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靈
高中是學生學英語的關鍵階段,同樣是激發(fā)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升總體水平的主要階段。目前普遍的學習狀況是學生缺少英語表達能力,缺少表現自我的能力。為此,教師應指導學生開展閱讀寫作練習,鼓勵學生有效吸收英語知識,并提高寫作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文章結合英語教育的現狀,探討高中教師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教授學生的閱讀和續(xù)寫,并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全國卷英語續(xù)寫題目類型在題干部位是一段記敘文,在續(xù)寫部位一共有兩個語段,每段的首句已全部出現,學生應結合題干素材的故事情節(jié),在段首句原有基礎上進行150字左右的續(xù)寫,補齊故事情節(jié)。學生續(xù)寫內容要完整,邏輯需保持一致,情節(jié)科學合理,層次性需清晰,思想要積極??雌饋砗唵蔚囊粋€英語讀后續(xù)寫,其整體考查了學生英語知識的具體應用能力,考查了學生的思想品質和文化認知。這種將閱讀與寫作進行充分融合的方法,為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進步帶來契機,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獲得充分調動,并且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化認知??偟膩碚f,英語讀后續(xù)寫題目的運用提醒學生們,英語學科的學習不可以單純依賴單詞和英語語法知識儲備來實現,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閱讀技巧和語言運用能力,具有多元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新題型的產生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了更高追求。
英語讀后續(xù)寫理論是中國的本土化理論,由研究者王初明所提出,其理論依據是西方二語習得的輸入理論與輸出理論。英語讀后續(xù)寫理論不但事關英語語言學習,更和我國學校英語教育教學現況密切相關。具體而言,它重視將閱讀練習與寫作練習銜接起來,需要學生在完成英語文本內容的閱讀以后,體會和掌握文本內容的段落結構、句式結構、思想內涵、情緒趨向等,接著以文章結尾為開始,實施補充和續(xù)寫,在補充和續(xù)寫的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按照文本內容本身的需求,仿照文中的語境開展二次創(chuàng)作。
核心素養(yǎng)環(huán)境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讀后續(xù)寫理論的實踐通常體現為在英語教師的帶領下融合閱讀課和習作教學,在一堂課或短時間的兩到三堂課時以內,成功完成課程文章或推薦閱讀文本的學習,并在閱讀課以后銜接習作教學,引導學生在了解英語文本的情況下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訓練。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時,必須對可以運用到作文中的合乎高中時期學生英語應用水準的詞語、語句和語法情況開展重點介紹,并支持學生將文本的用詞方法應用到續(xù)寫的環(huán)節(jié)中來,進而使學生深層地掌握并運用英語母語化的表述方法。
首先,英語讀后續(xù)寫題目類型再次塑造了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建立起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利用大量閱讀英語讀物指導學生積淀足夠多的英語續(xù)寫材料,充實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點,增強了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理解,提升了其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更有助于學生形成全局觀念,推動學生思維品質持續(xù)發(fā)展,對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其次,利用英語讀后續(xù)寫題型的課堂教學,顛覆了過去乏味的英語教學場景?;趯W生發(fā)散思維的塑造,充實了學生學習生活,活躍英語課程教學氛圍,縮短了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也全面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有益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建立。
最后,英語讀后續(xù)寫題型的課堂教學,予以學生大量展示自己內心世界與能力的可能,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教師愈發(fā)精準地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提供了便利。英語讀后續(xù)寫活動的實施,強化了學生相互間的探索溝通,拓展思維,使得學生在這種合作與競爭中共同提高,實現立德樹人的發(fā)展目標。
英語作為一項語言技能,語用能力的塑造是核心。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需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強化對學生聽、說、讀、寫等層面能力的塑造及表達能力的提升。想要達到這個教育目標,就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建立英語語感,提升學生的語言意識和運用能力。唯有使學生在對應的語境中可以自如地運用英語,實現寫作、溝通等行為,可以理解語言所傳達的意思,并懂得如何運用英文表達內心情感和看法,才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水平的根本。
文字語言是地區(qū)性文化的一種表現。英語是全世界接受度最高的語種之一,英語的發(fā)展少不了其背景文化。在全球一體化發(fā)展過程中,在國際經貿和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大環(huán)境下,利用學習英語,形成良好的知識素養(yǎng)、人文素質與行為趨向,已然成為當代學生整體素質培養(yǎng)的主要角度。文化品格已然成為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消化吸收英語背景文化的精華,建立正確的三觀,形成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品格,具備跨文化交流與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能力。
語言不光是溝通的工具,同樣是思想的載體。運用語言進行深入的多樣化思考,將直接關系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影響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使學生具有英語開放性思維能力,能夠用英語來開展邏輯思維,塑造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另一明確要求。
一種語言的學習是沉淀的過程。高中是學英語的重要時期,除了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能力。唯有具備英語學習能力,學生在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過程中,才能夠懂得如何主動學習英語,才能夠拓展學習英語的途徑,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借助對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相關內容的解讀,我們不難發(fā)現,閱讀、習作教學是塑造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
(2)橋梁的幾何控制,從建筑的整體上看,在路橋的整個建筑結構當中,不管使用何種方法,總會出現建筑材料的彎曲與變形,引起這種結構變化的因素很多,所以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這些問題也在時刻影響著工程的整體架構與質量,所以施工單位應在幾何控制的問題上更加重視。
