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玢皓
摘要:火災的發(fā)生頻率較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引起火災的原因有很多,給消防滅火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也給火災調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在火災調查中,證據是非常重要的,火災物證是判斷火災發(fā)生原因的準確依據,它對火災調查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诖?,就火災現場實物證據的有關問題作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希望對相關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火災調查;損壞原因;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3-0112-03
火災物證是指在火災發(fā)生后,可以反映出火災實際情形的實物證據或與之相對應的痕跡。對火場中的實物證據進行分析與研究,能夠確定火災的起因與時間,并確定與火災有關的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的責任。這將有助于加強防火工作,對火災的預防與及時處理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這顯示出了火災物證的重要作用。所以,為了防止各種因素對物證造成的破壞,要主動尋找造成物證損壞的原因,在調取證據時保護物證不被損壞,為后面的調查研究提供支持。
1 火災調查中物證的作用
在發(fā)生火災之后,消防人員需要對火災物證和現場痕跡展開分析和調查,并將所獲得的證據進行篩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引起火災的原因,并判定火災的經過等。所以,通過對火災物證的研究可以加深對火災起因的認識,同時也為消防安全方面的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事實上,搜集火情的證據,尋找火情的起因,還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引起火情的嫌疑人,判定這場火災是否有人為原因,必須依法處理,讓相關人員和單位承擔責任,從而維護公平公正的原則。
2 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的原因及環(huán)節(jié)
2.1? 現場勘查中證據被破壞
火災現場勘查是通過對火災現場不同區(qū)域的各類火焰痕跡的分析,來尋找、識別和提取物證的一個過程。其主要任務是搜集可以說明火災起因的證據,并據此判斷火災起因。然而,在進行火災現場勘察時,若沒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就很有可能會對現場的證據造成嚴重的破壞。此外,一些火調人員沒有按照正規(guī)的方式進行調查取證,就對火災現場的痕跡和物證展開分析和判斷,這種方式是不合法的。在收集物證時沒有遵循正規(guī)的程序,將會影響火災調查工作的正常進行。
2.2? 現場物證提取時造成損壞
在對現場物證進行提取時,有時會造成損壞。在對現場物證進行提取的時候,有些火調人員在沒有拍攝、記錄、繪制出火災現場地圖的情況下,就將現場的一些證據、物證進行了移動、拋棄,導致了一些固定物證的原有狀態(tài)被破壞,而且無法進行修補,從而影響了物證采集的質量。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在對物證進行提取和收集的過程中,沒有經過慎重仔細地操作,他們的提取方式比較粗暴,在遇到比較復雜的火情時,沒有深入調查,在提取證據時,對工具的操作不當,以致在現場不能對情況做出正確判斷并及時準確地將物證提取。這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證據的收集和分析,有可能導致后續(xù)工作開展不便[1]。
2.3? 在送檢時受到損壞
火災物證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極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而被破壞,所以在收集到火災物證之后,一定要注意對證據的保護。同時,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安全保護工作。在一些火災調查工作中,工作人員獲得物證后沒有及時地保護和處理,因為長時間的暴露,導致物證受到腐蝕等破壞,失去了作為證物的價值,難以佐證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原因和經過等,這將會影響火調工作的效率。如用于保存的容器與物證性質不符,就極容易引起物證的損壞。因此,火調人員一定要高度關注火災現場證據的保存工作[2]。
3 在火災調查過程中避免實物證據損毀的措施
3.1? 加強勘驗中的現場保護
首先,要對火災周圍的無關人員進行疏散。當消防人員到達現場的時候,除了在第一時間對火災現場展開滅火工作之外,還需要與附近的治安管理部門一起,對附近的無關人員進行疏散和安置,防止在工作中因為其他人員的進入毀壞證據,同時這樣也可以保護附近群眾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在現實中,有時會出現無關人員在消防調查員抵達火場之前就已經進入火場范圍內的情況,現場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證據被破壞的情況發(fā)生。所以,這就要求附近群眾具有一定的自覺性,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及時引導群眾遠離火災現場。在發(fā)生了火災事故后,要對事故現場進行有效的防護,避免某些關鍵的證據遭到損壞或遺失,為接下來的調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3]。有些較大的復雜火情,不可能只靠一次偵查就能搜集到全部的關鍵證據。所以,要想在多個不同時間點有序地進行物證采集,就必須對火災事故現場進行不斷地保護。現場勘驗中,在清理和搬運一些堆積的物品時,首先要做好拍照記錄,或者用其他方法做好保護,避免搬運時對某些物證造成損壞。勘查人員在進行作業(yè)前,要對需要移動的對象進行多個方面的拍攝和保存,以保護現場的物證。
3.2? 依法進行現場物證收集
