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嬋 錢華
內(nèi)容摘要:課堂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評價語的運用更是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恰當?shù)剡\用課堂教學評價語對整個課堂教學有著重要意義。當前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在實際課堂運用過程中存在單一性、缺少對評價語的自我反思等問題。要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需要提高教師自身將理論知識轉實踐應用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建構多元化、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新課標 評價語 對策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闭n堂教學評價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成果一種實時評價,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學習效率、學習氛圍。
語文作為特定意義上的開放性學科,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需要教師的引導。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學生在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時往往不能與教師所設想的答案完全對應。當學生所回答問題答案不完整時,便需要教師及時引導、糾正與補充學生的回答。借助教學評價語糾正學生答案的偏差之處、補充答案的遺漏之處,并借此引導學生按照課前預設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來促進該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語的導向性作用。課堂教學評價語除了有一定導向作用外,還具有激勵作用。在成長的關鍵期,小學生常常非常期待來自外界的肯定和鼓勵,他們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也希望可以得到外界積極的反饋。而在課堂中,教師是這個“外界”中具有權威性的評價主體。因此,課堂教學評價語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及時的調(diào)整和引導都能更好地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反思、自主進步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始終牢記評價語是對學生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實時反饋,有著明確、特殊的指向與激勵作用。
一.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要改進教育評價,要求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更新教育評價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評價方式”[1],而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更要與時俱進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的改革要求?!敖處煈敇淞ⅰ獭獙W—評’一體化的意識,科學選擇評價方式,合理使用評價工具,妥善運用評價語言”[2]。新課標主張“教—學—評”一體化,意在強調(diào)“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倡導評價主體多元化,樹立教師、學生“雙主體”的評價地位,通過“評”來進一步促成“教”與“學”。在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常常被視為唯一的評價主體,而學生常常承擔“被評價”的角色,導致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地位被忽視,評價能力得不到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的可持續(xù)學習能力也就難以為繼。新課標“倡導評價促進學習的理念,注重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學習”[3],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自評、他評中更好地自我認識。除了評價主體多元之外,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當妥善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注重鼓勵、引導學生進而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在課堂評價、課堂互動過程中實時關注與反饋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認知情況、思維方式和情感態(tài)度,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語文教師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的現(xiàn)狀
(一)評價語、評價主體的單一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的不同,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同,間接的就會導致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學對象的復雜性也必然導致了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情況。那么如何靈活應對課堂突發(fā)情況便是把握教學秩序的關鍵。“當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與教案預設差別大時,課堂上就容易出現(xiàn)無言以對的沉默情景。許多教師無法靈活應對,往往是一筆帶過,不加重視,無法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即時地進行評價,這就會導致課堂陷入尷尬的境地。”[4]除此之外,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追求速度,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常常機械化、模式化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將自己視為課堂教學過程中唯一的評價主體,忽略讓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忽視了學生作為另一評價主體的地位?!昂芎谩薄安诲e”“真厲害”等簡單的評價語也反映著現(xiàn)如今許多小學語文教師評價語言的匱乏,機械化、單一的評價語會使學生喪失教師對自身學習狀況及時反饋的興趣,久而久之會失去對學習的熱情,而評價語也失去了情感傳遞與導向激勵的作用。
(二)缺少對評價語的自我反思
在如今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缺少對自身課堂教學評價語使用情況的反思。反思是為了更好的進步,對于教師而言,反思是促進自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關鍵過程。隨著教學與升學壓力的增大,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使用評價語僅僅是為了追求固定的題目答案,完成設定的淺顯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并沒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總目標?!叭粘V薪處煶S械慕虒W反思也更多是對教學效果或者成績的反思,對于具體過程的反思通常是忽視的,而課堂教學評價語的反思便更少。”[5]“僅僅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而不注重評價語的引導性和啟發(fā)性,缺乏課堂良好的情境性互動,這也源于教師對于專業(yè)認知理念的匱乏?!盵6]因此,加強課后對課堂教學評價語的反思是運用好評價語的關鍵。從形式到具體的語言表達,教師對自身課堂教學評價語反思得越充分也越能促進自身恰當、靈活地使用評價語,無形中也對學生的語言表達產(chǎn)生積極作用,活躍課堂氣氛,加強互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始終記住學生是自身學習的建構者而不是單純的接受者。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賦予意義、建構自己知識體系與結構的過程。課堂教學評價語在發(fā)揮其導向和激勵作用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索與學習之中。
三.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運用的優(yōu)化策略
(一)提高自身理論知識轉實踐應用的能力
