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紅華
開學后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的坐姿各式各樣:臥勢、趴勢、懸空勢、赤腳勢、撐頭勢……什么姿勢都有。
為了馴服這一群隨性的“小猴子”,我不得不挖空心思想辦法,和他們斗智斗勇。
一天上課,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教室如同鬧市,尖叫的、瘋跑的、上桌的、踩凳的……孩子們在教室里“大鬧天宮”,全然是一場“猴王爭霸賽”。我站在講臺前,他們視我為空氣,沒有絲毫畏懼。我靜靜地望著他們,不說話也不制止。有幾個有眼力的小姑娘看到我后趕緊坐到位子上,還小聲制止身旁還在瘋鬧的同學。
幾分鐘后,教室里才慢慢安靜下來,但仍有兩個小男生在桌子底下躁動不安,你踩我的腳,我拽你的衣服,沒有聲音,但雙方的動作快狠準,誰都不想吃虧。
又過了幾分鐘,“小猴子”們終于不說話了,可是他們的坐姿看著就讓人生氣!趴著的、臥著的、弓著的……各式各樣。如果是中高年級的學生,我早就分分鐘把他們搞定,可是,他們是一年級的孩子,得哄!
我告訴他們,這堂課老師要給他們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段僧與小猴子》。孩子們睜大眼睛,好奇地問:“只聽說過唐僧,哪兒來的段僧?”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奇怪。有幾個孩子竊竊私語:“老師,你是在逗我們玩吧?”“這是啥故事呀?”剛才打架的兩個“小猴子”也不再互掐,好奇地望著我。
隨即,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唐僧帽戴上,“小猴子”們開始尖叫,個個興奮不已。我示意他們保持安靜,然后開始向他們講述我新編的《段僧與小猴子》的故事:“9月1日,一(1)班來了一位段僧和一群小猴子。段僧準備舉行一場長跑比賽,在這群小猴子中選取猴王。誰跑贏了,誰就當猴王!”故事伊始,孩子們饒有趣味地抬起了頭,眼睛緊緊地盯著我,想聽后續(xù)的故事。我接著往下講:“比賽開始前,段僧要給這群小猴子講比賽的規(guī)則,可是他們都不認真聽,認為只要第一個跑到終點就可以當猴王了。于是,猴大第一個沖了出去,猴二緊跟其后,其他猴子也紛紛向終點奔跑,只有猴幺認真聽完段僧的話,然后才向終點沖鋒?!?/p>
“猴大很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平時的跑步速度最快,這次猴王非他莫屬,所以他根本就沒把這場比賽當回事,跑跑停停,還不時對其他猴子做鬼臉。路可真長啊!他們怎么跑都跑不到終點。有的猴子跑累了,就坐在路邊休息一會兒。有的調(diào)皮的小猴子還倒立一會兒?!焙⒆觽冋J真地聽著,有幾個淘氣的男孩跳上凳子,模仿金雞獨立的樣子。
我讓那幾個男孩坐好,接著往下講:“因為小猴子們沒有認真聽段僧講比賽規(guī)則,而且在比賽中一點也不專心,有摳鼻子的、打鬧的、互相拽頭發(fā)的、趴著睡覺的、比賽中脫衣服的……”我一邊講,一邊做著孩子們平常的習慣性動作。慢慢地,有幾個認真聽故事的孩子皺起眉頭,若有所思,似乎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問題。我不理會,繼續(xù)講故事。
終于,一個平常極其安靜的小男孩忍不住了,說:“老師,你講的小猴子就是我們吧?!绷硪粋€小男孩也怯怯地站起來,小聲地說:“老師,課堂上,小亮喜歡拽小涵的頭發(fā),小語喜歡脫上衣。”
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紛紛“揭發(fā)”那些“另類”同學的種種不是??磥?,他們平時觀察十分仔細。
我并沒有對他們的“揭發(fā)”做出評價,只是繼續(xù)編故事:“他們跑了很久,又累又渴。突然,猴大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果子。緊接著,猴二和其他小猴子也發(fā)現(xiàn)了。他們可興奮了,你擁我擠,瘋狂地搶著樹上的果子,把比賽忘在了腦后,只有猴幺依然不緊不慢地向終點奔跑。盡管他已經(jīng)滿頭大汗,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也沒有停下來。咦!怎么回事?桃子竟然能上下跳動,無論猴大和其他小猴子怎么努力,就是摘不到樹上的桃子。尤其那個閃爍著‘規(guī)則’兩個字的桃子,又大又紅,引得猴子們口水流了一地?!?/p>
此時,教室里安靜極了,孩子們?nèi)急还适律钌畹匚?,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我?/p>
時機成熟,我暫停講故事,把事先準備好的“時間大樹”貼紙貼在教室的文化墻上,“時間大樹”上果實累累,果子上寫著衛(wèi)生、紀律、作業(yè)、聽講、交友等字樣。孩子們不知道我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有的抓耳撓腮,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的還沉浸在故事里,迫不及待地問:“老師,誰當上了猴王?”
