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英(上海市湖南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高血壓會提高腦卒中、心臟病等疾病的發(fā)病率,除了藥物治療外,通過飲食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控制,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患者面臨的疾病負擔。從近年來我國高血壓疾病的發(fā)展狀況來看,高血壓年輕化成為主要趨勢,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的運動量較少,日常飲食具有高鹽、高糖、高脂肪的特點,再加上缺少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很容易導致血壓上升。人們一旦患上高血壓,擁有一本科學的飲食寶典非常重要,那么高血壓患者每天要怎樣安排好自己的飲食呢?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禁忌其實并沒有絕對的答案。有些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如肉類、蛋類、鹽、油等,其實高血壓患者并沒有絕對禁忌的食物,只是無論哪種食物都要遵循適量原則,除非患者本身對某種食物過敏,只要不是肆無忌憚地進食,對血壓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當然也并不是說高血壓患者不用關注對飲食的控制。
相關研究表明,日常飲食中具有含量較高的鈉鹽會加大高血壓的風險,這也是引發(fā)高血壓的主要因素。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每天攝入的鈉鹽需要保持在5~6 克以下,然而我國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的鈉鹽一般在11 克以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健康吃鹽的標準。鹽不僅僅是人們炒菜時添加的調味料,鮮肉、臘肉、榨菜等食物中都有較高含量的鹽。高血壓患者要重視低鹽飲食,盡可能控制好攝入鈉鹽的量,通常主張每日食用的鈉鹽控制在3~5 克,一般只要食物有輕度咸味,鈉鹽的攝入即達到標準。
高血壓患者適合攝入微量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尤其是鎂、碘、鉀、鋅等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等功能。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安排上應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餐切忌過飽。高血壓患者容易發(fā)胖,因此要禁食高熱量食物,每天食物攝入的總熱量需要控制在8.36 兆焦左右,主食控制在150~250 克。對不伴有痛風、貧血、腎病的患者,可以多食用花生、大豆、木耳和水果。高血壓患者要盡量保證晚餐少而清淡,食用油優(yōu)選富含維生素E 和亞油酸的素油,盡量少吃或不吃甜食,多食用高纖維素食,如白菜、冬瓜、豆芽、海帶等,少量食用蝦、魚、禽肉、蛋清等食物。
人體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B 族維生素、維生素C,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達到這一目標,比如患者可以每天食用水果達到對鈣、鉀、鐵、鎂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黃豆、核桃、花生、魚蝦、紅棗等。另外,考慮到高血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血漿中的鐵普遍低于正常值,因此還需要多吃木耳、豌豆等富含鐵的食物。
總之,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多在日常飲食上下功夫,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靈活調整飲食方案,制定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飲食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