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
公交運行路線調整,一女乘客在原站點候車時,要求一輛路過的公交車停車未果,只得追至下一站點上車,遂與司機發(fā)生口角。同車一男乘客勸她勿影響司機安全駕駛,不料女乘客與其發(fā)生爭執(zhí)。事后女乘客起訴,要求該男乘客賠償爭執(zhí)中遭受的損失。
2023年2月20日,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fā)布2022年度全市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上述糾紛引發(fā)的劉某訴史某健康權侵權案入選。
女子劉某雖是江蘇溧陽人,但常年居住在外地,對溧陽公交路線變更情況不了解。2021年3月23日下午,劉某從外地回到溧陽,準備在南渡鎮(zhèn)郵電局路口搭乘公交車。由于該站點已被取消,故司機朱某駕駛公交車經過時,雖然看到劉某招手示意,但未停車。劉某只得跟著公交車一路小跑,在下一站點上車。
由于天氣炎熱,年逾七旬的劉某累得滿頭大汗,心生不滿,遂與女司機朱某理論:“我從外地剛回來,不知道郵電局路口不停車,你們應該在那里弄個牌子……”朱某覺得劉某不應責怪自己,兩人發(fā)生言語沖突。
此時,男乘客史某勸阻劉某:“你不要跟她說了,讓她安心開車。有話到公交公司去說吧?!笔纺吵鲇诎踩紤]好心規(guī)勸,并指出劉某應通過正當途徑反映問題,但劉某并不領情,反而將矛頭指向史某:“你不幫乘客說話,卻幫司機說話……”兩人遂發(fā)生言語爭執(zhí)。
見劉某吵鬧不休,史某打電話報警,稱公交車上有乘客影響司機開車。過了一會兒,公交車開到終點站。下車后,劉某抓住史某的衣服不肯松手。史某用手掰開劉某的手后離開了現(xiàn)場——路邊的清潔工王某目睹了事情的經過。
溧陽市公安局南渡鎮(zhèn)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現(xiàn)場。劉某對民警稱,史某在掙脫過程中導致其摔倒,腰部疼痛。民警將劉某送至家中,并告知,如果后續(xù)需到醫(yī)院檢查治療,會再聯(lián)系雙方當事人來派出所處理。
2021年3月24日、31日,劉某到南渡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治療,支出醫(yī)療費1151.11元。4月6日、13日,劉某到上海市第六、第八人民醫(yī)院治療,共計支出醫(yī)療費1439.97元(其中個人支付256.7元,其余由醫(yī)保統(tǒng)籌支付),同時為購買醫(yī)療器械(胸腹護帶)支出1880元。
2021年6月18日,溧陽市公安物證鑒定室出具法醫(yī)學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評定劉某所受之傷為輕傷二級。
就本案所涉糾紛的情況,南渡鎮(zhèn)派出所民警于2021年3月24日向劉某進行了詢問。劉某稱,當時史某想跑,其拉住史某不讓他走。史某掙脫,在此過程中推了自己一把,致自己摔倒在地。她爬起來后再次拉住史某,史某遂將其雙手掰開,導致其手指被掰傷。
因雙方未能就賠償問題達成協(xié)議,劉某遂于2021年8月16日向江蘇省溧陽市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溧陽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史某賠償其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等合計5000元。審理過程中,劉某變更訴訟請求,要求史某賠償醫(yī)療費3437元(已扣除醫(yī)保統(tǒng)籌支付的部分)、交通費2000元,自己保留日后的訴訟權利。
史某陳述稱,其與劉某在車上沒有肢體接觸,一下車劉某就拉住他。他只是跨了一步,劉某就躺在地上,并拉著其不放。史某認為,其沒有傷害原告。劉某年紀大了,其自身疾病與他人無關。
在此之前的2021年7月6日,南渡鎮(zhèn)派出所民警向現(xiàn)場目擊證人王某作了詢問。王某陳述,當時他正在公交車終點站,看到史某和劉某從公交車上下來后,劉某用雙手抓住史某上衣胸口部位。史某無法掙脫,于是移動腳步。這時劉某一邊側身躺下,一邊再次拉住史某的衣服,史某被她拽得俯下身來。后史某用力掰開劉某抓著他衣服的手,起身迅速跑開。劉某見狀,立馬從地上爬起追趕史某,但沒有追上。
南渡鎮(zhèn)派出所出具的《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載明:該案經查沒有違法情形。根據(j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決定終止調查。
