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媛雅
坦誠地表達自己
你有沒有心情不好,卻因為要看別人的眼色而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為想要過輕松的校園生活,而只能按照朋友的要求行動的時候呢?那些時候你最先考慮到的都是朋友,并沒有尊重你自己的意愿。高情商溝通不僅不會傷害聽的人,而且還能理直氣壯地說出你自己的想法。比起朋友帶給你的傷害,往往你帶給自己的傷害更嚴重。不要因為忙著顧及朋友的心情而傷害自己,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吧。
就算你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朋友也有可能不會聽。但是,那是尊重自己的行為,你尊重了自己,你就會變得快樂。相信你自己吧。
人們經常會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可以得到所有人的愛,可以與大家友好相處。這真的是個很嚴重的錯覺呀。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為了跟所有人友好相處而遷就別人。只要有一個可以跟你交心的好朋友就可以了。只有展現(xiàn)出最真實的自己,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不管是多么要好的朋友,都不可能一直相處融洽。但是,只要兩個人能做出讓步和妥協(xié),步調就能一致。讓我們都能機智地對話,機智地行動吧。
怎樣才能做到高情商溝通呢?
例如,朋友跟你說“今天一起玩吧”,可是你很累,不想去玩。這時,應該怎樣回答呢?
“好呀,一起玩吧!”
消極的溝通1:這是擔心朋友失落,隱藏自己內心想法的回答。雖然按照朋友的意愿去做了,但你自己卻充滿了不滿和疲憊。
“對不起,我要去上興趣班?!?/p>
消極的溝通2: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找借口或者說謊會讓自己心里不舒服,最終會被揭穿。
“為什么每天都要玩?累死了,我要回家!”
有攻擊性的溝通:雖然很坦誠,卻會傷朋友的心吧?雖然你回家了,自己的心里和朋友的心里都會不舒服的。
“ 謝謝你邀請我一起玩,可是今天我有點兒累,想回家休息,下次再一起玩吧。”
高情商溝通:對!這才是機智的對話。不僅說出了你的想法,還不會讓朋友傷心。當然,由于是拒絕,朋友當時可能會失望。但是,大家正是在理解雙方不同想法的過程中變成朋友的。
傾聽
還有一點與高情商溝通同樣重要,那就是傾聽。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說話時,朋友能認真地聽。那么,先從自己開始做起,認真聽朋友說話吧。你可能會問怎樣才算認真地聽,對視、默不作聲、聚精會神地聽,到最后就是認真地聽。
放下“什么時候結束呢?”“我現(xiàn)在想說這句話”等想法,集中精力傾聽朋友的故事。傾聽會讓你更容易結交朋友。等朋友說完后也可以提問,因為提問也是關心的表現(xiàn)哦。
熾熱的想法VS冰冷的想法
產生問題時,最好進行冰冷的思考。什么是冰冷的思考呢?仔細聽好啦。如果朋友總是打斷你說話,你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他討厭我嗎?”這是熾熱的想法,你會覺得他是故意欺負你,就會討厭他。
但是,你也可能產生下面這樣的想法,“他是不是太著急了”“他可能有很多話要說”等,這就是冰冷的想法。這樣內心就會舒服多了,就能更好地說出自己的意愿。
“雖然你有很多話要說,但能不能先聽我說呢?”
怎么樣,是不是很優(yōu)雅?心情不好壓不住火氣時,想一些冰冷的想法就會放下熾熱的想法。可以問一問朋友“為什么那樣”“有什么事嗎”等問題。
知道了朋友的想法后,就會消除誤會。此外,知道了原因后,還可以更簡單地解決問題。當自己不高興時,埋怨朋友時,可以先冷靜地思考一下。
表達方法
下面給大家介紹高情商對話的三個階段。
第一,如實說出發(fā)生的情況
如實說出發(fā)生的情況,除去自己的感覺,只說事實。最好再除去自己的判斷或消極的詞語。聽到“你錯了”“你的行動是不好的”這樣的話時,沒有人會開心。最開始說了讓人不開心的話,之后再說什么好聽的話都沒用了。
第二,坦誠地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說服別人認為你的想法是對的。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可以使用“我”。例如“我覺得”“我聽說”“我了解到”“我認為”等表達方式,這樣一來,朋友們也會理解“原來你的想法是這樣的”。
第三,具體地說出自己的請求
“我希望你能幫我做……”
最好是具體地說出自己的請求。只有這樣,朋友才能準確地了解你的意思。如果用“應該這樣做”“不能那樣做”等命令語氣說話,一不小心就會引來抱怨。一旦傷了感情,就不好復原了。當各自的需求不一樣時,可以雙方都做一點點讓步,尋求意見的統(tǒng)一。
當看到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意愿時,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至少遇到下面這些情況時什么都不做比較好。
第一,當你非常生氣時
生氣時,最好什么話都不說,因為表情和肢體動作會把你的消極感情展現(xiàn)得一覽無余。最好是先平息怒火。可以暫時與朋友保持一定距離,或者深呼吸都是有幫助的。
第二,當朋友非常生氣時
如果朋友發(fā)火,你可能也會跟著發(fā)火,因為人很容易受消極情緒的影響。如果說了一兩次還是沒用,可以先退一步,等朋友氣消了再跟他說。
第三,當朋友非常敏感時
如果朋友非常敏感,看起來很容易受傷時,就不要再說了。雖然說出你的想法很重要,但是不能傷害別人。
第四,當朋友身處困境中時
沒有必要讓身處困境中的朋友更艱難。在需要照顧的朋友面前,應該有暫時放下自己的雅量。
第五,當說完后的情況讓你感到有負擔時
如果說完自己的想法后發(fā)生的事會讓你感到有負擔,不說也可以。如果說出去比不說更累,還是忍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