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軍
呂端是北宋名相。當年宋太宗想立他為相時,有人反對,認為呂端為人糊涂。宋太宗回答說:“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睕Q意讓呂端為相。呂端任相后果然機智穩(wěn)當,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尤其頭腦清醒,常常讓宋太宗“猶恨任用之晚”。
其實,呂端不只大事靠譜,他在某些小事上所謂的糊涂,也只是旁人不能理解而已。史料中呂端看似糊涂的事例,歸納起來大概是四個方面。
一是放權讓相。呂端開寶年間任參知政事,在他之后,宋太宗把寇準也任為參知政事。按朝廷慣例,呂端在前,寇準在后,毫無疑義。但呂端清楚寇準的性格,擔心他心中不平,便主動向宋太宗請求讓自己位居寇準之下。太宗沒有同意。后來,呂端拜相,他又向太宗提議,讓寇準與自己同到政事堂議事,兩人隔日輪流執(zhí)掌相府,平起平坐。這個提議獲得了宋太宗批準——“太宗從之”。
在為權力明爭暗斗你死我活的封建朝廷,呂端卻主動放權讓相,甘居人下,皇帝不同意,他又主動請求與別人輪流執(zhí)掌相權。一些人據(jù)此認為,呂端是個糊涂蛋。然而,我認為呂端不是糊涂,而是心地寬廣,心存大局。他知道寇準很有才干,但性格剛直,不甘人下,跟誰都相處不安。為了朝廷的和諧安定,也為了培養(yǎng)鍛煉年輕人,給寇準創(chuàng)造出頭露面的機會,呂端才主動放權讓相。
呂端雕像
二是不問風言。有一年,大臣李惟清被太宗從掌管全國軍事的樞密使位子上換下來,去當負責監(jiān)察百官的御史中丞。雖然是平調(diào),但實際權力發(fā)生了變化,李惟清懷疑這是呂端在打壓自己。于是,等到呂端老病,被皇帝特許不再參加朝拜時,李惟清就經(jīng)常彈劾告病超過一年還享受官俸的官員,又交結(jié)一些人指責朝堂官吏的過失,想以此中傷呂端。事情傳到呂端耳中后,呂端不以為意,既沒有向皇帝自白,也沒有去找李惟清算賬,而是淡淡地說:“吾直道而行,無所愧畏,風波之言不足慮也?!痹谝恍┤丝磥?,呂端對待此事的態(tài)度也有些糊涂。
其實,呂端的行為不是糊涂,而是心地坦蕩。他與李惟清都是朝廷重臣,如果認真計較,必生嫌隙,甚至產(chǎn)生內(nèi)斗。呂端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便不在意風言風語,不怕別人誤會中傷。呂端明白,越是身份地位顯赫,越要坦然平淡地待人處世。
三是不察惡語。在呂端剛擔任參知政事的時候,有次從官員隊列前經(jīng)過。一個小官因為平時聽說過呂端糊涂的傳聞,對他頗為不屑,竟在大庭廣眾之下非議說:“這個糊涂蛋竟也能當副宰相?”呂端的下屬聽了這話,想問那個人的姓名,看他是哪個衙門的。呂端卻立即予以制止,說:“不要問,你去問他就得說,他一說我就知道了他的姓名,而我一知道,對這種公然侮辱我的人就不會忘記。我當然不會去刻意報復,但以后萬一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對待就會很難。所以,還是不聞不問的好。”這也被一些人看成是糊涂。其實,呂端的做法不是糊涂,而是心地善良、心胸寬廣。君子不念舊惡,過于計較別人的言語,自己活得累,也很可能傷人又傷己。
四是不置產(chǎn)業(yè)。呂端對金錢財富非常淡薄,他家中清貧,還常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周濟照顧窮人。呂端的兩個兒子沒錢結(jié)婚,他只好把房子抵押給別人。宋真宗知道后,專門從皇宮的開支中支出五百萬錢,把房子贖了回來。一個當朝宰相,家里貧困如此,而又整天樂呵呵的,便有人以為他糊涂。但呂端手握重權,而不念一私,始終清廉儉約,這多么可貴。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痹诓簧婕霸瓌t問題時,不妨學一學呂端,心胸寬廣、坦蕩無私,“難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