溧陽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原告受傷的原因及雙方當事人的責任如何確定。
關于原告受傷的原因。根據(jù)公安機關向原、被告及案外人所作的調查,以及溧陽市公安局對原告?zhèn)樗鞯恼J定,應認定原告身體受傷是原告拉住被告不讓其離開,而被告甩手臂和掰開原告抓住被告的手指,導致原告跌倒造成的。被告的行為與原告受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關于責任確定。在原、被告發(fā)生糾紛后,被告為此報警,原、被告均有義務在現(xiàn)場等待公安民警來處理。被告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預料到年老的原告的身體狀況。在原告拉住被告時,被告不應采取甩手臂和掰手指的方式應對,而應采取勸說、講道理等方式平復原告的情緒,等待公安民警來處理。原告為了等待公安民警來現(xiàn)場處理糾紛,強行拉住被告不放,有不當之處,對其自身的損害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綜合本案所涉糾紛的前因后果,溧陽法院認定被告對原告的損害承擔50%的賠償責任,原告自負50%的責任。
2022年2月10日,溧陽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史某應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賠償原告劉某醫(yī)療費1718.5元、交通費250元,合計人民幣1968.5元;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史某不服,提出上訴。
史某稱,其沒有違法事實,劉某的傷情和相關鑒定都與其無關,其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史某指出,一審判決未提南渡鎮(zhèn)派出所出具的《決定書》,該《決定書》指出本案沒有違法事實,即自己沒有傷害劉某。另外,南渡鎮(zhèn)派出所的《接處警工作登記表》顯示:周邊群眾沒有看到史某推搡劉某。目擊證人王某的證言可以證實,劉某是自己側躺下來,并拉住史某的衣服不放。
公交車運行關乎公共安全
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常州中院”)經審理認為,劉某因在未設置公交站點的位置錯過公交車而心生不滿,與司機發(fā)生口角,其間辱罵司機。史某規(guī)勸劉某不要與司機爭吵,以免影響其安全駕駛,而劉某非但不接受規(guī)勸,還與史某發(fā)生爭執(zhí),引發(fā)本案糾紛。
劉某這一恣意妨礙公交車安全運行的行為,理應受到譴責。史某作為社會公眾,又是同車乘坐人員,其勸阻行為系理性的正當、正義行為,應當?shù)玫娇隙?。劉某下車后故意糾纏拉扯史某,從而引發(fā)本案糾紛,實屬不當之舉。后劉某在糾纏拉扯過程中受傷,不排除是其自身故意行為所造成,史某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且依據(jù)事發(fā)當時公安機關的調查,劉某傷勢系意外造成,史某沒有違法情形。
綜上,常州中院認為,劉某恣意影響公交司機安全駕駛的行為有違社會公德,其訴請與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秩序,弘揚優(yōu)良社會風尚相悖,不應得到支持,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史某承擔50%的賠償責任不當,也不符合社會公眾的普遍評價,對史某的上訴理由應當予以支持。
2022年7月18日,常州中院作出二審裁決:撤銷一審民事判決;駁回劉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
本案二審法院改判,最終判決見義勇為者史某免責,其裁判依據(jù)有二:一是從該案證據(jù)來看,史某在與劉某發(fā)生爭執(zhí)的過程中未實施對劉某的侵權行為,無過錯即無責任;二是史某規(guī)勸劉某的動機正當,即指引劉某正確行使權利,并通過阻止劉某恣意影響公交司機安全駕駛行為的方式,確保公交車行車安全。本案判決有利于引導公眾在類似情況下積極見義勇為,維護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