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通,李愛芹,鄒雁君
(南陽張仲景醫(yī)院 超聲科,河南 南陽 473000)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的一種常見形式,具有與惡性腫瘤相同的轉移能力,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難治之癥之一[1]。因該囊腫含有陳舊的血液,呈褐色,像巧克力一樣黏稠,而被稱為“巧克力囊腫”[2-3]。目前,該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囊腫會逐漸長大,進而導致卵巢增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良性疾病,但表現(xiàn)出增殖、浸潤、轉移、復發(fā)等惡性行為[4-5]。隨著時間的推移,囊腫會逐漸長大,逐漸破壞正常組織,破壞卵巢組織,有時還會在月經期間或之后破裂,有可能導致惡性畸形[6-7]。目前臨床上多以切除異位囊腫、切除患側附件等手術治療為主,但剖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大[8]。由于現(xiàn)代介入醫(yī)學的不斷進步,超聲介入治療具有治愈率高、無痛、無創(chuàng)、恢復快、重復性好、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9]。因此,廣泛用于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诖?,本研究探討了超聲干預對巧克力卵巢囊腫患者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陽張仲景醫(yī)院收治的巧克力性卵巢囊腫患者60例進行研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接受超聲引導介入治療和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剝除術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意識清醒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其他重大疾?。虎谟惺中g禁忌證;③合并有精神障礙。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 接受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麻醉后建立氣腹,放置腹腔鏡,在腔鏡下探查患者囊腫的位置、大小和數(shù)量。采用單極電鉤灼開囊腫皮質,將囊腫壁從卵巢中分離出來。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口,采用電凝止血,無需縫合創(chuàng)面。
1.3.2觀察組 接受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機、7.5 MHz陰道探頭、3.5 MHz腹部探頭、18~20 G×350 mm PTC一次性穿刺針和專用穿刺架。術前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白帶、血尿、血清四項、心電圖和婦科檢查。經腹穿刺:患者平躺在診斷臺上,確定囊腫的大小和位置,設置合適的穿刺角度,避開結腸、膀胱等組織器官。超聲下在囊腫2/3及囊腫中心快速開孔,拔出針芯,將囊液緩慢抽出,送2~5 mL液至病理實驗室進行檢查。然后用鹽水洗滌囊腔2~3次,加入無水乙醇并放置10 min。術后取出穿刺針,取出探頭,確認穿刺部位有無出血。必要時用紗布繃帶止血12 h。術后囑其口服米非司酮、給予抗生素3 d,術后禁止性活動、坐浴、盆浴等。經陰道穿刺: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用穿刺針沿引導線從陰道后穹窿處最短路徑穿刺囊腫。操作方式同上。
1.4 觀察指標(1)療效:治療3個月后采用B超檢查,治愈為囊腫完全消失;顯效為囊腫縮小50%以上;有效為囊腫縮小50%以下;無效為囊腫體積無較大變化。將治愈、顯效、有效之和占總例數(shù)的百分數(shù)作為有效率。(2)血清指標:采集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的清晨靜脈空腹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中轉錄因子活化蛋白激酶B(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B,JUNB)、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3)卵巢功能: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血清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雌二醇(estrogen,E2)水平[10]。(4)復發(fā)情況: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 a的隨訪,記錄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包括子宮內膜繼續(xù)生長、經血流入子宮頸口狹小粘連等。(5)并發(fā)癥: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 a的隨訪,記錄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包括下腹痛、切口痛、發(fā)熱、膈下及肩痛等。
2.1 療效比較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療效比較(n,%)
2.2 血清相關指標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血清JUNB、CA125、IL-6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JUNB、CA125、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表3 血清指標比較
2.3 卵巢功能指標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血清E2、FSH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LH水平均較治療前上升(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E2、FSH、LH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4。
表4 卵巢功能指標比較
2.4 復發(fā)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5。
表5 復發(fā)情況比較(n,%)
2.5 并發(fā)癥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5。
表5 并發(fā)癥比較(n,%)
目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對女性來說相對嚴重的疾病,是一種良性腫瘤,但具有惡性腫瘤中廣泛存在的侵蝕纖維,可引起下腹痛、月經不調、較輕的腹膜炎,嚴重時可引起輸卵管阻塞、盆腔粘連[11-12]。這大大減少了患者妊娠的機會。過去臨床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有藥物治療和手術2種方法,但藥物治療可以暫時緩解臨床癥狀但不能根治。傳統(tǒng)的剖腹手術可以去除囊腫,但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多,而且很容易復發(fā)[13]。雖然臨床上廣泛使用的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提供了良好的效果,但術中電凝止血會干擾卵巢的正常功能[14]。超聲引導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介入治療是介入技術和微創(chuàng)技術組合的新興治療方法。
本研究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血清JUNB、CA125、IL-6、E2、FSH水平均降低,血清LH水平均上升,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血清JUNB、CA125、IL-6、E2、FSH、LH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有研究報道[15],在巧克力囊腫的外膜中,CA125的分泌功能是正常子宮內膜的2~4倍,CA125的水平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常用于初級EM篩查和預后評估。同時,也有研究表明免疫因子參與了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形成和發(fā)展[16-17],據(jù)報道,與健康女性相比,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血液和腹腔液中的IL-6水平升高[18]。最近的研究表明,JUNB可參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形成和發(fā)展,誘導免疫調節(jié)、血管生成、炎癥反應和促進上皮細胞生長[19-20]。
超聲引導的介入治療比腹腔鏡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更有效。由于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的無水乙醇對細胞的強烈脫水作用,引起巧克力囊壁上皮細胞的蛋白質凝固和變性,導致生物膜蛋白和脂質比發(fā)生變化。上皮細胞的生物活性分泌功能的喪失導致無菌性炎癥,促進囊腫的凝結、粘連、硬化和閉合,直至消失。術后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可促使子宮內膜異位萎縮,阻斷自身免疫反應,有效改善腹腔內環(huán)境,溶解殘留病灶,促進吸收,幫助達到治愈目標。超聲介入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好處有:(1)非常方便實用,創(chuàng)傷小,痛苦小,可重復性好,術后恢復快,患者耐受性好;(2)非常安全,整個治療過程可控,超聲可以準確識別病灶,穿刺時針尖的穿刺部位及周圍部位可清晰觀察,可避開重要血管和器官,減少周圍損傷,減少器官大腹腔內出血的發(fā)生;(3)并發(fā)癥少,無放射損傷,治療費用低。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復發(fā)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相對于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療效顯著,可改善卵巢功能,且復發(fā)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對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