在對火災現場的實物證據進行采集時,要確保實物證據的采集工作有效、平穩(wěn)地進行,必須要求相關的調查人員有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并對其作業(yè)程序進行規(guī)范,按照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在對火災現場進行調查時,要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保證物證的真實性。在面對不同的火災現場時,在開展現場物質證據的采集工作和對事故原因的調查工作中都有一些不同之處,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另外,因一些火災事故特殊的情況,在調查工作中還可能牽涉刑事、民事、行政等多方面的訴訟。因此,在取證過程中,除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火災事故調查規(guī)定》,還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取證,確保證據收集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兩名以上的火調人員同時進行火災事故現場的物證收集,在某些特定時間點也必須有當事人在場。因此,調查取證的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物證的收集,并在收集的過程中確保物證的狀況不被破壞,從而獲得可以反映實際情況的火災物證,為調查火災事故原因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4]。
3.3? 加大物證提取保護力度
在火災物證調查提取工作中,無論傳統的燃燒痕跡物證還是火災事故現場的一些特殊性的物證和痕跡,都應該在工作中強化對證據的處理和保護,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進行調查,保證工作中不會對證據造成任何損壞。在確認了有效的證據之后,火災調查人員要在進行正式的證據提取工作前,對火災證據進行固定,以防止在實際的提取中,因為某些微細的操縱或人為的失誤而導致的物證被破壞,而且,固定物證還可以防止在提取的過程中,物證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和污染,以及在提取和采集物證時記錄上的錯誤[5]。在一些物證的提取工作中,一些火災調查人員沒有按有關規(guī)定固定物證,而是直接進行,造成了物證的破壞。還有時沒有相關的人員進行見證,因此不能賦予提取的火災物證合法性和真實性。此類物質證據即便可以輔助火災事故的調查,但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證據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妨礙了火災責任認定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在火調人員對證據進行調查時,一定要遵循“先固定,后提取”的原則,并且對物證的提取部位、物證目前的狀態(tài)、工作人員的姓名和提取的時間等都要進行詳細的記載。這樣的操作看起來比較麻煩,但是這樣可以保證物證提取工作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并賦予提取的物證作為證據的價值,這對之后對于事故的調查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也會極大提升火災調查工作的效率[6]。
3.4? 重視火調人員素質培養(yǎng)
火災調查是一項涉及面廣、內容多的復雜性工作,它既涉及科學、法律,又有較強的技術含量,是一項包含了經濟、社會等多個方面的綜合的工作。要切實提高消防調查員的業(yè)務水平,必須從加強消防調查員的業(yè)務能力建設著手。一項工作的關鍵是人員,一名優(yōu)秀的消防調查員應該具備對實物證據的保護意識,加強對實物證據保存的重視,并通過不斷學習來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拓寬火災調查工作的視野和思路。同時,火災調查人員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并充分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做好火災現場重要證據的采集與保護工作。因此,為了提升火災調查人員的業(yè)務水平,提高其工作技能,強化其專業(yè)素質,要采用各種方法和途徑對其進行培訓教育??梢圆扇煄降姆绞?,由經驗豐富的火調人員來教導新人,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地學習,這樣可以更快積累更多的經驗,對鞏固火調人員的個人能力和提高他們的實際工作水平有很大幫助。此外,還可以請業(yè)內專家來辦講座,讓火災調查工作人員了解證據的收集和保護的原理及方法。還應該選擇一些比較出色的火調人員到各大院校中去學習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術。同時,要將社會的教育資源挖掘到最大限度,并與相關學校展開合作,積極地開辦研修班等,鼓勵火調人員在工作之余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專業(yè)能力,提高火災調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7]。
3.5? 完善火災物證保護制度
雖然我國的火災調查工作已經發(fā)展了很多年,但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專門體系。導致在火災偵查實際工作中,難以運用較為先進規(guī)范的技術標準,并且缺少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對物證的保護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建立一套科學的火災物質證據保護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火災調查人員在實際的物質證據提取工作中的行為,確?;馂恼{查人員在發(fā)現物證、提取物證和保存物證時,都能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避免物證發(fā)生不必要的人為毀壞。如果發(fā)現有些工作人員在調查過程中做出一些不符合規(guī)定的行為,對于這種情況要根據其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對證據的破壞程度以及造成的影響等,給予相應的處罰,甚至是追究相應的責任。這樣,既能使火災調查人員的行為和操作得到規(guī)范,又能提高火災調查工作的效率,還能提高火調人員對物證的保護意識,從而幫助提高物證管理工作的質量,促進了防火工作的有效開展。在火災現場收集到的物證在被使用之前,一般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妥善保存。所以為了強化對物證的保護,必須設立一個專門的消防物證保管室,并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配備專業(yè)的工作人員來進行管理,對火災物證展開定期的核查和整理工作,還要對進出物證保管室的所有人員進行詳細的信息登記,從各個方面來提升對火災物證的保管工作。當火災物證被轉移到物證室后,在出庫前要做好相關的記載。此外,在物證調取和離開物證室時,也要按照記載核對物證,確認無誤后才可進行物證的交接,并將交接的詳情記錄下來。通過嚴密的保管和檢查,從各方面強化對消防物證的保護力度,并依照相應的流程開展工作,才能從總體上提高消防物證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證據被破壞的可能性。
