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焦蛋蛋
我和羽毛球的故事是深受家庭影響并由此開始的。我的爸爸從2001年開始接觸羽毛球,所以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一有頂級羽毛球賽事,全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為驚心動魄、精彩紛呈的比賽拍手叫好,我們一起見證著國羽一代又一代的輝煌時刻。
漸漸地,購買《羽毛球》雜志也成為了一種習慣。記得那時候我每個月都會去書店拿媽媽訂好的雜志,然后三個人輪著看一遍。就這樣,家里的《羽毛球》越摞越高。從我小學到高中、大學,前后搬了三次家,這些雜志也一直跟隨著我們,即使它們可能在書架上落了灰,但當我重新翻開時,那些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運動員、熟悉的故事和回憶都涌上心頭。打開夾在雜志里的一張海報,不出所料,正是那個年代羽毛球界的“神”——林丹。從小就喜歡林丹的我,把十多年前的海報好好保存至今。
近些年雖然沒有再買紙質雜志了,但我在新浪微博上有特別關注羽毛球雜志的賬號,也算是換了一種新的途徑,繼續(xù)了解著中國羽毛球隊和運動員們訓練背后的故事以及賽事資訊。如今《羽毛球》也迎來了第200期,希望雜志越辦越好,讀者和編輯工作者都可以因為羽毛球獲得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