我繼續(xù)講故事:“猴子想盡一切辦法去摘樹上的果子,可是桃子上下跳動,怎么也到不了猴子手中。猴大和猴二急得齜牙咧嘴,其他的小猴也急得在樹下轉(zhuǎn)圈,他們都眼巴巴地看著樹上的桃子,一點辦法也沒有?!贝丝?,教室里很安靜,孩子們都在思考:猴子為什么摘不到樹上的桃子?
“同學們,你們覺得誰會當猴王呢?”我把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nèi)ニ伎?。有的學生認為是猴大,因為他神通廣大。有的說是猴二,因為他機靈。同學們爭得面紅耳赤。平日里最調(diào)皮的小語和小亮竟然沒有發(fā)表意見,我把目光投向小語:“你說說,這次長跑比賽,誰會當猴王?”小語慢悠悠地說:“反正猴大和猴二是當不了猴王的!”“為什么?”我追問。“因為它們沒把比賽當回事啊,連比賽規(guī)則都不知道!”好家伙,小小年紀竟然能一語道破天機,不可小覷!我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贊。一貫調(diào)皮的小語竟露出了害羞的表情,還自覺地端正了坐姿。
我又問小亮:“你認為誰會當猴王?”小亮望著我,放下不安分的小手,笑嘻嘻地說:“老師,哪有什么長跑比賽,您說的那一群傻猴兒不就是我們嗎?您當我傻?”“對對對,老師,您講的就是我們的故事。”幾個孩子開始附和。“不是,老師講的就是猴子跑步的故事!”我故作鎮(zhèn)定?!袄蠋煟v的就是我們,小張上課喜歡趴著,小鳴上課喜歡脫鞋,小亮喜歡拽前面同學的頭發(fā)……”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我沒想到,學生竟然這么快就識破了我講故事的真實目的。
“那到底誰能當上猴王?”我問學生?!袄蠋煟艺J為這次比賽獲勝的肯定是猴幺,他一定可以當上猴王?!币幌蜃鍪抡J真的英子搶先回答?!盀槭裁??”“因為猴幺是聽完比賽規(guī)則才出發(fā)的,只有他才知道如何在不犯規(guī)的情況下贏得比賽。”英子的話還沒說完,全班哄堂大笑,他們一邊笑一邊叫:“我們明白了,故事里的段僧就是段老師?!笨粗麄兛蓯鄣哪樱乙踩滩蛔⌒α?,先前的惱怒早已煙消云散。英子繼續(xù)說:“老師,您給我們講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則。我們應該向猴幺學習,就算他跑步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是他知道比賽規(guī)則,所以只有他不會‘掉坑’,他不當猴王誰當猴王?”瞬間,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都向英子投去了贊許的目光。
故事即將結束,我重新設計了故事結尾。我讓孩子全體起立,面向文化墻上那棵結滿桃子的“時間大樹”,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很聰明。確實,在這場比賽中,誰當猴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規(guī)則?!焙⒆觽兏吲d地又蹦又叫:“我們是小猴子啦!”“那你們說說,誰能當一(1)班的‘小猴王’呢?”我趁熱打鐵,讓“小猴子”們選出他們認可的班長?!坝⒆?,英子!”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故事講完了,班長也選出來了,真是一舉兩得。
我告訴孩子們,以后每周五的最后一節(jié)課評選班級“猴王”。周一到周五,誰表現(xiàn)優(yōu)秀,并能得到其他“小猴子”的認可,誰就是本周的“最佳小猴王”?!岸紊本蛯⑺拿仲N在“時間大樹”下,并在這棵大樹下給他們獎勵最大最紅的“桃子”?!靶『镒印眰兟犃耍R聲歡呼。
我很慶幸,在遇到這群天真無邪的“小猴子”之時,給他們講了入學后第一個有關規(guī)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