高中時期的英語閱讀寫作同步進行才可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墒窃趯嶋H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沒有把握好閱讀寫作的比例,存在注重閱讀忽視寫作的狀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覺得語法知識和單詞積累到一定水平,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明顯提高。所以教師將更多精力花在了以知識輸入為核心的解讀閱讀材料和引導識記知識要點上,進而大大減少了以輸出為核心的創(chuàng)作時間。
針對英語讀后續(xù)寫題型,教師在引導學生時并未教授學生怎樣正確掌握閱讀材料的主旨,造成學生對閱讀內容認識不清,沒能把握住故事的總體發(fā)展主線,造成學生在續(xù)寫過程中出現故事背離中心的情況。此外,缺乏系統(tǒng)化練習的學生創(chuàng)作條理性也比較差,經常會存在續(xù)寫的幾個自然段沒有辦法相照應的情況,比較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續(xù)寫內容和材料不一致的狀況。
教師在實施英語續(xù)寫版塊課堂教學的時候,需多耗費精力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在“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把重心放在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語言環(huán)境洞察力上,使學生可以實現在讀的時候積聚豐富的英語詞匯,構成相應的語言基礎為下一步的續(xù)寫任務做好充分準備。教師需要注意將“讀”“寫”的課堂教學開展有機融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多元化評價制度,使學生的讀后續(xù)寫主動性獲得一定的調動并且使學生的讀寫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比如,在開展高中“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課堂教學時,為了吸引學生的專注力,使學生可以在較短的四十分鐘教學時間里集中精力實施英語知識學習,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軟件為學生呈現文本有關的小視頻以引入教學主題,利用對學生的視覺刺激使學生的積極性獲得提升。在實現課程主題的引入之后教師便可以引領班內學生一同對文本的寫作結構進行整理,使學生大致了解文章中心意思。隨后,為了能夠將“讀”與“寫”的課堂教學密切融合,教師可以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開展文本內容的數次默誦,學生在默誦的時候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可以在頭腦里梳理知識點,信息歸納總結能力和思維能力也獲得了合理的訓練。
指向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英語讀后續(xù)寫英語課堂教學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實踐操作,基礎理論知識理解得再完美,不親自開展實踐操作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寫作手法領悟得再多,卻不開展續(xù)寫的學習實踐,便無法使學生的英語讀后續(xù)寫水平得到很好的增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充分的拓展,通過對經典作品、課外讀物的閱讀理解,來增強學生的讀寫能力。
比如在《典范英語10》的“Black Beauty”中,作者將兔子的驚懼、狗的兇狠和追趕環(huán)節(jié)的猛烈通過三個英語單詞“dash”“chase”“thunder”表現得活靈活現,極具畫面感。教師便可在教學中讓學生閱讀理解該文,并安排學生分小組一起閱讀,摘抄好句和文章段落,并展示共享,配合解析與評價,利用朗讀、翻譯、劇情演繹、情境創(chuàng)作和方式加強學生語言實踐機會,塑造其自主、協作、探究性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有效利用生活化的情境,為學生續(xù)寫提供良好的素材資源。在此模式中,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實教學過程,使學生學習思維處在比較活躍的模式,指導學生認真梳理相關詞匯知識,并利用實際的情景對續(xù)寫內容實施構思。所以,在英語續(xù)寫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與能力,指導學生利用現實的學習情境開展想象,釋放學生的情緒,使學生以參加活動的心態(tài),緊跟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步伐。
英語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后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才會發(fā)現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弊病和缺陷,同時要不斷更新課堂教學觀念意識,革除不切合現代教育新趨勢的教學方式,開拓創(chuàng)新;也要辯證看待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其科學的地方給予保存,并在這個基礎上賦予其新內容,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認知能力。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中“A day in the clouds”時,本課的焦點話題是“對藏羚羊的保護”。這一話題是大眾普遍所關心的,對學生而言也應該十分熟悉。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導入階段播放些藏羚羊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猜測藏羚羊的核心生存區(qū)域,并適度講述藏羚羊生存和繁衍習性等。與此同時,對保護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存在的意義進行充分的講述,讓學生詳細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及必要性。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能夠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有了上述流程的基礎,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學習,進而迅速對接本課的重要知識點。這一過程能充分彰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思維導圖是體現發(fā)散思維的圖形工具,看似簡單,可是實效性很強,也是應用圖文相結合的方法,把各個等級主題關系運用彼此歸屬和相關的層級圖展現出來,將主題內容、關鍵詞語與圖象、色彩等構建記憶銜接。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讀后續(xù)寫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閱讀與理解課文的內容,展現文章中的重點知識與整體框架,以更好地整理課文主要內容與情節(jié)發(fā)展趨向,使學生抓準英語讀后續(xù)寫方向,促進英語讀后續(xù)寫課堂教學模式高效、順利地開展。
例如:在“Launching your career”的課堂教學時,文中有段關于“Liang Yu”的相關介紹,語段具體闡述了其在浙大畢業(yè)且取得了相應的學位后,在國外的經歷以及打算擇業(yè)的情況。要求學生對其開展續(xù)寫,語段具體為簡述Liang Yu是一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可是有一天清晨她忽然遭遇一個過去從沒認真思考過的嚴謹問題,即:“你離開學校后想要干點什么?”要求學生依據這段話的具體內容以及前面描述的關于Liang Yu的經歷展開續(xù)寫。針對這一要求,學生要對Liang Yu的個人經歷以及整個人都有比較全方位的認知,按照其特點,貫穿問題進行續(xù)寫,并且將此問題當作導圖的核心,另外從Liang Yu將來擇業(yè)的大方向進入,融合其個人的愛好特長、文化程度、年齡階段等各個方面情況,設計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抑或是設計流程圖,將續(xù)寫邏輯關系整理出來,有助于寫作構思。這樣,思維就可以做到可視化效果,續(xù)寫內容就會更加豐富多彩。
圖1 思維導圖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續(xù)寫作為一種新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英語學習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高中英語教師應重視對續(xù)寫教學的應用,以此增強課堂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