3.6? 利用電子證據系統加強物證管理
在開展火災調查時,應根據調查工作具有的分類型、分層次、分區(qū)域的特征,全面地提取各種不同的痕跡物證,更加詳細地整理火災現場的視頻資料,充分地發(fā)揮相關軟件的功能和作用,實現對多種信息數據的有效采集,將電子系統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8]。對現場進行勘察、搜集、對比、記錄、拍照,科學合理地利用這些數據。在物證盒上都要粘貼專用的條形碼,以避免出現物證混淆等不利于工作的情況,為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要保證工作人員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加強對電子證據的保護和管理,避免在收集、保存、調查等環(huán)節(jié)對證據造成損壞。
4 結語
火災物證在整個火災調查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按照規(guī)定進行火災物證的獲取,就會給整個調查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對火災物證進行的分析和研究,是火災調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對調查火災的起因和認定相關事故的責任都有很大的實際意義。鑒于火災物證的重要作用和價值,有關工作人員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對造成物證損壞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積極尋求相應的對策,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對物證的保護,還能夠幫助消防調查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利于追究事故發(fā)生的有關責任,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因此,隨著消防偵查工作的開展,對實物證據的保護也在逐步完善,這對增強火災預防能力,提高消防偵查的效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韓茂龍.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討[J].今日消防,2020,5(10):105-106.
[2]田野.防范火災調查物證損壞措施的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9):93-94.
[3]馬磊.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14(2):84-86.
[4]孟科.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討[J].今日消防,2020,5(9):119-120.
[5]蔣博園.談火災調查中的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J].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2020,2(5):127-128.
[6]郭世琦,曹杰偉.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今日消防,2019,4(11):29+31.
[7]李孝海.火災物證損毀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31(7):38-41.
[8]劉立軍,孫鵬.試論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原因與防范措施[J].消防界(電子版),2019,5(6):27-28.
Discussion on the causes of damage to
material evidence in fire investigation and precaution
Zhao Binhao
(Tianjin Jinan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Haihe Education Park Detachment,Tianjin 300041)
Abstract:The occurrence of fires is quite common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hat can cause fires, which pose great challenges to firefighting and fire investigation work. In fire investigations, evidence is crucial, and fire physical evidence is the accurate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cause of a fire,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fire investigation work.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relevant issues of physical evidence at fire scenes,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hopes to be helpful to related work.
Keywords:fire investigation; causes of damage; pre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