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欽
中考閱讀熱考主題:修養(yǎng)
精選文本
①一粒米能有多重?我一直以為,它重如一座山。
②小時候家里窮,母親在深秋的時候總是出去“撿地”,就是去大地里撿拾農(nóng)人秋收后遺落在地里的糧食。每次母親都要走上好幾十里的地,背回來半麻袋瘦瘦的稻稈兒,脫了皮,最后能收獲一海碗的大米。母親一點點地積攢著,然后用它們給我們當(dāng)口糧,那是兒時我們所有的營養(yǎng)來源。粒米之恩,能與皓月爭輝!
③米吃多了,就有了想法。詩人說“米是漫山遍野的精靈,是生長綠色的種子,是陸地結(jié)的珍珠”,我也有這個感覺。有時我看到掉在桌上的一粒米,會產(chǎn)生一番聯(lián)想:這粒米,不知道是哪粒種子被種在土里,經(jīng)過了多少風(fēng)霜雨雪,又被哪個農(nóng)民精心養(yǎng)育,澆水、施肥、捉蟲、打藥,頂著酷暑烈日收割了來,再冒著酷暑高溫脫了粒。脫一遍還不算,再脫一層皮,再脫一層皮,成為白白亮亮的精米,大有緣法落到我的飯碗里,結(jié)果不等它入口,就被輕輕拋棄,假如這米有靈,不知道會不會傷心?
④對米,汪曾祺先生有過經(jīng)典描述。其筆下有一個叫作八千歲的人物,開著一個米行,他店里一溜排開幾個大米囤,從“頭糙”“二糙”“三糙”到“高尖”應(yīng)有盡有。挑籮把擔(dān)賣力氣的吃頭糙米,一老碗紫紅的糙米飯,上面堆上崗尖崗尖的腌小魚和小青菜,大口大口吞食;住家鋪戶吃二糙三糙米,比頭糙精致,米色亮白一些;所謂高尖,精致透亮,只有高門大戶才吃,普通百姓不是吃不起,只是總覺得有些糟蹋。中國人自古惜福心理就十分強(qiáng)烈,字紙尚且不肯浪費,更何況養(yǎng)身的米?
⑤此外還有糯米和晚稻香粳。糯米不用說,常用來蒸八寶飯、包粽子;香粳米煮出粥來米長半寸,顏色淺碧如碧螺春茶,香味濃厚?!段鲙洝防镉幸粋€章回專門說到崔鶯鶯吃的一頓便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碗蝦丸魚皮湯,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大碗熱騰騰碧瑩瑩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都t樓夢》中也提到了紅米、綠米。紅的,顏色嫩紅,味腴粒長,香氣撲鼻,叫作“御田胭脂米”;那綠米,就是芳官吃過的“綠畦香稻粳米”。
⑥關(guān)于米,還有不少傳奇典故。據(jù)說遠(yuǎn)古時期,上帝雖說把亞當(dāng)夏娃逐出伊甸園,命令他們流汗才有飯吃,但到底對自己的造物心懷恩慈,命令地下的麥子長得如同一棵樹一般,分出七股八杈,每一個枝頭都有一個麥穗,于是天下萬民不缺糧食。有一日上帝到人間巡行,發(fā)現(xiàn)麥子爛倒在泥里,上帝一怒之下改了規(guī)矩,下令麥株從今以后只結(jié)一穗,且不時有風(fēng)雹雷災(zāi)、水患火欺,以此懲罰不知惜福的凡間生靈。
⑦真正有品德、有修養(yǎng)的人不肯怠慢了世間萬物,尤其是珍珠一樣的米。在弘一大師的眼里,世間竟沒有不好的東西,白菜好,咸苦的蔬菜好,倘跋山涉水之際能有一碗白米飯,更是好上加好。
⑧我在閩東太姥山的摩霄庵吃過一次素齋。那些不起眼的素菜素飯,盛在清素的餐盤里,竟是那樣溫潤有致,不由心生一絲感恩,細(xì)細(xì)把一碗米飯裝進(jìn)胃里,生怕丟棄一粒米。
⑨對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粒米。
(選自《意林》,有刪改)
文思·助讀
開篇說“一粒米”“重如一座山”,設(shè)置懸念,引出下文——一粒米的重量的具體表現(xiàn)。
“好幾十里地”和“半麻袋”“一海碗”作對比,強(qiáng)調(diào)了母親拾起每一粒米背后的艱辛付出,啟發(fā)我們要知福惜福。家境貧窮,米是兒時的我們所有的營養(yǎng)來源,每一粒米都是母親一點一滴去地里拾起的,“一粒米”包含了深深的母愛和養(yǎng)育之恩。
引用詩句,既用詩意的語言凝練地贊美了米的來之不易、珍貴,又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對米的敬畏之情和高度贊譽(yù),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蘊(yùn)。
引用了《西廂記》和《紅樓夢》里關(guān)于“米”的故事,讓“一粒米”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yùn)和濃濃的詩意。
講述了古老傳說中關(guān)于“米”的傳奇典故,讓天下所有人都要敬畏每一粒米。
點明主題,有品德修養(yǎng)的人不會怠慢每一粒米,將“米”比作“珍珠”,突出了米的珍貴,需要讓人敬畏。舉了弘一大師的例子,再次表明不怠慢“一粒米”是有品德、有修養(yǎng)的人的體現(xiàn)。
用自己吃素齋的經(jīng)歷,雖然吃的都是不起眼的素菜素飯,卻生怕丟棄一粒米,體現(xiàn)了作者對米的珍惜和敬畏。
閱讀演練
1.文中“敬畏一粒米”的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第②段中畫線的句子。
粒米之恩,能與皓月爭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這篇文章之后,我們知道作者對生命的敬畏源于一粒米。班級開展以“敬畏”為話題的主題班會,每位同學(xué)需要準(zhǔn)備自己的發(fā)言稿,請你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是你敬畏的,并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談?wù)劇?/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版供稿 廣東 利 瑩)(參考答案見下期)