日日啪夜夜撸|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成人二区视频|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我要搜黄色片|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欧美性感艳星|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91av网一区二区|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大香蕉久久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日本五十路高清|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kizo精华|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免费av毛片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亚洲综合色惰|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videossex国产|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av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中文字幕制服av|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久久午夜福利片|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51国产日韩欧美|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有码 亚洲区| 久久人妻av系列|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三级毛片av免费| 色哟哟哟哟哟哟| 嫩草影院入口|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中国美女看黄片|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91狼人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91精品国产九色|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视频| 在线免费十八禁|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丝袜喷水一区| 亚洲av.av天堂|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看a级黄色片| 色视频www国产|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如何舔出高潮| 亚洲自拍偷在线| 老司机福利观看|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午夜a级毛片|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做爰动态图高潮gif福利片|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色视频www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黑人高潮一二区|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7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亚洲在久久综合|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毛片女人毛片| 悠悠久久av|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韩国av在线不卡|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午夜a级毛片|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免费av观看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国产高潮美女av|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久久中文看片网|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国产av不卡久久|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51国产日韩欧美|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