語文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并存的學科除了注重語言上的交流與傳遞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情感上的溝通與互動。而語文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也與情感的溝通與交流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評價語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認識。因此,恰當、靈活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的前提是教師自身擁有良好的理論素養(yǎng)。作為活躍在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素養(yǎng),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學習的同時不斷反思自己,從而促進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課堂教學過程本就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情況,如何在第一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準確具體的反饋便是一個難題,這就要求教師靈活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將理論知識靈活地轉為實踐應用?!霸诮虒W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據(jù)具體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脑u價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加強自身對課堂教學評價語的認識,強化課堂教學評價語相關理論和知識的學習。同時積極向經(jīng)驗豐富的名師請教智慧的結晶,觀摩學習他人的課堂評價方法。最重要的是在教學實踐中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內(nèi)化所學知識,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課堂教學評價的水平,提高教學能力?!盵7]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實時的反饋評價是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反思自我、學習新知的重要條件,如果教師在課堂中沒有對學生所學知識情況的及時反饋,他們也就錯失了這一個取長補短與自我反思的過程。所以,教師應當注重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扎實的理論知識轉為教學第一現(xiàn)場課堂的實踐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給小學生提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實時的課堂評價,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知識掌握的正確率,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二)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以口頭教學評價為主?!盵8]類似“嗯,很好”“說得不錯”“真厲害”等單一的課堂教學評價語教師應當減少使用。而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的學習基礎情況各不相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也會因人而異。遇到基礎較差、回答有誤的學生時,可以就其優(yōu)點進行肯定,“你回答時聲音非常響亮,吐字非常清晰,但是沒有聽清楚老師的題目,再思考一會,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如果你可以從另外一方面多思考一下就更好了”。在課堂進行教學評價時更應當考慮到每位學生天生的性格特點,面對不同班級的學生、同一班級內(nèi)不同特征的學生,教師要根據(jù)其各自的特點因人而異,做到評價標準的相對統(tǒng)一。例如,當一個平時生活中比較羞澀、上課少有舉手的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除了對其回答進行簡單肯定之外,還可以用鼓勵的口吻說:“這個小朋友與前些天相比,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看到了進步,希望下次站起來的時候說話聲音可以再大聲一點,可以更勇敢一點,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回答地更好!”這個評價是對他現(xiàn)有進步的肯定,盡管目前取得的進步不足以改變或者彌補他現(xiàn)有的缺陷,但日積月累,小的進步總會積累成大的進步,從而改變他現(xiàn)有的不足。而對平時生活中大大咧咧,時常會因粗心犯小錯誤的學生,在對其回答進行點評后可以提及其性格上的特點而進行評價:“你再仔細動動你聰明的小腦瓜看看,是不是漏掉了什么,老師希望你下次可以更仔細、更細心,不止是學習上,生活上也要更細心呀!”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而不是“機械化、一刀切的評價,不用某個統(tǒng)一的標準去評價所有的學生”[9],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更好的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
(三)建構多元化、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在教育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需要建構多元化、創(chuàng)新型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來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與達到我們的教學預期。教師應當樹立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觀,除了單一的課堂中師生互評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者同桌、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相評價,給予學生自我反思與互助反思的時間,因為學習本就是一個不斷反思進而進步的過程。而在學生自我反思與互助反思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捕捉恰當?shù)慕逃鯔C,將這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評價語轉變?yōu)樘囟ǖ慕虒W資源。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好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對自己反思的成果或者互助反思的成果進行分享與交流,教師便借此對重點內(nèi)容進行補充、強調(diào),引導學生內(nèi)化評價標準進而在評價中學會評價。再對積極反思的學生給予贊揚,對缺乏思考的學生予以適當?shù)奶嵝?,其余的學生就能從中得以學習,將表現(xiàn)好的學生作為榜樣,而課堂表現(xiàn)欠佳的同學也會有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當然,優(yōu)秀課堂評價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長時間在實踐中的不斷觀摩、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與互相評價意識可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與動力。除了注重評價主體的多樣性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重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在使用言語表揚之外,還可以用手勢與眼神對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tài)進行評價。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教育資源不斷更新,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評價與科技手段相融合,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更多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開展一些課堂互動小游戲,遠程連線實現(xiàn)班級之間、學校之間、地區(qū)之間的互評,使各班級、各學校、各地區(qū)建立教學資源互補、共建共享的意識,重視現(xiàn)代科技對課堂教學的作用。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肩負著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任務,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領者,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水平,把握教學知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結合點,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精神”[10]。教育的不斷變革、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都在要求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樹立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觀,運用靈活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構建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2][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7]陳海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評價語問題與改進方法[J].讀與寫, 2022,(34):67-69.
[5][6]唐靜云,崔秀蘭.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失當問題及解決路徑[J].教書育人,2022,(29):66-68.
[8]李莉.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50):22-24.
[9]趙世菊.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評價語[J].華夏教師,2021,(14):51-52.
[10]劉育斌.走進新課程,探究創(chuàng)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J].讀寫算(上),2018,(3):2.
(作者單位:湖州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