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心
“從無到有,從近到遠,從長纓在手,到紅旗如畫。這一代人從沒有在乎過自己的得與失,這一代人一輩子都在磨礪國家的劍與盾。今天,后輩們終于能聽到你們的傳奇,隱秘而偉大,平靜而神圣?!?/p>
2022年4月24日,我國航天科工二院發(fā)布了《導彈人生》這本書,在書中首次公布了為我國導彈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員名單。沈忠芳便是這12位去年剛過了脫密期的中國導彈總指揮、總設計師之一,也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的重要參與者、組織者和見證者。
沈忠芳投身航天事業(yè)的契機還要從他的出生講起。1934年,沈忠芳出生在上海,那時的中國被侵華日軍的炮火籠罩。從小他看遍了百姓疾苦和炮火無情,“如果我們也能擁有自己的飛機,一定要打得他們落荒而逃”。
保衛(wèi)祖國的種子就此在他的心中埋下。1953年,沈忠芳考入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yè),大學畢業(yè)之后,就一直在這兒工作。那時,美軍的U2高空偵察機,侵入我國領空。面對我們的飛機飛不到那么高,炮彈也打不上去的難題,我軍開始研制地對空導彈系統(tǒng),一次次反復實驗,終于迎來了“紅旗一號”的橫空出世。此后,沈忠芳又參與了“紅旗二號”的研制工作,這標志著我國邁出了自主研制防空導彈的關鍵一步。此后幾年,沈忠芳負責研制的導彈型號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為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型號總指揮。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全面完成了攻關任務,突破了五大關鍵技術,取得了九項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tǒng)邁入了正軌,這標志著我國防空導彈研制水平跨入到世界領先行列,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防空導彈體系對抗能力和國防的實力。
1994年,在沈忠芳和團隊的努力下,我國防空導彈的研發(fā)工作終于在國際社會上有了一席之地。2009年的國慶閱兵,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tǒng)亮相,沈忠芳在觀禮臺上熱淚盈眶。
76歲那年,沈忠芳自愿離開工作崗位。他說:“年輕人都比我們行,現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進技術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想把壯大國防力量的使命傳遞給年輕人,也把未來留給年輕人。
國士無雙,大國脊梁。他已然活成了自己人生格言中的那樣:獻身事業(yè),淡泊名利;笑對人生,問心無愧。
(編輯·李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